李 纲
宁夏朔方律师事务所,宁夏 银川 750021
据统计,截止2018年底,全国共有执业律师42.3万多人,比2017年底增长了14.8%。至2022年,全国律师总数将达到62万人,每万人拥有律师数达4.2名。①据此推算,律师年平均增长数量将维持在5万人左右,平均增长速率约为11%。从执业律师年龄结构看,30岁以下的律师6.6万多人,占18.2%。2019年4月30日,宁夏律师协会发布《2018年度律师执业考核结果公示》,据该文件显示,2018年全区共有2386名执业律师,女性占比约44.2%。律师总人数中,银川1787名,占比74.90%;石嘴山174名,占比7.29%;中卫158名,占比6.62%;吴忠141名,占比5.91%;固原126名,占比5.28%。②相较于东部等地区而言,西部地区律师队伍并不算壮大,但总体也相对饱和。青年律师作为刚刚执业的律师群体,由于处在执业初期,面临着资源短缺、经验不足、执业规划混乱等问题,使得青年律师挣扎在温饱的边缘,这非常不利于我国律师事业的发展以及法治的建设。本文致力于青年律师困境的现状分析,剖析其成因所在,继而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期待能为青年律师的成长提供有益经验。
青年律师泛指律师助理、实习律师和从业不久的年轻律师。虽无定论,但一般而言,律师界普遍认为年龄在30岁以下的律师都可称为青年律师。在我国执业律师36.5万多人中,30岁以下的律师6.6万多人,亦即青年律师占比18.2%。青年律师由于经验和资源的缺乏,致使很多青年律师生存状况艰难。律师界的“二八定律”堪称是对青年律师发展困难的经典描述,也就是说20%的律师拥有着80%的业务资源,而80%的律师却在争抢着剩余20%的业务资源。
传统律师的成长模式是师傅带徒弟的帮带模式,年轻律师倘若能遇上负责任、肯指导的好师傅,其成长必然相对迅速。但大体而言,青年律师在实际的案件操作中,只能从事案件的某些辅助性工作,或者办理某些相对简单的案件,因此锻炼机会相对缺乏。很多年轻律师由于忍受不了律师的职业压力和快节奏的方式以及高风险,中途退出了律师行业。总体来说,律师行业发展艰难,对于青年律师来讲,体现得更为明显。
由于律师执业的独立性,个人收入和其所承办的案件息息相关。对于刚刚进入律师执业的青年律师,其缺少资深律师那样稳定的客户和案源,加上青年律师个人能力参差不齐,理论和实践严重脱节的状况,受自身能力、经验的限制,青年律师所承办的大多数是那些案情比较简单,标的额比较小的案子。除开办案费用和个人生活开支,青年律师经济状况普遍是入不敷出。根据银川市青年律师调查显示,最近两年的平均收入在1万元以下的占比25.3%,一万元到三万元之间的占比36.7%,可见,青年律师收入普遍很低。
律师就是为当事人提供法律服务,为当事人的利益提供技术上的支持。案源是律师发展和生存的关键,每个案件背后涉及的是当事人的切身利益,轻则关系个人财产,重则关系个人生命健康。霍姆斯就曾说“法律的生命不在于逻辑,而在于经验。”当事人在选择自己的代理律师的时候,出于经验的考虑,必然不会轻易将自己的利益轻易交给那些没有经验的年轻律师。根据笔者自身经验,案源获取的渠道主要有三种:一是自身的过往积累和寻找,二是某些社会资源所带来的业务,三是个人名气的积淀所带来的品牌吸引。青年律师在各种社会资源都相对稀缺的情况下,想要短期获得突破性的发展确实不易。
理论和实践的关系错综复杂,现实情况千变万化,没有强大的心理承受能力,扎实的专业功底,以及灵活的应对能力,想要处理好实践中的各种问题,实则难矣。在目前应试教育的背景下,理论功底和实践能力不能划等。即使有许多高分通过国家司法考试的同学,在进入律师行业也不一定见得就走在前端。如果在执业过程中,不能积极“务实”,仅以单纯的课堂所学来应对实践中的真枪实战,结果只能是不战自败。
笔者认为,律师行业所必备的能力四字可做概括,即为:听说读写。听:听当事人说,听法官说,听自己说;说,说专业的,说重要的,说权威的;读,读心,读物;写,写明白,写专业。看似简单而为人共知的听说读写,实则在青年律师身上并没有得到充分的体现。法律服务的精细化要求律师提供的法律服务必须专业,青年律师想要取得突破性的发展,以上能力必须培养。
笔者曾对多名实习律师为什么选择律师行业做过调查,大多数抱着“牟利”心态从事该职业,高收入是他们选择的首要因素,而出于兴趣考虑选择的却寥寥无几。大多数青年律师在没有确定好自己的执业方向就抱着“试试看”的心态进入律师行业,执业心理迷茫几乎是青年律师的普遍状况。很多人以为在取得了法律执业职格证后离成功就不会太远,进入律所独立办案就可以跨入中产阶级行列。实则不然,在从事律师职业后,心理的起伏、社会地位、行业竞争、社会认同等各个方面将会遭受到很大落差,许多青年律师因此转行转业的也不在少数。正是因为职业初期的规划不合理,导致许多青年律师奋斗目标不明确,职业信念不坚定,从而前进道路受到阻碍。
律所作为律师对外服务的首要窗口,其不仅是律师的职业平台,也是律师身体和灵魂的归属所在,良好的执业环境对青年律师的成长意义重大。当下我国律师事务所普遍是合伙所形式,笔者认为要想让西部律所留得住优秀的人,满足青年律师对发展前景的预期至关重要,律所模式的重要性也就在此凸显。
笔者认为传统的合伙所存在着很大的弊端,合伙人往往兼具律所管理人以及律师三重角色。这在很大的程度上不利于律所规模化的发展以及管理水平的提升,到头来是自身业务没做好,律所也没管好。可以借鉴公司治理中的职业经理人制度的有益经验,实行执行主任负责制,让具备专门管理经验的人来管理律所,方能让律所管理更加科学,运作更加高效。其次,专业化是法律服务的必然选择,打造律所内部团队化,让团队专业化和精英化,可以大大提高律师的服务水平。对于刚刚执业的律师,律所可以适当的采取除提成制以外的授薪制,按照月为单位为青年律师提供固定薪水,额外的提供办案奖励,保障青年律师的生存状况。
传统青年律师在执业初期主要是依靠自己师傅的帮带,其成长主要得益于师傅的指引。随着时代的发展,这种模式已显得太过单调。互联网时代,青年律师可通过网络购买实务课程,学习资深的律界大咖传授的实务经验,进而完善自己的知识构架,领悟实践操作的规律。
除以上方式之外,律师事务所或者是律师协会也应当积极组织相关的实务培训。就宁夏地区而言,笔者认为虽然有这样的培训,但缺乏系统性以及针对性,最终形式上的作用大于了实质性的效果。笔者认为,开展律师培训应当做好顶层设计,做好专业的系统规划,分批次分方向的进行培训,切实注重培训的效果和作用,确保青年律师的实习以及其他的各种职业培训能落到实处,收到实效。根据目前的状况,最有效的举措便是设置一门实务操作模拟,以此做好培训后的检验。另外,在培训中要加强青年律师的职业道德培训,强化律师执业的道德观念以及纪律观念。
当前,律师业务从大的方向上可以分为诉讼业务和非诉业务。非诉业务主要是提供法律咨询、担任常年法律顾问、办理合同事务等。时代的发展不断地催生出新的行业,相应的也会带来一些新的法律服务需求。作为青年律师,要善于发现新的诉讼机遇,及时拓展自己的服务领域。这种拓展在缓解自身紧张的案源问题时,也能不断地催生新经济的发展。
比如最近兴起的律师参与调解,就将会带给律师新的业务。就银川地区而言,律师在法院值班的制度就在很大程度上催生了新的法律服务需求。笔者认为,如果青年律师能善于抓住这种机遇,甚至还可以横纵衍生出许多新的业务,这就需要我们的青年律师不断地去发现和探索。
正如前文所述,作为一名律师应当专业。相对于那种“万金油”律师,笔者更赞同术业“专攻型”律师。作为青年律师,一定要乐于学习并善于学习,不断地开拓自己的格局和视野,提升自己的执业素养,锻造自己的执业品质,将业务做精,以前瞻性的姿态对待自己的人生事业。笔者认为青年律师应当着重培养好以下几点技能:(1)法律检索技能。这并不是简单地找到相应的法条,随意搜索若干案例,而是需要在深入剖析问题的基础上,从法学理论到法律规范及司法实务案例进行细致全面的检索。(2)诉讼可视化技能。这种技能就是运用可视化工具对案例进行深入解读。这需要青年律师自己刻意的训练和实践,在对案情有了充分的了解,对法律关系有了透彻的把握基础上完成。(3)文书写作技能。在这一点上,我觉得天同所的经验可以被我们西部地区的律所采纳和借鉴。天同所的业务主管每周都会抽出至少两个小时对一位实习生或辅庭律师撰写的文件当面逐字修订。在面对面的辅导中,辅庭律师也得以充分阐述自己的看法,与合伙人有不同的理解也可以随时提出讨论。(4)口头表达能力。口头表达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笔者认为,青年律师可以养成日常案件汇报及每日一案等习惯。训练最开始可以采用一分钟讲好一个故事或者一分钟时间汇报一个案件等形式。经过长期的训练必定会有明显的突破。(5)出庭能力。出庭能力不是简单的参加证据课程、出庭课程、法官思维课程,更重要的是对案件整体节点掌控能力的一个集合。(6)课题研究能力。其目的在于培养青年律师对某一类型化案件进行更加深入的学习,从而将技能型的辅庭律师逐渐提升为专业化的主办、出庭律师。
西部地区的各个律所应当在结合自己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制定切合实际又能最快提升青年律师能力的培养模式,让一批优秀的青年律师能够真正的留的下来,也上得上去。主要是以培养模式的转变带动青年律师思维上的创新,进而谋求突破性的发展。青年律师自身更应当奋发图强、锐意进取,奋勇的撑起西部法治的蓝天,为中国的法治事业做出不懈的努力。
[ 注 释 ]
①数据来源于《2018年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统计分析》.
②数据来源于宁夏回族自治区《2018年度律师执业考核结果公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