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凡辉 胡晓红
摘 要:作为价值观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公共性是指核心价值创设与灌输的公共性,表现为思想政治教育立足于核心价值的公共性立场,对于各种非核心价值的扬弃。多元价值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主导性的削弱是思想政治教育公共性提出的现实依据,具体表现在核心价值公共性特质的祛魅、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凝聚社会共识的难度以及降低社会主义公共人培育的实效性。思想政治教育公共性内涵了核心价值的公共性、对话公共性、公共性价值秩序以及公共性价值的灌输等。思想政治教育的公共性构建主要包括核心价值公共性的诠释和创设,核心价值与多元价值对话渠道的拓展和构建以公共关怀核心的培育路径和方法等。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多元价值;公共性
DOI:10.15938/j.cnki.iper.2019.05.015
中图分类号: 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9749(2019)05-0082-06
近年来,公共性作为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新的生长点,正日益受到学界的广泛关注。不同学者立足自身学术旨趣,对思想政治教育公共性的研究做出了大量探索,在相当程度上推动了思想政治教育公共性研究的发展。但对于思想政治教育与公共性的关系,思想政治教育公共性的含义、内容、特征、构建路径等基本范畴的界定仍未达成普遍共识。其中,有关思想政治教育公共性概念的解读和构建是这一系列问题的核心环节。其关涉的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价值在现代社会的展现,内蕴了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转型的方向和路径的选择。基于以上思考,本文意图以多元价值背景下的思想政治教育主导性的消解与强化为切入点,尝试对思想政治教育公共性的含义、构建路径等内容进行相应的探讨。
一、主导性的消解:思想政治教育公共性困境的现实审视
通常意义上,有关思想政治教育公共性的探讨,首要的是回归思想政治教育本身,即对“何为思想政治教育”回答。作为一项价值观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是核心价值的灌输,确切的讲,“一定阶级和社会核心价值的传创。”[1]核心价值构成了思想政治教育得以持存的依托相应的,有关思想政治教育公共性的解读也必然要立足于核心价值的传创,即核心价值构建与灌输的公共性。这既是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的反映,同时也是基于思想政治教育现实困境考察的必然结果。
在现代社会,多元价值视域下思想政治教育主导性的削弱是思想政治教育现实困境的集中表现,同时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公共性提出的现实背景。这一过程主要体现在以公共价值观教育为表现形式的思想政治教育无法有效地引领、整合多元价值,从而导致凝聚社会共识、规范社会成员思想行为作用的弱化。从含义上看,公共性始终是一个意蕴丰富且流动性的概念,但作为人的“类生活”与“社会性”的深刻表达,对人与人的“共在”的关注始终是公共性生成的内在逻辑。目的是寻求“公共生活”合理性。因此,基于人的群际实践本质,公共性自身规定性的获得来源于对私人性的超越,目的是推动以人的类生活为表现形式的人的“类本质”的实现。反映在价值层面,公共性则是以人的类群体价值为本位的有关人类社会发展的方向、内容、路径等的规定。
思想政治教育本质上就是一种关于公共性的教育,其公共性根源于核心价值以全人类自由解放为追求的公共性特质,而主导性则是公共性得以实现的途径和依托。“思想政治教育是进行一定社会主导性价值观教育的实践活动,同时思想政治教育也是培育人的精神世界的活动。”[2]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导性,实际就是强化核心价值构建与灌输的主导性,也就是以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需要和利益共契为表征的社会共识的达成。目的是推动一种立足于全体社会成员“共在”基础上的社会共识的达成,也就是公共性。但是,多元价值的兴起削弱了思想政治教育在思想领域的主导作用,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逐渐被边缘化,解构化的倾向。深层次上,则意味着现有思想政治教育公共性供给的不足,无法全面地内涵、反映、整合不同社会主体思想观念的发展变化,从而导致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对多元价值的统摄力日渐不足。具体来说,多元价值背景下,以主导性的削弱为表征的思想政治教育公共性困境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核心价值公共性特质的“祛魅”
“祛魅”一词源于马克思韦伯,原意是指世界从神圣化走向世俗化、理性化过程,宗教神圣性与崇高性的失落,实际是世界理智化进程中核心价值解释、塑造、凝聚功能的解构。“我们这个时代,因为它所独有的理性化和理智化,最重要的是因为世界已被除魅,它的命运便是,那些终极的、最高贵的价值,已从公共生活中销声匿迹,它们或遁入神秘生活的超验领域,或者走进了个人之间的私人交往的友爱之中。”[3]在多元价值背景下,核心价值的公共性的祛魅主要表现部分社会主体对于在核心价值所内蕴的有关人类社会发展的本质性和普遍性的漠视。实质则是核心价值合法性与合理性的失落。在尼采看来,现代性社会是一个“比较的时代”,多元价值的生成、融合、纷争是现代社会区别于传统社会的重要特征。相伴生的则是原本不容质疑的、权威性的核心价值被置于多元化的视阈中,以一种可供选择的姿态呈现在人们面前。“从一切综合中解放出来的多元性使得精神科学内部不可避免的出現了相对主义。”[4]在这一背景下,核心价值关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揭示在多元化的评价标准面前变得缺乏表现力。在思想政治教育层面,这一过程集中表现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义理论等有关人类社会与中国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性、真理性等公共性要素的消解。换句话说,由于公共性的祛魅,作为论证社会主义社会的合法性与合理性的理论基础的核心价值,也成为了多元价值的中的一环。进而导致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等核心价值以一般性价值的面貌呈现在社会主体面前。
2 .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凝聚社会共识的难度
所谓构建社会价值秩序作用弱化是指多元价值的开放性、异质性特征使得思想政治教育无法有效反映社会主体的价值诉求,进而凝聚社会共识。一元化不等同于单一化,共识也并不排斥差异。思想政治教育主导性的强化不是以否定、取消多元化价值为目标。相反,思想政治教育主导性的发挥取决一种综合性的价值体系,表征着不同领域、阶层、职业背景下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内容、方法等的选择,是全面发挥思想政治教育作用的依托。在前多元化时代,思想政治教育主导性得以强化的关键在于依托相对同质化的社会环境。受制于相对稳定的社会结构,核心价值与非核心价值之体现的是一元价值内部的区别与联系。然而,多元价值的兴起打破了这一局面。一方面,多元不同于多样,二者存在着本质性区别。所谓“元”具有原初、本质的含义。多元化价值代表的是与既有主流价值截然不同价值取向,在价值的理论基础、指向、基本问题等存在根本性区别。因此,不同价值之间的本源性差异使得原本相对趋同的价值体系趋于解体,而不同价值之间建立起共识性的有机的联系也变得更加困难。另一方面,多元价值的“差异性在场”不可避免的导致意识形态的矛盾逐渐公开化,“斗争性”成为多元价值时代的常态。各项价值之间的相互斗争,降低了思想政治教育对于非核心价值的统摄力,从而不利于思想政治教育进一步构建和塑造社会共识。
3 .降低思想政治教育培育社会主义“公共人”的实效性
降低社会主义“公共人”的培育实效性是指思想政治教育培育具有公共情感、理性和精神的社會主体作用的缺失。作为一定阶级和社会核心价值的传创,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目标在于依托于核心价值实现特定社会所需要的社会成员,尤其公共生活的参与主体的养成。然而,多元价值的产生削弱了这一教育的实效性。与核心价值相比较,多元价值描述了一种多元差异性价值共同存在的事实,实际上反映的则是一种个体化生存与社会化生存、私人化生存与公共化生存的分别。然而,与多元价值的兴起相适应的是,这一主体的过分生成通常内涵了个体与社会的分离的趋势。在这一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公共性的缺失就表现在削弱了社会主体的公共性认同,不利于凝聚社会共识与规范主体的行为。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无法有效地唤起社会主体对于社会主义制度的认肯,导致民主政体不能通过价值观教育的方式来构建和强化自身合理性与合法性。另一方面,公共生活能力培育的缺位,突出表现在公共领域的私人化。“所谓私人是作为携带个人内心体验和外部经验进入公共生活的活动者。”[5]以多元价值为表征的私人性在一定程度上会削弱个体对于公共生活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具体表现在思想政治教育无法有效屏蔽私人性对于公共生活的入侵,从而唤起社会主体的社会公共善的认同以及引导个体积极主动的参与公共生活,造成公共生活的失落。
二、价值引领与整合:思想政治教育公共性的实质
作为一项价值灌输活动,意识形态的主导权问题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问题。思想政治教育公共性的提出亦是如此,目的是通过提高公共性供给的方式,强化思想政治教育在多元社会中统合各种社会思潮的能力。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公共性是指思想政治教育立足于核心价值的公共性立场,对于各种非核心价值的批判、整合、引领的属性。在这里,公共性既包括事实上的,即核心价值所具有的以人类自由解放为追求的公共性特质,同时也涵盖了形式意义上的,即以事实上的公共性为依托对各种非核心价值的扬弃。二者表征的是“从价值的公共性到公共性价值”的过程,并最终统一于公共性价值的灌输。
1.核心价值的公共性
核心价值的公共性是思想政治教育公共性的以持存的基础,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奠定了一种“公共有效性基础”[6]。一般意义上,核心价值体现为一个国家、民族、社会的精神和价值内核,其“公共有效性的基础”源自于基于群体共同需要和利益形成的一种普遍性的价值理念。在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则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及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所内蕴的公共性向度。首先,人的全面发展与自由解放的公共性。人的全面发展与自由解放的公共性“是在化解资本主义弊端中确立起对自身的批判,并通过对现有人类历史公共性的缺点的克服而实现的。”[7]在马克思看来,人的实践本质决定了要通过占有生产资料实现人的发展。毕竟“他自己的生活对他来说是对象。仅仅由于这一点,他的活动才是自由的活动。”[8]但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劳动与人分离直接导致了人的自身解放路径的丧失。受制于资本主义社会生产社会化与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物化劳动逐渐成为一种外在于人的统治力量,“人”转化为“资本”的存在。确切地说,是私人资本的存在。劳动成为一种强制性而非自愿的劳动,其结果就是人的自身解放路径的丧失。然而,人的实践本质决定了人不可能永远依附于物的依赖,必然要超越资本主义对于个体的压迫。因此,伴随着资本主义社会的自我否定内部的是一股自我决断的力量。这一过程必然伴随着超越资本主义私人占有而转向公有制,进而实现共产主义。正是基于这一现实,马克思立足于资本主义的批判,将摆脱资本主义宰制下的“异化劳动”作为人类解放和全面发展的途径和方式。在思想领域中,则主要是通过构建无产阶级意识形态的方式,披露资产阶级的虚假性及其内蕴人的全面发展与自由解放的公共性路向,引导、激励社会成员投身于社会与自身解放。其次,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公共性事实。在这里,公共性一方面体现在立足于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维护;另一方面则体现对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从历史上看,争取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是贯穿于中国现代化进程中两大的公共性议题,是基于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追求和根本利益之上的最大公约性集中。以此为背景,核心价值的公共性就转化为建立在争取独立和国家和民族富强之上的公共性追求。具体表现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开放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以及实现“两个一百年”的伟大目标等,强调个体对于社会主义制度和中国共产党领导地位的认同和拥护等。
1.核心价值公共性的构建和诠释
核心价值公共性的构建和诠释是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公共性的最基本要求,核心是强化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所具有的公共性特征。首先,强化核心价值的共同体色彩。这是对于资本主义现代性扩张扩展背景下人的“类本质”现代性呈现与“异化生存”的回应。“由于利益高度融合,人类已经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彼此相互依存的人类命运共同体。”[11]在现代社会,随着经济和科技的高度发展,尤其全球化的日渐深入,人类第一次能够真正意义上以“类”的形式呈现自身。但在资本主义背景下,建立在生产资料私有制之上的私人化生存方式一方面不断消解、结构这一公共性的价值诉求和目标;另一方面则以“物”的方式掩盖了人的类本质实现和构建的路径。从这个意义上讲,在现代社会,核心价值所具有有关人类解放的公共性特质就表现为对人的共同生存、发展的命运揭示。它突出强调人类同呼吸、共命运的时代特质。将共同体作为人类社会发展的归宿。这是核心价值公共性的现代性表现。其次,推动核心价值的共享性转化。所谓共享性是指核心价值能够反映社会主体的需要并为社会主体所共有。核心价值本质上是一种共享性价值,但相对同质化的社会环境遮蔽了共享性的出场。正如公共世界是无数视点借以呈现自身的场所,多元世界的聚合只能诉诸于共享性价值,即以人的共同需要为指向的共识性价值来反映、统摄人的多元化共在。这一过程的核心是将核心价值转化为社会成员共同目标和追求。从另一角度来讲则是以共同需要的形式对核心价值进行诠释和转化。“所以,要转变大众宣传教育的角度,找到价值观与群众实际利益的关联,增加人民群众对核心价值观的获得感。”[12]近年来,以核心价值观为代表的核心价值效果斐然,关键在于其共享性诠释。将马克思主义理论、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等社會主义核心价值以共享性的形式,也就是核心价值观的形式进行呈现。具体表现在以富强、民主、自由、平等、爱国、敬业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极大程度的提高了核心价值的所具有的普遍性和代表性,起到了凝聚共识,汇聚力量的作用。
2 .拓展核心价值与非核心价值的“对话”渠道
“对话”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公共性的重要内容,是思想政治教育主导性得以发挥的内在机制。加强“对话”平台和渠道的搭建,是“对话”作用发挥的依托。立足于对话平台,核心价值与非核心价值得以实现互动,进而发挥核心价值批判、整合、引领的作用。首先,加强官方渠道与大众的对话。所谓加强主流渠道与“大众”的“对话”是指通过官方主流渠道的“下探”,实现核心价值与非核心价值在各种语境当中的全面对接。官方作为是核心价值构建和灌输的主渠道表征着以政府为主导加强对意识形态工作的开展,在全社会范围内推动核心价值的灌输和教育,是确立和强化核心价值在领导地位,统摄多元价值的制度保障。相较于官方渠道,民间更趋向于非核心价值的“共在”场域,是各种社会思潮生成与运行的现实基础。加强“官方”与“民间”对话有助于思想政治工作跳出既有的思维定式和语境,强化现实关切,推动教育目标、内容、方法的针对性,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生命力。其次,学术研究与日常生活相结合。“意识形态虽属于理论领域,但其生命之根却孕育在日常生活世界,‘日常生活是意识形态的居所。”[13]意识形态虽属于理论领域,但根植于日常生活世界。学术研究与日常生活指向的是将核心价值的理论研究与日常生活相结合,一方面是以现实问题为导向,强化意识形态研究内生性特征,加强意识形态研究对日常生活的关照,突出意识形态工作的现实性。另一方面,通过学术研究与日常生活的结合有助于将意识形态研究和灌输落实到人的思想行为当中,实现意识形态社会性本质的复归。
3.加强公共关怀的培育
以公共性价值灌输的目的核心价值观教育在于具有公共关怀的“社会主义公共人”的养成。其在内在于逻辑对资本主义宰治下人的私利化和个体化的批判。毕竟,多元价值的实质是人的多元,是人的“差异性共在”在价值层面的反映。换句话说,是形式意义上的人的“公共性存在”在价值上的反映。然而,价值的多元必然反映为利益的多元,这是个人基于自我利益选择的结果。这一过程内涵了私人利益与公共善抑或公共利益的内在张力。因此,核心价值与多元价值的内在张力反映了人的“公共性生存”和“私人性生存”的区别。公共性作为以人的“共同生活”为追求价值取向和原则,必然强调一种围绕着公共善的公共性认同与公共性思想观念的达成。相应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灌输”就必然强调一种围绕着公共善的公共关怀的提升,引导社会成员积极投身于社会公共事务当中,加强社会公告善的创设。首先,构建以日常交往为主的公共性关怀培育路径,目的在于排除私人性对日常生活和交往的掣肘。关注的是个体在日常生活中的社会公德意识、规则意识和法治精神的培育,推动交往过程中友善关系和和谐有序的公共空间的形成。其次,加强构建社会实践平台和渠道的构建,积极引导社会成员积极参与社会公共生活的建设,例如社区服务、公益劳动、志愿者活动等。最后,拓展和构建社会成员政治参与的渠道与方式,改变公民公共参与相对单一的现状。推动个人、企事业单位、农村基层组织、社区等与政府的合作,定期组织公民参与到有关社会问题的社会决策过程中,如参加听证会、选举、公共讨论等。以提高社会主体参与感的方式,强化社会主体的政治责任意识。
参考文献
[1]李忠军.关于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的几点探讨[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5):23.
[2] 李辉.思想政治教育本质认识分歧探源[J].思想教育研究,2011(7):16.
[3] 马克思·韦伯.学术与政治[M] .冯克利,译.北京:三联书店,2016:48.
[4] 哈贝马斯.后形而上学思想[M] .曹卫东,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1:154.
[5] 任剑涛.公共的政治哲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6:123.
[6] 哈贝马斯.包容他者[M] .曹卫东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12.
[7] 贾英健.公共性视域——马克思哲学的当代阐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368.
[8]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56.
[9] 阿拉斯戴尔·麦金泰尔.追寻美德——道德理论研究[M].宋继杰译.上海:译林出版社,2011:12.
[10]姜志强.列宁意识形态领导权的实践逻辑及其方法论意义[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7(12):78.
[11] 习近平.共担时代责任,共促全球发展——在世界经济论坛2017年年会开幕式上的主题演讲[N].人民日报,2017-01-18(3).
[12] 刘立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宣传教育创新研究[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8(1):25.
[13] 吴学琴等著.当代中国日常生活维度的意识形态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3.
[责任编辑:庞 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