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子竞技问题审视及应对路径

2019-12-12 09:57张泽君张建华张健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2019年5期
关键词:文化传播电子竞技人才培养

张泽君 张建华 张健

摘 要:中国电子竞技发展存在诸多问题:政府层面监管权责混淆,法律规制缺位;社会经济层面产业链态失衡、精品研发滞后、盈利模式单一;精神文化层面传统元素匮乏、办赛模式趋同化。建议:注重电竞生态产业集聚延展与区域联动;健全电竞行业法律法规以提升监督效能;优置电竞行业资源配备以增强发展动力;注重电竞高端人才供需以提高发展效率;构建品牌文化传播矩阵以增强电竞价值。

关键词:电子竞技;电竞产业;办赛模式;人才培养;文化传播

1.Institute of Physical Education, Northwest Normal University, Lanzhou 730070, Gansu;2.School of PE & Health, 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Shanghai 200241, China  “电子竞技(Electronic Sports)是人类社会进入数字信息时代后,将虚拟电子游戏与传统实物竞赛有机结合的产物,通过数字信息与人工智能技术融合而形成的集竞技、娱乐、科技于一体的运动模式”[1],同时它也是“21世纪快速崛起且具备世界性文化现象、社会与经济效应的一种新兴产业,正逐步实现从小众娱乐范畴向主流体育运动范畴过渡”[2]。国家发改委《关于印发促进消费带动转型升级行动方案的通知》《文化部“十三五”时期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已明确强调,“各级政府积极推进我国游戏产业结构升级,促进电子竞技、游戏直播、虚拟现实游戏等新业态发展,以及做好知识产权保护,举办国际性(或全国性)电子竞技游戏游艺赛事活动”[3]。2017年10月,在国际奥委会第6次峰会上,奥组委已明确将电子竞技正式批复为具备国际合法地位的标准体育运动项目,此后我国的电竞项目得以蓬勃发展。然而,面对全国范围内所呈现的“井喷式”发展热潮,该如何规制诸多日益凸显的问题,进而使该项目科学规范、井然有序发展,是我们研究者应予以思考的重点问题。基于此,笔者通过梳理现阶段限制我国电竞发展的主要瓶颈,进而提出有针对性的破解策略,以期为后续电竞产业发展提供参考与帮助。

1 我国电子竞技产业的发展历程

自1998年起,伴随互联网技术的推广,单机对抗性游戏《反恐精英CS》和《星际争霸》的成功发售拉开我国电竞运动的历史帷幕,奠定了电子竞技在我国传播萌芽的基础[4]。随后的15年间,中国传统教育体制、国民认知度、受众群体等因素影响了我国电子竞技的快速发展。此后,随着国家政策松绑、群众电竞意识、人文消费理念、社会经济体制的逐渐改变,从2013年起我国电子竞技进入高速发展期,并迎来“井喷式”发展规模。据伽马数据显示:2015年我国电竞产业规模达374.6亿元,2018年产业规模总量迅速飙升至972.7亿元,同比增长159.7%,较2012年的108.9亿元产业规模相比增长近9倍[5]。在电竞人口基数方面,2012年我国电竞人数总量仅0.31亿人次,2015年数量迅速上升至1.1亿,截至2018年底我国电竞人口基数总量突破3.2亿大关,在短短6年时间内我国电竞用户数量增长近10.5倍,且受众消费群体中18~24岁青年占比较高(见图1)。此外,各省市(湖南、浙江、四川、上海、江苏、陕西等)纷纷响应政策号召,通过倡导与鼓励社会资本注入、利于高校资源申报与开设电竞专业、推动以“电竞”主导的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建设等诸多途径来为我国电子竞技的快速化发展提供持续动力。

2 我国电子竞技发展的问题审视

目前,我国电子竞技进入爆发式发展阶段,由于被赋予过重的政治与经济功能,从而忽视了电子竞技自身的文化价值,且伴随电竞参与人次、赛事数量和产业规模的剧增,电竞发展热潮所引发的诸多问题也已凸显,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2.1 政府监管层面

一是政府权责不清,监管错位。目前,在电竞“热”的发展趋势下,诸多负面影响越发明显,相关企业、俱乐部等均期盼政府層面能够颁布与出台相关政策引导该行业的健康、有序发展。然而,我国电竞行业在实际运作中涉及管理部门众多,出现“众说纷纭、权责混淆”的现象。一方面,诸如国家体育总局、文化部、教育部、广电总局等管理部门,对电子竞技及电竞产业发展的认识存在众多误区,认同度尚未统一化,同时在发展制度、模式、方向等维度均存在多方行政力量的博弈,致使政府层面权责不清、监管主体模糊、力量和思路不集中、监管措施与力度欠佳,管理过程中相互限制与相互推诿等问题层出不穷。同时,监管体制的出台由于仅仅依据当时社会的舆情高低所决定,很大程度上削弱政策的可操作性和稳定性。另一方面,电子竞技秉承电子性、体育性、娱乐性及竞技性等特征,受诸多复杂因素的影响,并未系统构建出专业性、全面性的电子竞技监管考评体系及量化指标,在一定程度上阻碍我国电子竞技的有序化发展。

二是法律规制缺位,保障不足。随着电子竞技的飞速发展,我国现阶段电竞法律规范层面多以部门规章为主,监管权责不明,司法实践中对电竞法律定性争议较大。同时低位段法规和参考范畴对于当前电竞发展的适用度低弱,依附电竞赛事所衍生的众多新鲜内容与规则方面基本立法空白,缺乏微观层面如电子竞技法、电竞平台赛事直播监管条例等具有较强权威性、针对性、专门性的法律文件和实施细则,加之监管部门把关不严,缺乏源头的严格把控,进而为非法逐利人员提供可乘之机,衍生出如电竞直播平台违规事件、电竞博彩、电竞涉黄、虚假比赛等一系列负面乱象。此外,电竞法律保障的不完备,导致我国电竞运动员的管理层面同样出现问题。电竞选手认证与保障体系建设不完善以及主流观念无法得到认同,从而影响我国电子竞技产业的良性发展。如2017年守望先锋世界杯、SL11线下总决赛、韩国G-Star绝地求生邀请赛,中国队均因签证问题无缘大型电竞赛事。因此,后续如何有效解决国内电子竞技法律规制的缺位,成为当前我国电子竞技发展亟待解决的重点问题。

2.2 社会经济层面

一是电竞生态产业链失衡。完整的电竞生态产业链涵盖内容提供、内容渠道和内容接受三个维度。在国外,如韩国拥有顶尖研发团队和机构,高端电竞场馆资源配置、多元化受众群体构成完整的电竞生态产业链,整个行业收入近60%来源于游戏版权,40%源于俱乐部及赞助商。反观国内,我国电竞产业链上游端缺乏享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游戏研发商、发行商及运营商。全球性大型职业联赛承办和标志性电竞服务场馆资源极其匮乏,通常仅将体育馆、展览馆、网咖等作为电竞赛事主要场馆,多数大型场馆需兼顾其他体育赛事、商业演出而无法优先满足电竞赛事需求,致使电竞游戏地点和场景呈现多元化、碎片化趋势。加之集专业战队、职业选手、监管人员在内的优质俱乐部稀缺,限制了电竞生态系统链的构建。在中游端内容传播方面,民众受中华传统文化熏陶,对电竞意识、理念认识不足阻碍传统媒介(电视、报纸、书刊等)对电竞赛事的宣传。YY、虎牙、熊猫TY等新媒体直播平台数量的剧增,稀释了原有媒体的关注度和群众的聚焦点。同时法律监管体系的不完善导致涉黄、涉暴、涉赌等违法事件频现,最终造成电竞宣传途径乱象存生。下游端则注重电竞粉丝群体,国人受传统教育体制、思想观念意识的长期影响造成对电子竞技的认可度低弱,同时电竞游戏曾长期被赋予“电子海洛因”的污名,而负面影响着我国未成年人的成长,极易造成受众群体单一化、社会认可度欠佳。此外,依托电子竞技所蔓延的线下制造业、旅游业、动漫业、餐饮业等线下联动产业结构链态缺失、市场化程度低弱、基础设施薄弱等诸多问题亟待解决。

二是高端电竞精品研发滞后。综观国内电竞游戏市场发展,具备自主产权和较高影响力的电竞高端精品项目研发滞后,多数研发集中在移动端和网页游戏领域,造成电竞产品研发在主题、内容、模式上“效仿性、同质化、低端化”现象普存,从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我国电竞产业的快速发展[6]。例如PC端热门网游英雄联盟、Dota2、穿越火線、DNF、魔兽世界等电竞精品均属Valve、Blizzard、Riot等国外知名机构研发,而国内仅以腾讯、网易两大网络商代理运营。同时我国在电竞规模、专业水平、普及化程度方面远低于国外。一方面,我国电子竞技较韩、美国家相比起步较晚且经验不成熟,自主研发经费投入不足、高端研发机构及平台缺失、研发团队培养模式单调、专业复合型人力资源匮乏、政策监督保障力度低弱以及电竞产品主题内容同质化严重等诸多壁垒限制了我国高端电竞精品的自主研发。另一方面,从经济学视角看,高端电竞精品在产品研发、技术难度、投入成本、利润绩效及市场运作等方面周期性较长,导致国内厂商在经济效益层面选择低成本、低门槛、高回报、高速率的国外电竞精品来代理及赛事运营,从而降低国内对高端电竞产品研发的积极性,最终导致我国难以研发自主的、较强影响力的高端电竞精品。

三是商业性盈利模式单一。商业资本作为市场嗅觉最灵敏的探测器,资本的动向则是搅动市场风云的风向标[7]。一方面,泛娱乐化电竞直播平台成为社会资本追捧的热点。据艾瑞咨询统计,2015—2017年泛娱乐直播平台投资近100起,投资规模近650亿元。例如斗鱼TV、战旗TV、熊猫TV等直播平台纷纷获得红杉资本、万达集团、浙报集团、腾讯等传统行业注资而开启马拉松式商业竞争模式。然而,在实际运作过程中大量社会资本的涌注极易造成社会资本混乱、监督效能低弱等问题。同时,我国缺乏健全运营机制的专业战队俱乐部,其中多数俱乐部属个人投资组建,缺乏成熟的企业管理运营体制,职业化程度低弱和选手选拔体系不健全,最终造成俱乐部自身商业模式欠佳[8]。另一方面,国内电竞商业模式处于起步初期,电竞职业化程度、商业价值及生态规则低弱。盈利模式依据电竞属性划分为产品导入流、赛事运营流、衍生拓展流三大类。其中电竞赛事承办和对战平台运营作为利润来源的支撑点,第三方赛事变现模式尚且不够成熟,出现赛事门票和转播权出售收入较低,盈利过度依赖于商业广告、商业赞助及政府补贴等问题。电竞平台运营中多半盈利靠游戏点券充值、虚拟装备与道具售卖、内置游戏视频与广告的收入。此外,以电竞运动为载体的相关服饰、旅游、游戏外置设备等周边衍生产品的商业链亟需型构。

2.3 精神文化层面

文化(culture)是派生于自然而又相对立的概念。“广义的文化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的文化指社会意识形态和与之相适应的制度的组织机构”[9]。精神文化作为电竞文化集丛的核心,通过需求、认知、态度、自身情感等参与、掌握电竞过程中的心理变化来提供发展动力的源泉[10]。然而我国现阶段电子竞技在人文价值方面体现得相对薄弱,具体表现如下。

一是本土化电竞内容匮乏。游戏内容开发需先进的硬件实施、高端技术人才及传统文化底蕴的融合。但当前我国电竞内容开发可谓“浅尝辄止”,丢失本土文化元素和游戏竞技融合所形成的独特文化特征、优势及价值。在国外,例如美国拳头公司研发的《英雄联盟》风靡全球,在游戏背景演绎中蕴含大量欧美历史及神话色彩,目的在于以本土化游戏内容为载体,通过互联网的高效便捷性来扩大文化传播途径,增强西方传统文化的传播。同时,日本游戏商以我国名著《三国演义》为素材研发的多款游戏也深受人们追捧。相比之下,我国本土化游戏的成功案例甚少。例如《王者荣耀》在内容素材中融入李白、曹操、狄仁杰等历史人物,但多数仅停留于游戏人物名称的使用层面,缺乏对历史文化与人物背景的深层次描述,角色技能的使用并未起到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播的作用。

二是办赛模式“趋同化”。北京、上海、银川、西安、杭州、成都等地为代表的国际性品牌电竞赛事,均依附历史文化名城及重点旅游都市的基础,充分融合各城市中浓厚文化底蕴和精神文明风貌,通过打造品牌赛事扩大城市精神文明与传统文化的宣传窗口,同时有效带动联动产业发展,推进经济增长。其余二三线城市所举办各类规模的电竞赛事在主题特色、品牌建设、传统文化及精神文明方面相对薄弱,严重缺乏历史文化积淀及精神文明的深层次挖掘。在实际办赛过程中,赛事主办方过度追求赛事规模、数量及利益化,导致诸多赛事创办模式趋同化。

3.5 构建品牌文化传播矩阵以增强电竞价值

打造品牌文化传播矩阵是电竞文化价值提升的关键。一方面,融入传统文化塑造品牌形象。通过鼓励与提倡国内电竞运营商在游戏与衍生产品开发方面,打破“拿来主义”常规,结合中国浓厚的传统文化底蕴和历史根基,甄别符合现代化发展及认可度较高的优秀文化作为电竞产业开发对象,积极融创极具传统文化元素的本土化精品游戏,实现电竞游戏在主题场景、类型设置及人物塑造等方面从效仿到原创的转型。同时充分挖掘电竞周边潜在资源,促进电竞所衍生的实质性物品及图像、音乐、书籍等文化产品与我国舞龙舞狮、龙舟花灯等传统习俗相交融,以此提升我国电竞用户强烈的文化认同感,成为壮大电竞队伍、塑造品牌文化形象、带动产业升级消费和推动传统文化国际传播价值的有效途径。另一方面,注重打造品牌电竞赛事。各级政府、游戏企业、第三方赛事机构通过结合自身区域优势、文化特征搭建电竞赛事融合发展平台,不断丰富、拓宽及承办享誉国内外的电竞精品赛事。借助品牌电竞赛事规模、用户流量、宣传途径等方面较高的影响力,逐步成為拓宽多元赛事发展、打造城市名片、扩大文化宣传、推进产业联动消费及完善电竞资源配置的新引擎。例如亚洲电竞巨头“VSPN”2017年累计执行近4 000场电竞比赛,承办顶级赛事50多项,电竞用户覆盖率达95%,网络播放总量超百亿人次[5];电竞联盟则通过《Esport Superstars》《守望先锋公开争霸赛》等自主品牌赛事推广,注重电竞场景与内容的融合性来制作与开发赛事周边节目,在增进电竞用户黏滞性及扩大自身赛事品牌影响力的同时,提升电竞商业价值与文化宣传。

参考文献:

[1]铁钰,赵传飞.中国电子竞技产业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17(7):100-104.

[2]杨越.新时代电子竞技和电子竞技产业研究[J].体育科学,2018,38(4):8-21.

[3]文化部.文化部“十三五”时期文化产业发展规划[S].2017.

[4]阳骏滢,黄海燕,张林.中国电子竞技产业的现状、问题与发展对策[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14,26(3):201-205.

[5]中国产业信息网.2018年中国电子竞技行业分析报告[EB/OL].https://www.chyxx.com/industry/201804/629083.html.

[6]谭青山,孙娟,孔庆波.我国电子竞技赛事发展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18(12):56-60.

[7]刘胜枝.商业资本推动下直播、短视频中的青年秀文化及其背后的社会心态[J].中国青年研究,2018(12):5-12.

[8]朱东普,黄亚玲.我国职业电子竞技俱乐部发展探析[J].体育文化导刊,2016(10):109-114.

[9]辞海编辑委员会.辞海[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9:4022.

[10]张文明.“文化堕距”视角下我国电子竞技发展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曲阜:曲阜师范大学,2018.

[11]卢现祥.西方新制度经济学[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3:79.

[12]高峰.英国职业足球俱乐部上市融资经验及启示[J].体育文化导刊,2019(2):97-100.

猜你喜欢
文化传播电子竞技人才培养
一封写给电子竞技的情书
过去回顾
高校学生对电子竞技的认知与参与
中国文化传播与艺术人才外语能力培养创新
中国影视剧美学建构
浅析《黄河晨报》对河东文化的传播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