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我国体育产业结构优化效益的VAR模型分析

2019-12-12 09:57李国孙庆祝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2019年5期
关键词:体育产业结构优化

李国 孙庆祝

摘 要:运用文献资料、数理统计、VAR模型等方法,基于2006年至2016年体育产业发展统计指标,通过协整检验、脉冲响应、方差分解等对我国体育产业结构优化效益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1)经过十年高速发展,体育产业结构已发生显著变迁(X2=51.815,P<0.01),正逐步形成以“竞赛表演和健身休闲”为驱动,以“体育用品业”为保障,“体育场馆、体育培训、体育中介、体育传媒”等业态协调快速发展的整体格局;2)体育产业结构合理化、体育产业结构高级化与体育产业增长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VAR模型的拟合指数达到0.880290~0.991465;协整模型①显示,体育产业结构合理化、体育产业结构高级化与体育产业增长等变量之间呈正相关关系,即体育产业结构合理化对于体育产业增加值的长期弹性系数为2.813567,即体育产业结构合理化变动1%,体育产业增加值将同向变动2.813567%;体育产业结构高级化的长期弹性系数为0.482439,即体育产业结构高级化增加1%,体育产业增加值将增加0.482439%。协整模型②显示,体育产业高级化能够独立地对体育产业产业增长发挥作用(长期弹性系数为2.123197),但是会对体育产业结构合理化造成负面效应(长期弹性系数为-0.926097);3)脉冲响应与方差分解显示,体育产业结构优化内生变量之间的相互作用具有阶段性与相对性特征。建议:提升规模效益,夯实体育产业结构优化基础;审视脉冲响应,區分体育产业结构优化内生变量阶段性特征;权衡方差分解,辨析体育产业结构优化内生变量相对性特征;制定保障机制,完善体育产业发展政策法规。

关键词:体育产业;结构;优化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中明确提出“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加快推进体育强国建设”,这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重要工程,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艰巨而光荣的使命,为新时期我国体育事业的科学发展指明了方向。作为“体育强国”的应然标志,体育产业的高度发展不仅能够满足城乡居民日益增长的多元化、多样性的体育需求,而且可以助力国民经济发展,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新的增长点。作为现代经济社会高度发展的产物,体育产业被誉为“21世纪的朝阳产业”,在欧美发达国家,体育产业已成为国民经济增长的支柱产业。统计显示,2013年全球体育产业总产值为7.5万亿美元,其中美国体育产值高达2.87万亿美元,占GDP比重为2.93%,欧盟整体体育产业产值占GDP比重也超过了2%,超过了同期的石油化工业、汽车业等传统产业的贡献率。我国近年来体育产业发展势头良好,2016年体育产业增加值达到6 475亿元,近十年年均增长率为17%,远高于同期GDP增长率,但是由于我国体育产业起步较晚,体育产业发展的整体规模相对较小、发展水平不高,产业结构不合理问题显得尤为突出,体育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亟待推进。

No.5 2019参照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体育产业发展的过程在某种意义上就是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的过程。体育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是体育产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强大的推动力,直接关系到中国体育产业能否持续、健康、快速地发展[1]。2014年10月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体育产业发展 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将“全民健身与体育产业发展”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明确提出了“到2025年,基本建立布局合理、功能完善、门类齐全的体育产业结构体系,体育产业总规模超过5万亿元”的发展目标;2016年6月,国家体育总局出台《体育产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明确提出了“以体育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优化体育产业结构为重点,推动体育产业全面健康持续发展,不断满足大众多层次多样化的体育需求,提升幸福感和获得感,为经济发展新常态下扩大消费需求、拉动经济增长、转变发展方式提供有力支撑和持续动力”的工作任务等,旨在推进体育产业结构优化,释放体育产业发展活力。

在政府职能部门的高度重视与相关产业政策的推动下,如何优化体育产业结构,推进体育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已成为政府职能部门和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学术界相关研究成果大致可以归纳为四类:一是体育产业结构问题研究。认为我国体育产业结构不能适应当前体育产业发展的需要,主要体现在体育健身休闲业和体育组织管理业未能成为主导行业,体育中介业、体育培训业相对弱小,各个子行业之间没有形成良性的互动,不能实现协调发展[2]。二是体育产业结构评价研究。主要是基于我国体育及相关产业统计数据资料,评价我国体育产业所有制结构、行业结构、层次结构、区域结构、市场结构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与不足[3]。三是体育产业结构优化比较研究。通过对比中美体育产业结构发现,美国体育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较高,产业结构合理;中国体育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较低,产业结构不合理;影响中美体育产业结构的差异性因素有缘起、消费文化、体育管理体制、经济发展水平、政府作用等[4]。四是体育产业结构优化政策研究。研究指出体育产业政策缺乏科学性、政策目标模糊、政策内容趋同不明晰、法律效力层次低、体系不健全是体育产业政策实践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夯实体育产业政策理论基础、完善运行机制等促进体育产业结构优化的政策建议[5]。

综上所述,学术界对我国体育产业结构不合理、欠均衡的实然表征已形成共识,认为体育产业结构的优化是推动体育产业高速发展的重要动因。体育产业结构的定量评价分析为我们揭示了体育产业结构失衡的程度与状态。中外体育产业对比分析,揭示了我国体育产业结构与国外发达国家体育产业结构之间存在的差距,并为我国体育产业结构优化提供了经验借鉴。与此同时,体育产业结构政策研究为进一步促进体育产业结构优化提供了制度建设支撑。总体而言,前期成果明晰了我国体育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为进一步开展体育产业结构优化研究奠定了基础,但也存在一定的研究局限性。首先,相关研究成果集中描述我国体育产业结构不合理问题的理论分析,实证性研究相对较少;第二,体育产业结构定量化研究仅停留在数据的描述性分析层面,尚探究深层次数理关系;第三,体育产业结构优化与体育产业发展之间相对作用机理与程度的研究较少论及。鉴于此,本研究以经济学、社会学理论为指导,基于体育产业发展指标统计数据,运用向量自回归模型(VAR模型)实证体育产业结构优化的经济效益,为进一步推进体育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工作提供决策参考。

1 我国体育产业结构变迁特征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民经济稳步增长,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国家统计局统计显示,2017年全年国内生产总值达827 122亿元,比上年增长6.9%,全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59 660元,比上年增长6.3%。如果以美元计价,2017年我国全年人均GDP为8 836美元。国际经验表明,人均GDP超过5 000美元,居民消费水平将从“温饱型”转向“小康型”,步入发展型、享受型阶段,这为不断满足广大居民多层次、多样化体育需求的体育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经济基础。近年来,在全民健身国家战略、“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等国家层面政策红利的推动下,我国体育产业发展势头良好,体育产业发展环境不断优化,体育产业结构体系逐渐完善,对于国民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日趋增强。国家体育总局统计显示,2006年全国体育及相关产业实现增加值982.89亿元,占当年GDP的0.46%,体育产业从业人员达到256.30万人。至2016年我国体育及相关产业实现增加值6 474.8亿元,占同期国内生占总值比重为0.9%,体育产业从业人数达440余万人。总体而言,2006年至2016年我国体育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率为20.94%,远高于同期GDP增长率,正逐步成为新常态下“国民经济转型发展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新的经济增长点(图1)。

在体育产业结构方面,横向比较而言,2006年体育用品制造业增加值为705.12亿元,占比71.74%,其他相关体育产业增加值仅为277.77亿元,占比2826%。体育用品制造业在体育产业发展过程中占主导地位,其他体育体育产业发展状况相对滞后。体育产业结构存在非常显著性差异(X2=3715.212,P<0.01)(体育用品制造业一家独大的局面得以改观,多种不同业态百家争鸣、发展迅速,不同业态之间的差距逐渐缩小)。

图1 2006—2016年GDP增长率、体育产业增加值与增长率动态变迁  纵向比较而言,除体育中介服务业外,2006年与2016年其他不同类别体育产业业态之间的发展状态均发生显著变化,体育用品制造业在体育产业发展中的主导地位正不断被体育服务业所取代。就整体体育产业结构比较而言,经过十年高速发展,体育产业结构已发生显著变迁(X2=51.815,P<0.01),正逐步形成以“竞赛表演和健身休闲”为驱动,以“体育用品业”为保障,“体育场馆、体育培训、体育中介、体育传媒”等业态协调快速发展的整体格局。

2 我国体育产业结构优化效益的VAR模型分析

2.1 模型设计

本研究运用VAR模型探讨我国体育产业结构优化的经济效益,分析体育产业结构的合理化、高级化对于体育产业增长的作用程度。

2.2 指标选取

经过近十年的高速发展,我国体育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日趋凸显,体育产业结构已发生明显变迁,体育服务业正逐渐成为体育产业发展的驱动力。但体育产业结构的变迁并不代表体育产业结构的优化。因此,如何测定体育产业结构优化,分析体育产业结构优化的经济效益及现实路径则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体育产业结构是指体育产业不同业态之间的数量比例关系及其组合方式,体育产业结构优化是指通过体育产业管理制度创新与体育产业技术创新,不断提高体育产业结构效率和水平的过程,是体育产业不同业态之间的比例关系日趋合理化、体育产业结构层次日趋高级化的过程。本研究选择体育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级化”两个指标用来衡量体育产业结构优化程度。

首先,体育产业结构的合理化是指随着城乡居民体育消费需求的日趋多元化与多样化,体育产业生产资料在不同业态之间流动运转,形成体育产业资源优化配置的发展状态。在体育产业结构日趋合理化的趋势下,生产资料开始由相对过剩的体育产业业态流入资源短缺业态,体育产业生产资料的配置效率与水平显著提高。体育产业结构的合理化,一方面反映了不同体育产业业态之间的协调程度,另一方面也反映了体育资源有效利用的程度,是体育产业不通过业态之间聚合质量的综合体现。本文选用“泰尔指数”作为作为衡量体育产业结构合理化的指标,计算公式[6]为:

2.3 数据来源与平稳性检验

基于VAR模型分析我国体育产业结构优化效益,选取“体育产业结构合理化指标(TYL)”“体育产业结构高级化指标(TYG)”与“体育产业增加值(TYC)”为分析变量,样本区间为2006年至2016年,相关数据主要来源于《中国体育统计年鉴》《中国体育年鉴》《国家体育总局体育产业统计公报》《中国体育产业发展研究报告》等。

由于“体育产业结构高级化指标(TYG)”与“体育产业增加值(TYC)”等均为时间序列变量,易受异方差影响,运用取自然对数方法对上述变量进行预处理消除异方差,“体育产业结构合理化指标(TYL)”为负向指标,故先取倒数后再作取自然对数处理,分别记为“lnTYG”“lnTYC”与“lnTYL”。同时,避免三个时间序列出现伪回归问题,采用ADF法进行平稳性检验。结果显示(表2),“lnTYG”“lnTYC”与“lnTYL”等序列存在单位根(P>0.05),为非平稳序列;“dlnTYC”“dlnTYG”与“dllnTYL”等一阶差分序列同样存在单位根(P>0.05),为为非平稳序列;“d2llnTYC”“d2lnTYG”与“d2lnTYL”等二级差分序列不存在单位根,为平稳序列。由此可见,序列“lnTYG”“lnTYC”与“lnTYL”在1%的置信水平下存在二阶单整I(2),即二阶差分后均变为平稳序列,满足平稳性条件,可以建构VAR模型。

2.4 VAR模型建构

作为分析经济系统内生变量之间相互作用关系的重要统计工具,VAR模型根据“体育产业结构合理化指标(TYL)”“体育产业结构高级化指标(TYG)”与“体育产业增加值(TYC)”等变量的滞后值进行建模,分析体育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作用机制。基于2006—2016年样本数据,根据LR、FPR、AIC和SC等准则,在1-3阶范围内对进行测试,最终确定最佳滞后期为1阶,VAR模型拟合指数达到0.880290~0.991465(表3),同时模型AR特征多项式根的倒数均在单位圆范围内,可以为协整检验、脉冲响应分析与方差分解分析奠定基础。“体育产业结构合理化指標(TYL)”“体育产业结构高级化指标(TYG)”与“体育产业增加值(TYC)”的VAR(1)模型为:

2.5 协整检验分析

协整检验主要用于分析体育产业结构合理化、体育产业结构高级化与体育产业增长等变量之间是否具备长期的均衡关系。选用基于回归系数的用Jahansen法进行验证,原假设None设定体育产业结构合理化、体育产业结构高级化与体育产业增长等变量之间不存在协整关系,协整检验结果显示,该假设下迹检验统计量为104.1601,大于5%迹检验临界值24.27596(P0.05),接受原假设,因此认为两者之间具有两个协整关系,即体育产业结构合理化、体育产业结构高级化与体育产业增长等变量之间存在长期动态的稳定关系(表4)。

具体而言,协整模型①和协整模型②的拟合指数分别达到86.11891和92.03148,表明体育产业结构合理化、体育产业结构高级化与体育产业增长等变量之间的协整模型拟合效果较好。协整模式①显示,体育产业结构合理化、体育产业结构高级化与体育产业增长等变量之间呈正相关关系,即体育产业结构合理化对于体育产业增加值的长期弹性系数为2813567,即体育产业结构合理化变动1%,体育产业增加值将同向变动2.813567%;体育产业结构高级化的长期弹性系数为0.482439,即体育产业结构高级化增加1%,体育产业增加值将增加0.482439%。由此可见,从长期均衡关系考量,体育产业结构合理化对于体育产业发展的作用明显大于体育产业结构高级化指标。协整模型②显示,体育产业高级化能够独立地对体育产业产业增长发挥作用(长期弹性系数为2123197),但是会对体育产业结构合理化造成负面效应(长期弹性系数为-0.926097),即严重影响体育产业结构合理化的发展。因此,在优化体育产业结构时,应协同兼顾体育产业结构合理化与高级化发展,既要促进体育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又要统筹体育产业资源的合理配置,达到“统筹兼顾、质量升级”的体育产业结构优化效果。

2.6 脉冲响应分析

脉冲响应函数(IRF)分析主要用于衡量随机扰动项一个标准差的冲击对内生变量当前和未来取值的影响。通过分析冲击响应函数可以识别各个变量对于扰动项冲击的动态反应情况。表6显示,就体育产业增加值(LNTYC)而言,对于其自身一个标准差的冲击,初期响应表现为“应激”状态(第1期响应指数为0049012),随后促进作用则表现为“先降后升”的变化趋势;体育产结构高级化(LNTYG)的冲击在第1期没有对体育产业增加值(LNTYC)立即发挥促进作用,第2期时开始发挥促进作用(响应指数为0.023187),随后持续增加,至第10期时响应指数达到0.045158;体育产业合理化(LNTYL)的冲击作用在初期未能及时显现(第1期时为0.0000),第2期后响应指数呈持续增长趋势,促进作用不断增强。就累计脉冲响应而言(表7),体育产业增加值对于其自身、体育产业高级化和体育产业合理化响应为正向累计增加,促进作用持续增强。由此可见,就短期而言,体育产业发展的形态、规模是影响其自身发展的首要因素,而体育产业高级化、体育产业合理化则在长期的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就体育产业结构高级化(LNTYG)而言,对于自身一个标准差冲击反应极速(第1期为0.040493,随后这种促进作用有所降低,响应指数稳定在0.025314~0.036563区间之内。体育产业增加值的冲击在初期限制了体育产业结构合理化的发展(-0.001579),随后这种消极影响消失,逐渐转化为正向的持续的促进作用;体育产业合理化的冲击同样在初期未起促进作用(0.0000),随后趋于这种促进作用开始显现并逐渐趋于稳定(响应指数区间为0.001407~0.003677)。就累计脉冲响应而言,除体育产业增加值第1期(-0.001579)外,体育产业结构高级化对于其自身、体育产业增加值以及体育产业合理化的响应指数均为持续增强。由此可见,体育产业结构合理化的优化升级能够迅速促进自身发展,体育产业的波动在短期内会对体育产业结构合理化产生短暂抑制作用,体育产业结构合理化在短期内没有形成影响,但在长期内持续发挥促进作用。

就体育产业结构合理化(LNTYL)而言,前期对于自身冲击的响应为“波浪式”的反应模式,时而促进(第1期为0.058002、第3期为0.009206),时而抑制(第2期为-0.026124、第4期为-0.002290),随后则呈现出促进作用,响应指数稳定在0.000550~0.001966之间。体育产业增加值的冲击能够在短期内促进体育产业结构合理化的提高(0.062282),体育产业高级化的冲击在初期呈现出“忽强忽弱”的促进作用,随后趋于稳定。就累计脉冲响应而言,除体育产业结构高级化第2期外(-0.008252),体育产业结构合理化对其自身、体育产业增加值以及体育产业结构高级化的累计响应均为累计正向促进作用。由此可见,体育产业结构自身冲击虽然造成了自身发展的不稳定,但是从长期看这种自身调整促进了体育产业结构合理化的提高。体育产业的发展规模能够迅速提高体育产业结构的合理化水平,而体育产业结构高级化虽然在在短期内具备时高时低的促进作用,但长期而言也在促进体育产业结构合理化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就发展历程而言,体育产业结构高级化(LNTYG)、体育产业结构合理化(LNTYL)与体育产业增加值(LNTYC)三者之间均呈现“正向响应”趋势,即三者之间相互促进、正向相关,进一步佐证了体育产业结构高级化、体育产业结构合理化与体育产业正价值之间存在长期动态稳定的均衡关系。

2.7 方差分解分析

脉冲响应分析是追踪系统模型对一个变量冲击的响应效果,而方差分解则是将系统模型的均方误差分解为各变量冲击所作的贡献,然后计算出每一个变量冲击的相对重要性,即变量冲击的贡献占总贡献的比即为方差分解的结果,从而描述系统模型的动态发展变化。由表8可知,体育产业增加值(LNTYC)方差分解显示,初期LNTYC的预测方差完全由其自身贡献(100.00%),即初期发展完全取决于体育产业自身的发展规模状态;第2期时体育产业结构高级化(LNTYG)和体育产业结构合理化(LNTYL)贡献开始显现,随后在体育产业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日趋增加,至第10期时体育产业结构高级化(LNTYG)的方差贡献率达到53.36406%,体育产业结构合理化(LNTYL)方差贡献率占比0.343419%,体育产业增加值方程贡献率下降为46.29252%。由此可见,在体育产业发展初期,自身发展规模是主要影响因素,随后体育产业結构高级化和合理化开始逐步发挥作用,其中体育产业结构高级化在体育产业发展中的作用大于体育产业结构合理化。

体育产业结构高级化(LNTYG)方差分解显示,第1期时自身方差贡献率为99.84821%,

体育产业增加值方差贡献率为0.151792%,体育产业结构合理化(LNTYL)则没有发挥作用(0.0000%);随后体育产业结构高价化(LNTYG)的作用方差贡献率日趋减小(第10期为66.70553),体育产业增加值(LNTYC)和体育产业结构合理化(LNTYL)方差贡献率逐渐增大,至第10期时分别增长为32.81194%和0482530%。由此可见,体育产业结构高级化的发展,在初期主要受其自身和体育产业发展规模的影响,其中自身影响起决定作用。随后体育产业结构高级化的自身影响呈下降趋势,而体育产业发展规模和体育产业合理化的作用则逐渐提升。

体育产业结构合理化(LNTYL)方差分解显示,在初期体育产业结构合理化(LNTYL)自身、体育产业结构高级化(LNTYG)和体育产业增加值(LNTYC)均影响体育产业结构合理化(LNTYL)的发展,其中体育产业增加值的方差贡献率(49.05843%)最大。随后,体育产业体育产业结构合理化(LNTYL)和体育产业增加值(LNTYC)的影响呈逐步降低趋势,体育产业结构高级化(LNTYG)的方差贡献率呈上升趋势,至第10期时达到25.94745%。由此可见,体育产业增加值(LNTYC)、体育产业结构合理化(LNTYL)和体育产业结构高级化(LNTYG)共同影响着体育产业结构合理化(LNTYL)的发展,随着体育产业的发展,体育产业发展规模和体育产业结构合理化水平自身的作用日趋缩减,体育产业结构高级化指标作用日趋提升。综上所述,体育产业结构高级化(LNTYG)、体育产业结构合理化(LNTYL)与体育产业增加值(LNTYC)之间方差分解显示,三者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存在长期的动态均衡关系,这一结论与脉冲响应分析相互印证。

3 我国体育产业结构优化路径分析

3.1 提升规模效益:夯实体育产业结构优化基础

国家体育总局统计显示,2016年我国体育及相关产业实现增加值6 474.8亿元,占同期国内生占总值比重为0.9%,体育产业从业人数达440余万人。虽然近十年我国体育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率为20.94%,远高于同期GDP增长率,但是体育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仅为0.9%,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无论是发展规模还是发展程度均存在较大差异。脉冲分析显示,体育产业的发展规模是提高体育产业结构合理化水平和高级化水平的重要影响因素,对体育产业结构优化具有重要的正向累积促进作用。因此,进一步扩展体育产业发展规模,发挥体育产业发展的规模效益,是促进体育产业结构优化的重要基础。首先,依据体育产业发展规划,稳步推进体育产业发展任务,通过政府规划、扶持、援助、培育、引导等途径加速不同类型体育产业的协同发展。其次,着重发挥国家体育产业基地的示范作用,重点培植形成一批具备市场竞争力、品牌影响力、风险抵抗力的体育产业主体。再者,推进体育产业集群式、链条式发展,重点打造体育产业园区、体育特色小镇、体育休闲度假区等,促进体育产业规模化、专业化与均衡化发展,提升体育产业的规模示范效益。

3.2 审视脉冲响应:区分体育产业结构优化内生变量阶段性特征

“体育产业结构合理化指标(TYL)”“体育产业结构高级化指标(TYG)”与“体育产业增加值(TYC)”的VAR(1)模型分析显示,三者之间存在长期动态的稳定均衡关系。并且累计脉冲分析进一步显示,就长期而言,体育产业结构合理化(LNTYL)与体育产业增加值(LNTYC)三者之间均呈现正向响应趋势,但各内生变量冲击的短期响应不同,具有时序阶段性特征。就“體育产业发展”而言,体育产业自身发展的形态规模是首要因素,而体育产业高级化、体育产业合理化则在长期的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在“体育产业结构高级化”方面,自身优化能够迅速提升体育产业合理化水平,体育产业的波动在短期内会对体育产业结构合理化产生短暂抑制作用,体育产业结构合理化在短期内没有形成影响,但在长期内持续发挥促进作用。在“体育产业结构合理化”方面,自身冲击在短期内是不稳定因素,时而促进、时而抑制,长期而言具有促进作用,而体育产业增加值的冲击能够在短期内促进体育产业结构合理化的提高,体育产业高级化的冲击在初期呈现出忽强忽弱的促进作用,随后趋于稳定。

因此,为进一步促进体育产业结构合理化、高级化和体育产业发展规模的发展,应重点审视各内生变量的脉冲响应,区分体育产业结构优化内生变量的阶段性特征。首先就“体育产业发展”而言,应重视其发展规模建设,在短期内形成规模效益,并在长期内不断提高体育产业结构合理化、高级化水平;其次,就“体育产业结构高级化”发展而言,应维持体育产业发展的稳定性,短期内提升体育产业服务业的水平,长期应合理配置体育产业发展资源,促进体育产业结构合理华水平稳定提升。最后,在“体育产业结构合理化”方面,应维持体育产业结构合理化水平的稳定,避免体育产业资源浪费、闲置,发挥体育产业的规模效益与体育产业结构高级化的长期促进作用。

3.3 权衡方差分解:辨析体育产业结构优化内生变量相对性特征

VAR(1)模型方差分解显示,在体育产业发展初期,自身发展规模是主要影响因素,随后体育产业结构高级化和合理化开始逐步发挥作用,其中体育产业结构高级化在体育产业发展中的作用大于体育产业结构合理化。体育产业结构高级化的发展,在初期主要受其自身和体育产业发展规模的影响,其中自身影响其决定作用。随后体育产业结构高级化的自身影响呈下降趋势,而体育产业发展规模和体育产业合理化的作用则逐渐提升。体育产业结构合理化自身、体育产业结构高级化和体育产业增加值在发展初期均影响体育产业结构合理化的发展,其中体育产业增加值的方差贡献率最大。随后,体育产业体育产业结构合理化和体育产业增加值的影响呈逐步降低趋势,而体育产业结构高级化的方差贡献率呈上升趋势。

因此,为进一步优化体育产业结构,促进体育产业发展,应重点权衡VAR模型方差分解,辨析体育产业结构优化内生变量相对性特征。首先,在“体育产业发展”方面,初期应扩展发展规模,随后应在兼顾合理化水平的前提下,重点提升体育产业结构的高级化水平。其次,在“体育产业结构高级化”方面,应在维持自身水平稳定发展的同时,重点发展体育产业规模效益和提升体育产业资源的合理化配置。再者,在“体育产业结构合理化”方面,扩展体育产业发展规模是第一要素。与此同时,应积极促进体育服务业发展,提升体育产业结构高级化水平。总体而言,“体育产业结构合理化指标(TYL)”“体育产业结构高级化指标(TYG)”与“体育产业增加值(TYC)”等内生变量在不同发展时期所发挥的作用亦有所不同,因此,权衡各内生变量在体育产业发展与体育产业结构优化过程中的相对重要性,提高体育产业结构优化路径的针对性,则是今后体育产业发展的重要内容。

3.4 制定保障机制:完善体育产业发展政策法规

国际经验表明,高度发达的体育产业离不开国家政策法规的保障。体育产业发展政策法规的出台与完善,不仅可以为体育产业发展形成一定的保障机制,而且可以优化体育产业发展环境,为体育产业发展实践提供政策支撑。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城乡居民生活消费水平日趋提高,“花钱买健康”已成为时下受欢迎的生活方式,体育产业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良机。国家职能部门相继出台体育产业发展政策法规,加速体育产业发展步伐。2010年国务院办公厅颁布了《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的指导意见》,将体育产业发展问题提高到国家发展战略高度,确定了其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地位。随后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 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要求2025年体育产业总规模应超过5万亿元。2016年国家体育总局相继出台了《体育产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关于加快发展健身休闲产业的指导意见》政策法规等,为体育产业发展指明了方向。但是,面对错综复杂的世界经济发展趋势和市场环境,我国体育产业产业政策发展还不完善。因此,首先应着力建设“公正、公平、公开”的体育产业市场经济环境,进一步激活体育产业发展的活力;其次,应着力减少影响体育产业发展的各项行政审批,形成“放、管、服”相结合的管理模式;再者,应注重体育产业政策法规的执行力和监督性,形成制度化、规范化的评价监督体制,推进实施体育产业动态监测,监督评价体育产业政策法规的实效性与执行力。

4 小结

体育产业发展的过程在经济学意义上讲就是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的过程。2006年至2016年我国体育产业结构发生了显著变迁,但是不同体育产业业态之间仍存在较大差距,体育产业结构尚待有效优化。作为衡量体育产业结构优化水平的重要指标,体育产业结构高级化和体育产业结构合理化对于体育产业发展具有重要的阶段性和相对性推动作用。应提升规模效益,夯实体育产业结构优化基础;审视脉冲响应,区分体育产业结构优化内生变量阶段性特征;权衡方差分解,辨析体育产业结构优化内生变量相对性特征;制定保障机制,完善体育产业发展政策法规,进一步促进体育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参考文献:

[1]中国体育产业结构优化研究[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2013,41(3):175-178.

[2]张瑞林. 我国体育产业结构的优化研究[J].体育学刊,2011,18(2):21-26.

[3]黄海燕.我国体育产业结构评价与优化对策[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4,48(4):27-30.

[4]任波,等.我国体育产业结构优化研究———基于中美比较的借鉴与启示[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17,36(3):34-37.

[5]刘远祥,等.促进体育产业结构优化的政策研究[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7,33(1):1-5.

[6]干春晖,等.中国产业结构变迁对经济增长和波动的影响[J].经济研究,2011(5):4-16.

[7]姜晓丽,周东海,杨丽丽. 体育旅游产业发展促进经济的作用分析[J].财经问题研究,2014,372(11):171-173.

[8]王大鹏,李国强,蒋忠伟,等.休闲体育产业与经济发展指标关联效应实证研究[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2,38(9):16-20.

[9]闫育东,赵晶.以冰雪体育产业带动东北老工业基地经济增长的战略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6,40(9):20-22.

[10]王朝军,周风祥,孟小辉. 技术经济视野下我国体育产业可持续发展研究[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10,27(5):551-554.

[11]胡光才.论知识经济条件下我国体育产业的发展[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2,28(2):26-28.

[12]邓文才.体验经济时代的来临与体育产业发展的方向[J].中国体育科技,2004,40(5):18-20.

[13]馬楠.产业结构与福建经济增长[J].福建论坛·人文社科版,2016(7):165-169.

[14]沈克印,吕万刚. 体育产业供给侧改革的现实诉求与实施策略:基于资源要素的视角[J].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17(6):1-7.

[15]任波,戴俊,徐磊. 我国体育产业结构优化研究——基于中美比较的借鉴与启示[J].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17,36(3):34-38.

[16]周爱光,杜高山. 新常态视野下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研究[J]. 体育学刊,2016,23(6):7-13.

[17]沈克印,吕万刚. 体育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学理逻辑、发展现实与推进思路[J].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6,50(11):29-35.

[18]钱晓艳. 全民健身与体育产业的耦合发展[J].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16,33(6):701-705.

[19]查圣祥,张立敏,刘东升. 我国体育产业与健康服务业融合发展研究[J]. 体育文化导刊,2016(9):106-109.

[20]张瑞林,王先亮. 中国体育产业发展机制创新研究[J].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6,42(3):19-24.

[21]刘晓艳. 体育文化与体育产业发展的系统耦合互动关系研究[J].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16,31(3):204-208.

[22]姜同仁. 新常态下中国体育产业政策调整研究[J]. 体育科学,2016,36(4):33-41.

[23]李格非.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中国体育产业发展[J].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6,50(4):46-50.

[24]黄海燕,张林,陈元欣,姜同仁,杨强,鲍芳,朱启莹. “十三五”我国体育产业战略目标与实施路径[J].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6,40(2):13-18.

[25]Pawlowski Tim,Breuer Christoph. The demand for sports and recreational service:Empirical evidence from Germany[J]. European Sport Management,2014,11(1):5-34.

[26]Anokye Nana Kwame. The demand for sports and exercise:Results from an illustrative survey[J].The European Journal of Health Economics,2012,13(3):277-287.

[27]Gratton,Cris,Talor. The demand for sport. Economics of Sport and Recreation[M].2000:48-64

猜你喜欢
体育产业结构优化
我国体育产业政策演进与效果评价
营商环境五方面持续优化
体育产业之篮球
优化英语课堂教学策略的探索
促进学生认识发展 优化初中化学复习
我国体育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当型结构与直到型结构的应用
物质结构规律归纳
半包围结构
汪曾祺专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