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睿
摘 要:本文梳理了从秦到明清的货币发展历史:一统天下秦半两,确定铸权汉五铢,以钱代铢唐通宝,多币并行两宋钱,单一流通元纸币,动荡不定明清制等,深入分析了主要朝代货币制度的利弊,阐述了我国古代的主要货币思想。
关键词:货币制度;货币调控;历史研究
中图分类号:F29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017-2019(3)-0094-03
一、我国古代主要朝代货币制度体系的利弊分析
(一)一统天下秦半两
秦王政消灭六国,建立了皇帝专制的全国统一政权,将战国晚期秦国的货币推广到全国使用。战国晚期的秦国实行的是黄金、布和半两钱三币并行流通的货币体系,秦王朝统一全国后,形成了全国范围的商品交换市场,劳动生产率得以提高,“布”的使用逐步被“帛”替代,其法定货币地位消失。同时,黄金货币的数量开始大幅度减少,不能满足商品交换迅速增长的要求,铜钱的货币职能越来越重要,成为货币体系中最核心的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形成了全国统一流通的半两钱流通制度。
秦朝对铜钱的铸造实行垄断,禁止百姓铸造铜钱,设置铸造铜钱的专门官署,制定铸造铜钱的统一形重。为使半两钱达到法律规定的重量要求,秦朝采取了统一度量衡、定期检验度量衡、由朝廷制造和颁发权衡器等措施。秦朝铸币权的集中,一方面有利于币值稳定,结束了过去铸币权分散、钱币形制各异、单位重量轻重不一的紊乱局面,另一方面有利于全国经济、商业的发展,便利了市场交换与人民生活。
铜钱由朝廷垄断铸造,就使朝廷有条件通过减少铸造铜钱的用铜量取得更多的铸造收益,结果铜钱越铸越小,铜钱的信用货币性质日益增强。为了保证朝廷铸造的轻小铜钱发挥与足值铜钱同等的流通价值,秦朝通过立法规定各级官府及百姓在货币收支或商品交易时,均不得拒绝接受朝廷铸造的轻小铜钱,于是市场上就形成了半两钱大小轻重不等、混合流通的局面。
由于秦王朝仅仅15年就覆灭,它的币制未能全面推行,但對中国封建经济下的货币却起了很大影响,秦的“货币王室专铸”思想和制度,为历代王朝所奉行;统一货币单位,确立铢两货币,为五铢钱体制准备了条件,直接影响后朝两千多年的货币经济;货币形制的改革和定型,纠正了过去钱文复杂难辨、大小无准则、轻重不适当、币值不明确等弊病,制定了适合需要的体制和重量。
(二)确定铸权汉五铢
全国统一的半两钱制度,为汉初经济的繁荣提供了必要的货币条件,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但是关于铸币权是否由中央政府独占的争论却长期存在。汉初,天下初定,休养生息,鼓励各地自力发展经济,对铸币也采取放任政策,听任郡国和民间自由铸造发行。之后商业资本崛起,地方势力强大,一批新兴贵族和封建割据集团要求自由铸造钱币,反对中央集中铸造和发行,迫使封建王朝权利下放。文帝时期,取消盗铸钱令,使自由铸造合法。随后各地诸侯势力膨胀,对汉王朝中央政府构成威胁。景帝时期,集权与分权矛盾激化,实行削藩,中元六年收回铸币权,增强中央权力。武帝虚币敛财失败以后,为进行货币改制,令各郡国始铸五铢,但质量不佳,元鼎四年不准郡国铸钱,专令上林三官铸造标准五铢钱,废除以前各种钱币,从此西汉王朝把铸币权集中于中央,并将铜钱的铸造机构集中到皇帝的私有经济之中。尽管中央朝廷铸造钱币的质量难以保证,但是上林三官五铢钱制度的确立真正实现了铸币的中央朝廷统一铸造,形成了合乎中国古代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及价格水平对货币单位要求的钱币制度,有利于皇帝独裁统治,有利于打击盗铸,有利于中央集权统治,有效地控制地方势力的扩大。
五铢钱的流通时期,不仅存在着单一铜钱制度,而且多次出现了复合铜钱制度。在五铢钱流通时期,复合铜钱制度包括法律规定五铢钱与充当若干五铢钱的“大钱”并行流通制度;法律允许五铢钱与国号钱、年号钱、吉语钱等非五铢钱币并行流通的制度以及法律允许当朝铸行五铢钱与古钱并行的制度。单一铜钱制度具有相当强盛的生命力,几乎贯穿了五铢钱流通的整个时期。复合铜钱制度存在明显的缺陷,多是朝廷临时敛财的手段,在五铢钱流通时期以各种形式多次出现,但均未能持久。其中,王莽篡权时期的货币改革,先后经历了四品并行复合铜钱制度、二品复合铜钱制度、“宝货制”(16品并行)以及“货泉”和“货布”,频繁的货币改制和新旧货币兑换,使得王莽朝廷将天下钱财掠劫一空,最终导致政权被推翻。东汉建国恢复了五铢钱的铸行,使得社会经济得以持续好转。
(三)以钱代铢唐通宝
为整顿因隋末大乱导致的钱币混乱,支持和巩固新兴政权,唐王朝创建了全新的货币“开元通宝”,并逐步发展成为新的钱币体制,从此纪重钱制度宣告结束,通宝钱制度开始,铜钱的流通特点和规则也就出现了新的变化。开元通宝,沿用方孔圆形钱式,铜钱表面不再铭文重量,但仍然具有法定的重量,规定10枚铜钱重量为1两,从此铜钱的重量被确定为十分之一两,也称“一钱”,此重量比五铢钱提高了44%,重量大小质量符合当时社会经济的要求,人民乐用,从而驱除了一切古钱和私钱,出现“良币驱逐劣币”的局面。
通宝钱结束了以重量为钱币名称,原意是通行的宝货,掩盖了钱名重量与实际重量悬殊时导致的麻烦,也为后市钱币减重打下埋伏。唐王朝始铸开元通宝不久,就开始铸造减重铜钱,铸币利益迅速上升,引发了民间大规模的盗铸。朝廷和民间都在铸造轻薄小钱,结果是流通中的劣币日益增多。唐朝的法律继续保护朝廷铸造的不足值铜钱流通,所以,开元通宝依旧呈现轻重大小差距悬殊的情况。这也就导致了安史之乱之前,唐朝虽文治武功鼎盛,商品经济发达,货币流通状况基本良好,但恶钱问题长期不能解决。
(四)多币并行两宋钱
两宋时期,是年号钱流通的时期,然而主要货币不仅有铜钱,还有铁钱和纸币,白银也出现货币化的趋势。宋代的商品经济空前繁盛,货币流通量远远高于唐代,其商品生产也达到了更高的水平。因此宋代存在着严重的商品过剩、物价低廉、货币总量不足的问题。于是宋代的货币法制方向发生了变化,从千年以来各王朝限制盗铸、抑制铜钱过多引发的通货膨胀,转向限制铜钱外流、抑制铜钱过少引发经济萧条。宋代保护货币流通总量的主要措施有:限制铜钱退出流通,禁止百姓挟钱出境或毁钱铸器;增加铸造铜钱数量,直接扩大铜钱的供给;朝廷垄断铜材产销,为增加铸造铜钱提供必要的条件;推动货币多元化发展,铁钱被大规模地铸造使用,纸币应运而生,流通金额巨大,白银作为财富储藏、财富转移和国际贸易支付手段,使用量急剧扩大。
同时宋朝又是中国封建王朝中最弱的一个朝代,为了掩盖其财政货币虚弱的真相,还实施了一套复杂多变的钱法,主要有三个特点。一是钱币名称和种类复杂。两宋统治的320年,共铸了45种年号钱和6种非年号钱。钱的名称也是多种多样,一般称“通宝”、“元宝”,有时同一种钱既称“通宝”,又称“元宝”或“重宝”,除此之外还有更多名称。二是具有封建割据性。由于铁钱和铜钱并行,各地经济情况不同,形成钱币流通的地区性。由于各地区铸造发行的铜、铁钱,重量、大小、成色和形状不尽相同,有的就只能在区域内强制流通。三是剥削型,宋钱的形制和重量模仿唐开元钱,但是钱币本身的质地、成色都远不如唐钱,以此掩盖铸币贬值的实质。
(五)单一流通元纸币
元朝一直实行单一纸币流通制度。元朝的纸币称为钞,基于金、银、丝等物权准备而发行,同时强调以物权为母,以钞为子,子母相权的流通方式。元朝物权发行准备由朝廷掌握控制且金、银价值昂贵,易于保藏,是稳定纸币价值的良好保证,丝是民生必须的大宗普通商品,也能起到稳定纸币价值的作用。因此,尽管朝廷掌握这些物权的价值并未达到十足发行准备的数量,却也基本上保障了元朝纸币的流通及其代表价值的稳定。
元朝的货币制度是单一纸币流通制度,但是受到宋朝货币制度和货币思想的影响,当时有许多人主张钱钞兼行,因此是否采用钱钞兼行始终是元朝货币制度争论的焦点。元朝吞并南宋之初,一度允许南宋地区使用铜钱,后来逐步废除了宋朝铸行的铜钱,采用纯粹的纸币流通。主张单一货币制度者认为,一旦出现多种货币并行,自然出现优劣轻重,人们跑抛劣币而藏优币,使劣币成为快钱,使优币退出流通,进入储藏,从而造成币制混乱。到了元代中期元武宗曾试行钱钞兼行,一年即废。元代后期,元顺帝再次实行钱钞兼行,主要是為了扩大货币发行量,解决军费不足的问题,结果没多久就发生了严重的通货膨胀,又被废除。而纸币流通则贯穿元朝始终。
为了对战后货币制度进行全面梳理,元世祖颁行了《整治钞法条画》,对宝钞与金银的比价、禁止民间买卖金银、旧损纸钞的兑换更新以及对作弊官吏的处罚等做了规定。元世祖忽必烈至元二十四年,元朝实行货币改制,在中统宝钞广泛流通的基础上发行至元宝钞,为了保障两种宝钞并行流通,又颁行了《至元宝钞通行条画》,形成我国也是世界上最早、最完备的纸币流通成文法。通过法律禁止百姓私下买卖金银、私制宝钞,禁止铜钱流通,对于单一纸币流通的健康和稳定都起到了必要的保障作用。
(六)动荡不定明清制
明清两朝是制钱流通的时期,主要特点是强化本朝铸造铜钱的法定货币地位,保护本朝铸造铜钱的流通能力和流通价值。但是,纵观中国古代货币发展演变过程,明清两朝的货币地位却最为低下。明朝制钱铸造于明朝中期,是在经历了“洪武通宝钱制”和仿照元朝钱钞兼行之后,为复兴铜钱确立的概念。制钱制度出现两个变化,一是税赋只接受嘉靖年间铸行的铜钱,二是通宝重量比以前各年号前增加了30%。但是,明朝的币值和货币流通始终不稳定,明初制定钱法,中期停铸,后期滥铸,造成严重的通货膨胀。
清钞仍称本朝铸行的铜钱为制钱。清初制钱的金属含量为铜七锌三,但铸造总量较小,每枚铜钱重量1钱。定都北京后,铜钱铸行量慢慢多起来,为防止民间盗铸,重量也多有增长。顺治十四年,每枚铜钱的法定重量改为1钱4分,百姓铸钱无利,但毁钱取铜有利,所以法律又禁止百姓毁钱。康熙年间,天下逐步呈现和平景象,铜钱数量又出现不足,每枚铜钱重量又恢复1钱。由此可见,清朝制钱依靠朝廷的信用和法律强制进入流通,行使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的职能,不再强调其金属重量,而是强调其法定地位,最后也是败坏于虚币大钱。
(七)废两改元银本位
中国用银很早,在西周时期初现使用,唐宋时期普遍流通,具有一定规格和形制,到了宋仁宗景佑年间政府规定纳税收银,银锭正式取得合法的货币地位。金、元、明三朝虽是意图行钞,实际上普遍用银为主币。明世宗嘉靖八年政府规定解京银两皆倾注成锭,从此银两有了规定成色、重量和单位,又定为纳税的法货和国家财政收支的计算单位,银两制度正式确定。银两制度到清朝得到很大发展,不仅政府收税要银两,大额支付也只能用银,制钱与银两在实际中具有主辅币的关系,银两已成为法定的本位币。银两制是一种极其繁琐庞杂的货币制度,是在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的特殊经济条件下产生的称量货币制度,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得到发展,本身存在形式不适于应用、种类名称过于复杂、成色高下不齐、平砝大小不一、计算烦难等缺点。
随着海禁的解除和国际贸易的发展,外国银元流入中国,套取中国白银,银两制度收到严重的冲击,从此逐步衰落,终于在民国时期废两改元,结束了它的历史使命。银元制度的确立,说明了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新币取代了封建性质的旧币,使中国货币跨上了现代币制的阶梯,有助于中国社会经济的转变。
二、我国古代主要货币思想
在中国古代货币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产生了许多独放异彩的货币思想。如东周的子母相权说,管仲的“轻重论”,都认识到货币与商品的关系,十分重视对轻重的掌握,认为轻重既表示货币的相对价值,随着商品价值的变动而变动,又表示货币金属本身的价值,因此要求金属货币所含金属量及其货币计算单位必须保持相对稳定性。在春秋战国诸子的著述中,多处提到重视和发挥货币职能作用的重要性。管仲治齐就把货币同粮食作为富国强兵的两大支柱,进行有计划的调节和运用,同时把货币作为向国外套购物资、充实国力,减轻本国人民负担的必要手段。李悝、商鞅和尉缭等进一步发展了这种货币思想,把货币作为配合军事行动向外扩张的工具。北宋沈括首创关于货币流通速度的理论,他认为钱的流通次数越多,所起的作用越大。南宋叶适发展了沈括的理论,认为货币的作用在于能“通百物之用”,一定要注意疏通,防止障固不流,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