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环境新闻传播的研究与探讨

2019-12-12 02:25毛思泽
今传媒 2019年11期
关键词:新闻传播生态环境

毛思泽

摘要:在我国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当下,生态环境保护问题已经成为当前最为严重的社会问题。生态环境直接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质量以及未来经济的发展水平,在我国经济迅速发展的当下,工业水平出现了质的飞跃,对我国生态环境也带来了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本文将针对环境新闻传播的内涵以及我国环境新闻传播发展存在的问题进行详细分析,其目的是研究出未来中国环境新闻传播的发展策略。

关键词:环境新聞;生态环境;新闻传播

中图分类号:G2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8122(2019)11-0062-02

生态环境具备整体性,其特点便是“牵一发而动全身”,局部的经济环境恶化对世界整体生态环境会带来极大的损失,环境保护也已经成为人们长期以来艰巨的社会工程,引起了我国从国家到地方各级政府的重视,并得到了全社会人们的关注。生态环境问题作为过去的边缘性话题,在新闻媒体报道宣传中也获取了更高的关注度,在大众媒体中的报道占有率日渐提升。

一、环境新闻传播内涵概述

环境新闻是新闻类别的一个分支,并且其出现的时间相对较晚。相比传统的经济新闻、法治新闻、体育新闻、科技新闻来说,环境新闻作为新晋新闻类型有着“后来居上”的气势并受到全世界、全社会的热切关注,成为了独立的新闻报道传播领域。环境新闻最早源于美国,逐渐传入中国。在学术领域对于环境新闻的研究也仅仅只有几十年的时间,在我国学术领域当中,对环境新闻内涵的界定主要有以下几种论述。第一,环境新闻是通过新闻传播的手段,将环境信息、环境变动实时进行记载并且表达,利用信息传播的形式传递给大众[1]。第二,环境新闻是指反映人们从事保护土地、森林、草原、能源、水资源、植树造林、小流域治理、美化环境、净化空气、防风治沙、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回收、整治“三废”等客观事实的新闻专题报道。第三,环境新闻报道的是一种门类,聚焦于人与自然环境的矛盾以及产生的社会问题。重在使大众了解目前的环境现状,引起一定程度的社会警示。

还有一些学者,针对环境新闻的内涵从广义和狭义的两个层面上进行了分析讨论。从狭义上讲,环境新闻便是以大众传播手段传递的公众普遍关注的各种环境保护层面的信息;从广义上讲,环境新闻是利用大众传播手段,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人类可持续发展进行各种生态信息的传播活动[2]。英国著名环境新闻学教授,Michael Frome 提出了环境新闻在开展传播的过程中具备目的性、科学性、公众性、调查性、揭露性,并且认为环境新闻报道写作是一种生活方式,是利用另外一个眼光来看待世界和看待自己的方式。在社会不断进步的当下,环境新闻的内涵界定也在不断丰富,期间还需要环境新闻专业领域学者完善和丰富环境新闻的相关理论。

二、我国环境新闻传播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人性关怀意识淡薄

虽然环境新闻所报道的内容是与环境相关的问题,但因受众是广大读者,应该将环境新闻事件与大众进行情感层次上的连接,才能够真正让大众在环境新闻当中产生共鸣,缔结情感寄托与情感联系。但是在当前很多环境新闻报道当中,传播者往往更加关注宏观层次上的大环境新闻内容,传播方式也相对忽视了受众的感受[3]。文字堆砌显现严重,环境新闻专业词汇过剩,虽然可以展现出环境新闻报道的专业性,但是忽视了环境与人之间的关系,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群众们的阅读兴趣,很难真切地将人员自然进行协调联系。

(二)缺乏从经济视角对环境内容解读

客观来说,环境与社会经济、文化、人文各个层次上的连接是非常紧密的。但是在开展环境新闻报道的过程中,一般都是过度地揭露环境问题并曝光生态问题,很多内容都是空洞的、悲天悯人的内容,很难将环境问题背后更深层次的与经济内容的联系进行分析[4]。若不能将环境问题与社会经济问题进行紧密地联系,那么环境新闻的重大事件报道就将是“一阵风”,稍纵即逝,无法真切地让受众深刻地认识到环境问题对社会经济、自身生活带来的重要影响,也无法真切地让每个人参与到环境保护工作当中,这与环境新闻报道的初衷相悖。

(三)媒介审判功能误区

大众传媒中存在诸多误区,其中较为严重的误区便是“媒介审判”。所谓的媒介审判是指新闻报道干预、影响审判的独立性与公正性的现象。很多国家会通过法律或者新闻职业道德规范的形式来杜绝此种现象的出现。虽然在我国已经初步完善了环境新闻法律制度体系,但是在我国社会以及环境新闻事业不断发展进步的当下,环境新闻法制建设应该紧跟时代发展趋势进行创新,在知法守法的层次上体现出法律在新闻媒体报道中的约束力,为社会公平正义提供基础法律保障。

三、未来中国环境新闻传播发展策略

(一)充分发挥环境新闻舆论导向作用

想要真正地展现出环境新闻的社会责任,在开展环境新闻传播的过程中就需要结合当前大众的喜好,让广大群众真切地认识到环境新闻对经济、对社会发展带来的重要影响,通过正确的舆论导向,提升社会环境保护水平。作为社会环境新闻传播的咽喉,环境新闻工作者需要真正从“人文主义”“以人为本”的层面出发,结合广大受众的生活喜好,将环境生态问题与广大群众的生活紧密联系,通过正确的舆论导向,让受众感受到环境新闻的重要性[5]。此外,还应该展现出大众媒体应尽的责任,将环境恶化造成的经济损失和社会经验告知给更多人。通过数据分析和客观事实,让群众们了解到环境问题对社会各个层次的影响,完整、公正、客观地发布消息,争取利用舆论导向提升受众对环境问题的关注程度。

(二)推动环境新闻法律制度的完善

我国作为法治国家,想要确保环境新闻的发展进步,就应该完善环境新闻法律制度。为了杜绝媒介审判的出现,就应该在法律层次的约束之下,控制舆论力量。结合环境新闻管理工作的实际情况,组织全国新闻媒体工作者制定出行之有效的内部环境新闻法律制约机制,并且在全国新闻媒体的共同监督下,保障环境新闻传播的顺利开展,强化环境新闻检查的执法强度。

(三)引导各界媒体产生联动

在信息化技术不断更迭的当下,我们应该转变传统环境新闻传播单一孤立的格局,需要有针对性地设置媒体议程,将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进行整合,在各媒体的合理联动下,提升环境新闻传播的传播力度。例如,可以将环境新闻传播媒体与经济新闻传播媒体进行合理联动,针对某一个环境问题进行更高层面上的分析,全面帮助广大群众认识环境问题的重要性,在深化环境新闻内容的基础上,提升环境新闻传播的质量与深度。

四、结语

专家学者曾经提出“21世纪注定是一个高度关注环境问题的时代”。环境问题当前已经成为全世界所关注的社会问题,也是诸多社会媒体所报道的重点问题。我国环境新闻作为推动环保事业不断发展的重要途径,需要结合社会发展现状,科学合理地进行创新和发展,迎合社会环境发展趋势,为我国生态文明构建提供强有力的理论基础保障。

参考文献:

[1]邓天白.培养中国环境传播人才的模式借鉴与探索——以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为例[J].环境教育,2018(5):52-55.

[2]江蒙梦,王一迪.中国新闻付费环境——挑战与机遇并存[J].新闻研究导刊,2017(5):107.

[3]游璇钰.新媒体环境下报社新闻传播的功能分析[J].新闻研究导刊,2018(5):142-142.

[4]丰志辉.浅谈新媒体环境下新闻传播的特征及发展趋势[J].新闻传播,2018(9):114-115.

[5]李幸霞.自媒体新闻传播对传统新闻传播的冲击与影响探讨[J].中国传媒科技,2018(8):27-28.

[责任编辑:张楠]

猜你喜欢
新闻传播生态环境
当传播遇上新技术,媒体人需怎样的新闻坚守?
运用科技手段提升传播力
新闻传播专业硕士产学对接路径重构
产权视角下的西宁特钢企业环境风险评价与控制
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评价体系研究
对媒体融合生态环境中出版教育的思考
我国对外贸易促进经济发展的研究
如何强化我国生态环境监察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