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懿萌
摘要:新媒体环境下,信息纷繁复杂,碎片化新闻成为主流,人们的注意力成为最为稀缺的资源,传统深度报道面临巨大困境。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内容分析法、调查研究法等方法对新媒体环境下的深度报道进行分析,认为传统媒体要积极完善深度报道部门,把握新媒体带来的机遇,促进新媒体和传统媒体资源融合互补,以提升深度报道水平。
关键词:新媒体;深度报道;碎片化阅读;新闻故事
中图分类号:G2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8122(2019)11-0028-04
一、研究概念的界定
从历史角度看,深度报道最初特指解释性报道,后来在深度报道实践中又增加了调查性报道等其他形式,并逐渐发展演变成为一种新闻理念[1]。这种新型的新闻报道方式包括了解释性报道、调查性报道、预测性报道、问题性报道、思辨性新闻、复活性新闻、开拓性新闻、精确新闻、大特写等一系列报道[2]。在CNKI数据库中,丁柏铨对深度报道的定义引用率最高,其认为深度报道是某些通过展示宏观背景,对新闻事实进行分析(包括因果分析)、解释或预测并达到相当深度的报道的总称[3]。笔者认为,深度报道是一个相对于新闻消息与通讯稿,在背景、人物、预测方面更为全面、深刻的报道形式。
对于新媒体,学界没有统一的定义。本文选取较为权威的组织和学者的定义来辨析新媒体。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定义新媒体为“以数字技术为基础,以网络为载体进行信息传播的媒介”。新传媒产业联盟秘书长王斌认为:“新媒体是以数字信息技术为基础,以互动传播为特点、具有创新形态的媒体”。由此可知,新媒体是一个相对的、宽泛的概念,包括我们使用的所有数字化的媒体形式。在新媒体环境中,所有人都是传播者。
二、新媒体环境下深度报道的问题分析
互联网浪潮改变了受众阅读和接受新闻的方式,深度报道在新媒体时代受到重创。2014年开始,《中国青年报》《北京青年报》《京华时报》的深度报道部门先后被撤销,引起了媒体行业对于深度报道的价值与现存问题的讨论。
(一)深度报道时效性差,易错过最佳发布时机
据《2017年度社会热点事件传播特点分析》显示(如图1所示),2017年社会热点事件的活跃周期基本在1周以内,活跃周期在1~3天内的事件较多,受众关注度在舆情爆发后快速回落。2018年7月5日普吉岛沉船事件出现后,《南方周末》的微信公众号在7月7日发布了一篇人物新闻报道,在7月12日才推出了“‘凤凰号危途|普吉沉船事故全记录”的深度报道。《冰点》的微信公众号在7月18日推出了“普吉岛救人游客:我经历的不是‘中国版泰坦尼克号”的深度报道。
在新媒体时代,受众对热点新闻关注持续时间短,对消息要求速度快,目不暇接的社会热点新闻更是挑战着传统媒体。对于新闻报道来说,在热点新闻出现时,媒体会将大量人力、物力投入新闻时效性的争夺上,而深度报道的深度和广度决定了报道消耗的时间长、人力物力多,无法与短新闻竞争,在受众的关注度上具有先天劣势。同时,由于受众对于热点新闻的关注时间逐渐缩短,給予事件进行报道的时间减少,对于深度报道中记者和编辑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二)深度报道风格严肃、形式单一,难以吸引大众读者
《中国新媒体趋势报告2018》显示,在新媒体环境下,被自媒体广泛应用的幽默式文字表达,已经使用户在内容消费时建立起了新的审美习惯。66.9%的女性读者与49.1%的男性读者偏好幽默文风胜过冷静认真的传统文风。
微博、微信中的自媒体呈现出越来越显著的娱乐化倾向,使用户在不断涵化过程中更加期待幽默文风。受众喜好的改变使严肃类深度报道受到了较大的冲击,较难获得新的年轻读者群体。同时媒体未能及时转变报道语态,也是其失去大众读者的原因之一。如国内以《南方周末》为代表的传统媒体微信公众号、APP中的深度报道依旧以图文为主,偶尔有短视频出现。深度报道内容和形式的固化和单一导致其无法适应如今新媒体媒介融合的环境。
(三)网络原住民习惯碎片化阅读,深度报道地位下降
第4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止2018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到8.29亿人,互联网普及率为59.6%。10~39岁的网民占总数的67.8%,其中20~29岁的用户占比最高,为26.8%。如今网络原住民已经成为网络产品消费的主体。习惯了碎片化阅读的网络原住民对于篇幅较长的深度报道兴趣较低。
在研究过程中,笔者使用“腾讯问卷”小程序制作了一份电子问卷,希望了解人们阅读新闻的习惯。在2018年9月17日~9月26日期间,笔者通过人工转发的方式在微信、QQ等平台分发问卷(如图2所示)。在回收的517份问卷中,表示自己会选择感兴趣的深度报道进行阅读的人最多,占受访者总人数的63.6%,这些受访者阅读时会根据篇幅衡量是否完整阅读。只有不到三成人对题材吸引自己的深度报道持“喜欢,一般会完整读完”的态度。由此可知,由于新媒体环境下信息碎片化程度越来越高,受众习惯了快速阅读,使得篇幅较长的深度报道失去了很多读者。
图2受众对深度报道的态度
三、新媒体环境下深度报道的对策分析
新媒体环境下深度报道依旧拥有一定的受众群体,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罗昕认为,深度报道是传统媒体生存的重要法宝,“新媒体时代,10%的人生产优质内容给90%的人看的规律并没有被改变,专业生产、优质内容的价值仍然存在。[4]”深度报道应在维持内容专业性的条件下,在呈现方式和受众互动方面进行完善,以适应媒体转型的大环境。
(一)注重新闻故事,紧贴人民群众
随着信息大爆炸,碎片化阅读成为人们的阅读习惯,但是对于新闻报道来说,内容决定其价值,往往新闻的质量比时效性更为重要。深度报道更应该注重其内容,记者应以客观、准确的话语为受众还原真实的新闻。
来自美国《哥伦比亚新闻学评论》组织的调查结果表明,当今年轻人的兴趣正在发生着很大的变化,故事化的新闻正在受到读者越来越多的欢迎[5]。故笔者认为,在新媒体环境下,深度报道的故事性更为重要。新闻故事就是将新闻与故事嫁接起来,运用多种叙事手法将场景再现,使报道更加立体、形象。深度报道的篇幅一般较长,如果没有一个故事来吸引受众持续阅读,受众往往难以读完文章。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讲中国故事是时代命题,讲好中国故事是时代使命。如今的深度报道,更应该体现新闻的关怀性,贴近人民群众,报道小人物的故事。《中国青年报》的《冰点周刊》在报道内容的选择上处处体现着人文关怀。从创刊之作《北京最后的粪桶》开始,到2018年7月18日在社交平台上多次转发的《西南偏南》,这些作品注重小人物的故事,从普通人的身上展现中国社会的发展。《冰点》主编杜涌涛曾言:“我理解读者之所以在信息爆炸的今天,仍愿意读《冰点》,是因为他们并非想从这里寻找简单的信息。对于他们来说,《冰点》也许提供了一种观察世界不太一样的视角,也许触动了社会神经的某种痛觉,也许拨动了大众内心深处的某根琴弦,也许点燃了寒冷小屋中一盏人性的灯。[6]”对于《冰点》来说,贴近人民群众是它文章的特点。新媒体的发展只是报道媒介从纸质转变为网络,内容的故事性、人文性是深度报道在新媒体环境能够得到读者广泛关注的原因。
(二)运用多媒体思维,增强文章可读性
门户网站、微信、微博、APP等不同的传播媒介有着不同的传播方式,在这些媒介形态中,深度报道可以不再只用文字和图片来展现事实,图表、Flash、H5等报道方式也是对新闻的阐释与补充。如网站中网络新闻专题是网络特色的深度报道方式。利用网络巨大容量、可利用的丰富资源,多种媒体的报道手段,媒体可以在多个层面、多个视野上展开立体化报道[7]。在深度报道中应用多媒体思维,可以增强文章、栏目的可读性,吸引读者持续关注。
2013年获得普利策新闻特稿奖的作品《雪崩:特纳尔溪事故》就运用了多媒体报道手法。作品发表在《纽约时报》网站上,报道了16名滑雪爱好者遭遇雪崩的经过。该报道将文字、音频、视频、动漫、数字化模型(DEM)、卫星模型联动等技术集合运用[8],全面调动受众的视听感觉,使受众通过多种媒体元素的展现,身临其境地感受信息。
2017年中国新闻奖网络新闻类作品一等奖“中国一点都不能少”,在参评意见中介绍了类似的经验。《人民日报》新媒体中心策划推出图片、H5动图、海报、文章、视频、九宫格图解等形式,传递中国声音。页面点击量达到312.1万次,其影响力突破网络,向传统媒体和外媒延伸,形成2016年以来最大的社交媒体传播高峰。
如今VR直播、AR+VR交互视频、融媒体H5产品、AI作品、大数据新闻逐渐成为主流。技术的不断提高为“沉浸式”报道提供了可能,深度报道的展现方式也将更加丰富。
(三)培养媒体特定的受众群体,增强与用户的互动
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新闻在网络中的流向与流量,往往取决于受众。受众扮演着这种再传播、再生产者的角色。受众的主体性以及参与性都有显著的提高。彭兰在《网络传播概论》中提出,网络新闻受众观已经从“互动”变为“共动”,受众与网络传播者不再是简单的反馈与交流,两者已经上升为一种共同协作的关系。
本文在对深度报道进行内容分析时发现,媒体应积极了解受众喜欢的叙事方式。本文选取了《人物》雜志的微信公众平台,分析其文章的叙事结构。笔者以滕小松在《艺术专业文本写作》中的分类方式,将叙事结构分为问答整理式、散文处理式、口述实录三类。笔者对2018年5月1日至8月31日中四篇封面人物报道进行分析,发现《人物》微信公众号的受众相比问答整理式的文章,更喜欢散文处理式的文章。
受众在新媒体环境下更加喜欢看记者叙述的故事,因为文字活泼灵动,背景更加丰富。同时,对于问答整理式文章,受众只能在文字中看到两个对话的人,无法设身处地想象场景,参与感不高。对于对信息时间性要求不高的非事件性选题,媒体可以利用论坛、社交平台、微博等方式向受众征集采访问题并进行筛选,使受众直接参与到采访、编辑的全过程中。
在美国《时代》周刊里,杂志设定了“十个问题”专栏,通过收集、整理读者提出的问题,用读者的问题采访人物,并选取一部分刊登在纸质媒体中,其余的拓展性问题则利用网络媒体以视频形式上传到《时代》官网的主页上[9],这是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在增强受众参与度、归属感的同时,也拓展了报道的发行渠道。这种方式在中国侧重于人物报道的媒体,如《南方人物周刊》《人物》《智族GQ》都可以借鉴运用。媒体应在关注深度报道文章质量的同时,积极与受众进行交流,使受众对深度报道不再陌生,并自觉参与传播。
四、结语
在新媒体环境下,内容为王依旧是一条不变的定律,传统媒体要积极完善深度报道部门,把握新媒体带来的机遇。在媒介形态日益多元的情况下,媒体与记者应及时调整报道语态,将优质内容与受众需求、受众喜好结合在一起,使新媒体和传统媒体资源融合互补,以技术提升深度报道水平,从而促进媒介融合与深度报道的转型。
参考文献:
[1]胡立德.历史与逻辑视角的深度报道研究[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28(3):132-138.
[2]李晓洁.深度报道:历史性契约[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148-152.
[3]丁柏铨.深度报道:概念辨析及深度探源[J].新闻记者,2014(10):73-78.
[4]李赛可.新媒体时代,深度报道如何创新?[EB/OL].https://www.sohu.com/a/242647970_770746,2018-07-22/2019-04-18.
[5]赵玉珍.论故事广播在全媒体时代的变革与突围[J].采写编,2017(3):15-17.
[6]刘亚萍.中国青年报《冰点》周刊的人文关怀[J].青年记者,2009(27):38-39.
[7]彭兰.网络传播概论(第二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85.
[8]陈力丹,向笑楚,穆雨薇.普利策奖获奖作品《雪崩》为什么引起新闻界震动[J].新闻爱好者,2014(6):43-46.
[9]刘瑶.《时代》周刊人物专访专栏《十个问题》特色研究(2008-2012)[D].河北大学,2013.
[责任编辑:艾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