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建华 江西省抚州市东乡区人民医院 (江西 抚州 331800)
内容提要: 目的:探讨桡骨远端骨折患者采用手法整复小夹板外固定治疗的效果。方法:入选2017年9月~2018年9月的桡骨远端骨折患者8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40例,观察组40例,对照组采用外固定支架治疗,观察组应用手法整复小夹板外固定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骨折愈合时间是(5.7±2.5)周,明显短于对照组的骨折愈合时间(7.7±2.5)周,差异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在腕关节功能恢复方面,观察组与对照组的优良率分别是95.00%与75.00%,差异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结论:桡骨远端骨折患者采用手法整复小夹板外固定治疗能促进骨折愈合,有利于腕关节功能恢复。
桡骨远端骨折是骨科常见的骨折,由于暴力的外伤,跌倒趴挫等原因造成,患者可表现为骨折处肿胀,手和腕关节的活动明显受限,直接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临床治疗时采取有效措施对骨折进行复位,常采用外固定法复位,但是骨折愈合较慢,预后效果并不显著。本研究应用手法整复的小夹板外固定治疗的临床效果较好[1,2]。现报道如下。
选择2017年9月~2018年9月的桡骨远端骨折患者80例,纳入的标准是桡骨远端骨折,神经血管完好,排除的标准为恶性肿瘤,合并感染,重要脏器如心脏,肾脏,肝脏异常,凝血异常的患者,选入的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按照随机数字表的方法,选入的患者被分成了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中的男患者17例,女患者23例,年龄36~70岁,平均(54.4±3.6)岁,其中伸直型22例,屈曲型18例,观察组中男患者20例,女患者20例,年龄35~68岁,平均(54.9±2.6)岁,其中伸直型21例,屈曲型19例,两组的性别,年龄的资料间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
对照组以外固定支架方法治疗,具体为,患者局部麻醉后,另其仰卧位,以止血带进行止血,在第二掌骨背桡骨一侧的掌骨临近骨干和干骺分别作两个切口,然后分离肌腱,沿着垂直的方向置入两枚固定针,另外选择桡侧骨折附近作两个切口,然后分离肌腱,沿着垂直的方向置入两枚固定针,固定针与外固定架相连,进行骨折复位,效果满意之后用螺丝将外固定架拧紧。观察组应用手法整复与小夹板外固定治疗,首先,患者在局部麻醉后,以仰卧位,肩关节外展,先把住骨折一侧的肘部。其次,将骨折远端的掌侧和背侧握住并顺着长轴牵引5min,将移位复位,按压桡骨的远端掌侧,使骨折端的骨块紧实,另外牵拉手腕的尺侧,将腕功能恢复,最后选择与患者的自身尺寸匹配的小夹板固定,根据骨折类型的差异,屈曲型骨折将纸压衬垫放在背侧夹板的近端,掌侧夹板的远端,用4块夹板来固定骨折侧的前臂,伸直型纸压衬放在掌侧夹板的近端,背侧夹板的远端,夹板的近端位于前臂的三分之一处,远端超过腕关节,用透视观察复位满意后用三角巾悬挂在胸前。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
腕关节功能恢复方面,用G-W法评估,得分1~2为优,得分3~8为良,得分9~20为一般,得分21及以上为差,优与良的比例之和为优良率。另外选择评价指标骨折愈合时间。
以统计学的软件SPSS19.0基于计量的和计数的数据做相应的统计学上的分析,计量的数据以±s表示,用t检验方式进行组间的差异的比较;用%表示计数的资料,采取χ2校验比较数据间的差异,当P<0.05时,显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观察组与对照组的骨折愈合时间分别是(5.7±2.5)周与(7.7±2.5)周,差异存在着统计学的意义(P<0.05)。
两组患者的腕关节恢复情况的评价结果见表1,结果可见,在腕关节功能恢复方面,观察组的优良率是95.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00%,差异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
表1. 观察组与对照组的腕关节功能恢复情况比较结果(n/%)
桡骨远端骨折一般发生于老年及青壮年,因为老年患者多存在骨质疏松,容易骨折,青壮年活动范围大容易受外力损伤导致骨折骨折后需要及时复位,复位不良容易出现腕关节变形影响日后的生活[4,5]。在桡骨远端骨折中以外固定法为常用,但是需要的愈合时间较长,同时获得的效果并不理想[6]。手法整复小夹板固定操作相对简单,利用中医手法对骨折复位,并用下夹板固定促进骨折愈合,对患者的创伤小,是应用较好的骨折治疗方法[7,8]。
本研究中应用手法整复小夹板固定的观察组的骨折愈合时间明显较外固定的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在腕关节功能恢复方面,观察组的优良率更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可见手法整复小夹板外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效果显著[9,10]。
综上所述,桡骨远端骨折患者采用手法整复小夹板外固定治疗有利于骨折愈合,腕关节功能恢复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