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高段阅读教学中读写训练的方法

2019-12-11 10:02杨立军
教师博览·科研版 2019年10期
关键词:高段阅读读写训练小学语文

杨立军

[摘 要] 听说读写是学习语言的主要途径和学习方法。语文则是帮助小学生打好语言基础的重要课程,同时也是小学课程中的必修科目之一。文章旨在通过讨论读写训练对学生学习汉语的好处和进一步的学习改进方法,让教师重视语文教学中的读写训练,加强培养学生的读写能力。

[关键词] 小学语文;高段阅读;读写训练

语言学习的主要途径和方法就是听说读写。小学生的汉语教学,听说练习是通过学生周围的语言环境对他们进行一种潜移默化的教学。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常更多会选择读写练习作为锻炼学生阅读写作能力,提高学生语言能力的教学方式。

一、读写训练的意义

(一)对阅读训练的含义

阅读是指人们通过语言文字等书面材料来认识世界,获取知识的过程,同时也可以帮助人们对事物进行深度思考,扩展思维。阅读作为一种主动的学习过程,其学习进度和内容选择也都是可以自主选择的。因此,教师指导学生阅读课本必修课之外,还要鼓励学生阅读课外读物。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理解能力和思考能力,同时拓宽学生眼界,扩大知识面和提升文化修养。

(二)对写作训练的含义

写作就是通过语言文字符号的手段来描述事情的经过,事物的特点以及人物的思想情感等内容,即通过语言文字符号的手段将大脑中抽象的思维和想法用一种具象的方式表现出来。因此,写作也算是人们用来表达思想、交流情感的一种信息传递方式。写作训练就是通过教师对学生的教育和指导,帮助学生掌握在特定要求下如何用书面语言创作文本,表达自身思想和情感的一种教学手段。

(三)读写训练相结合的意义

在实际的语文教学中,教师认为对学生进行阅读训练或写作训练,都是不利于提高学生读写能力的。教师仅让学生大量练习阅读而不关心写作能力,会导致学生徒有丰富的知识积累却不知如何运用;而教师只注重写作能力的训练却不关心阅读量的积累,学生只会写出单调乏味的内容而缺乏内容的深度和语言的趣味性。教师将读写训练相结合进行教学的目的是通过阅读范文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理解能力以及思考能力,以便通过大量的实践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素材运用能力。阅读是一个输入的过程,而写作是一个输出的过程,只有将阅读和写作相结合,以读促写,以写促读,二者相辅相成,才能够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提升学生的语文水平。

二、读写训练对学生的重要性

(一)丰富学生知识层面,扩大学生学习视野

教师常常将听、说、读、写作为语文学习的主要教学方法,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将阅读和写作教学作为主要的教学方法,辅之以听、说练习。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多读书,读好书。除了阅读课本中的必修文章之外,还应该阅读课外读物来扩充自己的知识面,开阔自己的视野。

(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增强学生写作能力

从阅读方面来讲,通过阅读和思考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有利于提升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加强自主学习的意识;从写作方面来讲,通过写作实践和练习模拟提高学生的素材运用能力和写作能力,帮助学生理解学以致用的道理,明白实践的重要性,重视语文课堂中练习的重要性,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掌握写作技巧,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

三、高段阅读教学中读写训练的常见方法

(一)仿写句子

在语言的学习中,仿写、缩写和扩写是常见的学习手段。而语文学习中的仿写主要分为句式仿写和段落仿写。句式仿写主要是通过阅读范文后,挑选其中修辞特点明显或句式特点鲜明的句子作为例句,然后保留其中的主体部分,将其余部分替换为其他相似詞语,让学生做模仿练习。如在学习《春天来了》这篇课文时,“春天像个害羞的小姑娘,遮遮掩掩,躲躲藏藏。我们仔细地找啊,找啊”这一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来描写春天,教师则可以让学生运用拟人的手法来模仿例句,练习描写夏天、秋天、冬天的写法。而段落的仿写可以算作是句式仿写的升级版,就是对范文中选中的段落进行每一句的仿写,然后将仿句集中在一起。但需要注意的是,段落的仿写不仅仅是对每一句的仿写,还应该注重句群之间的关联和情感,而不是盲目地进行模仿练习。如《少年闰土》描写:“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带银圈,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尽力地刺去。那猹却将身一扭,反从他的胯下逃走了。”教师可以在讲解这段环境描述中的方位顺序和表现作用后,再找出其他类似的环境描写范例,让学生在深入学习之后进行同样的环境描写练习,让学生从大量的练习中掌握环境描写的写作方法。

(二)看图说话,续写故事

小学课文中除了包含抒发情感的语句外,还有很多留白的艺术表现。尤其是在诗歌教学中,作者往往通过留白方式给人留下想象的空间,将诗歌中想表达的情感和思想隐藏在其中或是将景物描写隐藏起一部分,在阅读后则留给人回味无穷的体验,使人有种意犹未尽的感觉。因此,教师在备课的时候,应该注意课文所运用的留白方式,要深入研究和了解作者为什么要用这样的表达方式,所体现的情感又是什么,同时应该在学习过程中让学生立足空白点,引导学生进行深度思考和扩展想象,鼓励学生将故事空白处进行补充、填补或是扩展延伸。

(三)缩写和扩写句子

阅读能帮助学生认识文章的人称视角选择的重要性以及书写文章时安排内容的详略等问题。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不同的人称视角下文章表现的情感有何不同,内容描述上又有何区别以及文章的详略安排又该如何选择。然后再挑选合适的阅读材料作为范文,让学生通过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视角改写的方法来感受不同人物视角下人物情感表达的区别和动作心理等描写的不同;或者教师可以选取部分文言文或是现代文,让学生进行内容的扩写和缩写,目的是让学生更好地把握文章主题,学会从冗杂的文字表达中把握中心思想、总结主题的能力以及丰富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在学习中鼓励学生对课本内容进行深度思考和延伸学习。

(四)写读后感

读后感是指学生在学习或阅读了一篇文章、一段话或几行文字后,把从中得到的启发和具体的感想用文字表达出来的一种实用应用文体。这也是语文教学中教师经常用到的一种学习方法,以此鼓励学生思考阅读内容,锻炼学生写作能力。通常,读后感就是通过阅读对某些内容进行深度思考,获得启发的过程。这些感想是对未来的畅想和计划,也可以是抨击和批评现实中某些不良现象或是违法行为,甚至是对故事结局展开合理大胆的后续想象。教师在教学生写读后感时不仅要指导学生如何写好,还要鼓励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写作习惯,让学生从阅读和写作过程中学会成长和感悟生活。

教师不仅应该重视学生的阅读能力,还应该重视他们的写作能力。在阅读方面,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让学生从阅读中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扩大学生的知识层面;在写作方面,教师应鼓励学生大胆写作,不要因为害怕写偏题或是无素材可写等问题而惧怕写作,要鼓励学生将理论加以实践,才能够明白自己的优势和不足,通过写作练习改善自己的不足之处,发挥自己的学习优势,从而帮助学生提高读写能力,提升学生的语文水平。

责任编辑 吴晶晶

猜你喜欢
高段阅读读写训练小学语文
基于英语读写,培养学生的英语思维能力
小学语文高段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立足文本,以读促写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浅析小学语文高段阅读的教学策略
探讨小组合作学习方法在小学高段阅读教学中的运用
浅谈小学语文高段阅读的教学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