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胰岛素注射教育模式对患者出院后血糖水平的影响

2019-12-11 10:08郑燕玲王雅琳
糖尿病新世界 2019年19期
关键词:教育模式胰岛素血糖

郑燕玲 王雅琳

[摘要] 目的 研究对比两种胰岛素注射教育摸式对患者出院后血糖水平的影响,从而选取对患者血糖有利的胰岛素注射教育模式。 方法 将该院内分泌科2017年3—5月份首次运用胰岛素的113例患者分为对照组跟实验组,对照组运用教育模式一:观看胰岛素注射-出院当天详细讲解演示,实验组运用教育模式二:出院前5 d每天进行胰岛素注射步骤讲解演示―针对性的指导患者自我演示,对比观察患者出院后3个月门诊随访血糖水平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情况。结果 实验组无论是一般成人还是老年患者的空腹与早餐后2 h血糖达标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实验组糖化血红蛋白值也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运用模式二胰岛素注射教育:出院前5天每天进行胰岛素注射步骤讲解演示-针对性指导患者自我演示可有效的控制患者出院后血糖水平。

[关键词]  胰岛素;教育模式;出院后;血糖

[中图分类号] R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19)10(a)-0078-02

糖尿病是由遗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而引起的一组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异常综合征。因胰岛素分泌或作用缺陷,或者同时存在而引起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水、和电解质等代谢紊乱[1]。IDF推荐糖尿病的综合疗法中包括饮食、运动、药物、健康教育、自我监测5个方面[2]。胰岛素治疗作为控制血糖的有效手段之一,已被广泛应用,但通过临床调查发现,注射胰岛素的患者无论是胰岛素知识的掌握程度,还是胰岛素注射的规范都不容乐观,特别是在非内分泌科治疗的糖尿病患者患者[3]。该科于2017年3月份开始实施两种胰岛素注射教育模式,并进行对比,从而选出有利于控制患者出院后血糖水平的胰岛素注射教育模式。分析3个月来两种胰岛素注射教育模式实施和效果评价,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该院内分泌科首次运用胰岛素治疗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年龄:18~80岁;②脏器功能和认知能力良好、预期生存期>15年;③能进行口头、书面交流愿意配合试验的的患者。排除标准:①合并心、肝、肾及造血系统严重疾病者;②沟通交流障碍;③有精神病史(如焦虑症、抑郁症、精神分裂症者)。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一般成人患者23例,平均(48.3±6.5)岁,病程(8.56±6.23)年,老年患者占34例,平均(70.3±8.5)岁,病程(10.56±6.23)年;实验组:一般成人患者23例,平均(47.8±6.3)岁,病程(8.33±6.15)年,老年患者占33例,平均(71.5±8.6)岁,病程(10.86±6.72)年。

1.2  方法

1.2.1  胰岛素注射教育成员  糖尿病专科护士2人, 内分泌科工作5年以上的护师及主管护师6人,门诊护士1人。

1.2.2  具体实施过程  将2017年3月份至5月份在该科首次使用胰岛素治疗的113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7名,实验组56名。对照组:采取住院期间以观看胰岛素注射形式为主,每次注射胰岛素时责任护士仅负责进行准确操作胰岛素注射,患者只需观看即可。等患者出院当天由专科护士再对胰岛素注射步骤进行详细讲解,患者亲自操作演示。研究表明:前5 d使用深部脑刺激是最有效的记忆恢复,进而增强记忆[4]。实验组:在患者出院前5 d,责任护士在为患者注射胰岛素前都先进行步骤讲解演示,并在护士有针对性的指导下患者进行自我注射,如此反复进行直至患者出院。出院健康教育时规定两组统一早餐的量(200 mL牛奶+50 g鸡蛋+100 g菜包),并进行门诊每周一定时空腹与周五定时早餐后2 h血糖监测,由门诊护士监测记录,连续12周,在第12周抽血检验糖化血红蛋白值。

1.2.3  评价指标  参照糖尿病专科护士实践手册:①一般成人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标准:3.9 mmol/L≤FBG≤6.1 mmol/L,2hPBG<7.8 mmol/L, HbA1c<7%;②老年人(60周岁以上)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标准:FBG<7.8 mmol/L, 2 hPG<11.1 mmol/L,HbA1c<7%[5]。

1.2.4  统计方法  应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計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的空腹与餐后2 h血糖水平比较

对照组与实验组患者空腹与餐后2 h平均水平情况,见表1、图1。

2.2  两组的空腹血糖合格数比较

实验组一般成人空腹血糖合格率为78.26%,高于对照组的47.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的餐后2 h血糖合格数比较

实验组一般人餐后2 h血糖合格率为69.57%,高于对照组的43.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4  两组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比较比较

实验组糖化血红蛋白值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3  讨论

掌握正确注射胰岛素知识是一个学习过程,学习过程存在8个阶段,即:引起动机阶段、了解阶段、获得阶段、保持阶段、回忆阶段、概括阶段、作业阶段和反馈阶段。实验组胰岛素注射教育模式将学习过程的8个阶段合理有效的贯穿于整个过程,这种教育模式不仅适用于一般成人患者,还适用于记忆力差、学习能力较弱的老年患者,实验组胰岛素教育模式出院后的血糖控制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

实验组胰岛素注射教育模式有利于控制患者出院后血糖水平。将胰岛素教育管理由以前的出院前突击式技术指导转变为前移后延的延续管理,体现了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理念[6]。个体化的强化注射技术教育可以提高患者胰岛素注射技术,改善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7]。实验组胰岛素注射教育提倡患者出院前5 d,責任护士在为患者注射胰岛素前都先进行步骤讲解演示,并在护士有针对性的指导下患者进行自我注射,如此反复进行,直至患者能自行准确注射胰岛素,正是这两个理念结合体现。既给了患者充足的时间学习胰岛素注射,又对患者进行个体化的指导。对照组胰岛素教育在住院期间学习仅停留于观看,并无实际参与操作,直到出院当天才聆听注射的详细步骤并动手操作,短时间无法全部吸收理解,以致胰岛素注射技术欠规范,从而影响血糖控制。

4 小结

胰岛素注射方法是否正确,将直接影响糖尿病患者对胰岛素的接受程度及治疗效果[8]。该研究通过出院前5 d对患者进行胰岛素注射详细讲解,个体化教育及患者主动参与可使患者有效地掌握胰岛素注射方法,从而控制患者出院后的血糖。

[参考文献]

[1]  尤黎明,吴瑛.内科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6:4.

[2]  张启新.糖尿病健康教育研究进展[J].继续医学教育,2017, 26(3):59-61.

[3]  李锦宏,唐冬梅,刘铁牛.南宁市1053例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检测分析[J].中国医药导刊,2012,14(2):291-292.

[4]  Jeong DU,Lee J,Chang WS. Identifying the appropriate time for deep brain stimulation to achieve spatial memory improvement on the Morris water maze[J].BMC heuroscience,2017,18(1):29.

[5]  林娟,金爽,么莉,李红.糖尿病专科护士实践手册[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3:1.

[6]  蓝莓.授权理论在糖尿病病人延续护理中的应用[J].全科护理,2015,13(8):739.

[7]  安彩霞,董运凤.规范化胰岛素注射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影响[J].中国疗养医学,2016,25(8):858-860.

[8]  王春红,杨冬梅.注射胰岛素患者健康教育研究现状[J].中华护理教育,2016,13(3):237-239.

(收稿日期:2019-07-12)

猜你喜欢
教育模式胰岛素血糖
细嚼慢咽,对减肥和控血糖有用么
一吃饺子血糖就飙升,怎么办?
自己如何注射胰岛素
妊娠期血糖问题:轻视我后果严重!
猪的血糖与健康
基于MOOC的大学英语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
门冬胰岛素30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老年初诊2型糖尿病疗效观察
糖尿病的胰岛素治疗
临床常用胰岛素制剂的分类及注射部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