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子杰
[摘 要] 本论文基于对班级管理的探讨,探究一种新的班级管理模式(颠覆班主任为班级管理核心的原有定式,突破现存班级管理的某些缺陷和不足)。学校以学生为班级管理的出发点,试图采取学生自治——小组制衡的方式,高效管理班级。期望这一方案在日后可以逐步完善且落实,实现班级管理的高效运行。
[关键词] 班级管理;小组制衡;学生;班级共同体
一、班级的属性与班级管理的来由
在学校体系下,班级是一个基本的单元,是一个微型社会,是一个共同体机制。每个学生在班级中都存在共性:他们都属于班级的一员。与此同时,每个学生又存在着个性。由于各种社会因素的影响,学生与学生之间会外显出不同的性格表现、言语差异、行为不同等一系列的特点。这些由独特个体组成的共同体,也就是我们意味的班级,由此就具有了一定的复杂性和混乱性。基于这个原因,我们要采取某些措施,以降低班级的复杂性和混乱程度。由此,班级管理模式逐步形成。人类社会总是想朝着有序性增加、熵减的方向发展。班级就是一个微型的小社会,所以班级朝着有序性增加,混乱程度减少(熵减)的方向发展。于是班级管理就有了它重要的意义,它如同一个工具,促使了整个班级朝着更加有序、更加稳定的目标发展。
我们研究班级管理,其目标则是探究出以哪种管理方式可以保证班级稳定且有序。在近些年,班级管理发展中,学校给予班主任的高期望和强鼓励,激励了班主任更加关注班级。在学校教育中,近年来,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教师有着责任和使命去管理班级成员和班级。
但我们仔细想来,班主任对于整个班级这个共同体而言,只是其中的一个角色,而大部分的角色都是由同学们构成。班主任的一己之力与学生的共同合力相比,能对整个班级产生重大影响的作用力还是学生的共同合力。现今的教育体系中,学校过于重视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的地位,忽略了学生本体对整个班级的影响。
二、现行班级管理模式的不足
这样的班级管理趋势,会给班主任、学生、各学校、家长等各个社会群体带来一些非常消极的社会影响。首先是班主任层面,班级管理着重强调班主任的责任和使命,会使班主任没有办法专注于学术。对于上课方面,他们没有足够的时间去钻研课本和教学,而是利用大量的时间去处理班级问题和思考如何管理班级。这样的趋势会使班级学业质量下降,并不利于整个班级的学风建设。与此同时,社会各个群体关注班主任管理班级的行为,会增加班主任的内在压力。尤其是班级管理产生某些问题的时候,教师会呈现超负荷压力。从某种程度来看,这样的超负荷压力是不利于教师健康发展的,并且会对教师的心理产生消极影响。更甚,这样的内在压力可能会在无形中转化为教师的外在“施压”,这样对于学生个体,整个班级都会产生不好的影响。学生可能在某种不知情的情况下,就已经被班主任某些负面情绪影响,从而间接影响到学生的内在心理,使他们产生出本不属于学业的额外压力。这样的过程就由一开始教师的内在压力演变为学生的内在压力。这样的过程实际上就反映了心理学中一个很重要的理论——蝴蝶效应理论。该理论指在一个动力系统中,初始条件下微小的变化能带动整个系统的长期的巨大的连锁反应。
其次是学生层面,每个学生都是一个个体,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内在思想体系。当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占据主导地位时,学生会认为整个班级建设和个人、个体之间并没有太大关系,自己的言行也不会刻意去遵循什么,这样会导致个体松散,在学生心中也不会真正建立起班级概念、班级意识。学生在认知中会认为,班级建设的问题只要班主任关心即可。这样其实从学生思想上,就把班级的意识淡化了。这就如同一个经典的心理学效应——搭便车效应,即在利益群体中,某个成员为了本利益集团的利益所做的努力,这样就会很容易形成“搭便车”心理预期,从社会学角度讲,也就是个体在整个体系下缺乏主动性或者干脆袖手旁观。学生会很轻易产生“班主任负责管理班级”这样的心理。学生不能发挥在班级管理中的主观能动性,这样就会使班级学生更加不注重班级概念和班级意识,那班级的管理工作更是举步维艰了。
再次是学校层面,在学校的建设发展中,班级的概念是各学校管理的一个基础单位,学校管理则是根据各班级的管理情况,制定相关的方针政策。在现行的学校体系中,强调班主任管理班级,这样会使班级管理的实际情况由一人感、一人言所得。同时班级管理情况也都是由班主任汇报,班主任在汇报的时候,会受到其他教师和学校的关注,班主任在汇报中难免会掺杂个人的感情色彩,也有可能进行一定的婉言汇报,这样会导致汇报的班级管理情况与实际有一定的出入,无法真实地反映出实际的班级情况。这样的过程就如同心理学的一个效应——霍桑效应,即当人们意识到自己正在被关注或被观察时,会刻意地改变一些行为或者语言表达的效应。班主任在汇报班级管理情况的过程中会受到社会各个群体的关注,这样就会使他们在言语上甚至行为上有别于实际。这样并不能真实地反映班级管理的实际成效。班级管理的现状没有如实对接到学校,那么就会导致整个学校做出相对不完善的体制,以此循环下去,对整个学校发展的不利。
最后是家长层面,家长会把班级建设的“成绩”看作是班主任的“成绩”,会忽视平时的家庭教育,在家评价孩子班级意识的培养与教育。众所周知,家庭教育在学生的发展中有着很重要的影响,如果在家庭教育中就不向学生传达班级的意识,那么在学生的原认知中对于班级的意识就会很浅薄,那么对于整体班级管理而言,更是一大难题。
三、探究班级管理的新模式
基于以上几种社会群体在“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的主导地位”趋势下会出现的种种问题和消极结果,这个现象引发了社会的热议。进而我们从各群体的元认知中发生改变,并采用具体的改进手段来使各群体转变认知。
最近特别热门的一种新型班级方式“走班制”,无疑在某种程度上减少了班主任在班级管理层面的问题。但是“走班制”是否成型,是否真的可以改善現存制度和认知的问题,还有待考察,毕竟“走班制”的行程,会导致班级概念的极度减弱。那么如何管理学生又成了一个很大的问题,比起整个班级的管理而言,似乎单独管理每个学生是更加困难且复杂的。在我看来固定班级授课还是有很大意义的,只是在班级管理的方式上我们可以发生转变,由班主任为主要负责转变为学生群体为主要负责。
我对于如何实施这种新型的班级管理方案进行了设计,并结合物理教学中重要的熵原理来更好地理解新型的班级管理方案。对于人类社会来说,人类社会总是向着有序性增加、熵减的方向发展。经翻阅资料,在物理上,熵这个概念是对混乱度的描述,就是对有序性程度的描述,熵增加和熵减少,也就是体系混乱程度和有序程度的描述,其原理归根结底是由体系本体而产生作用的,这个系统实际上有一种“自组织系统”。班级管理归根结底还是要归结于学生这个共同体,通过学生间的相互制约制衡,这样的外在驱动力,可以激励整个班级更加有序和稳定。当班主任进行外部干预时,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班主任的大范围介入,就如同物理学中的“摩擦力”,这样会导致系统本身被动的接收信息。在现实中,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确有一定成效,但这种成效往往是短期的稳定有序,之后会伴随着很强的反弹。因此核心的操作还是把组成系统的成分进行内化改变,这样才能够外显出稳定的有序。那学生与学生之间如何互相促进,相互制衡呢?这也就是我们提出的下一个问题。
四、班级管理新模式——小组制衡
在分析现状之后,我们的研究设计采用分组形式,形成三人互帮小组。并定期对于各组进行积分统计和排名,并给予适当的奖励,促进他们的进一步在小组体系中的提升。这样三人小组的组成也是有特定的标准和规定的,将班级中的学生按学习成绩这样直观的数据,将学生分为三组,高—中—低。进而采用最好成绩与中等成绩最后一名,最差成绩的学生分为一组。次最好成绩,与中等成绩倒数第二名,次最差成绩分为一组,并以此标准延续下去,组成3n各小组,从而采取互帮互助组内相互制衡的方式,并且在小组间进行良性比较,定期统计各组的进步和成就,进行量化计分。这样的良性竞争机制可以使组间的关系相互制衡,从而实现整个班级的有序和稳定。可能很多读者会想,为什么不是两人一组呢?这样岂不是更直观,优生和差生组合,不是更可以相互促进吗?但两人一组会有这样的一个问题,那对于中等水平的学生并不会有太多提升,只对于两极学生群体会有较大提升,而且最大的一个问题是,这样的两人一组,并不能对优等生有很多实际的提升,他们甚至会产生厌烦心理:我们为什么要和特别差的学生在一起,拉低我们的进度,从某种程度上还得帮助差生提高。所以三人一组的形式,则可以较大程度地改善这种不好的心理,大家也不会有过多的厌烦制度心理。而为什么不选择更多人一组,则是因为,小组成员过多之后,会出现“空气”组员,也就会使小组的互相制衡达不到最佳效果。有的成员并不参与小组之间的讨论,这样就达不到我们所想的要发挥小组的相互制衡,内部互促了。所以三人一组,可能是较为合适的一种分组模式。
与此同时,以学习成绩来划分小组的方式,诚然也是有一定缺陷的,但它的划分标准确实最简单最直观的,也是可以在短期内,尽快做出分组的高效方法,可以短期内立即实施,以检验这种模式。这样班级管理中,最小的单位就从每个学生个体,转变为三人一组的小组共同体。这样的小共同体作为基本单位,可以在内部和外部之间均达到制衡,当内部和外部同时达到稳定,这样整个班级才可以达到较长时间有效管理,班级管理最重要的不是他治而是自治,而自治最关键的就在于内部成分之间的相互作用。以“高中差”分组,有着很多的考虑和设计。首先差生和中等生确实会向高成绩高自制力的优等生学习,无论是学习习惯还是学习的知识,都会在组内作用的过程中得到提升。诚然,优等生在组内三人之间的提升可能不会最大,但是他会制衡差中等学生。而优等生在班级学习中,最希望实现的良性竞争是和他差不多水平的优等学生进行比较。这样组与组之间的制衡和竞争的地位就油然而生,小的共同体之间的作用就产生了。从学习心理角度来看,程度相仿的学生会有着很强的竞争意识,就如同第一名总是不希望被超越,第二名总是希望超越成为第一名的心理一样,其间的相互博弈相互制衡,可以驱使强者更强,遇强则强。这样整个班级在学风学习成果的建构过程中就有了趋于正向的进步,这样班级管理起码在学风建设上,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有了成效。并且这种班级管理模式有别于传统的班级管理,不再以班主任为班级管理的核心操纵者,更加注重于学生与学生间的内部互促与制衡,从而实现整个班级共同体的稳定有序。自治的班级管理模式,也有别于传统的自治,在这里强调,“自”不再是单一的学生个体,而是以三人的学生小共同体组成这个“自”,以小组为最小单元进行班级的自我管理与管制,这样即培养了团队意识又渗透了制衡思想。而且现在我们讨论的内在作用,并不是学生本体的内在心理变化,而变成了三个人之间相互切磋制衡,这样既减少了复杂性,又使个体的差异亦可以在三人之间的相互作用中得到忽略。就如同在宏观视野上,只需着重关注宏观变化而不是微观上的细节变化。我们需要做的是班级管理的研究,太微观的个体心理如若被着重考虑进去,那会增加探究的复杂性和多变性,这样意味着我们很难抽象和提煉出适用于普遍班级的管理理想模型。由此可见,以三人为一小组的模式,既可以保证每个小组成员的参与程度,又可以较为简单地为研究的理想化班级管理模型提供参考。
五、班级管理新模式的启示
谈及班级管理模式,我认为应该弱化班主任的主观能动性,要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大家从意识上从思维上都有了班级这个概念,并认同管理的重要性时,这样进行的班级管理才是高效的,以学生为出发点,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一个班级的建设仅靠班主任一个人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班级的主体是学生,那么在班级管理中,学生的相互制衡相互促进,才会使整个班级建设向着良性建设发展。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班级的管理,这种办法除了方便日常收发作业,班级值日管理等,其实还具有很多德育功能。三人小组的形式,可以在促进学生自律的同时,以他律的形式进一步促进学生个体发展,三人相互制衡,组与组之间的制衡互促,都可以产生出无限的动力,而这种动力往往能促进整个班级的建设,这样的班级管理方式是有内部驱动力的。与此同时,学生的协作精神和竞争意识也会得到增强,每个小组为了共同的目标,队员之间互帮互助,可以表现出极强的协作精神和友爱情怀,从而塑造了和谐的班级环境,促进学生的成长。班级共同体就在这样的过程中悄然形成了,以成就团队为契机,班级的建设就成形了。我想,这样班级管理的模式是高效的。
(责任编辑:刘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