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欧国立:中国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路径

2019-12-11 10:00韩梦霄
人民交通 2019年17期
关键词:公共交通交通高质量

韩梦霄

推动高质量发展,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审时度势、把握时机作出的战略决策。全国交通运输工作会议提出,2019年交通运输工作要紧扣“一个主题”,就是推动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近日,《人民交通》杂志社邀请到北京交通大学中国交通运输经济研究中心主任、首都高端智库“北京交通大学北京综合交通发展研究院”专家欧国立教授,就我国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相关问题进行了交流。

交通运输业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的基础和纽带,是资源配置和宏观调控的主要工具,更是国土开发和城市产业布局形成的主要因素。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交通运输业也在发生着深刻的变革,我国进入了公路、铁路、航空、水运,管道运输等基本交通运输方式分工协作的综合交通运输阶段。

近年来,交通运输从“有没有”向“好不好”的转变愈加凸显,“旧动能”向“新动能”的转变逐浪而高,从发展基础看,基础设施规模世界领先,运输服务保障能力大幅提升,科技创新水平持续提升,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交通大国。但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我国离真正的交通强国还有一段路要走。

欧国立教授认为,由‘规模速度型转向‘质量效率型是我国交通运输发展的必由之路。过去‘要想富,先修路的老路子是建立在‘有没有的基础上,如今在交通网络发达的时代,已经过时了。新时代经济发展阶段的历史性变化,必将对交通运输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在经济增速放缓,寻求发展质量和效益的同时,我国的交通运输也在实现从量变到质变的升级。推动高质量发展是未来一个时期内交通运输工作的根本要求。

谈城市公共交通发展:当以需求为核心

当前,中国的城镇化发展已经到了极为关键的时期,既面临着持续推动经济社会健康稳定发展的重要问题,又面临着土地、能源、环境等日益严峻甚至极限门槛的刚性约束,还面临着治理日趋严重的交通拥堵所需的制度设计、公共财政、社会舆论、大众心理等多方面压力。因此,公共交通发展任重而道远。

在欧国立看来,城市交通应该以需求为核心,加强交通需求管理,大力发展城市公共交通,提高城市交通公交出行分担率。

那么如何将“乘坐公共交通出行”从目标与口号转化成实际行动呢?欧教授告诉《人民交通》记者:“城市可以采用‘一升一降的方式鼓励大众乘坐公共交通出行。一方面可以借鉴一些国家的经验,提高开车出行的成本;另一方面在较为完善的公交体系基础上,通过票价多样化(如多次乘坐优惠、公共交通之间换乘优惠等)政策降低公共交通的出行成本。”另外,欧教授提到,城市应建立包括轨道交通、常规公交、自行车等交通工具在内的相互补充、便捷高效的公共交通体系,完善各种交通工具间的换乘和接驳。公共交通方面,需要“线上”与“线下”相结合,创新公交服务接入百姓方式,“线下”服务好公交的偏好群体和特殊人群,如老年人等。另外,需要紧跟时代步伐,提供基于“线上”的出行服务模式。加强个性化需求的服务征询和预订,完善“定制公交”“微循环”,拓展诸如“职工通勤班车”、“学生上下学专车”、“会展(议)专车”、“重大活动及企事业单位专项活动接送专车”等新服务项目,实现公交服务的个性化和规模化。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汽车保有量越来越大,国家统计局日前发布《新中国成立70周年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报告之十一》,《报告》以汽车类消费举例称,近20年来年均增长速度近30%。2018年末全国民用汽车保有量超过2.4亿辆。巨大的汽车保有量日渐加剧着道路的运行压力,城市交通拥堵问题成为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在谈到北京交通拥堵这一问题,欧教授也给出了专业的解答:“交通行为主体在选择出行方式时是基于个体的理性选择,即从个体角度出发,在考虑时间、费用、便捷程度、舒适度等各项因素后选择出行方式。然而,交通运输体系承载的是数量巨大、为数众多的出行主体,单个主体的理性选择可能与他们实际的愿望相反。例如,在汽车数量不多、道路状况比较好的时候,开车上下班(通勤)可能是比较好的选择,然而,当城市中多数人都选择开车出行后,汽车数量会迅速增加,交通拥堵不可避免。基于非合作博弈的、完全依靠个人理性的出行选择是导致城市交通问题的重要原因。解决城市交通拥堵需要出行主体的集体合作和集体理性,用集体理性代替个人理性,这就需要城市交通管理部门设计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机制,通过各种措施把不同出行主体间的非合作博弈引导成他们之间的合作博弈,在更大程度上凸现集体理性”

从集体理性的角度出发,解决城市交通问题应当是大力发展公共交通,特别是以轨道交通为代表的大容量、快速公共交通方式,提高公共交通的便捷性、时效性和可达性。通过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机制,提高开车出行的成本,减低乘坐公共交通的成本。当乘用公共交通的综合效益达到或超过了开车的综合效益时,个人出行的理性选择就会倾向于公共交通,这时,个人理性就会回归集体理性。国外一些城市在此方面已经有可借鉴的经验。

鼓励人们出行乘坐公共交通的前提条件是要具备较为发达的公共交通体系。一些城市交通问题解决的比较好的城市,如东京、新加坡、纽约等,城市公共交通,特别是轨道交通(地铁、轻轨、市郊铁路等)都十分发达,政府为发展城市公共交通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同时也通过各种渠道吸引社会资本。

当前我国城市化水平越来越高,城市的虹吸效应使得大量人才涌入,城市庞大人口的汽车持有量远大于乡村人口持有量,这就导致城市交通越来越拥堵,在未来各大城市群成为经济新的增长极的情况下,城市交通的高质量发展将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

对付这个顽症就必须对症下药,才能药到病除。对此,欧教授也表达了自己的一些见解:

强基础,增服务,发展公共交通,不断提高公共交通出行的满意度,加强文化宣传,提高绿色出行的意识,降低小汽车的使用强度,形成集体最优,缓解交通拥堵。统筹城乡发展,加大配套供給服务,比如普通的国、省道路、农村公路等公益性基础设施建设,提升资源共享利用效率,均衡城乡发展。增强以大城市为中心的都市圈基础设施的连接性、贯通性,全面摸排都市圈内各类“断头路”和“瓶颈路”,加快打通“断头路”,不断提高城市间交通一体化水平。

治理交通拥堵顽症,不能只限于多修路这种治标不治本的方法,低投入、高效益的治路才是精髓。提高交通供给体系的质量和效率,才能打赢这场城市交通排堵保畅的攻坚战,使道路畅行早日成为城市人民的幸福之梦。

谈交通运输发展质量:应以低碳为标准

据悉,中国每年二氧化碳排放量高达10357万吨,是世界上碳排放量最多的十大国家之一。交通领域的碳排放占全国总碳排放量的10-12%左右。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出行需求的增长,可预见未来交通领域的碳排放占比仍将不断提高。因此,在全社会推行绿色交通、低碳出行及低碳生活方式,是减缓碳排放持续增长的重要手段之一。

低碳交通是實现全球碳减排,减少气候变化影响的重要组成部分。低碳交通发展模式通过减少交通出行需求,转移机动车出行至公共交通、步行及自行车等低碳交通方式,以及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和机动车技术等系统性措施来缓解交通拥堵,降低碳排放,改善空气质量。

如何实现交通运输产业的绿色发展是目前我国需要重视的一大问题。欧国立认为,在交通低碳发展方面,一是创造绿色发展动力,将基础设施建设运行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紧密结合,创新发展方式,培育形成新的消费升级动能、经济增长动能和创新发展动能。二是提升运行组织效率,结合现代信息技术,提高公路货运实载率。通过优化运输组织,加速运输工具周转,提高运输效率和综合效益。三是大力推进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以技术创新为驱动,对标国际标准,推进技术装备专业化、标准化、绿色化发展。集约节约用地,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处理好交通基础设施与生 态环境保护关系。四是完善绿色低碳制度设计,完善交通运输业节能减排监测统计分析制度,提高监测的信息化水平。

与此同时,加强政府产业政策引导,加大对绿色、智能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的支持力度,树立交通项目全周期视角的发展导向,推动实现基础设施工业化、绿色化、智慧化发展。推进交通文明建设。全面提升交通运输安全水平与应急保障能力,提高全社会交通运输文明水平,使绿色、诚信、礼让的交通理念深入人心。实现绿色低碳出行,需要我们每个人共同的努力。

谈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路径:需多维度协同推进

推动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需要多角度、深层次的有力变革作为根本保障,这样才能更好的保障交通运输从速的提升到质的飞跃。

欧国立认为,建设交通强国,实现高质量发展,不可能像以往那样主要依靠要素投入数量的增长,必须转向更多依靠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推进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是实现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的基本路径。我们要推动交通运输在保持一定增长速度的同时,持续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开创质量效益明显提高、稳定性和可持续性明显增强的发展新局面。

对于变革的具体措施,欧教授基于FSO理论,从功能维度、结构维度和运作维度解析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以及提升路径。

——“优化调整交通运输结构,实现不同运输方式的有效衔接。”

交通运输结构的调整优化,核心是打造一个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的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充分发挥各种运输方式的比较优势和组合效率,促进各种运输方式根据其技术经济特征回归合理定位,强化不同运输方式的无缝化衔接和一体化组织,降低交通运输系统的污染排放。

在货物运输方面,推进“公转铁”,更多公路货运尤其是中长距离公路货运转向铁路运输,一方面,铁路运输更加清洁环保,另一方面,铁路运输更加方便管理,运能大且运输成本低,适合长距离大宗货物的运输。但是长期以来,公路运输在不同程度上存在着车辆非法改装、超限超载以及过度竞争的问题,所以造成了一定程度上铁路运价和公路运价倒挂,使得公路运输承担了很多应该由铁路运输承担的任务,降低了综合交通体系的运输效率。因此,加快公路货运向铁路转移,既要做好中长距离货运由公路运输转向铁路,又要积极做好“公转铁”两端公路短驳运输。

在用户出行方面,提高服务质量、优化用户体验,建立以人为本的用户导向。鼓励各类平台型企业为旅客提供个性化、“门到门”的一体化出行解决方案,推动出行、旅游、住宿、餐饮、娱乐等领域跨界融合,使出行更便捷。提供即时响应、按需获取、随需而变的出行服务,提高乘客出行满足感,从而建设更良好的交通生态。

——“加快智能交通的发展,推动交通绿色发展。”

智慧交通建设是实现交通运输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建设交通强国实现交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手段。

目前,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融合发展是时代潮流,但我国交通运输在“互联网+”的过程中还存在着信息资源共享困难、开发利用不足等诸多问题。要提升交通运输的创新水平必须要打破信息壁垒,消除信息孤岛,推动信息资源共享开放。以技术创新为驱动,对标国际标准,推进技术装备专业化、标准化、绿色化发展,处理好交通基础设施与生态环境保护关系。

此外,建设智慧交通首先要推动基础设施智能化,推进运输装备智能化技术创新,加快客货运输服务应用创新,深入推进行业协同治理应用,建立开放共享的数据资源体系;其次,提升生产组织自动化水平,大力发展“互联网+”物流组织新模式,构建覆盖物流链各环节的服务体系,提供国内、国际物流“一站式”、“一单式”服务,推动载运工具及作业装备智能化控制转变,推动生产组织智能化、自动化,全面提升运输作业效率和管理水平。以智慧交通为行业发展主攻方向,大力推动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与交通运输深度融合发展,聚焦基础设施、生产组织、运输服务和决策监管等领域,推动实现交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有利于加快培育发展新动能,促进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为建设交通强国提供有力支撑。

推动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变革者稳步推进,在学习并借鉴国外先进经验的基础上,找出属于中国特色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猜你喜欢
公共交通交通高质量
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
《城市公共交通》杂志社简介
高质量项目 高质量发展
繁忙的交通
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根本要求
“三部曲”促数学复习课高质量互动
小小交通劝导员
基于计算实验的公共交通需求预测方法
公共交通一卡通TSM平台研究
交通运输部发布通知推进城市公共交通智能化应用工程建设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