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春宇,樊琛琛
(辽宁师范大学 文学院,辽宁 大连 116081)
阳城县位于山西省东南端,地处太行、太岳、中条三山交汇处,东与晋城市郊区为界,北与沁水县为邻,西南与垣曲县接壤,南与河南省济源市相连。现隶属于山西省晋城市,阳城方言属于晋语上党片晋城小片。
《现代汉语词典(第7 版)》中列出的“着”字有四个读音:zhe、zhāo、zháo、zhuó,共19 个义项,阳城方言里的“着”也是一个比较活跃的词,[1]意义和用法多样而复杂,本文称为“着1”、“着2”、“着3”、“着4”、“着5”、“着6”,下面分别进行讨论,由于阳城方言内部差异较大,而“着”字在阳城东乡话中用法更丰富,因此下文阳城方言的例句以东乡话为主,普通话的例句多取自北京话。
1.“着1”[tʂə53]在动词或形容词的后面作补语,表示动作的结果或状态的实现。
这种情况下“着1”一般表示动作行为发生了不好的情况,产生了消极的后果,或者主体受到了伤害等,例如:
(1)夜圪吃着了。(昨天吃坏肚子了。)
(2)你们家的狗跟人咬着了。(你们家的狗把人咬伤了。)
(3)孩子着撑着了,一直叫唤肚子疼。(孩子被撑坏了,一直叫肚子疼。)
(4)你慢点,后着烫着脚了。(你慢点,别让把脚烫伤了。)
“着1”的这种用法,通过上述例子可以发现以下几个句法特征:
首先,在这种结构中,“V 着/A 着”的主语可以不出现在句子中,如例(1),宾语也不是必须的,一般是说话双方已知的,不需要补充也很容易理解,通常也指人或者动物等有生命的主体以及他们身体的一部分,如上述几个例子的主语和宾语是指“某人”、“你”“狗”、“孩子”、“肚子”“脚”等(“吃着了”即表示吃坏了肚子,隐含宾语是肚子)。
其次,谓语主要由单音节动词或者形容词充当,包括以下几种类型:一种是自主类动词中有攻击性或者会产生不良后果的单音节动词,[1]如“打、踢、绊、砸、敲、抓、搞、弄、撞、戳、碰、切、剁、磕、吓、累、咬、压”等;另一种是本身没有消极的意义,但是进入该结构后,用来表示负面、消极影响的单音节动词,如“吹”、“喝”本身没有消极意义,阳城方言中“吹着了”则表示被风吹得生病头疼了,“喝着了”表示喝酒喝伤了身体等;还有一种是与人的感觉有关的单音节形容词,如“撑、饿、渴、闪、噎、胀、热、冻、凉、呛、烫”等。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这种情况一般是直接用“V 着”表示事件的结果,或者处于假设语境中预想会出现的后果,表示劝阻、祈使,因而句子末尾的“了”字必不可少,否则句子不能成立。[2]阳城方言中的这类句子,可以认为是普通话的一种变体,例如阳城方言中“别淋着了、别烧着了、别摔着了、别烫着了”等句子,相当于普通话中“别淋着雨了、别摔着腿了、别烫着手了”省略了宾语。但是意义稍有不相同的地方,例如普通话“别淋着雨了”意思可以为正站在雨里淋着,说话者希望别淋雨了,打个伞或者躲到屋檐下等,阳城方言却只表示已经淋雨,且导致了感冒发烧等后果。
最后,就整个结构来说,普通话中动态助词“着”也可以出现在“V 着/A 着”的结构中,两者的区别是在这一结构中,普通话“着”表进行时或持续态,阳城方言中“着”不是动态助词,而是有比较明显的实词义,其词汇意义可以认为是普通话中的“伤、病、坏、死、倒”等不良结果的形容词的概称。
2.阳城方言中其他词语在“V 着1”结构中作补语成分,表示“到”或“到了点子上”[3]。
(5)你这句话算是说着了。(你这句话算是说到点子上了。)
(6)你去县里办事,寻他是寻着了。(你去县里办事,找他是找对人了。)[3]
(7)这本书我看着了。(这本书我看到了。)
阳城方言这一意义与《现代汉语词典》中:“‘着(zháo)’用在动词后,表示已经达到目的或有了结果”[4]意义相近,两者不同的地方在于,首先,同样的语境,“着”字读音却不同,普通话读作(zháo),阳城方言读作[tʂə53]。其次,这种情况在普通话中可以用“到”来代替,即“猜着了”也可以说“猜到了”,但是在阳城话中只能用“着”。最后,否定形式不同,普通话表示否定时表现为“听不到”或“没听到”,阳城方言对这一结构形式进行否定时,还是用“着”且只能用“着”,即“听不着”或者“没听着”。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例(7)的句型结构普通话中也有,而所表达的意义却不相同。“这本书我看着了”普通话中的意思为我正在看这本书,阳城方言却只表示为这本书在那里放着,我看到了。若要用阳城方言表达正在看书这一意义,则说“这本书我看的了”。也就是说普通话“V 着1”结构中,“着”主要作助词,表示动作正在进行、状态的持续和存在或命令叮嘱等意义和用法,阳城方言中表示这种意义时,通常用“的”、“了”等表示。比较如下:
综上列举的几类句子,可以看出,阳城方言里的“着”没有用作助词,表持续态和进行时的功能,这一用法与普通话存在较大的差异。
1.“着2”[tʂa21]表示燃烧、发光的语义,常常指“灯、火、炉子”等。
(8)那个屋子那灯着的了。(那个屋子的灯亮着呢。)
(9)火着得热乎乎的。(炉子烧得热乎乎的。)
这一意义与普通话中,表示燃烧、发光义意思相同,功能与用法也基本一致,这里不再赘述。
2.“着3”[tʂa21]与普通话“放”、“盛”、“呈现”意义相近。
(10)屋子里着不下两桌的人。(屋子里放不下两桌的人。)
(11)着不下你了?(放不下你了?)
例(10)的意义比较明确,指屋子小,放不下两桌的人。例(11)的意思比较隐晦,可能只有本地人才更清楚它的意义,“着不下你了?”隐含着你胆子肥了,本事大了,家里放不下你了,这里容不下你了之类的训斥义,本地人有时也说“你真着不下!”这句话含有骂人义,通常表示这个人太目中无人,言语行为冲撞了别人,还有“看你着的那鬼架势!”意思是这个人表现出来让人讨厌的样子,也含贬义。总之,“着3”表示的意义仅有以上这几种类型的例子,用法比较局限。
3.“着4”[tʂo232]作动词表示“接触”。
(12)手上的烫伤一着水就疼。(手上的烫伤一着水就疼。)
(13)冬天你后着着冷水。[6](冬天你别碰冷水。)
(14)后着着别人的东西。(别动别人的东西。)
“着4”表示接触义时,可以单用“着”,例如(12)“着水”就是“碰到、接触到水水”,但是这个意义在阳城方言中常见的用法是在“着”字后再附着个词尾“着”。前一“着”读音为[tʂo232]具有实词义,表示碰、动或者接触,后一“着”读音为[tʂə53],没有实际意义,作为后加成分,如例(13)意思为冬天不要去碰冷水,例(14)表示不要乱动别人的东西。
4.动词“着5”[tʂo232]还表示使役、致使义。
(15)老板着小杨卷铺盖走人。(老板让小杨卷铺盖走人。)
(16)今天这顿酒着我想起了很多以前的事。(今天这顿酒让我想起了很多以前的事。)
(17)他这么做着我很生气。(他这么做让我很生气。)
现代汉语普通话的使役动词主要是“使、让、叫、令”等,而阳城方言中都是用“着”字表示。例(15)普通话应该是“老板让小杨卷铺盖走人。”阳城方言通常说成“老板着小杨卷铺盖走人。”例(16)中,“着”字相当于“使”,意思为“今天这顿酒使我想起了很多往事”,例(17)“致使”强调“使因性”,“他这么做着我很生气”他的做法是“我很生气”的原因。
另外,“着5”的这种用法还可用于正反问句或回答问题中,如:“你说这样着不着人恨?”,“还着不着人活了?”等。
“着6”[tʂo232]为介词,表示被动。“着”在汉语史上曾是一个被动标记,这种用法存在于近代汉语中,当它发展到现代汉语时,普通话中“着“不再是被动标记,而是在方言中被广泛地保存。其中,阳城方言中就用“着”字来表示被动,且使用频率高,用法灵活。例如:
(18)我的手着划了一个口。(我的手被划了一口。)
(19)上课迟到要着老师骂了。(上课迟到要被老师骂了。)
(20)书着他拿走了。(书被他拿走了。)
“着6”字句是阳城方言中主要的被动句。而阳城方言中的“着”字被动句没有传统“被”字句表示遭受了不幸或出现不愉快的意义强烈。例(18)直接在动词前用“着”表被动,“着”前面的名词性成分是受事。例(19)意思是“上课迟到要被老师骂了。”“被”字传达的后果相对比较严重,要遭受到老师的骂,明显表示不愉快的情况,但是在阳城方言中,这句话的“着”,用来介引出宾语“老师”,也可以看做是修饰后面的具体动作“骂”,用来陈述事实,劝诫听话者上课不要迟到,没有很强烈的被动遭受义。例(20)“书着他拿走了”中,“着”也是用来引进施事,没有消极的语义色彩。
关于“着”字被动句的来源,前人的研究成果较多,在阳城方言东乡话中,“着”既可表示被动, 又可表示使役,并且阳城方言中“着”字句没有很强烈的受伤害义,一些学者认为主张“着”字被动句源于“着”字使役句的这一观点,语言事实不够充足, 仅仅因为少数几个“着”字句可以从使役义去理解,就怀疑它来源于“着”的使役义,值得商榷。而本文阳城方言中“着”字的语言现象则可以为“着”字句来源于“使役义”这一观点提供方言佐证。
综上可以看出,阳城方言东乡话的“着”具有多项功能,普通话表示动作或状态的进行或持续的“着”,阳城话用“的”等表示,阳城方言“着”字的意义则保留着一些近代汉语的用法,如作实词可以表示接触、燃烧、放置、致使等意义,虚词用法可以作被动标记、作补语表示结果等。“着”的多种意义和用法充分体现阳城地区方言的多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