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 凯, 刘 洁, 郭江涛
(杨凌职业技术学院, 陕西 杨凌 712100)
《钢结构节点构造与识图》[1]是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工程技术专业(钢结构工程施工技术方向)的专业核心课,课程以5个典型钢结构模块——门式刚架、重型钢结构、钢桁架、多高层钢框架和空间网架为例进行学习。本课程培养学生掌握钢结构识图基础知识为最低要求,认识常见钢结构的基本构件组成、荷载的传力途径,能读懂《钢结构节点构造详图图集》[2-3]并将其应用于钢结构施工蓝图的识读为最终的教学目标。
学院钢结构工程施工技术方向的学生,大多是通过参加高等学校“单独招生”考试计划进入学校进行“三年制”大专学习,学生基础薄弱、他们对前导课——《工程制图》的掌握不足,在课程的学习中比较吃力。
在学习本课程时,会看到许多钢结构工程图纸,然而要将实际的空间钢结构在大脑中建立起一个轮廓,对于“单独招生”学生来说,存在有空间想象力不足的问题。
据调查发现,学院学生虽然不喜欢学习文化理论知识,生性活泼好动,但是对于实践参观一类的教学活动十分地积极。
“粉笔+黑板”的教学方式已经落伍。在信息化快速发展的中国,学生人手一部智能手机,相比于在课堂上听老师无聊地讲课,还不如用手机看电视剧、玩游戏更有吸引力。
“优慕课”线上线下混合课程建设是我校为促进教育现代化、信息化迈出的重要决策。教师可调动学生利用互联网在手机上进行“线上”网络教学资源的学习、“线下”课堂中进行网上学习的内容延伸、交流互动,提高知识的应用性,满足学生通过手机或电脑对知识差异化、碎片化、移动化的学习需求[4]。
“互联网+教育”已成为未来教育的风向标,在互联网无处不在的环境下,将钢结构行业的发展现状以及发展趋势以图片、视频的形式上传至“优慕课”混合课程教学平台,将全球十大著名钢结构建筑的工程简介以及施工方案、特点也进行“线上”网络平台教学,如:北京鸟巢、悉尼大剧院、美国世贸大厦、伦敦千年穹顶(如图1所示)、吉隆坡双子塔、西尔斯大厦、埃菲尔铁塔(如图2所示)。
图1 伦敦千年穹顶
图2 巴黎埃菲尔铁塔
学院力学与结构综合实训大厅——单层钢结构厂房和建筑钢结构综合实训中心——二层钢框架结构,屋面均采用压型钢板轻型屋面结构,南校区体育场主席台——空间桁架拉杆式钢结构雨棚,这些场所都能进行现场教学,学到钢构件的组成与连接方法。
图3是学院为开设钢结构工程施工技术方向建造的二层钢框架结构,作为学生进行综合实训的场所,也为本课程的学习提供了书本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可能。
图3 建筑钢结构综合实训中心
高职院校作为学生学习专业技能并通向社会的最后一个“加油站”,该方向的学生以后主要从事钢结构施工与安装、生产组织与管理等工作岗位[5]。为了使学生更好地适应企业工作,学院对钢结构工程施工技术方向的学生开设了为期3天的“专业认识实习”教学环节,通过赴企业参观学习,学生不仅了解了钢结构工业发展新技术,而且能增长见识、开阔视野,更贴近钢结构的生产实践活动,钢结构施工的先进做法及工艺如图4~7所示。
图4 钢结构加工
图5 施工中的钢结构工程
图6 现代化的工程管理平台
图7 钢结构施工现场模拟
强化学生的主体地位,开展“探究式”教学改革,通过学生间的分析、交流、合作,使课堂真正成为学生展示自我、张扬个性的场所。表1——钢结构识图实训项目考核方案,拟定了本课程的10项钢结构识图计划内容要点。
以往的考核方式是将期末考试视为学生综合能力的唯一标准,缺乏对课程过程学习和技能掌握情况的重视。
本课程拟采取线上学习(20分)+线下作业及识图实训考核(50分)+考试(30分)的方式进行综合评定。
在21世纪,互联网很大程度地改变了人们的学习方式,让高职学生掌握一门专业技能,能将学校所学知识用到工作中去,才是最根本的教育改革。
本文对钢结构工程施工技术方向的学生,从课程教学方法、实践性教学环节和钢结构识图实训的考核方式3个方面进行改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知识获得感、自信心增强,教学效果得到大幅提升,实现了线上网络教学资源共享,为学生打开了一扇通往知识巅峰的大门,同时也为本课程的教学改革积累了丰富经验。
表1 钢结构识图实训项目考核方案
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不断完善、更新混合课程的线上资源,是提升学生学习兴趣的源头活水,只有不断改进、添加新资源,才能让学生的学习过程更有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