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课程的混合式教学方案构建
——以国际商务单证实务课程为例

2019-12-11 02:01陈姝彦
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9年4期
关键词:单证国际贸易职业

陈姝彦

(漳州城市职业学院, 福建 漳州 363000)

高等职业教育在我国教育领域独树一帜,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主要是对应中小微企业的操作性岗位。近年来,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各行业操作性岗位的职业结构发生了变化,高职院校的教学必须与时俱进。“信息化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写入我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通过信息化手段进行教学改革在高职院校广泛开展。然而,以教师使用信息化工具为中心进行的改革,并没有找到信息技术深度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的结合点。只有从知识本位向能力本位转变,才能从本质上提升人才培养的质量。人才培养的基本单元是专业,构成专业的核心要素是课程。高职院校的课程具有职业性、开放性、实践性的特点。以学生职业能力发展为中心,实施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课程,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强化提升课程的教学建设,切实提高高职课程的教学效果,全面提升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岗位适用性是当务之急。

1 社会背景和实践意义

职业教育要紧跟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发展。职业教育的目的从根本上讲就是为了解决个人的就业需求,同时也是为各种工作岗位提供专业人才。当前,在以智能化为代表的第四次工业革命引领下,各行各业中操作性岗位的工作性质也发生了根本性变革。新的职业结构要求员工胜任的工作任务不再是片段的、独立的,而应当具有连续性、整体性,可以用“项目化”来进行描述[1]。项目化的每个工作任务与整个项目工作联系在一起,它们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我国的教育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了各类人才,社会主义建设步入新时代,教育也必须与时俱进,使之拥有新时代的特征。用信息技术改造职业教育课程是近几年的重点,虽然信息技术运用于课程教学,但是与各行业、产业结合不紧密,难以让学生零距离对接职业要求。教学方法和内容的改革仍然是以书本知识为中心,难以解决从知识本位向能力本位转变,从本质上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困惑。项目课程与混合式教学的结合,充分发挥项目课程的三大特点:职业性,教学内容来源于实际工作内容;实践性,以实践教学为主;开放性,虚拟工作环境,现代化教学设备的使用。梳理教学内容,结合岗位需要设计教学方案能提高课程质量,是智慧教学发展的新思路和应用新模式。因此,探索构建项目课程的混合式教学方案有其积极的实践意义。

2 项目课程的混合式教学

2.1 项目课程

项目课程是基于智能化时代任务的项目化特征的一种职业教育课程模式[2],通过对接行业需求,客观反映工作岗位的实际需要,项目课程内容涉及整体工作项目和具体工作任务,具有应用理论深度和技能广度的特点,能让受教育者获得当代职业或智能化生产劳动所需要的职业知识、技能和职业态度,让学生在校就读期间就能学到今后就业所需要具体的职业能力。

2.2 混合式教学

混合式教学就是借助信息技术把传统教学优势和智能化教学优势结合起来[3],使用互联网平台随时随地进行因材施教,课程的内涵在教学时间和空间上得到延伸。作为教学主体的学生发挥其主观的能动性和创造性,深刻体会工作场景,融入场景角色。作为教学中起关键指导作用的教师对整个教学发挥出引导、启发和监控作用。

2.3 项目课程的混合式教学

项目课程的混合式教学就是教师通过分析岗位的工作内容和业务技能,将岗位工作流程中的知识和技能分解为混合式教学内容,相应地设计学习情境、工作项目及工作任务。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运用线上线下的智能化工具进行混合式的教与学,学生要完成岗位工作中几个相关的工作任务,并且能把每一个工作任务所包含的知识、技能和态度整合成一个相对大型的、完整的整体项目化工作,从而具备岗位工作中某一方面的职业能力,在完成整个课程的学习之后达到从事职业的资质标准,实现就业零对接。

3 项目课程的混合式实践教学设计

3.1 课程性质与行业需求

国际商务单证实务是高职商务英语专业的核心课,高职商务英语专业主要面向国际贸易、国际货代行业,培养掌握国际商务基本理论知识和业务流程,具备较强的英语应用能力,从事国际市场营销、商务单证缮制、涉外客户服务等工作的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

我国正在加强进出口贸易领域的信息化智能化水平,建设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实现进出境全程无纸化通关,口岸物流信息电子化,在国际贸易工作中,操作性任务与技术性任务不再是完全割裂的,它们往往是综合在一起的,需要从业人员能同时承担这些工作。智能化时代,外贸企业正面临转型升级的问题,从事国际贸易的中小微企业,其智能化水平越高,员工人数就会越少,作为企业中的每一个员工不仅要会操作系统性工作中的每项具体工作任务,而且还要具有整体运营的意识。

就目前行业现状而言,改革国际商务单证实务课程教学向着实践技能和实际工作能力方向发展,实施项目课程是必要的,也是确实可行的操作。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应以学生的职业能力发展为中心,按照教学内容对接职业标准和教学过程对接工作过程的原则,建立完善的教学评价标准。

3.2 项目课程的教学内容

国际贸易从业人员分为四个职业类别:国际贸易业务运营类、国际贸易单证类、国际贸易财会类、国际贸易翻译类[4]。高等职业院校的商务英语专业在制定专业标准时,要做到与国际贸易从业人员职业资质标准相衔接,《国际商务单证实务》课程对应的职业岗位是国际贸易单证类的国际商务单证员,依据职业资质标准中国际贸易单证员的工作内容,确定本课程所需安排的主要教学内容与要求,详见表1。

3.3 项目课程的混合式教学过程

《国际商务单证实务》既是商务英语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也是学生岗前训练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对国际贸易单证的内容有比较系统和全面的了解,掌握单证工作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熟练操作与管理的技能。在混合式教学下师生围绕一个个工作环节的工作任务展开教学活动,引导学生由易到难、由简到繁,循序渐进地完成任务。具体实施过程如下:

3.3.1 线上学习 国际商务单证实务课程的学习需要有一定的英语读、写等语言基础,英语语法及词汇尤显重要。同时要学习《商务笔译》《商务英语阅读》《国际贸易基础》《国际结算实务》,这些课程所获得的知识和能力是学习单证的前提。由于时间的间隔一些知识点已经遗忘,所以在开学的第一周就将本学期该门课的前续知识做成任务书发给学生,让他们在每个项目开始之前,通过网络学习平台进行先修课程的复习和当前课程的预习。

表1 《国际商务单证实务》教学内容与要求

3.3.2 线下实践操作 现代国际贸易的买卖双方货物和货款的安全交换是通过单证的交换来实现的,商务单证在其中发挥着重要的媒介作用。本课程根据国际贸易业务流程,设计了生产单证、订购单证、销售单证、银行单证、保险单证、货运代理服务单证、运输单证、出口单证、进口和转口单证9个工作项目[5],每个工作项目对应国际贸易业务流程(生产、订购、销售、银行、保险、货运代理服务、运输、出口、进口和转口)的操作步骤和方法再分解出若干工作任务,形成整体项目。

国际贸易单证不只是制作单据这么简单,其中还涉及到商务英语语言的理解,具体业务的处理。在课前已经让学生通过线上平台复习了每一个项目对应的英语语言和国际贸易基础知识,预习单证的基本知识,课堂上教师就要设计案例分析和角色扮演的学习情境。单一任务时,教师在不同的业务环节中展示相关背景下的国际贸易实际业务,详细说明业务中涉及的单证操作方法。正确把握好学生学习脉搏后,开始布置对应能力的任务,要求学生讨论完成。多层次地评价学生任务的完成情况,鼓励学生的创新精神。整体项目时,教师将学生分组,模拟在实际工作环境的不同角色,完成从合同签订到制单结汇的整个外贸单证业务过程,其中要鼓励他们发挥团队合作精神。

3.3.3 线上交流 学生在网络平台上完成课后作业,个别学生对课堂学习有疑问,可以邀请同学、教师在平台讨论区中继续交流。另外,教师要设定某个时间段进行该领域最新的知识在线交流,以学生和学生之间的相互讨论和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谈话为主要的形式,展开网络教学,教师在期间发挥好控制时间进度、维持讨论秩序和大致的谈话走向,在适当的时候进行点评。

3.3.4 智能化操作的融入 国际贸易“单一窗口”是我国实施跨境贸易高水平、便利化的重要举措,目前已在全国试点进行中。它合作对接银行、保险、民航、铁路、港口等相关行业机构,功能覆盖国际贸易管理全链条,到2021年将成为我国进出境通关申报的“一站式”贸易服务平台。

因为单证工作在国际贸易中的重要性,企业在招聘员工时都要求工作经验。为了学生能胜任职业岗位,在校时就要进行岗前培训。使用国际贸易“单一窗口”教学软件进行模拟岗前操作,是该课程混合式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教师要把国际贸易“单一窗口”操作融入到线下实践操作,将项目化学习与智能化操作结合,让学生熟悉国际贸易中的信息化智能化操作,全面掌握国际贸易业务流程中单证的使用。

3.4 教学评价

完善的教学评价标准,是检查学生的课程学习效果和教师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师生能及时获得教与学的情况反馈,以便强化有效教学,矫正无效学习。

3.4.1 评价指标 在职业教育中职业能力包括知识、技能和态度三要素[6]。 紧密结合培养方案,注重学生职业能力的训练,使之在学校就能学到今后职业岗位所需知识、技能和态度。评价指标详见表2。

表2 《国际贸易单证实务》教学评价指标

3.4.2 评价方法 这门课程的实操性非常强,评价不应该只是期末的一张卷子的检测,应该把平时表现作为测评的主要方面。课程成绩包括理论、操作、职业能力认定。理论部分是先修课程中与单证相关的基础知识掌握情况,操作部分是学生在课上完成操作后提交的作业,职业能力认定是课程完成后,组织学生进行国际贸易“单一窗口”的职业能力认定。

4 教学效果

4.1 学习效果更佳

教师与企业合作对接,实时关注最新的前沿动态,及时地调整教学材料,交给学生的问题来自企业的实际工作,学生的课堂学习效果更佳,例如很多国际贸易使用信用证进行支付,该方式下产生了单证的诸多风险问题,公司的单证员经常因为这方面知识的局限导致操作上的疏忽。学会如何规避风险和处理信用证的单证风险是外贸工作中的一个较高能力,教师带领学生共同研究,将课堂延伸到网络平台,塑造学生的外贸精神,有利于学生今后职业生涯的持续稳定发展。

4.2 课堂教学质量提高

项目课程的混合式教学优化了教学过程,在教学过程中将国际贸易实际工作内容和职业资格内容相融合,整合出适合学生特点的学习内容,使学生更易于掌握业务技能,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每个项目下的工作任务以实际案例为背景展开,加深学生对本专业的了解和热爱,为学生从事国际贸易行业打下坚实的基础。课程的教学全部在校内实训室完成,课前学生在线上预习国际贸易单证基础知识和英语知识,课上使用国际贸易“单一窗口”教学软件操作国际贸易业务各环节的单证,最后学生们获得国际商务单证员职业能力认证,为就业做好准备。

4.3 职业能力全面发展

根据教学过程形成评价,构建学生成绩测评的新指标体系,教师在平时的教学评价中,不仅关注学生平时的学业成绩,而且关注学生其他方面的表现,如在职业潜能方面是否还有更多的发掘空间,即平时的绝对评价和多元评价相结合,做到充分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了学生职业能力的全面发展和弘扬学生主动精神的品质。

5 结 论

高职院校专业教学从知识本位向能力本位转变,是教学改革适应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项目课程的混合式实践教学,有助于培养具有职业精神懂得整体运作的复合型人才。我国的职业教育体系正在不断地完善,从专业到课程再到教学的标准化建设是职业教育现代化发展的关键。探索行业参与职业院校教学改革的途径和方法,推进外经贸相关专业教学与行业需求相结合,提升外经贸及相关专业学生面向新时代的职业能力,促进我国外经贸专业人才队伍建设是今后教学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猜你喜欢
单证国际贸易职业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你应该知道的国际贸易
警惕国际贸易欺诈
点扬国际贸易(上海)有限公司
与贸易电子单证有关的问题
职业写作
对中国国际贸易中“贫困化增长”的思考
对中国国际贸易中“贫困化增长”的思考
我爱的职业
案例教学和项目教学在《外贸单证》中的交互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