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互联网+”绿色食品营销模式的思考

2019-12-10 09:20乔冠华张霆军
活力 2019年18期
关键词:营销模式绿色食品互联网+

乔冠华 张霆军

摘要:“互联网+”时代,传统企业与互联网日益深度融合。黑龙江绿色食品产业如何在与互联网深度融合的基础上,打造出自己独特的营销模式,是一项待解决的难题。

关键词:互联网+  绿色食品 营销模式

黑龙江省作为全国绿色食品第一大省,截至2019年,全省绿色食品认证面积达到7450万亩,产品总量1450万吨,产值570亿元,绿色食品企业保持在1000家以上,认证绿色食品2800个。为提升绿色食品产业发展的质量,应利用“互联网+”思维,推动绿色食品产业与互联网的进一步融合,打造黑龙江绿色食品独具特色的营销模式。

一、黑龙江绿色食品网络营销的主要模式

农产品网络营销主要是通过利用信息技术进行产品的供求分析以及价格等信息的发布和收集,通过网络媒介,联合建立方便快捷的物流系统,让农产品在网络平台实现交易和支付。农产品网络营销主要有以下几种模式:

1.B2C 模式

B2C 模式指的是中国农产品电商企业直接面对消费者提供网上销售的快捷、高效的购物模式,也是一种商家对个人的模式。这种模式有利于企业与农户、消费者直接沟通,减少了中间环节,既降低了成本,又能提高服务效率和质量。

2.B2B 模式

B2B 模式是指农产品生产企业、加工企业、销售企业之间利用电子商务平台进行的农产品交易活动,是企业之间的电商运营模式。这种运营模式是以互联网作为媒介,帮助农产品的供应商、生产者和购买者完成交易。较为适合大型农产品的生产和配送。

3.C2C 模式

C2C 模式是一种农户直接面向消费者销售的一种模式。农户在网上将产品销售给消费者,并进行沟通交流。这种模式比较适合于小规模的农户,并且农户素质较高。

4.O2O 模式

O2O 模式是农产品电商企业先期通过互联网吸引消费者在线购买,后续组织消费者线下体验产品和服务的线下和线上相结合的模式。O2O 既有线上选择和支付的便捷性,又有线下体验和提取的灵活性,是目前生鮮农产品主要的商业模式。

从黑龙江绿色食品的网络营销现状来看,B2C和B2B模式应用较多,农户直接面向消费者销售的C2C 模式使用较少。O2O 模式,政府前几年曾推动在北京、深圳建立黑龙江绿色农产品展示中心,主要城市建设旗舰店,以作为线上线下体验中心、仓储配送中心,目前来看还差从城市中心到居民区的最后一步。

二、黑龙江“互联网+”绿色食品营销模式的对策

1、推动销供产数据共享,实现全产业链融合

黑龙江省于2017年3月成立了农业大数据管理中心,专门负责统筹全省农业大数据建设运用工作,例如农业大数据信息的采集、分析、加工、存储、开放共享、产品开发等工作。但是在大数据的运用上还存在许多不足,销售、加工、生产企业大多各自为战,未能实现数据共享。应当推动销供产数据共享,通过数据链在销售、储运、加工、生产各环节的流动,加强销售、储运、配送、加工、生产企业之间的沟通与合作,促进整个产业链的深度融合。

2、建立绿色食品网络营销运营平台

利用大数据刻画用户画像,对消费者的消费行为进行分析,了解消费者消费需求。通过对购物热词、搜索热词等数据的对比分析可以将消费者进行精确的层级划分,了解消费特征,便于企业分析其消费趋势,做到精准营销。通过运用数据挖掘的技术,对海量的销售数据进行分析,可以制定出有针对性的产品组合、营销计划和商业决策。譬如对消费者经常购买的产品组合以及不同的产品被购买时的相关性进行分析,根据顾客的兴趣特点和购买行为模式,营销者可以进行合理的搭配销售、捆绑销售、交叉销售,改进商品的销售管理,制定更优的营销决策。

3、大力打造知名绿色食品电商平台,整合电商渠道

目前绿色食品电商渠道也比较混乱。有大型企业自建网上销售渠道,有专业的绿色食品销售网站渠道,也有在门户网站、商务网站简单发布的供求信息。渠道不同,生产商、经销商不同,产品供货来源也不同,产品品质差异极大。应该政府组建或扶持一个统一的黑龙江省绿色食品电子商务平台,采用BtoC的模式,组织绿色食品生产企业进驻平台,向顾客直销。实体配送通过主干配送网到城市,再由城市配送中心到客户。

4、应用物联网技术,对绿色食品产销进行全程追踪监控

绿色食品的基石是食品安全与健康。很多消费者对绿色食品的真实性,是否真正按照绿色食品生产规范进行生产,绿色食品品质能否保证,持怀疑态度。我们要严格绿色食品生产企业的资质认证,加强绿色食品认证、生产、流通过程的管理,切实保证绿色食品的质量,加强绿色食品标识的管理,严厉打击违规使用绿色食品标志等行为。同时,应用移动互联、各种可视化平台、物联网对绿色食品生产、加工、储运、配送等各环节进行实时追踪监控。

5、培育龙头企业,提高绿色食品品牌影响力

培育龙头企业,以龙头企业的品牌知名度和公信力带动绿色产品的流通。应围绕龙头企业进行整合,推行“龙头企业+生产基地+专业合作组织农户”的模式,龙头企业既可以是生产型的,也可以是流通性的。利用龙头企业的品牌影响力,带动产业链条发展,构建我省绿色食品品牌核心竞争力。

本研究为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项目名称:基于“互联网+”的绿色食品产业营销策略研究,项目编号:15GLD05

参考文献

[1]林钰青. 浅谈大数据时代下的市场营销变革[M].现代营销,2017年8期

[2]张卫. 农业部:推进农业农村大数据发展试建八类农产品单品种大数据[M]. 中国食品, 2016年21期

[3]邬笑敏,徐妙君,陈聪颖. “互联网+”时代大宗商品电子交易市场的发展趋势研究[M]. 进出口经理人, 2015年12期.

猜你喜欢
营销模式绿色食品互联网+
什么是绿色食品
新媒体环境下广播广告的新契机
“互联网+”环境下铁路货运物流营销模式创新研究
我国撤销392个绿色食品产品标志使用权
绿色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