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小学体育教学质量

2019-12-10 10:02何存兰
启迪与智慧·教育版 2019年10期
关键词:提高质量小学

何存兰

【摘   要】  体育对小学生而言,虽然不是最重要的,但却是不可缺少的一门课程。在实际教学中,体育活动明确了学生的生活目的,增强了学生的运动兴趣,促进了学生的健康生活,形成终身训练的意识和习惯,形成积极进取和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本文对此进行了分析研究。

【关键词】  提高;小学;体育;教学;质量

体育是小学课程中一门必不可少的学科,也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之一,体育课的定时开展是保证学生每天加强锻炼的基础。在实际教学中,体育活动明确了学生的生活目的,增强了学生的运动兴趣,促进了学生的健康生活,有利于学生形成终身训练的意识和习惯,以及积极进取和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同时,体育这门课程与复杂的英语、数学、语文相比,它可以适度缓解学生的心情,加强学生心理方面的承受能力。为了更好地开展体育课程,教师要在组织形式、活动内容等方面进行探索研究,使学生掌握体育技能。

一、明确目的,充实学生体育课堂

过去可能因为宣传不到位,很多教师都认为体育课堂就是给学生自由玩的空间,以至于每到快考试的时候,各科教师就将小学生的体育课占为己有,泯灭了学生原本的激情。还有许多教师认为体育教学活动只是一种形式,对开展活动的目的、意义、作用等缺乏深刻的认识。因为体育不只是玩玩的课程,它可以通过课堂教学,增强学生的体能,促进身心健康,在和谐、平等、有爱的运动环境中感受集体的温暖与愉悦。为了确保学生每天进行适当的体育训练,教师需要制定详细的计划,明确目的,让体育教学活动有序进行。

例如,教师在教学生立正、稍息、看齐时,首先确定这样的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立正、稍息、看齐的动作方法。2.发展学生的身体协调性,提高学生的节奏感。3.培养学生的注意力和自控力,同时逐步提高学生身体的良好姿态和节奏感。然后,教师将学生有序地带入操场进行练习,锻炼学生的团结能力。在上课时,教师一定要明确上课的目的,让课堂教学活动有的放矢地进行。此外,教师也要做好充分的教学准备,引导学生学会合作共赢,共同把事情做好,让体育课堂更加充实,更有效率。

二、开展大课间活动,提高学生对体育的兴趣

开展大课间活动是体育教学的一部分。大课间活动已逐渐成为体育锻炼与体育教学之间相互联系的桥梁。所以,在开展大课间活动时,教师要结合学校场地、器材的实际情况合理设计活动内容,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优化教学设计。大课间活动要求全体学生参加,但受限于场地、器材等多方面因素,教師要尽量选择要求不太高的项目,保证每个学生积极参与。此外,教师要考虑好时间、人数与范围,利用行之有效的大课间活动营造良好的课间活动氛围。如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开展踢毽子、老鹰捉小鸡、跳绳等活动,因为这些项目贴近学生生活,便于开展,效果十分明显。

教师在带领学生一同玩课间游戏时,可以先对游戏进行分类,让学生自行分组,选择自己喜欢的游戏。游戏过程中,教师要控制好时间,重视活动评价。如在跳皮筋时,可以制定以下规则:跳错的同学即被淘汰,后面的同学立刻补上。活动过程中,教师要注意观察,及时指出学生操作中的不规范之处,提高对技巧的掌握能力。当然,不管什么游戏,教师都要控制好度,既让每位学生体验到游戏的快乐,又锻炼身体。除此之外,教师也可以随季节的变化调整游戏规则,优化教学设计。但要把握活动宗旨:各项目均不能偏离学生健康的宗旨,切忌追求华而不实的表演,发挥课堂活动的价值,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

三、安全管理,保证体育课堂完整性

在课堂教学前,尽管教师已经对场地器材、活动项目做了周密的规划与安排,但是在实际课堂教学中,由于小学生冲动、好强的特点,以及一些器材的使用不当等原因,仍会存在安全隐患。教师一定要加强安全管理,制定全面、细致的安全制度,查看学生使用器材、锻炼方法等是否存在错误,如果存在一定要及时解决。万一事故发生,教师一定及时处理,将危害降到最低。此外,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及时向学生普及自我保护方面的教育,加强学生的安全意识,让学生学会如何自我保护。

比如,在进行接力赛游戏时,一些学生可能会因为争强好胜,显得有些急躁,跑的过程中可能会不小心摔倒,这就需要教师准备好消毒液、创可贴等药品及时医治。在教学中,我们经常会发现学生因为年纪小,生理和心理上都会有一股争强好胜的劲儿,加之安全意识较弱,在活动中很少关注自己是否安全。教师作为引导者,一定要在平时的教学中多加指导,在课堂上游戏进行前,着重向学生强调安全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树立输赢不重要,重要的要懂得团结、友爱、尊重的体育竞技理念,保证课堂完美地进行。

总之,一切都在矛盾、挫折中谋求发展,学生缺乏自我锻炼,教师作为体育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就要教给学生正确的运动方法,树立正确的锻炼意识。教师不需要对小学生过分的严格要求,但也不能松懈。教师要增加学生的实践活动体验,对小学生体能方面有很大的帮助。教师切不可忽视体育教学的重要性,要借助体育教学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拔苗助长终究不会成功,踏实是一切的根源,一步一个脚印,相信在学生和教师的共同努力下,用智慧引领,用汗水浇灌,用爱心扶持,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会更完善。

【参考文献】

[1]陈岩.“自制小器材”在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运用的实践探索[J].当代体育科技,2017(21).

[2]冯绮虹,张俭荣.小学体育课堂体能训练的有效措施[J].田径,2017(06).

[3]徐月娥.小学体育提升学生主动参与度的策略探究[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7(07).

[4]代奇勇.基于课改理念的小学体育微课教学[J].课程教育研究,2018(41).

[5]王会丽.浅论新时期小学体育教育[J].现代交际,2019(01).

猜你喜欢
提高质量小学
二年级下册期末质量检测(一)
提高幼儿教育质量的策略研究
让作文互评提高能力
漫谈初中作文教学
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作用与类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注重简约化给数学课堂减负的探讨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睡个好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