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红波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因此,更新教学思想,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探索有效的教学模式,非常重要。近几年,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作用日益凸显,替代了静止、呆板的老教具,图文并茂、声像俱佳,对学生,特别是低年级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能力、参与程度起到了的独特作用。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现代信息技术为我们提供了全新的教学方式,充分运用信息技术创设情境,使原本抽象枯燥的内容转化为有声有色、形象易懂的内容,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如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课文《葡萄沟》,以“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为主线贯穿全文,主要介绍了新疆葡萄沟的葡萄品种多、产量高,老乡热情好客,葡萄干的制作过程及颜色鲜、味道甜、非常有名的特点。
低年级学生形象思维能力强,但文章是靠语言文字塑造形象抒发感情的,而要使小学生通过文字来体会文中的情境,先得尽量让学生把书中描绘的画面与具体形象挂起钩来,增强文字的形象性学生才会想读。我借助信息技术给学生营造一个色彩缤纷、能动能静的教学环境。如在导入环节,我先出示地图,通过《中国政区图》《新疆行政区划图》的展示,让学生知道新疆在我国的西北部,吐鲁番是新疆的一个市,葡萄沟距离吐鲁番大约10公里;再播放歌曲《我们新疆好地方》,出示了烤羊肉串、哈密瓜、维吾尔族的歌舞、天山南北的风景、传说中的阿凡提等图片,让学生初步了解新疆景美物丰人聪慧;还让学生说一说自己了解到的与新疆有关的美景、物产、任务、故事,引起学生学习、了解葡萄沟的兴趣。
二、再现场景,培养学生学习能力
随着知识难度的不断增加,部分学生学起来会逐步感到困难,渐渐失去学习兴趣。这时,充分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制作带有音乐、视频、图片、文字的课件,从视觉、听觉上进行丰富和拓展,能更快速地拉近学生和文本的距离,使教学内容清晰地展现在学生眼前,一目了然,印象深刻。既帮助理解节省了教师讲解时间,又加快了教学节奏,留给学生更多练习的机会。如《葡萄沟》所介绍的吐鲁番的葡萄沟在遥远的新疆,离孩子们的现实生活比较遥远,风土人情更是大不相同。虽然课文有两幅插图和课文的二、三自然段相对应,但是对于这些以形象思维为主的孩子来说,单凭这些还是很难感受到那种异域风情的美丽。像“梯田、凉棚、热情好客、阴房、碉堡”等词语,只凭老师说或查字典,很难说清楚弄明白。然而,大屏幕一出现山坡上的条状阶梯式种满粮食的田地,夏天遮挡太阳乘凉用的各种草棚、木棚、折叠凉棚,节日里人们盛情接待客人,陰房和碉堡的图片,这些难点马上解决了。
理解“五光十色”一词时,我先问学生能不能用“五颜六色”代替“五光十色”,大部分学生都认为不能,可是又说不出为什么,只明白“五光十色”有颜色多的意思。这时我连续出示多张各色葡萄的图片:阳光下,一大串一大串的葡萄色泽鲜艳,非常诱人。接着再问学生上面的问题,学生马上说出,“五光十色”不但指葡萄种类多、颜色多,还有鲜艳的光泽,从而体会到文章用词的准确性。
学习课文第三自然段时,学生对葡萄干的制作段过程很难理解,这段我采用视频播放“葡萄干的制作”片段,直观形象的制作过程使学生豁然开朗了,再让学生看着视频,用上顺序词“先……再……然后……最后……”说一说葡萄干的制作过程。学生踊跃发言,更进一步体会到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产生了对葡萄沟的向往之情。
三、参与评价,增强学生主体地位
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评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对自我学习和教师教学的认识,还为主动学习开辟了新的途径,增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信息技术的运用,为学生参与评价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如《葡萄沟》一课,无论是生字的书写、课文内容的概括填空练习,都利用了投影仪将学生作品展示出来,学生互相点评;课后,学生们利用班级QQ群、微信群等交流工具,朗读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介绍与新疆有关的美景、美食、名人等课外知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得到了提高。
信息技术的应用,创造了一个宽松的学习氛围,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探索,发挥了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