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国丽
【摘要】课堂教学中的对话教学,对于教师来说,是以生为本的具体体现。对于学生来说,是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的有效形式。对于培养小学生创造性的语文教学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谈几点感想。
【关键词】小学语文 对话式教学 对话情境
一、教师创设民主、平等、真诚、信任的氛围是对话式教学的基础
师生对话应在民主、平等的基础上进行,没有民主、平等,就没有对话。这就要求教师从传统的高高在上的权威地位中走出来,要尊重学生、尊重差异,这实际上是一种人文精神的体现,其本身就具有极大的教育价值。教师要把话语权归还给学生,学生不仅有机会说,而且与教师共同决定着对话的形式和内容。另外,真诚、信任亦是对话不可或缺的前提。一方面,教师要相信学生有表达自己见解的能力,有自我发展的潜力;另一方面,学生要相信教师及其他同学在引导和帮助自己发展。这样,师生之间、学生之间才能彼此敞开自己的精神世界,进行真诚的交流和沟通。这样,民主、平等、真诚、信任和共同建设的对话氛围形成之后,师生双方共同交流的前提条件就具备了,也就打下了对话基础。
二、教师创设对话情境是对话式教学根本所在
教师要善于创设学生与文本的对话情境。学生对文本的对话是指学生对教科书、课外读物等文本的阅读理解。“理解是能动的,带有创造性质。”真正的对话,让学生最大限度地调动自身的经验储备,灵活地、多角度地体悟文本,让学生与作者、作品中的人物进行心灵交汇、情感交流,感受他们的思想。在学习《悲壮的一幕》《我的战友邱少云》这类情感深厚的文章时,教师就可以提出“文章哪儿让你最感动?把你的感受写下来。”这样的学习要求,引导学生自己阅读、感悟,实现与文本的对话。在学习《鲸》《蟋蟀的住宅》这类科普文章时,教师就引导学生说一说、做一做、写一写,在这样的活动中实现与文本的对话。
在教《蚂蚁和大象》时,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把学生带入故事情境,引导学生扮演小蚂蚁,扮演大象,在对话中轻松学习,尤其是当老师扮演“大象”,与“小蚂蚁”对话时,师生对话达到了高潮,当“大象”比赛输了,耷拉着脑袋时,“小蚂蚁”们有的告诉他失败的原因,有的批评他不该骄傲,有的让他振作起来,看到自己的长处……这样的课堂教学过程,教师不仅是引導者、学习的伙伴,还是一位共同的表演者,通过设计对话的情境,以一种敞开的方式去面对学生,以一个角色走进学生,从而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教师要善于创设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对话的情境,促进他们之间的交流。“对话式”的语文教学,要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彼此对话,相互交流,通过学生个体之间,学生个体与群体之间思维的碰撞和交融,来共享知识、共享经验、共享智慧、共享情感、共享语文世界的精彩与美妙。教师创设的问题情境、活动情境,让学生通过合作学习、小组交流等,从而鼓励学生讨论、争论、比较,达到教学目的。语文教学的任务就是要使学生的对话自觉化、习惯化、理性化。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生活、时事,让学生写日记、写随感、写作文,让学生在创作中不断地与自己的作品对话,不仅提高了写作能力,还实现了自我潜能的激发、生命的唤起与人格的塑造。
三、做好对话式教学,教师要善于倾听
教师善于倾听,就是对孩子最大的尊重。对话教学暗含着倾听的必然要求,善于倾听是当代教师素质要求。只有倾听学生、尊重学生、欣赏学生,给学生信心和勇气,才会唤起学生学习兴趣与自信,同时也让教会学生懂得尊重和欣赏其他人。一次,观摩一位著名语文老师上课,第一个环节是读书,该老师请了一位学生读第一节,读得结结巴巴,还读错了两个字,显然他并不是一个优秀生,该老师又请他读了两遍,还有读不准的地方,已有同学开始笑了,而该老师仍认真地倾听,耐心地鼓励,及时纠正错误,或许是老师的态度感染了学生,当那位同学流利地读完这节,全班响起了热烈的掌声。观摩那一节课上,那位同学竟频频举手,回答也相当精彩,整个课堂也体现了相互尊重、相互欣赏的氛围。教师善于倾听学生,不但能了解学生的知识水平,还能判断他们的理解程度,及时发现他们的困惑,准确进行引导。在学习《将相和》一文时,一位学生认为:“蔺相如机智勇敢,没动一兵一卒,就打了胜仗。”我及时捕捉了这一信息,追问:“你为什么认为赵国赢了呢?”学生就秦赵两国的大小、乐器的档次,以及是谁命令演奏的几方面进行了讨论,明确这场战斗的胜利是文将武将齐心协力的结果,从而使学生认识得到了升华。
作为小学语文教学,只有教师面向全体学生,才能促进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对话式”教学,就是要求教师必须面向全体学生,因此,教师要鼓励全体学生都积极参与到对话中来,关注每一名学生的需求,只有这样,对话的民主平等性才得以体现,在获取知识的同时,还让他们懂得如何学习,如何生活、如何思辨地思考,如何提高并改变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