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东
摘 要:文章主要介绍了春播花生高产种植技术规程,意在做好技术推广,达到增产增收的目的。
關键词:花生;春播;规程
春播露地种植是我国花生主要种植模式之一,在国内主要花生产区均有较大比例。虽然近年来春播地膜覆盖栽培技术得到大面积推广应用,但因露地栽培比地膜覆盖操作简便、技术要求低、省工和投入少,今后仍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
一、技术要点
1.选用优良品种
一般选择产量潜力高的中大果普通型、中间型或者珍珠豆型品种,全生育期在125~140天。适宜品种主要有:花育19、花育21、花育22、花育24、中花8号、中花16等。
2.创造高产土体,科学施肥
春播露地高产栽培田应选择土层深厚、土质肥沃、多年未种花生(经3~5年轮作)的粮田或菜地。前作收获后尽早秋耕或冬耕,耕深25厘米为宜。施肥以有机肥料为主、化肥为辅,底肥为主、追肥为辅。
3.建立合理的群体结构
春播露地栽培一般每亩10 000穴(20 000万株)。播种时要选用生活力强的一级大粒种子作种,双粒穴播,提高播种质量,使苗株达到齐、全、匀、壮。
4.加强田间管理
春播露地花生群体植株前期易徒长,后期易早衰。因此在田间管理上总的原则是前控后保,确保稳长不衰。
(1)及时释放幼苗
当花生幼苗穿破地膜露出真叶时,及时将播行上的土埂撤到垄沟内。缺穴的地方及时补种,种子应催芽,补种时浇少量水。对于膜上播种行上方压土不足,花生幼苗不能自动穿破地膜的,要人工破膜放苗。放苗应在上午9时前或下午4时后进行。具体做法是在播种穴上方开1个直径4~5厘米的圆孔,并在圆孔上盖高4~5厘米的土墩。当幼苗再次露出,基本齐苗时,及时将膜孔上的土堆撤到垄沟内。四叶期至开花前及时抠出压埋在地膜下面的侧枝。
(2)注意防旱、排涝
夏花生对干旱十分敏感,任何时期都不能受旱,尤其是盛花和大量果针形成下针阶段7月下旬至8月上旬是需水临界期,干旱时应及时灌溉,同时,夏花生也怕芽涝、苗涝,应注意排水。
(3)及时防治病虫害
①苗期重点防治蚜虫 当有蚜株率达20%时,用30%蚜克灵2000倍液或10%吡虫啉4000倍液,或40%毒死蜱乳油1000倍液喷雾,每亩药液用量40~50千克。
②生长中期重点防治棉铃虫和蛴螬 蛴螬:用5%辛硫磷颗粒剂2.5千克或10%毒死蜱1.5千克加细沙土20千克,犁地时撒施或苗期中耕时撒施于植株主茎处。结荚期用40%辛硫磷乳剂或40%毒死蜱乳剂或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000倍药液灌墩。棉铃虫:用50%辛硫磷1000~1500倍液,1.8%阿维菌素2000~3000倍液,或10%吡虫啉4000倍液等喷雾。
③后期重点防治叶斑病 田间病叶率达到6%~8%时开始喷药,每10~15天喷1次,连喷2~3次。常用药剂有72%农用硫酸链霉素可溶性粉剂、1.5%多抗霉素可湿性粉剂、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
④通过早清棵、深锄地,蹲苗促早发。露地栽培应于花生基本齐苗后及时清棵。出苗至始花期间,应采用大锄深锄垄沟、浅锄垄背的中耕方法,共进行2~3遍,以利散墒提温和保墒防旱,促进主根深扎,侧根和主要结果枝的早发,为节密、枝壮、花多、花齐打下基础。
5.中期管理
主要通过肥水管理、防病治虫、化学调控等措施,控棵保稳长。花生在开花下针期对土壤干旱敏感,中午叶片轻微萎蔫(翻白)时,应及时灌溉。叶斑病防治应从发病初期开始,每隔10~15天喷一次叶面保护剂,如波尔多液等,也可根据发病种类喷施多菌灵、百菌清、代森锰锌等杀菌剂。植株如有徒长趋势,应及时叶面喷施1 000毫克/千克B9水溶液或50~100毫克/千克多效唑水溶液,每亩喷施50~75千克药液。
6.后期管理
主要通过肥水管理,保叶防早衰。饱果成熟期应进行根外追肥,一般每隔7~10天叶面喷施一次1%~2%的尿素和2%~3%的过磷酸钙水溶液,共喷施2~3次。如0~30厘米土层土壤含水量低于最大持水量的50%时,应小水轻浇饱果水。土壤水分较多时,应注意排涝,防止烂果。
二、注意事项
春播露地栽培播种时一般土温和气温均较低,尤其是在长江流域花生产区,播种时经常遭遇阴雨天气,导致土壤低温高湿,应注意抢晴天适墒播种,保证出苗质量。
三、适宜区域
黄淮海、长江流域和华南花生产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