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文章探寻株洲随班就读工作经验,围绕核心“教育本质”层层开展。随班就读在以行动诊释教育本质的过程中:打造教育整体,致力于教育的共通性;推崇教育个性,致力于教育的多元化;回归教育本质,致力于学生的核心素养。随班就读以“教育的共同生长点”不断深化普特学生各类别层次的个性发展,力图打开面向所有学生的全面融合通道,链接政府、学校、社会、家长、学生于共同修炼中,将教育拉向无功利的价值追求,紧扣生命与爱,保持教育初心,奔向“我和你一样”的教育理想与追求。
关键词:随班就读;特殊教育;核心教育
中图分类号:G760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9-05-23 文章编号:1674-120X(2019)29-0087-02
《豆豆的成长经历》是株洲某中学一名老师为他班级的一名随班就读孩子记录的系列成长故事。故事里没有起伏跌宕,一笔一画娓娓道来的只是那些生活的平凡事。这“平凡”记录的只是与万千孩子一样不同的成长经历而已,这“平凡”展现出来的只是想要实现“我和你一样”的生命表达。
随班就读“南有株洲”的经验积淀,为株洲新一轮随班就读的深入推进打下了扎实的根基,面对特殊教育提升计划,株洲的随班就读表现得热情而从容,奋发而胸有成竹,展现出特有的气质。笔者一路走来,抽丝剥茧,探寻株洲随班就读工作经验,有一个清晰明了的脉络,脉络的核心就是“教育本质”。随班就读如何以自己的作为来诠释教育本质?
一、打造教育整体,致力于教育的共通性
(一)文化浸染,点面相通
株洲是一个崛起的新移民城市,包容是株洲的社会德性,融合是株洲的组织凝聚力。这也造就了株洲坚韧不拔、敢为人先、追求卓越的城市骨气。在时代地域的滋养下,株洲的教育里有一个“整体”的思维方式,这“整体”的思维方式关照的不仅是整体的教育质量、整体的普特融合氛围,还有随班就读工作整体的布局与整体格局的建立。以整体的思维脉络来探寻株洲随班就读工作,不难发现它是以文化为支撑的行文底色,注重写意,强调艺术的气象万千。随班就读建设者及工作者犹如水墨大师,怀着人文的情怀、广阔的视野以及教育的大艺术思维大笔挥洒,经由浓墨铺染,再淡墨烘托,加之轻彩渲染,由此构筑出主体突出、层次鲜明、张弛有度的佳作。随班就读工作借着智慧与艺术的指引,就在这浓淡相宜、点染相接中沉淀骨架,缕出层次,渐显神韵。同时,它也注重“写实”,强调生命的强健有力。随班就读是一个有生命的工作,需要一群人以生命来影响更多的生命。随班就读示范点校犹如兼收并蓄的能量场,一方面接收吸纳更多的能量来强健自体,做出品质;另一方面辐射能量影响其他学校,实现以示范点校带动区域内工作发展的目标。由此,株洲随班就读通过搭建整体框架,以点带面,点面结合,达到层层指导、辐射传播、点面相通的效果。
(二)理念引领,和谐共生
株洲随班就读秉持大教育观,随班就读普特融合不仅是在特殊对象层面,更是强调与广大师生、普通大众的融合行动。在工作初期,株洲随班就读就致力于打造融合行动图标文化,联动各方共筑教育理想蓝图。株洲随班就读图标文化,是以“尊重差异、重视差异、消除歧视”为理念导向,倡导 “平等、尊重、支持、融合”,致力每个教育对象“人”的发展,共同捍卫与成就生命的意义与价值,达成“环境支持,自然融合,和谐共生”的教育理想。在大教育观的目标导向下,株洲随班就读根植于教育整体,连接了普特儿童、教师、家长、社会大众,面向所有人,受惠所有人,教育成为一种共同体。特殊儿童就在这样一个根基深广的沃土上获得自然的支持与生长,株洲随班就读就在这样的识见与志向中铸造 “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共飞蓝图。
(三)践行践思,共通共融
如果说,图标文化是株洲随班就读教育理念共识的体现,那么,教育实践则是株洲随班就读教育行动的有力落实。陶行知的“教育即生活”既是对随班就读工作的指导,也是对随班就读工作的检测。在这场教育与生活的融合中,株洲随班就读立足整体教育格局,链接政府、学校、社会、家长、学生不同层面,紧扣“教育生活”本质,于生活中推行共通共融行动,开启了“走进去,走出来”普特双向融合之路。助学伙伴手拉手、家长公益行等活动丰富开展,共通共融共成长,铺设特殊孩子普通成长路。当你漫步融合校园时,你很难辨认哪些是普通孩子,哪些是特殊孩子,涌动活跃的生命状态就是每个生命的本真状态。
二、推素教育个性,致力于教育的多元化
(一)个性发展,特色创新
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叶子。基于这种求异的思维方式,从学生层面开展的“学生变形记”旨在通过不同角色的体验与感知,让学生理解差异,学习尊重,学会相处。从教师层面开展的“教师变形记”旨在通过角色担当,收获更多专业知识与技能以胜任融合工作。从发展区域随班就读本土化特色来说,体现为依循各区特色办学。株洲城五区的办学特色各有不同,因此,随班就读特色也是各有千秋:天元区依循“互联网+教育品牌”,在随班就读工作领域推送五项微课程,包含学科、运动、生活技能、常规常识、亲子教育等;荷塘区依托人文素养的深厚积淀,在随班就读工作领域打造心理与国学特色课程;芦淞区借助丰富的商业资源和社工资源,在随班就读领域大力推行社会实践活动课程;石峰区依循科技、环保教育专项,在随班就读领域推行体验式课程;云龙区地处乡村森林地带,在随班就读领域积极探索自然生态课程。正是因为各区各校立足根本,突出个性,才给株洲市随班就读工作涂抹上了鲜明亮丽的色彩。
(二)专业引领,多元整合
株洲随班就读不是孤立地进行,而是在与普通教育相融基础上的个性化创造,它重在打破普特围墙,还原教育整体,实现特殊教育与普通教育的深度融合。株洲隨班就读在践行深度融合的专业探索中,以“教育的共同生长点”为引领,并将“教育的共同生长点”作为普特教育深度融合的关键点与核心点。株洲随班就读借着“教育整体”的共通发展而不断深化各类别层次的个性发展,力图打开面向所有学生的全面融合的通道。在专业引领中突出多元整合,第一,以特殊教育学校为指导中心,向各区校进行专业辐射,改变随班就读孤立无援的状态。第二,积极鼓励各区校充分发挥教育自主探索性,将随班就读的深度融合纳入学校主体责任中。第三,搭建区域间交流学习平台,促进教育联动,实现资源的共享与整合。第四,各资源教室开展以个案为基本线索的资源教室方案建设,立足随班就读工作专业引领。第五,倡导家长、社会公益互助,促进正向能量不断流动。由此,株洲随班就读构筑了专业引领、多元整合的发展格局。
三、回归教育本质,致力于学生的核心素养
(一)教在艺术,育在守候
询问融合班级里一个8岁二年级小学生:怎样看待关于特殊儿童的“我和你一样”?她若有所思,不断说出的话让人惊讶于孩子有这样的识见:“我和你一样都是可爱的孩子!我和你一样都是笨笨的孩子,从小也不会说话,很多事情也不会做,我们都是慢慢地长大!如果你想教育孩子,就让他们放开天性地玩耍,让他们感觉快乐,这样才能让他们自信地回到社会。”你跨越你的障碍看世界,我跨越我的狭隘看世界,你让我透过你的生命看到另一个我,我让你透过我的生命看到另一个你,在这场共同修炼的成长中,生命的意义是一样的,每个生命的期盼和追求都是一样的良善与美。既然一样,何分彼此,唯有携手共进、融合互补才是对彼此生命的最好诠释。我们所要做的就是卸下浮华,让所有的生命都回归教育的自然生长,耐心等待时间的轮转里叶儿渐肥,枝兒渐壮,耐心感受生命跟随自然的节奏而舞蹈伸展的欢愉。多姿多彩的生态世界里,哪一个又不重要呢?株洲的随班就读深谙于此,将教育拉向无功利的价值追求,成长为一种慢的教育艺术生长。这种影响不只是在随班生中,也逐渐显现在了普通学生中,对一个融合学校的教育办学理念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比如:随班就读新起之秀的天元区银海学校将 “全纳教育、全面发展”定为办学宗旨,教师们不由自主地放下焦虑,满怀信心和期待,耐心守候每一朵花开的时间。
(二)玉在温养,功在点滴
同样询问八岁学童:怎么让特殊孩子回到社会呢?她如是说:“第一步,要团结一心,努力去追求自己的梦想。第二步,金生丽水,玉出昆冈。你想要得到发展,就要接受良好的教育。人就像一块玉一样,这块玉出自很好的教育。比如说特殊孩子,他们就像一条河,来往往,去匆匆,也像小树苗,我们不要阻挡他们,要让他们有信心的长大。”是啊,株洲随班就读一开始就定义为微笑的、温暖的事业,倡导投人其中的教育工作者要以快乐阳光的心态从业。在空间建设中,积极构建阳光温馨的资源教室,打造尊重与接纳的原生班级;在师资培训中,要求学校领导、德育主任、年级班级主任、资源教师等上下一心,包容接纳每一位学生。这样的识见与心态,也自觉引导着学校师生在生活学习中用平常心、友爱心为身边的折翼天使保驾护航,他们你帮我助,幸福快乐,教师们用心之笔记录下的那一个个平凡却有感染力的校园故事成为永恒的风景。故事画卷里,不分彼此,相互激励,共同成长;故事画卷里,不同生命的交集与呼应,从心灵到行动的历练与统一,叮咚有声,婉转动听。这是教育的自然生长,是教育孜孜培养的学生最为重要的核心素养。
有首歌曲的歌词这样写道:“我和你一样,一样的善良,一样的坚强,一样的青春焕发金黄色的光芒,一样的全力以赴追逐我的梦想,一样为需要的人打造一个天堂,所有的付出只因爱的力量。”做好随班就读,归根结底就是要“明白爱的真谛,不忘教育初心”。教育的艺术耐人寻味,它的智慧关乎人生。做好人,做好事,做好教育,实现我和你一样。
参考文献:
[1]皮悦明,王庭照.融合教育背景下我国特殊教育研究的范式及其转型——兼论社会网络范式[J].中国特殊教育,2018(12):3-9.
[2]熊琪,Terry Cumming,李泽慧.随班就读教师融合教育教学效能感研究[J].中国特殊教育,2019(2):55-57.
[3]许家成,周月霞.资源教室的建设与运作[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6.
[4]张文京.特殊儿童班级管理[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7.
课题项目:本文为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7年度立项课题“区域性随班就读支持服务体系的建设和实践研究”(XJK016CZXX083)阶段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何果(1980-),女,湖南株洲人,高级教师,本科,研究方向:特殊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