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涛 石黄霞 徐磊
摘要:文章以电气类应用型本科核心课程发电厂电气部分为例,阐述了课程思政的背景,分析了发电厂电气部分课程思政建设的现状及原因,并从塑造教师课程思政角色、重新构建课程思政教学体系、充分利用课前五分钟、根据课程章节内容融入思政元素四个方面对课程思政建设进行了简要的探讨。
关键词:思政元素;课程思政;专业课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9-05-07 文章编号:1674-120X(2019)29-0056-02
一、引言
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和国家五大综合能源基地之一,新疆这片神奇美丽的土地上拥有三大油田、九大煤田和九大风区,蕴藏着大量尚未开发的能源,是中国重要的能源储备基地,而新疆能源的开发和利用需要大量的电气类应用型人才。发电厂电气部分作为电气工程专业最核心的课程之一,在专业教学体系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也是一门理论与实际结合较紧密的课程。对发电厂电气部分课程内容掌握得如何,僅反映学生到岗后能否尽快适应生产一线的技能要求,但企业的需求是具备综合职业能力和全面素质的应用型人才。高校肩负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责任和使命,但由于边疆地区大学生思政教育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所以创新边疆地区大学生思政教育的方式方法,使他们能够成为政治过硬、立场坚定的边疆地区优秀人才,成为奉献国家、回报边疆地区的社会主义新时代大学生,是对思政课程教师提出的要求。在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背景下,对专业课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如何在电气类应用型本科核心课程发电厂电气部分的授课过程中融入思政元素,实现全方位育人,需要对该课程的思政建设进行探讨,找到一条适合培养边疆地区的电气类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道路。
二、课程思政的背景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 “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1]
课程思政理念以“培养什么人”这个教育的首要问题为根本导向,以促进学生成长发展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强调所有课程都有育人功能,所有教师都有育人职责,所有课堂都是育人的主渠道。[2]
课程思政这一立德树叭创新理念与实践,将高校思政教育的“主渠道”从单一的思政理论课延伸到了各门、各类全部课程。[3]在课程思政理念的指导下,高校思政教育“主渠道”得到了拓展,但这绝不是思政理论课既有“主渠道”地位的降低或削弱,而是在强调所有课堂都是育人“主渠道”[4]
而如何发挥“主渠道”作用,成为专业课教师亟待深入思考的重要问题。
三、发电厂电气部分课程思政建设的现状及原因
(一)教学理念更新不够
高校作为培养学生的最后一站,起着重要的作用,而教师处在教育教学的第一线,是课程思政的实践者和探索者。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的内容、教学的方式方法等都直接影响课程思政的落实。课程思政的最高、最根本的教学理念,就是要培养新时代社会主义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但部分专业课教师存在教学理念更新不及时的问题。
一是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的改革需要经过充分的探索和实践,发电厂电气部分课程目前暂无通用的课程思政模式可遵循,需要一线专业课教师不断在教学过程中进行摸索实践。
二是部分专业课教师在潜意识里仍然认为课程思政应该是思政理论课教师、专职辅导员、专职班主任的工作,而作为专业课教师的自己,主要的职责是以专业知识育人,应该将精力放在培养学生专业技能方面。
三是突显发电厂电气部分课程的知识地位,一部分教师认为学生必须要学好该专业课程,才能在以后的生活及工作岗位上安身立命,而对于课程思政内容,则存在“其他课程老师会讲授的”“少讲一点没关系”等臆断。
(二)人才培养模式缺乏与课程思政的结合
一是在高校现有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大纲中,没能体现课程思政理念,现有的思政课程主要以马克思主义哲学、毛泽东思想、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国近代史纲要等课程作为思政课程的支撑体系,而在发电厂电气部分课程的培养方案和大纲中,理论课程的讲授更多地侧重于设备原理的演示和分析、短路计算、设备选择、主接线设计、配电装置等专业知识,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很少将思政元素与专业课知识很好的融合;二是在各实践环节,如实验课、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及毕业设计等教学环节,仍是以完成教学任务为主,均未与课程思政相结合,而以上各实践教学环节对学生思政教育成果的固化、扩展、丰富、提高整体有着很好的促进作用;三是由于发电厂电气部分课程内容多,学时少,为了严格按教学计划完成教学任务,故课程思政在教学过程中并未得到充分开展。
(三)学生对课程思政认识不到位
学生对课程思政认识不到位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发电厂电气部分课程未能与课程思政较好融合成为生动载体,无法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二是课程的考核方式过于单一,由于非题库出题,且仅仅考核专业课知识,故存在以理论考试成绩论英雄的现象,从而导致课程思政存在“应付”的现象,学生对课程思政不能人脑人心;三是企业在选拔人才过程中,课程思政的内容体现较少,主要还是以专业课程的考核作为“择优录取”的依据,从而进一步弱化了课程思政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
四、发电厂电气部分课程思政建设的方法
(一)塑造教师课程思政角色
“课程”作为课程思政改革的载体,重点在“思政”,“教师”是关键。当前专业课程教师普遍存在“术业有专攻”的思想,这一观念在一定程度上延缓了课程思政建设,如何成功塑造教师本身课程思政的角色至关重要。一方面,根据全方位育人要求,需要教师转变角色,结合专业特点,以专业知识技能为载体,将“思政元素”创造性地融入课程中,通过润物无声的方式将“正能量”根植于学生思想中。另一方面,教师要转变角色、创新授课方式,找准课程思政的“切人点”,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用第一课堂内容指导第二课堂的实践,用第二课堂内容检验第一课堂内容,突显专业课中的“思政元素”。
(二)重新构建课程思政教学体系
一是细化教学目标,在人才培养方案、教学大纲中体现课程思政引领;二是对课程内容进行梳理,在兼顾教学内容的理沦性、实践性、前沿性的同时,持续强化课程思政的内涵和导向;三是严把课程教学各个环节,通过模块化教学、一体化教学等模式,充分挖掘课程体系中的思政元素;四是建立合理评价体系,在课程评价体系中,不仅仅考核学生专业知识掌握情况,同时将“思政元素”作为一个评价点,通过课程思政综合测评后,客观评价学生各方面综合素质的变化情况。
(三)充分利用课前五分钟
根据新疆工程学院关于开展“课前五分钟”思政教育的相关要求,全体教师在讲授“课前五分钟”时,必须充分准备思政教育专题内容,通过理论学习、文件解读、政策分析、诵读经典、学习楷模、礼赞模范、致敬“双百”、瞻仰先烈等专题及让学生观看《微党课》《大国重器》《必由之路》等纪录片,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充分培养学生热爱边疆以及扎根边疆的理想信念。
(四)根据教学环节内容融入思政元素
教师要围绕课程思政所要求的教学目标,将思政元素融人发电厂电气部分课程教学体系。如何将思政元素融入课程,其思路、方法、途径有很多。
首先,在理论授课中渗人思政元素。例如,在讲授第一章绪论时,教师可结合电力工业国内外发展现状,重点讲述我国电力工业的飞速发展,如我国电力工业超级工程“三峡”“奥岭核电”等工程,充分提升学生的国家荣誉感;在讲授我国风力发电过程中,重点讲述新疆地区风力发电概况及哈密南-郑州±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等,培养学生热爱边疆、建设边疆的信心和决心;在讲授负荷日算、短路计算等方面,重点培养学生认真仔细的态度;在讲授电气设备选择、配电装置等方面,要结合专业前沿科技,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其次,在工程案例中渗人思政元素。教师讲授企业工程案例中的故障及事故,可充分调动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积极性。因地處边疆,工程施工及运行过程中会涌现出很多民族团结的案例,这对学院民族团结一家亲和“三进两联一交友”活动的开展具有较好的推动作用。
再次,在指导交流中渗人思政元素。指导交流的形式有很多种,如随堂作业、课后作业、课堂发言讨沦、课程设计等,只要教师把控好方向,就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如让学生同宿舍人员讨论问题,让各民族学生组小队完成课程任务等,均能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同时也潜移默化地增进了各族学生的感情。
最后,在实践教学中融入思政元素。在学生到学校变电站进行认识实习,到光源电力、康师傅等企业进行生产实习和顶岗实习过程中,通过企业工程师现场讲解、学生动手操作、交流探讨等方式,培养学生立足岗位、爱岗敬业、开拓创新的精神。
五、结语
在全国各高校纷纷开展“大思政”情况下,如何在专业课教学过程中有效形成课程思政,需要更多的实践。而在专业课中渗透思政元素,需要教师巧妙设计,同时要处理好思政元素与专业知识融合后的平衡关系,切实增强专业课教学的全方位育人功能,故课程思政也是对全方位育人的回答与践行。
参考文献:
[1]习近平.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
[2][3]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高校立德树人需要思政课更大担当[N].光明日报,2019-04-18.
[4]牛秋业.以专业课教学为平台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模式[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5,31(1):78-81.
作者简介:付涛(1985-),男,河南息县人,讲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