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银萍,宋振宇,窦益华,郑杰
西安石油大学 机械工程学院 (陕西 西安 710065)
国内外学者对气井井下节流工艺做过许多研究和探索。 ROS 和Poettman[1-2]在特定假设条件下,推导出节流嘴产出状态模型, 但在实际应用中不太理想。 在国内,彭贤强等[3]对井下节流装置进行了改良,对井口和井下节流进行了对比分析。 韩丹岫等[4]分析了气井中安装节流装置和未安装节流装置时流体温度、压力变化规律,建立了气井管流预测模型、压降预测模型和节流动态预测模型, 取得了良好的预测效果。 油田防止水合物生成的实际应用中存在以下问题: 集气管线中气流温度容易受环境温度的影响,当温度较低时,易形成天然气水合物;地层压力较低会导致气流流速过小、携液能力差[5]。 天然气水合物生成的初始温度会随着环境压力的变大而升高, 故采用井下节流工艺来减小压力以降低水合物生成初始温度。当前对于节流前后温度、压力场变化研究比较成熟,但对于节流过程中,尤其是流体流经节流嘴时流态变化和流动特性的研究还不够深入。
通过研究节流过程的气体流动机理, 建立了气体通过节流孔径时的温降、压降模型,分析了温度和压力对水合物生成的影响。
井下节流是将节流装置安装到井筒中合适的区域,通过节流过程来实现流体降温降压的目的。节流后的低温流体通过地热加热, 使井口流体温度能够高于水合物形成的初始温度。相比于井口节流工艺,不仅提高了气流携液能力,还节约了加热燃气,降低了安全环保风险。
节流嘴可简化为一个突缩突扩的装置, 节流嘴前为突缩过程,流体流域面积减小,损失的压力能转换为动能,气流膨胀后流速提高。节流后流体流速和节流孔上下游压力比、节流孔径大小有关;当通过节流孔径的流体流速接近声速时, 下游压力波动则不会影响上游压力稳定[6-7]。
Perkins 气液两相嘴流节流机理模型描述了混合物(绝热、无摩擦损失)流动过程的气液两相嘴流特征[8]。 该模型遵循能量守恒,并结合热力学基本理论,且不需要判断气井的临界流动状态。
其质量流量表达式:
式中:p1为节流器入口压力,MPa;v1为油嘴上游比容,m3/kg; fo、 fg、 fw为 油、气、水 的 定 容 比 热 容,J·kg-1·K-1;pr为临界压力比, 无量纲;F 为气体热容比, 无量纲;A1、A2分别为油嘴上游油管截面积、油嘴喉部横截面积,m2;ρo、ρg、ρw为混合物油、气、水相密度,kg/m3。
气体通过井下节流嘴时, 由于气体流速过高来不及与外界环境(包括油套环空、套管、水泥壁面、地层等组成的多环壁)进行热量交换,该过程可视为等熵绝热膨胀过程,且天然气通过节流嘴时,由于涡流、摩擦等发生扰动,因此该过程是不可逆的[9]。 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等熵过程能量转换关系为:
式中:V1、V2为节流前后气体流速,m/s;h1、h2为节流前后气体比焓,J/kg;z1、z2为节流前后位置,m;ws为气体所做机械功,J/kg;q 为气体与周围环境的热交换,J/kg。
当天然气流经井下节流嘴时,可假设:节流前后动能变化相对于焓值变化可以忽略;忽略气体做功;天然气通过节流口径时流速很高, 来不及进行热交换,可忽略热损失q。
在上述假设下,公式(2)可化简为:
节流过程前后流体动能变化相对于焓值一般都很小,可忽略不计。内能消耗使气体经过节流嘴时温度骤然下降,水合物生成的露点温度高于气体温度,节流后水合物容易产生。 节流前后两截面焓值相等h1=h2,但节流过程焓值变化是先降再升,并非是等焓过程。
节流后的天然气经过节流嘴时, 气体流动主要服从节嘴流方程。 节流后的气井产量与压力比在坐标轴中可分为临界区和亚临界区, 如图1 所示。 当时,属于临界区域,气体经过节流嘴时流速超过声速, 输气管网产生的压力波动不会影响节流嘴上游;当时,达到亚临界流动状态, 此时输气管网产生的压力波动会影响节流嘴上游[10]。井下节流嘴具有减缓压力波动、稳定产量等功能。 根据热力学原理,达到临界流时满足:
节流压差为
式中:k 为天然气的等熵指数,无量纲; p1为节流器入口流体压力,MPa; p2为节流器出口流体压力,MPa。
图1 气井产量与管网压力关系
以苏里格某气田为例, 节流前压力p1为17.31 MPa,节流后压力p2为6.11 MPa,临界压力比βk为0.35,节流后气体处于临界流动状态。无论节流后气体产生任何压力波动,对气井产量都不会产生影响。
天然气经过节流后,气体压力降低,体积膨胀,使气体流速加快,提高了气体携带液体分子的能力。井筒气流将井底液体输送至井口所需要的最小载流量为[11]
式中:Qg为最小卸载流量,103m3/d;p 为流动压力,MPa;T 为井底气流温度,K;Z 为天然气偏差系数,无量纲;γg为天然气相对密度,无量纲;ρL为液体密度,kg/m3;A 为节流孔径面积,m2;σ 为气液表面张力,N/m2。
现有井下节流工艺, 在初产阶段气体流速可达到声速,气流将井筒中积液全部排出且不滑脱。随着地层压力下降, 节流器上游产生的段塞流在经过节流孔时, 液体段塞在气孔剪切作用和高速气流冲击下变成尺寸小的液体,节流器下游为雾状流。当井底压力接近衰竭时, 气体流速过慢无法对上游段塞流起作用,节流器上游变为泡状流,气体上下游压差基本为零,气体只能以气泡穿过液柱上升,节流器中充满积液[12]。
气体流经节流嘴时, 当节流前后气体压力比超过0.55,则达到临界流动状态。此时通过节流嘴的气体流量达到最大值,既不可继续增大,也不能降低为零。 临界状态下,产量和节流嘴参数关系为[13]
式中:Qmax为临界状态下经过节流嘴的体积流量,m3/d;d 为节流嘴直径,mm;p1为节流嘴入口压力,MPa;T1为节流嘴入口流体温度,K;Z1为节流嘴入口处气体偏差系数,无量纲。
可得节流嘴直径计算公式:
气体做等熵膨胀时,温度与压力之间存在如下关系:
采用摄氏温度单位,公式(9)可表示为
假设温度梯度(M0)折算到节流嘴所在深度(Lc)的地层温度接近节流嘴入口处的流体温度(T1),用摄氏温度单位来表示T1,则
将公式(11)带入公式(10),可得:
节流后气体温度必须高于该压力条件下水合物生成初始温度, 才可以防止天然气水合物生成,即t2>th。 而节流后气体温度与节流器所在位置有关[14],可得节流器最小下入深度为
式中:t1为节流前流体温度,℃;t2为节流后流体温度,℃;Lc为节流器下入深度,m;Lmin为节流器最小下入深度,m;th为水合物形成温度,℃;t0为地面平均温度,℃;M0为地温梯度,m/℃;k 为临界压力比,无量纲。
以某气井为例,该气井井深为2 350 m,在不采用节流工艺的情况下, 该井井口压力远超输气管网承受压力的极限,同时在井口位置易生成水合物。为了达到防止水合物生成的目的, 采用井下节流的方式来降低井筒气流压力。 井下节流器下入深度为2 100 m,采用的节流器是DY-56 型节流器,节流器节流口径d=3.4 mm,气井产量Qg=2.66×104m3/d。 图2 中(a)和(b)分别是节流前井筒温度、压力随井深变化情况。
图2 节流前井筒温度、压力随井深变化趋势
为满足井口外输压力且输气管网中不会产生压力过载,井口压力P0需小于3.5 MPa。经计算并结合地层温度、压力变化梯度得到井筒气流温度、压力随井深变化数据。 节流压差ΔP=11.11 MPa、节流温差ΔT=22.91 ℃、节流压力比βk=0.34,属于临界流动状态。节流后井筒温度、压力随井深变化关系如图3 中(a)、(b)所示。
图3 节流后井筒气体温度、压力随井深变化关系
通过图3(a)可发现节流前气体温度随地层温度按线性规律逐渐降低,未出现明显波动。当气流经过节流嘴,气体温度骤然下降;在气流向井口流动的过程中,地层温度高于节流后气体温度,气体吸收地层热量减缓温度下降趋势, 当到达井口时不需要地面加热装置供热。由图3(b),气体经过节流嘴时,节流装置有效地实现了节流压降的目的, 节流后气体在上升过程中压力逐渐衰减;当气体到达井口时,水合物生成露点温度低于该压力条件下气体温度,水合物不会生成。
1)采用井下节流工艺生产,可以取消井口加热装置,节约加热燃气费用,简化生产流程。
2)以某气井为例,节流压差ΔP=11.11 MPa、节流温差ΔT=22.91 ℃, 通过井下节流可降低气体温度、压力。 并利用地热为节流后气体加温,改善了水合物生成条件,减少了水合物抑制剂的使用。
3)以某气井为例,当节流压力比βk=0.34 时,节流嘴气流属于临界流动状态, 管网压力波动不会影响节流嘴上游气体压力和气井产量。
4)气井产量受节流嘴直径、节流嘴上下游气体压力、温度等因素的影响,气井可以在较长时间内保持相对稳定的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