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凯歌
(河南大学淮河医院 郑州450007)
颅脑损伤(TBI)患者常伴认知功能、语言功能及心理创伤[1],给予早期康复与延续性康复治疗为降低致残率和并发症发生风险的有效手段[2]。行动研究是以批判理论为基础,通过合作式自我反思的探究工作形式,解决实践过程中的问题。它不局限于对现状的描述、评判,更着眼于对现状进行改变,重视实践过程。行动研究应用于护理实践中,要求研究者与实践者共同参与研究和实践,这可以提高护理质量[3]。本研究分析行动研究法指导下家庭护理在颅脑损伤患者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8月~2018年10月河南大学淮河医院收治的96例颅脑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观察组男32例,女16例;年龄38~76岁,平均(57.16±5.82)岁。对照组男31例,女17例;年龄39~74岁,平均(57.23±5.79)岁。两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1)符合重型颅脑损伤诊断标准;(2)出院时生命体征稳定,遗留不同程度神经功能损伤;(3)患者本人或家庭照护者对本研究知情,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中途失访;(2)头部外伤前已存在原发病所致功能障碍;(3)家庭照护者照护能力评分低于80分。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于住院期间采用常规康复护理,在保证患者生命体征稳定、神经功能缺损症状未进展前提下,48 h后进行康复干预,指导其进行良好体位摆放及被动运动,开展个体化日常生活能力训练、认知与语言功能训练;出院前进行健康宣教并制定继续康复训练计划,告知患者及其家庭照护者康复计划内容与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实施行动研究法指导下的家庭护理。(1)问题分析:分析颅脑损伤患者照护者的需求;分析影响患者康复护理行为的因素。(2)制定计划:采用集体授课及床旁指导方式进行,以照护者掌握疾病相关知识与康复护理要点为学习目标,应用颅脑损伤知识评估表对照护者知识掌握情况进行评估。(3)行动:康复治疗师每周二、四下午2点于教室集体授课,发放颅脑损伤相关知识手册,每天护理查房床旁指导1次,包括急性期指导家属帮助患者良性摆放肢体;指导家属帮助患者做被动、主被动结合、主动关节活动度维持训练;四肢肌力训练,由医护人员及患者家属对患者施加阻力,或患者借助自身重力提供阻力,开展动/静态抗阻训练;于病情允许下进行早期坐站平衡训练;进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训练,包括转移、摄食、修饰、穿衣等。(4)观察与反思:患者入院7 d内对照护者关于急性期康复护理知识的掌握程度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完成行动,采取个性化床旁指导,提高患者依从性,同时做好总结,将总结结果转入下一轮。两组均连续干预2个月。
1.3 观察指标 (1)采用医院焦虑抑郁评定量表(HADS)评估患者心理社会状态,该表共含14个条目,医院焦虑抑郁量焦虑亚量表(HADS-A)、医院焦虑抑郁量表抑郁亚量表(HADS-D)两个量表各含7个条目,满分均为21分,以0~7分为阴性;8~10分为轻度;11~14分为中度;15~21分为重度。(2)于干预后1周、1个月、2个月采用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估患者认知功能,该表满分30分,得分越低认知功能越差。(3)于干预1周、1个月、2个月后应用改良巴氏指数评分量表(MBI)评估患者生活质量,该表满分100分,得分越高生活质量越好。(4)记录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包括便秘、感染、肩手综合征、关节挛缩。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数资料以%表示,行χ2检验;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检验;重复测量数据采用方差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心理状态评分比较 观察组干预2个月后HADS-A评分、HADS-D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 1。
表1 两组心理状态评分比较(分
表1 两组心理状态评分比较(分
注:与本组干预前比较,*P<0.05。
?
2.2 两组MMSE评分比较 观察组干预1周、1个月、2个月后MMSE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MMSE评分比较(分
表2 两组MMSE评分比较(分
注:与本组干预前比较,*P<0.05。
组别 n 干预前 干预1周后 干预1个月后 干预2个月后观察组对照组48 48 F P 17.45±1.82 17.56±1.79 0.299 0.766 24.91±2.61*23.75±2.53*2.211 0.030 28.41±2.94*27.15±2.83*2.139 0.035 29.33±3.04*27.86±2.81*2.460 0.016
2.3 两组MBI评分比较 观察组干预1周、1个月、2个月后MBI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MBI评分比较(分,
表3 两组MBI评分比较(分,
注:与本组干预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同时间点比较,#P<0.05。
后9*#3*
2.4 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8.33%(4/48,便秘2例,肩手综合征、关节挛缩各1例)低于对照组的27.08%(13/48,肩手综合征4例,便秘、感染、关节挛缩各3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790,P<0.05)。
颅脑损伤有较高的发病率和致残率,患者神经功能易受损,目前已成为我国年轻人致残的重要原因。早期康复护理可有效促进颅脑损伤患者功能恢复,并改善患者预后,但受临床康复资源与护士工作特点等影响,患者急性期很难获得满意康复护理,常遗憾地错过最佳的早期康复时机[4]。行动研究法是将科研方法和技术与实际工作相结合的研究模式,经发现、计划、行动、观察及反思等步骤解决实践过程中的问题,且强调研究过程建立在民主、平等、开放、非限定化沟通上,临床一线人员直接参与研究。有研究发现,基于行动研究法的饮食干预在糖尿病合并脑卒中患者中有较好应用效果,但这一干预方法在颅脑损伤中应用的报道较少[5]。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干预2个月后,HADS-A、HADS-D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这与吴智水等[6]的研究结果相似,表明行动研究法指导的家庭护理应用于颅脑损伤患者康复护理中可有效改善患者心理状态。应用行动研究法的问题-计划-行动-反思的四步行动循环干预模式对颅脑损伤患者开展康复训练,在过程中采用干预前评估与干预过程中督导的方式,及时了解患者在实施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与困难并给予帮助,且该方法强调以解决实际问题为首要目的,使研究者、患者的家庭照护者有计划、有步骤地行动,从而使患者保持积极心态面对疾病,更好地康复[7]。
观察组干预1周、1个月、2个月后MMSE评分高于对照组,说明行动研究法指导下的家庭护理干预可有效促进颅脑损伤患者认知功能恢复。行动研究法首先了解照护者与患者的需求,在此基础上制定干预方案。这一过程中护士培养成批判性思维,掌握了一定文献检索与访谈沟通技巧,在明确行为目的后,研究者同患者的家庭照护者共同参与,有计划地实施疾病相关知识、急性期良性肢体摆放、关节维持训练、四肢肌力训练、平衡训练、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培训,均能充分调动患者功能康复训练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患者康复训练的依从性与肢体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及生活质量均得到明显改善,这也是观察组干预1周、1个月、2个月后MBI评分较对照组高的原因。当然行动的目的在于解决实际问题,而非验证某一计划,这就要求总结照护者与患者的建议,及时调整实施计划,并进入下一轮行动循环[8]。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表明行动研究法下的家庭护理有助于减轻患者并发症发生风险。综上所述,行动研究法指导下的家庭护理可促进颅脑损伤患者康复,减轻焦虑抑郁心理,改善认知功能及生活质量,同时降低并发症的发生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