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婷
(安徽师范大学 教育科学学院,安徽 芜湖 241000)
在教育信息化的浪潮下,微课教学仍然是目前的热点之一。王竹立[1]认为微课热是暂时的,但微课的常态化研究和应用探索则是长期的。由于教学设计是微课教学顺利进行的关键环节,掌握微课教学设计有利于新型教学过程顺利实施。因此,本文整理研究文献,探索微课教学设计内涵,利用可视化分析软件聚类关键词,分析研究现状并整理成文献综述,以完善微课教学资源设计和开发,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方向。
关于微课的内涵,不同专家有不同解读。胡铁生认为微课是将某个知识点设计并开发成学习资源的微小视频。焦建利[2]认为是以学习或教学应用为目的的在线教学视频,黎加厚[3]认为微课是集中说明一个问题的小课程。由上可知,微课是将一个知识点阐述清晰,设计成短小精悍的视频,用以学习或教学。微课的出现使知识点内容细致化,满足个性化需求,有利于合理的安排时间,从本质上来看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从“微课”的定义分析上看,短时间、小容量、单一知识点都将“微”字的内涵表现,而单一的知识点又同时体现出“课”字的内涵,两个词之间相融相通。
微课教学效果如何,取决于教学设计的流程是否合理,完整的教学设计方案是保持学习者集中注意的最佳方式[4]。教学设计一般指教师为完成教学任务和优化教学效果,把教学系统及其活动作为主要对象,运用系统方法,分析教学问题和制约因素,以此选择最佳教学实施方案的活动和过程,以便为课程实施做好可行性的准备[5]。教学设计与微课教学设计两者之间既有紧密联系,又有本质区别。微课教学设计则是在设计微课时,根据微课的教学目标,利用微课的功能,以视频为载体,综合运用系统方法考虑教学中各要素之间与整体的联系,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以形成简短内容的策划过程[6]。从考虑的角度看,教学设计一般是从教师和学生两个角度进行教学活动的设计和规划,而微课教学设计只是单向从教师角度设计整个教学流程;从信息传递角度看,前者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师生双向互动,而后者却不能双向互动,只是单方向策划流程;从学习方式上看,前者注重辅助性学习,后者强调自主学习。总而言之,微课教学设计旨在让学习者利用零散时间依靠短视频独立自主学习并消化相关知识。
为了系统分析我国微课教学设计研究现状,以中国知网(CNKI)为数据库源,以“微课教学设计”为检索主题词,期刊来源限定为核心期刊和CSSCI期刊,检索时间截止设为2019年3月5日,共检索到文献98篇。根据这98篇文献的题目、摘要、关键词等进行初步筛选,最终得到有效文献90篇。通过期刊发表的年代分布可以看出(见图1),微课教学设计的研究大致可分为3个阶段:快速增长阶段(2013-2015年),缓慢增长阶段(2016-2017年),快速减少阶段(2018-2019年)。2013年是微课教学设计研究起步阶段,在这年里仅仅只有一篇文献;从2014年起,大部分研究者开始迈向微课教学设计有关的研究;2016年则达到研究顶峰,之后有关此类主题的研究逐渐减少。下面分别从研究数量、领域、内容分布、研究趋势对每个阶段的教学设计文献进行阐述和深入分析,概括微课教学设计的总体情况。
图1 年度分布趋势
对该阶段28篇有效文献统计分析发现,微课在社会科学、信息科技、哲学与人文科学、医药卫生科技、农业科技等5大领域中有所研究,其中在社会科学中的应用占73.2%,作为主要研究领域。选择的研究对象大部分是高校学生,研究内容主要是剖析微课特点、开发微课资源、进行实践应用,也有少部分基于某种原理或理论探究微课教学设计过程,其中只有两篇文献是面向中小学展开研究;从学科分布上看,只有几篇是关于微课在地理教学设计的应用研究。总体来说,该阶段微课教学设计处于探索挖掘阶段,正不断向外扩展延伸。从2015年开始呈现明显上升的趋势,一年内有效文献21篇,相比前两年出现倍数增长的趋势,说明“微课热点”已形成。
两年间共发表54篇文献,平均每年刊发有效文献为25篇,相比2015年呈现缓慢增长趋势,总体研究水平达到微课教学设计高潮阶段。从研究领域分布比例看,主导研究领域还是社会科学领域,但从整体数量上看,发现其他4大领域的文献数量逐渐上升,研究比例缓慢增长,与第一阶段相比,研究领域范围有所扩展,说明已具备扎实理论基础,可向其他领域展开深入研究。从教育阶段分布看,微课教学设计由面向高校研究转向高职、高中、中职阶段,学科涉及的领域越发广泛,如英语、物理、地理、政治,在高校内研究由原来的浅析、开发、应用微课转向深入探究微课教学模式、问题解决、对策研究、反思重构等,以寻求有效的微课教学设计方案供学习者解读和掌握,内容上呈现单一到丰富的过程。
此阶段的有效文献量共13篇,与上一阶段相比,明显快速减少。虽然该阶段的文献数量较少,但在信息科技、哲学与人文科学、医药卫生科技、农业科技等这些领域研究内容更加深入细致,在已有研究者的理论基础上利用实验、实证类的研究方法,通过真实数据支撑有效微课教学设计方案。高校内研究注重微课的教学活动过程、教学行为数据分析、有效的指标性体系等,还有部分论文是进行质性研究和调查研究。从研究者研究方法选择以及注重内容看,此阶段研究更注重数据真实性和使用者需求,站在客观层面上研究微课教学设计细节问题。从整个文献分布趋势看,近两年虽然呈现下滑趋势,但是整体文献研究水平呈现增长趋势,这符合王竹立的预想,微课热会随着时间流逝,但微课的本质性研究则需要研究者长期探讨。
利用可视化分析软件对关键词进行词频统计,并在中国知网上用网络共现聚类法对关键词进行可视化分析。因为关键词通常是从学术文章中选择出来,用以表示全文主题内容[7]。可见,关键词能代表研究主题的研究趋势,把关键词作为中心词,并以此视角展开具体分析。由于90篇文献生成的关键词共现网络较为密切和复杂,为了清晰地展示文献之间紧密的聚类情况,统计出现频次为5次以上的关键词(见表1),并生成关键词共现网络图(见图2),从图2中发现,共现关键词出现两个主要聚类,分别为微课、教学效果。接下来以这两个聚类为主进行分析。
表1 关键词出现频数大于5
图2 90篇微课教学设计文献关键词共现聚类网络
研究发现:①以微课为中心点,与微课具有紧密联系的关键词有教学效果、学习过程、课堂教学、自主学习等,这反映出微课研究是围绕教学过程和学习过程展开,也可以看出自主学习在微课教学中占据一定比例,这几者之间构成了一个紧密的研究框架;②以教学效果为出发点,与之有相互联系的关键词有学习过程、微课、微课教学、信息技术等。这表明该阶段的教学效果研究与微课、技术等之间形成了一定的连接,说明影响教学效果的新兴技术因素在逐渐增多。综合共现聚类网络图以及分析所述,微课教学设计的研究主要围绕微课、教学效果这两大主题方向展开,研究过程离不开教学活动、学习过程、学习效果、自主学习,更加说明了微课与教学设计之间的聚合度,微课教学效果与教学设计紧密相连,也在挖掘内部各种细节。
分析关键词两两之间的聚类情况,利用可视化分析软件将关键词绘制成共现矩阵分析图(见图3),从图3发现,“微课”与“教学设计”同时出现的次数最高,高达11次。主要选取“微课”+“教学设计”为关键词的文献精读分析,提炼主要研究走向。微课教学设计研究可分为3种:①基于某种原理或某种理论的微课教学设计,并进行实践运用;②以微课为辅助教学工具,基于某类课程设计微课教学设计方案;③总结微课教学设计的技巧或研究现状。
图3 关键词共现网络
(1)基于某种理论、原理、模式展开的微课教学设计研究。教育领域现已具有丰富的理论基础,大量研究者将理论、新模式与微课相结合,如五项首要教学原理、图式理论、翻转课堂、慕课、微型学习理论、Blending Learning等,以此为基础阐述微课教学设计基本框架、设计原则、内容特征并展开新型的教学设计方案,探索该种研究下微课教学效果,注重学生学习自主过程,旨在发挥教学过程的智慧和创意,设计优秀微课设计案例,为后续研究作指导基础,这是微课教学设计中最显著的一种研究走向,在大量理论和实践的研究下,这种研究已具备成熟的研究模型。
(2)以某种课程为例来制作微课教学设计方案。其中一类为基础学科类,主要从化学、地理、政治、英语、物理等学科中精选教学重点内容,利用微课授课形式,突出传递的重要知识点,开发出适合各种学科的微课教学资源,充分发挥微课导学作用,旨在影响教学效果;另一类归纳为实践授导类,在口腔医学、胸腔外科等医学领域中的实践应用,由于医学方面知识点较多,实际操作也较为复杂,大量实践教学尚处于发展阶段,需要利用新兴教学手段不断深化改革,所以需引入适合学习者学习特点的新教学模式以提升医学领域的教学效果。
(3)总结微课教学设计技巧以及分析研究现状。这类研究主题围绕微课教学设计策略、思路、技巧、模式展开分析,基于已有研究者的研究发现,微课教学设计主要遵循完整性原则、实用性原则、自主性原则、主体性原则、微小性原则等,目的是使知识点具体明确,让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享受自主学习的体验。为了提高微课教学有效性,教学研究者构建多种微课教学设计模式,每种教学模式都有各自教学特点,目前,较为成熟模式有理论式、协作式、情境式、探究式、抛锚式等,为微课教学者提供多方向选择。微课教学设计策略从准备工作方面、教学过程以及有效学习角度提出,灵活变化且具体并具有多元角度,以便于推动微课教学的顺利开展。
微课应用范围不断扩增,目前开发出的学习资源越来越多,但这些资源在教学设计方面却不尽人意,可用内容仍然较少[8]。因此,教育研究者需把握微课生命所在,而教学设计正是微课设计和开发真正重要的东西[9]。所以为将微课更好地融于教学,需把握目前微课教学设计的研究走向,给教育变革注入潜在动力。在可视化分析过程中,从时间走向、关键词视角、聚合度情况梳理和剖析微课教学设计的发展趋势、研究重点、研究特征、研究内容,并为后续研究提供借鉴,以期使未来微课教学设计的研究更加扎实、理性、科学、深入,促进微课真正常态化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