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以九年级化学《原子的结构》一课教学设计为例,阐述基于信息化进行化学教学的途径,提出通过自制微课、播放视频、交互式活动等方式,为学生理解物质的微观奥秘提供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初中化学 信息化 《原子的结构》 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9)10A-0069-02
《原子的结构》内容是初中生认识微观世界的重要窗口,但因其抽象性强等特点,使得教师在教学该内容时不免出现时间与效率的矛盾。笔者在课堂实践的基础上进行归纳梳理,借助信息技术等手段,探寻教学上的突破口。
一、教材分析
2012年人教版教科书在《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主题指导下,编排了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从分子、原子、元素等方面勾勒了万物间的宏微观联系。这有助于九年级学生形成初步的微粒观,学着从微观角度认识多彩的世界。
二、教学对象分析
九年级的学生具备对科学的好奇心,无论是形象思维还是抽象思维,都有着不同程度的发展。处在信息时代,他们敏捷、灵活、善思,这些都利于化学学科的学习。但化学毕竟是学生在初中阶段最晚接触的一门学科,加之《原子的结构》内容抽象性强,如何能使他们在紧凑的学习时间里达成更好的理解,这是挑战。
三、教学目标
(一)认识原子的内部构成及其构成粒子的关系,逐步形成微观探析的学科素养。
(二)了解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会画常见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建立模型认知。
(三)从原子学说的发展历程,体验原子结构模型化的方法,感受科学家们执着的科学精神。
四、教学重难点
原子内各粒子之间的关系、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
五、教学方法
讨论法、微课导学、启发式讲授、练习法。
六、教学过程
(一)基础认知——原子的构成
导入新课:播放视频——我国原子弹荣耀时刻
师:相信大家对核能并不陌生,从1964年我国第一颗原子弹成功爆炸,到今天核电站、核潜艇的开发利用,彰显了我国在核能研究上的强大实力。为什么核能的能量如此巨大?这要从小小的原子内部神秘的结构说起。(板书:第三单元题2《原子的结构》)
师:昨天老师给大家发布了微课自学任务,现在我要检查大家自学的成果。请完成学案有关“原子构成”的检测题。
(学生活动:一名学生到白板前完成对应的练习题,其余学生完成学案。教师点评、整合)
A.电子 B.正 C.中子 D.不 E.原子核
F.质子 G.核电荷数
(1)原子由 和核外 构成。
(2)原子核由带正电荷的 和不带电的 构成。
(3)原子核所带的正电荷数称为 。
设计意图:课前发布自制的微课进行导学,既有效地搭建了学习的脚手架,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学习的难度,又适当地拓展了认知的时空。课堂播放视频引入,吸引学生注意,且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借助希沃白板的“选词填空”功能,让学生到平板前参与互动的课堂活动,同时抽查了学生的自学情况,巩固概念。
(二)视野拓展——原子学说的发展
师:化学史是科学发展的瑰宝之一。人们是否从一开始就对原子的构成有如此准确的认识呢?[展示动态图:道尔顿的实心球模型(1803年)、汤姆生的葡萄干面包模型(1904年)、卢瑟福的中心核模型(1911年)、玻尔的原子结构模型(1913年)以及现代物质结构理论提出的电子云模型]
师:在漫长曲折的原子学说发展历程中,我要给大家介绍一个转折点。大家猜猜是哪个模型?对,中心核模型!
(视频学习:学生通过卢瑟福α粒子散射实验,思考以下问题)
(1)实验中,α粒子被散射时有几种运动轨迹?
(2)已知α粒子带正电荷,且质量很小。结合α粒子的轨迹分析,原子內部是怎样的结构?
(3)卢瑟福当时做此实验,是想证明汤姆生的葡萄干面包模型,他是否达到目的?
(学生观看实验视频、思考、答辩,生生相互补充。教师点拨)
设计意图:课前对模拟卢瑟福实验的视频进行技术加工,课堂中通过展示问题、引领思考,播放视频、实验再现,生生互补,分析解答的形式,化抽象为形象,帮助学生基于化学史加深对原子结构的理解,同时感悟科学需要实验的检验,感受科学的道路是在曲折中不断向前发展的。
(三)精确量化——原子内各微粒的关系
师:人们不仅认识了原子内部有哪些微粒,还研究了这些微粒的数量关系。请观察课本P53表3-1“几种原子的构成”,小组讨论,说一说原子内各种粒子在数量上有什么关系。
(学生观察,小组探讨2分钟,各抒己见。教师整合各小组意见,板书要点:1.原子内不一定有中子;2.质子数与中子数不一定相等;3.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4.质子数不同,原子的种类不同)
师:你能解释原子为什么不显电性吗?
(学生思辩,解说)
(学生活动:两名学生到白板前PK,其余学生完成学案的“判断正误”。教师点评)
(1)所有的原子内都有中子。( )
(2)质子居于原子中心,不带电。( )
(3)在原子里质子数等于中子数。( )
(4)不同种类的原子,其根本区别是质子数不同。( )
(5)原子不显电性,因为核电荷数=质子数=电子数。( )
设计意图:充分利用课本资源,先引导学生与课本对话,并给予较充分的讨论时间,让学生小组交流,合作学习,突破一个难点。再借助希沃白板的“课堂活动”功能,采用两名学生到平板前竞赛答题的形式,系统自动计时、批改和统计对错,让学生在玩中学,加强对知识的辨析掌握。
(四)难度挑战——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师:科学研究发现,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并不像玻尔认为的有固定的轨道,那么电子在原子核外是怎样运动的呢?我给大家制作了一个科普小视频,请在里面找答案!
(学生活动:认真观看视频,自学微课——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与原子结构示意图)
师:看到大家自学得非常专心,老师很开心。电子在原子核外出现较多的区域,称为电子层。现在我要请几位同学忆一忆——电子层最多有几层?哪一层离核最近,哪一层离核最远?哪一层能量最高,哪一层能量最低?
(学生回答,相互补充)
师: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是否有规律呢?请观察课本P54图3-12“部分原子的结构示意图”,找一找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有什么规律,小组讨论2分钟。
[学生与课本对话,合作交流,集思广益。几名学生代表回答、相互补充。教师归纳整理,板书如下。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1)第一层最多排2个电子;(2)第二层最多排8个电子;(3)最外层不超过8个电子(只有一层的不超过2个电子)]
(小组活动:请画出质子数为6、10、13、19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并说明图中各部分的含义。学生讨论,展示切磋;教师点评,适当补充排布规律)
设计意图:课堂进行到一半,学生专注力通常会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先用自制的微课导学、重新聚焦,同时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再设计递进的小问题引导学生探究和解决。值得一提的是,“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这一难点没有放在微课中,而是采取提出问题、阅读课本、小组探讨的方式进行教学。如此一来,既利用了微课短小精悍的优势,浓缩了学生对电子的分层运动、原子结构示意图的学习,又避免出现学生被“填鸭式”知识轰炸的状况。精选了4个典型的原子结构示意图,让学生动手绘制、讲解展示,在驱动式任务中碰撞思维的火花,建立模型的认知。
(五)环节五:巩固与回归
(学生活动:请完成学案的综合性巩固练习。一名学生到白板前完成)
在分子、原子、原子核、质子、中子、电子等粒子中,找出符合的填空:
(1)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是 ;
(2)带正电荷的粒子是 ;
(3)不显电性的粒子是 ;
(4)帶负电的粒子是 ;
(5)在同一原子中数值相等的粒子是 ;
(6)能直接构成物质的粒子是 。
师(点评,引导反思):今天大家学到了原子的哪些知识?科学家们研究原子采用了什么方法,这对你们学习化学有什么启发?
(学生思考、回顾、回答、补充,教师展示思维导图、梳理知识)
师(结语):也许对于原子的知识,我们只是探究到了冰山一角。期待着同学们未来能在微观领域散发自己的光和热!
设计意图:综合练习能帮助学生建立新知与旧知的联结,从而使知识不孤立。精选代表性练习是一方面,丰富课堂练习模式是另一方面,通过希沃软件的“课堂活动”功能,再次设计白板交互练习,增添练习的趣味性。课堂小结时尽量把话语权交还给学生,鼓励学生表达出自己的所学所想,同时用思维导图帮助学生梳理和小结。
七、教学反思
教师利用自制的微课,帮助学生进行课前预习;课中使用自制的微课介绍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原子结构示意图等内容,延伸了教学的时间和空间。
课堂引入时,教师播放我国成功爆炸第一枚原子弹以及承诺不滥用核武器的视频,激发学生爱国热情。在教学中增加了原子学说发展的化学史介绍,并借助信息技术对卢瑟福α粒子散射实验的视频进行再加工,有助于突破难点,帮助学生从实验证据上理解原子的微观构成。设计了交互的课堂教与学活动,充分利用生成资源,将学生的课堂练习进行对比展示,让学生现场讲解以及纠错,提高课堂效率。三次组织小组讨论环节,让学生合作交流学习,发挥主观能动性。四次运用练习查缺补漏,使学生学以致用。
该教学仍存在一些问题,如过渡还不够自然;如果时间充裕,教师可引导学生自己制作思维导图。
作者简介:高誉(1984— ),女,壮族,广西柳州人,中学一级教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学化学教学。
(责编 刘小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