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利用教材资源 落实三维目标教学

2019-12-09 02:02剌宏忠
赢未来 2019年22期
关键词:三维目标素材体系

剌宏忠

摘 要:通过对平时教学的点滴体会和不断反思,作为生物这门学科,知识点比较零散,教材中的素材也比较丰富,要把它们系统起来才容易理解记忆,且还涉及到高科技领域等等,这样更需要反思教学,使知识系统化,使教学经验理论化。因此生物教师更应该进行教学反思,从而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高中生物新教材中知识体系的呈现方式既体现了新课程理念,又注重对学生知识能力、方法过程、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的培养。教材不是直接给学生告诉知识结论,而是提供知识素材,经过学生的探究获得知识,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技能。只有充分理解和深刻领会教材知识体系及编排特点,结合课程理念,合理利用教材中的素材组织教学,才能有效达成三维目标。

关键词:  素材;体系;三维目标

一 领会教材体系,明确三维目标

高中生物新人教版必修一《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本节课在教材知识体系的呈现方式充分体现了新课程理念。教材开始安排了“问题探讨”,这是新教材的一大亮点,意在创设教学情境,以便教师明确教学目标,引入新课,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和愿望,也让学生对水分发生渗透的条件有了初步的认识,为学习细胞吸水和失水做铺垫。教材中关于“动物细胞的吸水与失水”这部分知识,安排了“图示资料分析”并设置了相关的“思考与讨论”,教材用资料图片给学生呈现知识,让学生通过感官获得感性认识,红细胞的细胞膜相当于半透膜,红细胞的吸水与失水还与细胞内外溶液的浓度差有关。对于“植物细胞的吸水与失水”这部分知识,教材中提供了一个“探究活动”,这是新教材的又一大亮点,在本节内容安排的这项探究活动,则是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获得知识,在学生探究过程中,学生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实验验证、得出结论、解决问题,让学生理解植物细胞吸水与失水的过程及原理。关于“物质跨膜运输的其它实例”这部分内容,教材仍然以“图示资料”及“思考与讨论”的方式直观呈现知识,这样安排有利于教师进行知识的迁移与学生能力的培养,除此而外,教材中两处安排了“与生活的联系”,这样安排有利于理论知识与实践的联系,有利于教师引导学生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注重知识的应用,利于培养学生的情感与价值观。

总之,通过教材提供的素材,让学生自主探究、分析、讨论从而获得知识,这样的知识体系既能体现新课程理念,又能让学生通过观察图示、分析资料、思考讨论问题、用本节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尝试提出问题、做出假设、进行实验设计与探究,达到培养学生知识技能、方法过程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三维目标。只有深刻领会教材知识体系及编排特点,才能明确教学目标。

二 利用“问题探讨”建构三维目标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首先给学生演示“问题探讨”中的实验,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并结合“问题探讨”中设置的讨论题目,让学生分组讨论,并交流表达讨论结果。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探究能力、讨论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又让学生感悟实验的方法与过程,同时也让学生知道水分渗透具备的条件,为学习细胞的吸水与失水奠定基础。充分利用“问题探讨”,不仅能让学生明确学习的目标,构建了学习的动机,激发了学习兴趣,又为教师的导课起到承上起下的作用。

三 结合“图示资料”与“思考讨论”落实三维目标

我在引导学生学习“动物细胞的吸水与失水”这部分内容时,先让学生观察“水分进入哺乳动物红细胞的状况图示”,然后让学生结合“思考讨论”,带着问题观察图,分析交流问题结果。在处理“物质跨膜运输的其它实例”这部分内容时,同样给学生出示“思考与讨论”,让学生带着问题观察同种植物吸收不同种元素及不同种植物吸收同种元素的“柱状图”, 然后讨论相关问题。这样处理教材知识,学生主动获得细胞吸收水分以及吸收其它元素的有关知识。这样图文并重,问题与资料图示并重的方法处理教材知识,既培养了学生的方法、能力、建构了知识,又让学生明确了知识的科学性、严谨性,把方法与过程、知识与能力、情感价值三维目标有效实施。

四 通过“实验探究”深化三维目标

教材在“植物细胞的吸水与失水”这部分内容中安排了“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与失水”,这是本节课实施三维目标的最有价值的素材。我首先给学生简要讲述了本实验探究的原理、方法,然后给学生提供材料,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实验探究的方案,最后让学生代表分别表达交流各组的方案,确定最优方案,让学生自己动手进行实验探究,师生共同归纳、总结各组的实验结果,获得结论。这样不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而且培养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感受了科学的严谨性,体验了探究的乐趣,获得了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学习方法,强化落实了方法过程、知识能力、情感态度的三维目标。

五 利用“与生活中的联系”拓展三维目标

本节教材两处安排“与生活中的联系”栏目。在教学中通过引导学生讨论这些与生活密切相关,又有深切感受的生活现象,并利用本节课的知识解释这些现象产生的原因,理论联系实际。只有领会教材体系安排的意图,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资料,使学生學以致用,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对知识迁移应用的能力,同样也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增加了学习的趣味性,利于学生主动、积极、愉快的接受知识。

六 精选“课后习题”巩固三维目标

一节课上完了,一般需要通过做作业进行加深知识理解,巩固掌握所学内容,因此作业的布置也很重要。但是生物教学,因为知识点零碎,因此选择题较多,但是把选择题留成作业不现实,况且,高考中简答题占的比例越来越重。因此应该多留简答题,但是简答题抄题对于学生来说也是一个麻烦事,我通过反思、思考想了这样一个办法:我预先在各种材料中把有价值的简答题选择下来,经过裁剪、粘贴翻印下来,如果用某题做作业时,就把它裁剪下来,发给学生让学生做,等老师批改完了,学生再把它们贴在作业本上。这样即免了学生抄题的麻烦,也减少了老师批改时,翻作业本的麻烦,还可以把有价值的题集中保留下来,真可谓一举多得。现在我们学校很多班级都用这种方式布置作业。

总之,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深刻体会到:在教学中,只有深刻领会教材体系,结合课程理念,才能准确定位三维目标,充分而合理的利用教材提供的资料,才能有效达成三维目标。

参考文献:

[1]熊川武.反思性教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

[2]黄鸿玉.高中生物课的教学反思[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7(03)

猜你喜欢
三维目标素材体系
构建体系,举一反三
移动互联开发的教学资源库的建设研究
新课程背景下初中音乐课堂德育教学的基本策略
素材与广播电视之节目关系探讨
情是语文教学的魂
三维目标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优化策略
提升教学智慧 落实核心素养
立足生活,挖掘习作的丰富素材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
“三位一体”德育教育体系评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