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麟
摘 要:图形创意课程作为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一项基础课程,随着传统媒体向数字媒体环境的转变,课程改革成为必然趋势,如此才能与时代变化和发展相适应。文章对传统媒体图形创意表达特征进行分析,并针对数字媒体环境下图形创意表达的变化予以阐述,结合图形创意课程的教学目的及定位,探讨了创新改革策略。文章通过构建师生课改小组,改革课程内容与作业形式,加强课程改革反馈与沟通的方式,希望进一步推动图形创意课程改革,为该课程的长足发展提供一定参考意见。
关键词:数字媒体;图形创意课程;创新;改革
自古以来,图形作为视觉语言中的一部分,以其独特性在文化和艺术领域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与应用,尤其在设计领域中备受欢迎。设计师充分运用图形的功能,并加以艺术创意进行创作,使得设计作品的艺术美感及表现力更为丰富且更具感染力。图形创意课程作为视觉传达专业教学中的基础部分,对培养学生创新性思维具有重要作用。而当前日渐发展的新媒体技术,给图形创意带来了更多可能。数字媒体环境下,图形创意课程的改革也由此受到一定启发。该课程随着媒体环境的变化与发展进行优化创新教学,可以更好地与时代发展趋势相衔接,促使学生在时代变迁的趋势下,视觉传达设计的创意性处于时代前沿的情况下,使其设计作品更加多元化。
一、传统媒体环境下图形创意表达的特征
图形,可以为受众传播文化,同时,它不同于平铺直叙、反映客观现实的绘画。创意性是图形的一项显著特征,设计师对图形进行创意设计后,给图形增添了艺术化内涵,在视觉传达设计中,图形创意被用于招牌设计、海报设计等内容中,具有一定实用性特征。传统型图形表达方式的载体主要是印刷出版物,通常情况下,呈现出静态的平面图形或文字。设计师的创造性思维,使得图形设计作品增添了创意内涵,其表达意味更为独特。当代艺术设计作品中,一些设计者巧用图形创意,赋予作品个性化且富有艺术魅力的主题思想与内涵,使作品引起观赏者的深切思考。世界上著名的设计大师福田繁雄、冈特·兰堡等人,所设计的海报作品就主张凸显自我意识和对生活的感悟,因此其设计表现形式方面文字很少或基本不使用,而是通过对各类图形进行创造性设计,以此表示对社会及生活的理解,不断深入剖析图形功能的深度与广度。他们的设计作品更多的是将创造性思维与图形构形有机结合,无论是创作手法还是创作思维,都非常值得其他平面设计者学习。同时,许多学校在开展图形创意课程时,充分将其应用于教学活动中。但是,世界是不断变化发展的,视觉传达设计元素及设计手法呈现多样化态势,越来越多的动态化、多维表现形式被设计师用于作品设计当中,图形表达的载体逐渐发生较大变化,例如户外广告、互联网信息传达等。由此看来,传统型二维形态的图形创意表达急需谋求创新,才能与当前时代变化及发展趋势相适应。
二、数字媒体环境下图形创意表达的特征
数字媒体环境下,人们的心理需求发生变化,主要体现在受众接受范围变广,追求文化与时代精神,且非常善于想象。数字媒体环境下的图形创意由于加入了动画演示、音乐等技术,在创意思维方面与传统媒体时代的图形创意有着较大区别。数字媒体环境下的图形创意表达多样化但并不繁杂,它的多样化主要表现为图形与图形之间的结构形式不同,或是同一图形在不同时段、不同场景下结合了音乐、节奏等多元化因素而呈现出的不同视觉效果,因此,数字媒体环境下的图形创意是多样性的统一,并不是内容上的叠加。由于数字媒体技术的加入,图形创意具体呈现的效果更为丰富化,例如,电脑动画采用Go—Motion 的制作技巧之后,空间流动的美感是传统媒体环境下图形创意表达所无法比拟的。而加入音乐元素之后,图形创意的节奏和秩序变得更具趣味性,其蕴含的情感能更好地传递给观赏者。在镜头语言应用方面,不同镜头的使用,例如俯拍、平视、摇镜头、移镜头等,使得观赏者对图形创意有了更多的视觉体验。同时,由于不同镜头所蕴含的情感特征也各具特色,因此镜头语言可以呈现出冷静、客观、平和、抒情等语言形式,以及舒展、敬仰、崇高、阴郁、压抑等多种情感表达。由于数字媒体环境下的图形创意与真实世界有机结合,图形与动画动静结合之下,使得观赏者在现实生活中自然而然就会联想到图形,这种表达方式使得空间层次感更强,同时视觉效果也更有特色。此外,数字媒体环境下的图形创意呈现出新的视觉语言,实现了有机形式到无机形式再到无形式的转变,视觉空间向时空化转变,文化、简洁逐渐发展成为文化、简洁、科技、多样等多种表达特征,这些都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图形创意表达的互动性及趣味性,因此,受到当前观赏者们的广泛关注和喜爱。
三、图形创意课程教学目的及定位
现实生活中,人们随处可见的图形创意出现在商业广告、报刊杂志、产品包装、电视画面以及互联网等方面。数字媒体环境下图形设计的表现手段正发生巨大改变。在时代发展趋势下,图形创意课程是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对图形的构想和执行方面的造型能力,同时,促进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得以形成。随着时代变化和发展,图形创意课程需要挖掘出更多的创新表现方式,使学生的实验精神得以有效培养,在面对各类问题时,不断尝试新的解决方法。
图形创意课程与视觉传达设计的其他专业课程共同构建完整的课程体系,它在整体课程体系中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主要将学生前期学到的设计初步表现技法与后期专业实践实践进行有机衔接。图形创意课程中学到的知识可以应用在后期广告设计、VI设计等设计实践当中,还可以把图形创意课中学到的设计技巧用于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长远发展当中,促使其创新思维在专业发展中充分发挥。
四、数字媒体环境下图形创意课程创新改革策略
(一)构建师生课改小组
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课程改革,可以提升图形创意课程改革的实效性。构建師生课改小组就是让学校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教师需要制定好图形创意课改的实行标准及相关制度,对各成员的权责进行明确划分,促使课改工作得以有序、规范开展。教师方面,教师选定或修订图形创意课程的教材内容,制作课件,建立并完善课改网站。学生方面,在学校教师的指导下,从多种渠道完成资料收集等工作,并以小组形式共同参与课件制作、调研以及图形绘制等事项,通过提升参与度,进一步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二)课程内容改革
传统媒体环境下图形创意表达是二维空间的创作,在新媒体环境下,图形创意的课程内容应与数字媒体的多样化及个性化相结合。其一,可以拓宽课程知识的载体界面,充分应用手机、iPad、电脑等,设定合理的与各载体界面相匹配的课程内容,比如,手机上的图形创意就与界面面积较大的信息载体的简繁度有较大区别 。其二,教师在数字媒体环境下,灵活运用数字媒体技术向学生展示立体空间,以此为学生学习结构、空间奠定良好的基础,进而促进图形创意的立体空间设计思维得到有效培养。其三,教师在图形创意课程的平台上,可以引入数字媒体技术,构建动态、时间、节奏等多方面的视觉效果,例如,利用分镜头图形进行思维开发,以此促进创意空间得到进一步拓宽。其四,教师在图形创意课程教学活动过程中,借助多媒体技术,向学生展示不同艺术形式,例如,国画、油画、歌曲、歌剧、影视作品等,结合这些不同的艺术形式来丰富图形创意的内容。
(三)作业形式改革
受传统教学模式影响,教师布置的课后作业,通常是用于检测学生是否掌握课程内容以及相应知识的实践应用能力是否符合教学要求,这种方式很少与整体学习过程进行有机结合,同时,部分学生完成作业只抱以应付态度,其思维能力锻炼的效果无法凸显。数字媒体环境下,对图形创意课程的作业形式改革,可以较好地解决这一问题。首先,教师借助互联网将案例与项目课题展开教学,然后制定步骤明确、科学合理的项目手册,作业要求图形创意表达为综合性形式,尤其是视觉表现手法的综合性方面,例如,可以是摄影、手绘、拼贴、软件制作等方式。其次,在学生完成作业过程中,教师还需要在作品讲解、课内交流、设计初稿以及效果展示等环节形成综合性表达,使得图形创意课程作业不仅只是简单完成应付了事,而是在数字媒体环境中通过系统性的创新,进一步培养学生全方位的自主思考能力。在数字媒体时代,图形创意的表达方式从二维平面向三维立体转变,技术手段的进步使得图形由现实向超现实变化,作业形式的改革,推动着图形创意课程进一步发展。
(四)加强课程改革反馈与沟通
基于图形创意课程的艺术设计课程实践性强的特点,课程改革需要师生的共同参与,除了课堂上的教学内容互动以及课下的作业完成交流互动,要使课程改革有效,还需要反馈与沟通。在图形创意课程的传统教学模式中,及时有效的课后评价及反馈相对较少,且期末阶段的教师评价内容又仅限于表面形式。针对此现象,数字媒体环境下的图形创意课改小组可以通过教师指导学生的方式定期收集、整理并汇报具体的教学评价,教师根据学生反映的内容进行探讨并整改,与学生共同讨论学习心得,以小论文的形式进行记录,最终促进课程教学实效的提升。此外,教师利用互联网渠道,构建图形创意课改网络沟通平台,搜集对课程内容有益的资源,并通过该平台与外界建立合作关系,使图形创意资源与当前行业发展变化及趋势有较强的联系性。
五、结语
数字媒体环境下,图形创意的设计实践有了更多可能,这一无声的语言加入新技术及新材料之后,各领域的图形创意表现形式也向多元化发生转变。因此,时代大环境要求图形创意课程不断创新,以此提升学生图形创意的实践运用能力,通过优化后的图形创意课程教学体系,促使学生为后续阶段专业能力发展奠定良好基础,这也正是图形创意课程改革目的所在。
参考文献:
[1]周玲.图形创意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大舞台,2015(2).
[2]闪易.试论《图形创意》课程的教学改革[J].当代教研论丛,2017(4).
[3]刁颖.新媒体设计在高校视觉传达课程建设中的作用[J]. 藝术科技,2017(3).
[4]黎映川.数字媒介下的视觉传达设计专业课程教育启示:以《图形创意》为例[J]. 艺术科技,2016(9).
作者单位:
重庆师范大学涉外商贸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