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黄河澄砂泥为原料的茶具制作与烧制工艺探索

2019-12-09 01:54何东平
大观 2019年10期
关键词:茶具

何东平

摘 要:中国陶瓷文化源远流长,甚至远古的陶制品及瓷器的创烧都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当代传承下来的与茶有关的器皿很少,中原地区陶瓷制品中适合沏茶的陶材料制品及能量产的陶茶具在市场上更少。中原地区的黄河流域盛产黄河澄砂泥,一直以来都用来制作澄砂泥砚,其烧制的茶具色彩丰富多彩,温润似玉,黄河澄砂泥材料的透气性与原材料中所含天然的对人体有益的矿物质元素都符合茶器皿的特性。作者通过多年的技术探索,逐步总结出以黄河澄砂泥为原料的茶具器皿成型工艺与烧制工艺,解决了困扰业界多年的加工技术及成型工艺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并借此为下一步更好地开发利用澄砂泥这一历史悠久的原材料打下坚实基础。

关键词:澄砂泥;茶具;陶瓷烧制

一、中原地区黄河流域澄砂泥分布及瓷器烧制特征

黄河澄砂泥应用于陶瓷产品中最早追溯到汉代时期,唐宋时期由于陶瓷业的大规模发展,黄河澄砂泥采集量日益扩大。黄河澄砂泥属于粉砂质粘土,是黄河流域经过长期沉淀过滤后的砂泥,主要分布在山西绛州县、河南境内三门峡至郑州地区、山东青州等地,这些地区属于黄河中下游平原地带,泥沙沉积量最多,泥沙中所含的各种矿物质也最丰富,而且便于大规模开采运输。黄河中游澄砂泥的采集期一般在每年5月到8月,这时由于黄河上游地区干旱少雨,黄河主干流来水量减少。这时期黄河泥沙囤积量大,季节及水温适宜为采集澄砂泥提供了便利条件。

黄河澄砂泥泥性暴烈,从澄砂泥的粗细分布来看,黄河上游西北地区的澄砂泥的沙质较粗,黄河流域中下游地区的澄砂泥较细,颗粒直径小于0.05 mm。

不同地域的黄河澄砂泥泥料在不同的烧成制度条件下,其色泽呈现出独特的地域特色。黄河中游郑州地区澄砂泥在氧化焰烧结温度下茶器色彩呈金黄色,俗称“鳝鱼黄”,而在还原焰烧制温度下茶器色彩呈灰青色,俗称“蟹壳青”。黄河中游三门峡以西地区澄砂泥由于含铁量高,在氧化焰烧结温度下茶器色彩呈棕红色,在还原焰烧制温度下茶器色彩呈红紫色,俗称“虾头红、玫瑰紫”。

二、黄河澄砂泥原材料加工技术分析

第一道工序选泥料:每年5月到8月在黄河水退去的滩边取样,尽量选择表层下部的沙泥,观察泥沙的细度,用手把泥沙搓成长条形用以测试泥沙的可塑性,可以成型说明有一定的可塑粘度。

第二道工序晾晒:把采集好的的泥沙平铺在干净的地上,先经过太阳的暴晒,使泥沙快速完全干燥,以减少泥沙的烈性,降低收缩比。

第三道工序浸泡:用陶制大缸或塑料大桶把完全干燥的沙泥泡制3个多小时,在经过暴晒干燥后的河泥在水中慢慢分解后用长木棒进行反复搅拌,使泥沙分解均匀,同时把漂浮在最上面的杂物清理出来。

第四道工序滤泥沙:根据加工泥料数量自建一个长方形的泥池。用250目的圆形(方形)滤网或者自制250目的绢布容器放置在过滤池上,反复过滤3遍,滤出极为细致的澄砂泥。

第五道工序陈泥:过滤好的澄砂泥在泥池里自然沉淀干燥几天(根据当时天气气候而定),这时泥池的澄砂泥会出现大小不同的块状裂缝(以可以把小块澄砂泥拿出来为准)。

第六道工序阴干:把滤成块状的澄砂泥捏成团状拍打在阴暗的墙壁上,经过几天的阴干,澄砂泥会自动脱落下来,收集起来方便下一道工序使用。

第七道工序揉泥(练泥):阴干后的澄砂泥放在木板或者水泥板上,双手用力揉制,揉泥方法有两种。一种羊头揉泥法:双手握住泥料团的两头均匀地反复揉压,这一过程中,泥团呈现羊头形,操作30至40次即可。一种菊花揉泥法:双手握住泥料团的边沿均匀地反复向泥料中心揉压,反复几遍后泥团呈菊花状,操作30至40次即可。

第八道工序制坯:顾名思义就是制作用在澄砂泥茶器成型的泥料。在长期实践中,笔者总结出制作澄砂泥茶器成型的泥料两种技术方法:注浆及拉胚。用炼制好的澄砂泥干燥后素烧到500至850度,后进行粉碎,筛选成200目左右颗粒,按15%的比例添加到原来的澄砂泥中进行炼制,然后制成30cm×30cm方形块状泥料,用塑料袋密封。

第九道工序陈腐:将澄砂泥泥料放置在避光不通风的室内,保持室温18度和湿度60%,储存1年以上,以促使澄砂泥泥料的充分氧化和矿物质分解反应的进行,从而改善澄砂泥泥料的性能。

三、澄砂泥茶器的泥料配置工艺探索

(一)黄河澄砂泥茶器专用澄砂泥泥料配置工艺

炼制好的澄砂泥干燥后,通过窑炉(气窑、电窑均可)素烧到500至850度后通过粉碎设备进行粉碎,选择不同目数的筛网筛选成40至100目左右的颗粒(目数越大烧成表面沙粒感越大,相应烧制温度也会提高,制作成的茶器泥料强度越高。一般澄砂泥茶器常用的目数为:40目、60目、80、100目等),按15%的比例添加到原始的澄砂泥中再进行练制,然后制成30cm×30cm方形块状泥料,用塑料袋密封(标注好加工日期及澄砂泥目数,方便以后选择使用)摆放到室温18度左右、湿度60%左右的潮湿房间内,有條件的最好选择地下室。黄河澄砂泥的泥料陈腐期一般在1年以上,澄砂泥茶器产量大的3个月以后也可以使用。

(二)黄河澄砂泥茶器的泥料陈腐的优点

陈腐期:黄河澄砂泥泥料经开采、选料、再次风化、粉碎、筛分、提纯等加工步骤后,和水拌匀,加工成泥块,保持一定的温度和湿度,置于不透光的封闭环境中储存。这个储存的过程称为陈腐期。

泥料陈腐的优点:黄河澄砂泥泥料陈腐的时间越长,烧制出来的茶器产品效果越好。通过对比陈腐过的黄河澄砂泥泥料和未陈腐的泥料在同样的制作工艺及烧制而成的茶器可以发现,陈腐一年以上的黄河澄砂泥泥料成品茶器显得更加温润有水色,色调加深显得沉稳,器物宝光十足。未陈腐的黄河澄砂泥泥料成品茶器显得色彩单薄,干涩枯燥,光感漂浮,器物表面不内敛。

三、黄河澄砂泥茶器的成型工艺探索

茶器的成型工艺主要可分为以下几种:

拉坯成型法:拉坯成型是一种中国传统陶瓷成型的技术,它是在转动的轮盘上,用手工将可塑泥料拉制成各类圆形器型的方法。优点是器型规整,圆器物成型方便快捷,适合于小批量制作,1个专业拉坯工平均1天能完成单件圆形茶器身桶10件。

模具注浆法:国内外陶瓷企业普遍采用的成型方法。操作工艺简单,成型技术成熟,可以做到茶器个部件标准化批量生产加工,熟练技术工人1天可以完成20件套的标准茶器产品,适合生产加工低档产品。

滚压悬压成型法:近十几年陶瓷企业采用的最新成型方法。先将一定重量的澄砂泥泥块放置在石膏模型当中,用旋转的塑料材质的滚头对同方向旋转的泥料进行滚压,使泥料均匀展开而形成器型的方法。

手工围圆成型法:先将澄砂泥泥料按设计计算好的尺寸拍打厚度为3至4毫米的长方形泥片,然后在围圆用木拍子在轉盘上旋转拍打,制作成各种形状的器物,然后用手工捏制器物的各个部位进行组装并精细修整成完整的器物。器物身桶部位由于采用完全封闭工艺,器物内部充满气体,因此在干燥过程中减少了器物的变形,此类成型制作方法尺寸精确,器型可以做到和设计图完全一致。

通过多年的探索实践,在上述成型工艺的基础上,笔者探索总结出一套独特的澄砂泥茶器综合优化成型工艺——注浆修坯工艺:

将专用的注浆澄砂泥干躁后,用水(25%至32%)浸泡3小时后用搅拌机制成泥浆,然后添加相应比例的植物纤维素以增强泥料成型坚固性。茶器身桶及盖子注浆成型半干后(适合于削胚程度),在修坯机确定中心位置,精确修整壶身与盖子的结合处,缝隙误差度不得大于1毫米,修整完毕后在盖子与壶身口沿部涂抹少许齿轮油(防止阴干时粘接一起),盖好盖子放到保湿箱内备用。接着把茶器嘴、把手及钮修整好,拿出事先保湿好的身桶与盖子按规范进行组装(粘接部件所用泥脂必须用干透的碎泥打湿并不停搅拌),组装好了继续调整修饰部件粘合处的多余泥脂,最后用海绵整体清理三遍,放在阴暗处慢慢阴干,阴干过程中继续不停地用海绵抛光整个器物,一直看到茶器整体有一定的光亮为止。

注浆修坯工艺流程有以下几点特点:一是改变以前注浆成型工艺口与盖子的结合不够严密问题;二是改变胎体重量,使整体手感重量合适;三是由于在修坯机设备上操作,茶器整体器型更加准确;四是提高了茶器消费档次,为企业创造更高附加值。

四、黄河澄砂泥茶器的烧造制度规范

(一)烧成温度

澄砂泥器物烧成温度在0℃(室温)~105℃为排湿阶段,这时期升温一定要缓慢,由于茶器器型小胎体很薄,急速升温会导致茶器开裂,而且相应的保温时间也要缓慢进行;105℃~600℃排除胎体内部结构水阶段,这阶段升温也应该缓慢;600℃~900℃这段温度为石英晶型转变阶段,铁元素等着色氧化物开始显示本色;900℃(室温)~1160℃坯体最高收缩率一般发生在这时期,缓慢平滑升温即可;最后在烧成温度下保温20至30分钟减少窑炉内部上下温度的温差。

(二)澄砂泥烧成制度事项

澄砂泥升温阶段:电气窑炉升温速率与澄砂泥茶器坯体的原料、器型大小及形状胎体的薄厚、器物在装窑时所处的位置、电气窑炉容积大小和炉腔结构等有关,还与澄砂泥器皿的坯体内脱水、分解、多晶转变、整体微观结构等有所关联。因此在前期室温至400℃之间缓慢升温。

澄砂泥保温时间:坯体最高收缩率一般发生在950℃~1160℃时,应该在低于开始强烈收缩的温度下进行保温,保温时间控制在30至60分钟之间。

澄砂泥降温速度:澄砂泥茶器坯体在冷却阶段要避免液相和固相的热能不均匀收缩。澄砂泥坯中的液相一般在1000℃以下凝固,因此650℃~750℃的温度范围之间冷却速度必须缓慢。

五、结语

中原地区在唐宋时期所创造的陶瓷茶器在中国茶文化发展史上,曾经创造过一段辉煌灿烂的历史。作者对黄河澄砂泥材料在泥料加工、茶器成型与烧制诸环节的工艺流程进行了实践探索与技术分析,通过详实的黄河澄砂泥工艺流程环节与技术参数设计,为广大陶瓷从业人员更好地利用黄河澄砂泥资源打下坚实基础,同时也为开发中原地区黄河流域地域性优势资源、更好弘扬中原黄河澄砂泥文化增添了一个可持续发展的新途径。

作者单位:

郑州工程技术学院文化遗产学院

猜你喜欢
茶具
哲品π杯 便携茶具
品雅茶具
要开百年老店
一种便于携带的茶具保护盒
冯可宾买茶具
挑选茶具的讲究和学问
贾星儿的快乐之茶
茶具有讲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