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敏莉 崔腾斌
【摘要】 目的:观察急性肺栓塞的临床急救护理措施及效果。方法:将2016年2月至2019年5月40例在本院接受治疗的急性肺栓塞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遵循随机原则将患者分为观察组(20例)与对照组(20例),分别给予临床急救护理与常规急救,对两组患者护理前后PaCO2指标、住院时间以及护理满意度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的PaCO2指标明显提升,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5.0%,与对照组的70.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急救护理干预在急性肺栓塞患者中的应用能够促进患者动脉血气指标改善,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提高患者满意度。
【关键词】
急性肺栓塞;临床急救护理;PaCO2指标;护理满意度
作为临床上一种常见的急性心肺血管疾病,急性肺栓塞多由下肢静脉血栓引起,手术、创伤以及恶性肿瘤疾病等也会诱发急性肺栓塞,该疾病起病急、病情进展迅速,具有较高的发病率与死亡率,若治疗不及时或处理方式不当,将直接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安全,因此对急性肺栓塞患者急救处理中辅之以护理干预尤为重要。研究纳入病例为本院急性肺栓塞患者,共计40例,结果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收集本院2016年2月至2019年5月40例急性肺栓塞患者的病例资料,随机数字表法实施分组,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0例。观察组男11例,女9例,年龄为31~69岁,平均年龄为(52.51±3.64)岁,病程为2~36h,平均病程为(11.21±3.23)h;对照组男12例,女8例,年龄为32~67岁,平均年龄为(52.16±3.59)岁,病程为4~38h,平均病程为(11.33±3.15)h。纳入标准:1)患者接受临床诊断及MRI、CT检查,证实为急性肺栓塞,与国际临床诊断标准相符[1];2)研究符合医学伦理,并经过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认可,所有研究对象均为自愿参与研究,签订知情同意书。为确保研究的科学性与合理性,采用统计学软件计算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性,结果显示P>0.05,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急救处理。先行吸氧、镇痛及抗感染治疗,与此同时给予抗凝、溶栓治疗,于2h内给予20000U/kg尿激酶(湖北潜江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42020666)静脉滴注,结合患者病情情况采用抗凝治疗,首次以80U/kg肝素(深圳市海普瑞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50020204)静脉滴注为宜,并予以700~1000U/h维持。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临床急救护理干预,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病情监测。对患者生命体征、意识以及瞳孔变化情况予以严密监测,每15min测试1次,关注患者病情变化情况。急救期间观察患者下肢动脉搏动情况、皮肤温度及颜色变化等,主动询问患者有无疼痛、麻痹等症状。与此同时,观察患者有无胸痛、咳嗽、气促等,及早发现患者不良反应,予以对应处理。2)基础护理。在急救期间,协助患者进行各项检查,开通绿色通道,提前与检查科室做好沟通,做好转运工作,减少对患者的搬动、避免颠簸,对患者进行背部及肢体按摩,促进血液循环。3)呼吸道护理。鼓励患者正确咳嗽,必要时给予雾化治疗、吸痰处理,确保患者呼吸道通畅。结合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给予吸氧治疗,防止低氧血症的发生。4)治疗护理。抗凝溶栓治疗前,检查患者凝血酶水平,了解患者既往是否存在溃疡、高血压、肝肾功能疾病等,治疗尽量采用微量泵,避免药物外渗。穿刺避开关节部位,控制滴速,观察患者注射部位皮肤变化情况,主动询问有无头晕、腹痛等,防止不良反应的发生。
1.3觀察指标
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后PaCO2指标以及住院时间,调查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
1.4统计学方法
所有研究数据均采用SPPS 22.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计数资料分别表示为(±s)、%,分别行t、χ2检验,P<0.05可判断组间比较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护理前后PaCO2指标、住院时间比较
与护理前相比,两组患者护理后PaCO2指标均有所改善,但观察组患者改善更为显著(P<0.05),两组住院时间比较,观察组短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2.2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分别为95.0%、70.0%(P<0.05),有统计学差异。见表2。
3讨论文献报道,急性肺栓塞在临床上死亡率位居第三,仅次于冠心病、高血压,严重威胁人类健康。[23]。当患者血流淤滞静脉损伤或血液处于高凝状态时,极易诱发急性肺栓塞,对患者给予临床急救护理干预对于提升抢救成功率、改善患者体征尤为重要。急性肺栓塞起病急、病情进展快,需要在较短时间内完成一系列详细检查,进而制定有效的治疗方案。对符合用药标准的患者建议首选溶栓、抗凝保守治疗,稳定患者病情,然后再给予持续治疗。护理人员要明确自身职责,协助医师完成各项临床急救操作,相互配合,促使患者积极配合,为患者争取更多治疗时间。其次要做好患者生命体征及病情监测工作,若患者出现异常及时汇报给予对应处理[4]。另外在治疗期间加强护理干预能够减少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的发生,增强预后。从本次研究结果看,观察组患者护理后PaCO2指标改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达到95.0%,体现了急救护理干预的有效性。
综上所述,对急性肺栓塞患者给予临床急救护理干预,有利于改善患者临床指标,为治疗争取时间,缩短住院时间,患者满意度高。
参考文献
[1] 韩鹏达,高丁.心电图在院前急救中对急性肺栓塞诊断评估的探讨[J].中国临床医生杂志,2017,25(04):185186.
[2] 严蕾,黎金玲,孙春燕,等.急性大面积肺栓塞静脉溶栓患者的观察与护理[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6,33(12):4446.
[3] 杨姣,张春芳,徐双兰,等.循环MicroRNAs在急性肺栓塞中的诊断价值[J].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2018,17(05):9799.
[4] 苏杰,王琼萍,顾红.综合护理干预在急性肺栓塞患者静脉溶栓治疗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8,15(13):59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