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俊军
(云南开放大学,云南 昆明650500)
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也是云南开放大学建校40周年。40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云南开放大学取得长足发展,尤其是大规模实施的面向全日制中职学生的“中高衔接”教育创新项目,以及由此构建的紧密联系全省主要中职实体学校的办学体系,办出了“云开”规模,打造了“云开”特色。此外,通过“一村一名大学生”、“村(社区)干部能力素质和学历水平提升”等办学项目的实施,云南开放大学开展了若干校地合作、校政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取得较好的成效,部分满足基层在职学习者学历提升的需要。
肯定成绩的同时,还应该看到,云南开放大学当前的试点建设仍然存在不少问题也正面临许多挑战,仍然不同程度地延续着“围墙大学、自成体系、传统办学、封闭建设”等症结。突出表现在:开放教育办学主要以全日制高职学校能够供给的学历教育专业为基础,并主要以全日制中职学生为对象,试点过程中并没有把开放教育理论设计中的核心制度优势很好地打造出来,也没有顺应当今开放式学习潮流探索出可复制、可推广和被广泛认可的模式优势;现有的教学设计和考核安排仍然没有完全脱离普通高校的传统方式,学习支持服务仍然缺失,终结性笔试仍是教师和学生的主要关切;试点建设工作在满足以“拓宽知识、提升能力、丰富生活、发展兴趣、促进成长”为导向的终身学习需求方面思路缺乏,供给很少,服务缺失,成效很小。而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当今时代,网上学习资源无处不在,网上学习平台一个比一个好;智慧教育方兴未艾,在线学习蔚然成风;体制新、机制活、依托现代信息技术的各类新型教育机构纷纷涌现;学习新途径和新模式层出不穷,“互联网+教育”、移动学习、在线课程(平台)、知识付费等业态在“墙外”和“网上”万花齐放、草木丛生。
2018 年9 月10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时指出:“坚持把改革作为根本动力,以改革激发教育事业的生机活力”,深刻阐述了深化改革对于教育发展的极端重要性。纵观40年的发展历程,改革创新也始终是云南广播电视大学实现跨越发展的核心动力。从电大招生办学,“自学考试”制度建立,到“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实施,再到“云南开放大学”成立,云南开放教育改革一直在路上。
新时代,让云南开放教育站到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面临新时代带来的新机遇和新挑战,云南开放大学应该审时度势、深度思考,以更大的改革勇气和创新理念正视和研究面临的突出问题,以开放合作的举措,勇闯学校发展新路,探索开放教育新模式。
办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优质开放教育,是新时代开放教育突破发展的根本任务。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新时代对开放教育发展提出的新要求已然明确,即要始终围绕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着力聚焦我国现阶段开放教育事业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办好人民满意的开放教育。
40年前,云南开放大学抓住了时代赋予的历史性机遇,迅速构建了覆盖全省城乡、自成体系的广播电视大学系统,圆了无数人的学历补偿“大学梦”;40 年后,开放大学应该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开启新时代开放教育事业新征程,办好人民满意的开放教育。
新时代,要办好人民满意的开放教育,需要对开放教育的内涵有更加深入的理解,需要对数字时代不断涌现的崭新学习方式和全新学习需求有更清晰全面的把握,在此基础上,才能找准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开放教育发展的方向和定位,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以学习者需求为中心,践行“全纳、终身、公平、开放、灵活、优质、便捷”的办学理念,实现以“学历补偿”或“学历提升”为导向到以“拓宽知识、提升能力、丰富生活、发展兴趣、促进成长”为导向的转变。
新时代推动开放教育发展必须以问题为导向深化改革。总体说来,目前制约云南开放大学开放教育发展的关键问题至少有如下三个方面。
(一)教育的对象和主体问题,即“为谁办学,谁来办学”的问题。长期以来,我们的发展思路和办学思路都基本是以学校为中心而不是以学习者为中心,基本上是沿用卖方市场的思路进行设计和供给:能做什么就做什么,能教什么就教什么;自己能做到的并不是全省全国最好的,自己做不了的又不想或不会去集成供给。对于广大学习者的实际需求,我们缺乏有针对性的研究,很少站在学习者的角度去设计和打造优质而有竞争力的教育产品,缺乏适应不断变化的教育市场的多样化办学产品和针对性制度产品。
(二)教育的开放性问题,即“如何办学”的问题。开放性应该是开放大学的本质含义、重要特征和永恒追求。开放性不仅仅指教育对象的开放,更重要的应该是教育资源要素和教育方式方法的开放。但是,在过去很长的一段时间内乃至现在,广播电视大学和开放大学总体上封闭在自身办学体系内“关门”办学,并没有走出“开放合作”、“开门办学”的路子。行动的封闭导致了效果的封闭,学习资源和教师资源的“围墙”效应和“天花板”效应,导致广播电视大学和开放大学教学模式及教学方法的低水平重复,极大地影响了教学质量和办学声誉。
(三)工作理念和方式的问题。主要表现在落实办学的各项具体工作任务时,“等靠要”思想严重:学校出人出钱才能办事,上级给了政策才能办事,遇到问题只会找校长不会找市场。
开放大学要取得突破性发展,必须勇敢闯出一条新路。关于开放大学的优势,教育部在2016 年出台的《关于办好开放大学的意见》(教职成〔2016〕2号)中已经明确:一是教育资源整合集成;二是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三是人才成长通道转换衔接。也就是说,开放大学不是一个传统意义上的大学,而是一个系统整合和开放提供优质学习资源的机构,是一个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智慧教育平台,是一个通过标准规范、认证准入、整合集成优质的教育、培训资源,提供开放、灵活的教育服务的新型教育机构。因此,在现代信息技术高速发展和与各领域深度融合的时代背景下,开放大学实现突破发展的路子应该就是顺势而为、开放合作。
(一)顺势而为
顺应新时代人民群众向往之大势;顺应数字时代信息技术推动教育变革之趋势;顺应多样性“开放式学习”和“自主型教育”之潮流。
1.要顺应新时代人民群众向往之大势
开放教育要顺应新时代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大势,核心就是要顺应全民学习、终身学习需求,实现以“学历补偿”或“学历提升”为导向到以“拓宽知识、提升能力、丰富生活、发展兴趣、促进成长”为导向的转变,成为以学习者为中心,满足多样化需要,提供“全纳、终身、公平、开放、灵活、优质、便捷”教育服务的新型高等学校。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进一步将人民满意的开放教育目标具体化为:要构建服务全民的终身学习体系;构建更加开放畅通的人才成长通道,完善招生入学、弹性学习及继续教育制度,畅通转换渠道;建立全民终身学习的制度环境,建立国家资历框架,建立跨部门跨行业的工作机制和专业化支持体系;建立健全国家学分银行制度和学习成果认证制度;强化职业学校和高等学校的继续教育与社会培训服务功能,开展多类型多形式的职工继续教育;扩大社区教育资源供给,加快发展城乡社区老年教育,推动各类学习型组织建设。
2.要顺应数字时代信息技术推动教育变革之趋势
纵观开放教育的发展史,就是一部技术革新史。当今时代,互联网播送、实时通信、虚拟现实、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物联网、移动学习、区块链、优步化等日新月异的技术革新已经成为推动学习方式变革和教育改革创新的强力引擎。与此同时,信息技术与普通高等教育的深度融合,也给开放大学的生存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信息技术的应用和数字经济的融合并不仅仅只是广播电视大学和开放大学的独有标签,如果现在还不主动顺应这个潮流去谋划,不跟进这个变局去布局,那么,面对新时代,开放大学将无任何特色无任何优势。
3.要顺应多样性“开放式学习”和“自主型教育”之潮流
信息技术特别是移动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使得“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已经逐渐成为普遍现实。当下,“一部手机学知识”和“一根网线上名课”已经成为了一种时代的潮流,越来越多的学习者正在通过网络终端便捷地获取海量数字化资源来实现知识获取和自主教育,以此为标志,一个多类型多形式的开放式学习和自主型教育的时代已经到来。然而,“开放式学习”和“自主型教育”都不等于“开放教育”。但是“开放式学习”和“自主型教育”的新潮流必然会倒逼“开放教育”制度创新:“开放式学习”和“自主型教育”是学习者自主获取知识和探索未知的学习,体现了学习者更加多样化和个性化的学习需求。开放大学要适应这种“开放式学习”和“自主型教育”的需求,就应该全方位推进“开放式办学”,不仅仅要关注学习对象的开放,更要重视学习资源的开放、学习路径的开放、学习制度的开放。
(二)开放合作
建立适应“开放式办学”的机制体制;构建多元共建共享的开放教育办学联合体;营造资源集成整合的开放教育办学生态。
系统办学是开放大学的优势和根基,但就云南开放大学而言,现有的系统已不再是原有某种隶属关系的行政体系,其实质就是合作。要巩固目前的办学体系,就要厘清责权利,调动积极性。更重要的一点是,应该主动拓展和吸纳新的合作,积极面向各类学校、企业和社会机构拓展更大范围的多元合作。目前开放大学的很多课程度仍缺乏优质资源的支撑,但与此同时,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却已经开发了近万门慕课,其中数百门慕课进入到国际最知名学习平台。教育部2017 年就正式推出了490 门国家精品再线开放课程,2018 年又认定了801 门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至今合计1291门,全部面向社会学习者开放。企业和社会机构层面开放的线上学习平台和学习资源更是数不胜数,如混沌大学、万门大学、网易公开课、学习强国、得到APP、Khan Academy 和Coursera在线公开课,等等。面对当今学习资源无处不在、学习平台一个比一个好的新时代,开放大学再不能固步自封、闭门造车,应该主动开门办学、开放合作,应该通过开放合作的方式,整合集成各类优质资源,供学习者所学,进而推动自身的开放发展。
1.建立适应“开放式办学”的制度和机制
建立适应“开放式办学”的制度和机制是开放大学推动开放发展的重要保证。在政府层面,教育部在《关于办好开放大学的意见》中已经明确要求:建立部门联动,分工明确的开放大学协调推进机制,解决开放大学办学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消除阻碍发展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中障碍。在开放大学层面,一是要建立广泛吸引社会力量参与办学的合作办学机制,推动办学要素自由流动,办学资源高效配置。二是要建立与市场接轨的协同创新机制,促进办学项目与市场供需紧密结合,更好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三是要建立健全课程认证、学分认定等制度机制,推进学习资源共享和学习路径开放,满足学习者多样化、多途径获取知识的选择。四是建立各层次学历教育纵向直通,不同教育类型横向贯通的制度机制,有效发挥人才成长“立交桥”的作用。
2.构建多元共建共享的开放教育办学联合体
办学体系是开放大学开放合作的重要载体。就云南开放大学而言,当前的办学体系还不牢靠,承载的办学功能也较为有限,需要对办学体系进行系统地优化升级。应该以现有办学体系为基础,根据办学实际扩展和联合更多的办学主体,携手更多可实现优势互补、开辟新路的合作伙伴,采取“实体独立、合同保障,合作发展、互惠互利”的方式,构建多元共建共享的开放教育办学联合体,推进建设多层次、多类型、多形式、多元化的终身教育服务体系。
3.营造资源合作共享的办学生态
开放大学的发展壮大,开放教育的改革创新,仅仅依靠自身的力量很难实现,需要更多、更好的教育资源。当今时代,平台经济、共享经济、数字经济方兴未艾,新动能、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必将对教育行业的开放合作产生强大的推动力。
面多这样的形势,开放大学应该坚持开门办学,树立学习者喜爱的资源就应该为开放大学所用的意识,既要不拘一格选资源,更要积极推动资源由“自建”向“共享”的转变,以此提高资源供给的质量,增加学习者选择的范围。
简而言之,开放大学应该以学习者的需求为导向,整合集成新技术催生的各类优质学习资源和学习平台,营造资源合作共享的办学生态,通过与众多优质教育服务提供主体开展合作,让学习者在开放大学这个新型高校中能够获取多类型多形式的优质、便捷、低成本、有竞争力的教育服务。
顺应开放式学习,推进开放式办学,应该解放思想、创新制度、消除壁垒。
(一)解放束缚思维的旧思想是新时代开放教育开放发展的当务之急
开放大学的本质属性就是开放——开放性是开放大学的根本特征、本源之意。40年前的电大教育其实很“开放”。当年华罗庚先生主讲的电大第一课,通过电波传送给全国各地的千千万万学习者,可谓优质资源开放共享的范例。但随着普通高校扩招和其他因素的影响,之后的电大系统逐渐趋于封闭,其内部管理体制越来越趋于大一统。体制的因素致使电大内部难以实现办学要素自由流动、外部难以进行学习资源有效整合,逐渐呈现出“体系自成、老师全职、资源自建”的“围墙”局面。
习近平主席2018年11月在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上发表主旨演讲时指出:“开放合作是促进人类社会不断进步的时代要求”。习近平主席在演讲中着重强调:“应该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带来的机遇,加强数字经济、人工智能、纳米技术等前沿领域合作,共同打造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面对新机遇,开放大学应该深刻理解开放合作的时代要求及其对于开放教育的丰富内涵,在思维上、思路上、思想上彻底进行更新。再不能局限于原来那种只是作为一个办学单位,只是机械地领取任务和完成任务;再不能局限于仅当一所“围墙大学”和仅靠一批“全职老师”及“自建资源”;应该面向“墙外”和“网上”,推动深层次宽领域多形式的开放合作,探索和丰富“开放式办学”和“开放式教育”的新路径、新模式;应该跳出开放大学看开放教育,将开放教育摆到开放合作的时代背景下思考和设计。
(二)消除制约开放发展的制度壁垒是新时代开放教育开放发展的重要保障
开放教育作为一种单独的办学类型应该彰显出与其它办学类型不同的独特优势,其中一项重要工作就是制度创新。虽然开放大学一直在开展这方面的工作,但是在现行的办学制度中,传统教育的痕迹仍然很重。某些方面的制度创新,普通高校其实早已走在了开放大学之前。教育部高教司2018 年6 月在全国本科教育工作会议上曾明确提出,“建立慕课学分认定制度,探索实行荣誉学位”是教育部围绕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推出的重要举之一。这表明普通高校在网络课程整合和完全学分制等制度创新方面已经开始破冰。在这样的形势下,作为承担推动信息技术和教育教学融合发展使命的开放大学更不能停步,而要以“天黑赶路,天亮进城”的精神,勇立潮头,迎头快进。
总之,开放大学的办学制度应该紧扣履行新时代开放大学使命、发挥新时代开放大学作用进行全面革新。应该以适应开放式学习、开放式办学为出发点,以需求和问题为导向,反思目前开放教育各方面各环节存在的问题,全面构建开放教育开放发展的制度、模式、标准、规程,为开放教育开放发展提供有力的制度保证。
(三)推倒招生办学“围墙”是新时代开放教育开放发展的必然选择
曾经,印刷术的发明打破了精英阶层对知识的垄断;当下,移动在线学习使得“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成为了现实。数字化时代正在逐步推倒高等院校招生办学的封闭“围墙”,新时代的开放大学更应该主动顺应潮流,坚决推倒长期固步自封的体制“围墙”和体系“围墙”。应该主动整合集成各类优质教学资源,主动建设没有“围墙”的学习环境和学习规程,切实尊重学习者个性化、多样化的学习选择,切实帮助学习者获取低成本、有价值的学习资源并找到更公平、更适合、更开放、更灵活的学习路径和提升通道。
2018年9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要加快建成伴随每个人一生的教育,让学习成为每个人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实现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要加快建成平等面向每个人的教育,努力使每个人不分性别、不分城乡、不分地域、不分贫富、不分民族都能接受良好教育;要加快建成适合每个人的教育,努力使不同性格禀赋、不同兴趣特长、不同素质潜力的学生都能接受符合自己成长需要的教育;要加快建成更加开放灵活的教育,努力使教育选择更多样、成长道路更宽广,使学业提升通道、职业晋升通道、社会上升通道更加畅通”。
应当说,习近平总书记这席话,为我国新时代终身教育、继续教育和开放教育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明确了目标。
新时代,开放式学习正在成为趋势,开放大学应该顺应开放式学习的时代潮流,扎实推进开放式办学,这是新时代开放大学开放发展的必由之路和使命担当。
开放大学的开放发展,就是要以学习者的需求为导向,以开放合作和集成整合为抓手,以制度创新为核心,以智慧教育为依托,以学分银行为枢纽,以社会认可度为评价指挥棒,围绕全纳、终身、公平、开放、灵活、优质、便捷等核心任务,以更大的勇气、更新的思路和更开放的举措,努力构建开放式人才培养模式,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成员拓宽知识、提升能力、丰富生活、发展兴趣、促进成长的学习需求。
探索无止境、思考无极限。本文结合历史大背景和时代新要求对开放大学的发展进行反思和分析,提出了一些新理念和新思路。希望能够引发开放大学体系更加深入的思考和讨论,希望能够启发大家进一步审时度势,顺势而为,敢于创新,勇于变革,不负这个催生新动能的新时代,不负教育这份良心事业,不负开大人这份探路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