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婧玲
一、主诉和个人陈述
1.主诉
求助者一个月多前的月考因生病数学成绩不佳,之后遇到数学考试时会出现紧张、手心出汗、手发抖、注意力无法集中等症状,近一个月睡眠质量较差,导致成绩下滑。
2.个人陈述
从小我的数学成绩都是排在年级前列,很少失误,数学几乎就是我的代名词。上次月考前我得了重感冒,考试前一天高烧到39.5度,全身无力、头昏,第二天的考试我根本没有办法集中精神,头一直发晕,结果考试成绩一塌糊涂,最有把握的数学也才刚过班级平均分。这是第一次得到这种烂成绩,这让我压力很大,已经高三了,所有人都在你追我赶,如果连数学都不能帮我拿分,那高考就没救了。这个月的几次小考试时,我都会不由自主地想到那次月考的状态,结果越想越紧张,头脑空白,手脚出虚汗,手握着笔都会发抖,很难集中精力思考题目,成绩一次比一次差。可是考完试后再做同样的试卷,明明大部分题目都会做,这让我很苦恼。
二、观察和他人反映
1.心理咨询师对求助者的观察
求助者1.78米左右,校服干净整齐,进出门有礼貌,叙述条理清晰,对自己的问题有自知力且渴望得到帮助,对于咨询师提出的问题回答自如。
2.班主任对求助者的印象
该生的三门主科成绩都不错,数学成绩较突出,但物、化、生三门理科成绩较差。自上次月考因为生病使成绩一塌糊涂后,平时的小考试成绩也很不理想。也找过他谈话,他都说考试很紧张,没办法集中注意力,我认为他是考试焦虑,也教给他书上写的一些放松技巧,但效果不大,就推荐他来找心理老师了。
三、评估与诊断
一是根据收集的资料、心理测评结果、求助者的自述及班主任反映的情况,将该求助者的心理问题诊断为一般心理问题。求助者的情况满足诊断一般心理问题需要的下列四个条件:
第一,该求助者因为考试出现焦虑、紧张情绪使成绩下滑,导致内心冲突;该冲突与现实处境相联系,涉及大家公认的重要生活事件,且有明显的道德性质;而求助者也因此感到苦恼。
第二,求助者的不良情绪持续了将近一个月而不能自行化解。
第三,不良情绪反应仍在相当程度的理智控制下,始终能保持行为不失常态,基本维持正常生活、学习、社会交往,但效率有所下降。求助者因考试出现焦虑而使成绩下滑,出现失眠等症状,但没影响到他的正常生活和人际交往。
第四,自始至终,不良情绪的激发因素仅局限于最初事件,即考试;既使是与最初事件有联系的其他事件,如平常做练习、听课等,也不引起此类不良情绪。
二是原因分析
1.生物因素
根据咨询开始前的资料搜集及摄入性会谈,确定该求助者无明显生物学因素。
2.社会因素
升入高三,高考将至,学校高频率的考试导致紧张的氛围,月考的失利引起求助者较大的心理压力。父母对求助者的教养方式属于民主型,即严格又不失关心,但对他的期望较高。
3.心理因素
第一,认知因素。求助者认为一次考试失败会导致以后高考的失败,会让父母、老师失望,让同学嘲笑,属于认知偏差;求助者对考试的分数和排名看得过重。
第二,情绪情感表现。被焦虑情绪所困扰,因考试成绩下降着急却找不到解决方法。
第三,行为表现。由于缺乏有效的行为模式,而出现白天练习强度大,晚上“开夜车”的现象,导致出现失眠症状。
第四,性格因素。主要表现为争强好胜,但抵抗挫折的能力较弱。
四、咨询目标的制定
1.具体目标与近期目标
第一,帮助求助者学会自我放松的方法,使其能够改善考试时的紧张情绪。
第二,改变求助者考试相关的不合理信念,使其能够用平和的心态面对高考。
2.最终目标与长期目标
完善求助者的个性,能用正确的态度面对人生中的挫折和考验,帮助其自我成长,调动其潜能达到人格完善,促进自我心理的全面健康发展。
五、咨询方案的制定
(一)方法和原理
1.针对求助者的问题,与求助者共同协商后,确定使用合理情绪疗法来帮助他解决情绪和行为上的问题。
2.合理情绪疗法的基本原理
该求助者主要是由于没有正确认识考试失败而出现考试焦虑的情绪,属于不合理信念的范畴,且求助者年轻,容易接受新的观念和思维方式,因此适合使用合理情绪疗法解决问题。
(二)咨询时间
每周一次,每次咨询时间为50分钟,共三次咨询。
六、咨询过程
(一)咨询关系的建立和诊断评估阶段(第一次咨询)
(二)领悟阶段和修通阶段(第二次咨询)
1.教给求助者肌肉放松的方法,并进行练习,直到他能熟练掌握,使他能在处于焦虑情绪时进行自我放松,缓解焦虑情绪。
2.通过举例等方式使求助者理解合理情绪疗法的基本原理,并明确求助者的不合理信念。
3.与求助者一起讨论他的不合理信念,并让他掌握与不合理信念辩论的方法。
(三)再教育阶段(第三次咨询)
通过与求助者讨论如何辩论他的不合理信念,已经帮助他掌握了将不合理信念变为合理信念的方法,也认识到他考试焦虑的问题并不是由于考试失利,而又面临重要考试这一事件本身造成的,而是不合理信念造成的困擾。在对求助者鼓励的同时,也引导他将此次的收获扩展到生活的其他方面。
七、咨询效果的评估
1.求助者对咨询效果的自我评估
在咨询结束后的一个星期,王某又迎来了一次月考。他自述在考试刚开始时还是会出现心跳加速、手出汗的现象,但使用了自我放松的方法后,能很快进入考试状态,考试成绩基本恢复到往常水平。
2.班主任对求助者的评定
在咨询后,那几次考试时满脸紧张的表情没有了,数学成绩也恢复到以往水平。过去他不重视的理科综合,也在认真看书复习。状态良好。
3.咨询后的心理测量结果
咨询后再次做了焦虑评定量表,量表得分为48,属于正常值范围。
4.心理老师的观察和评定
通过观察和回访,本次咨询基本达到预订目标。求助者的情绪有了明显好转,对考试的不合理信念基本得到改善,心理问题得到缓解,心理测验的各项指标均属正常。咨询效果较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