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国荣
40年前,沐浴改革开放的春风,伴随思想解放的大潮,《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应运而生。
《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由陕西省教育厅主管、延安大学主办。先后历经张逊斌、宋靖宗、包永新、申沛昌、马海平、刘国荣六任主编。社科学报立足革命圣地延安,以“红色延安”的独特历史文化内涵和延安大学的学科优势作为为自己的办刊特色,主要栏目有:延安学研究、哲学研究、政治学研究、经济管理研究、社会学研究、文学研究、语言学研究、陕北历史文化研究、路遥研究、教育学研究等,其中“延安学研究”和“陕北历史文化研究”是学报的两个特色栏目。
1979年金秋10月,我校社科学报正式面世。它标志着延安大学办学历史上第一份以学报命名的学术期刊正式诞生,实现了我校学术刊物从无到有的转变,也标志着我校教学科研事业迈上了一个新台阶。
1987年,经中共陕西省委宣传部批准,《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
1994年,随着电脑时代来临,社科学报实现了从铅字排版到计算机排版的转变,随后,学报正式加入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以电子版形式面向国内外发行。
2003年,《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由季刊改为双月刊,页码由96页增加到128个页码。
2015年,学报在线采编系统正式上线,实现学报网站的数字化建设,同时开通微信公众号等传播平台,步入出版业融合新媒体发展新时代。
至2019年第5期,社科学报已连续出刊194期,共刊发4000多篇论文。
四十年风雨兼程,四十年春华秋实。在上级主管部门的指导下,在延安大学历届党委、行政的正确领导下,在广大教师、作者的大力支持下,几代学报人辛勤耕耘、接续奋斗,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为繁荣社会科学研究,推动延安大学的教学科研事业和人才培养作出了重要贡献。据不完全统计,被《新华文摘》《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等转载、文摘的文章共计400余篇,其中被人大书报资料中心全文复印达200余篇。1991年,社科学报荣获陕西省学报编辑质量评比二等奖;1996年,被评为陕西省高校优秀学术期刊二等奖;2000年,首批获得中国学术期刊编排规范执行优秀奖;2006、2010年和2014年,连续三次被评为全国高校优秀学报和陕西省优秀学报;2012年,被中国人民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成果评价研究中心授予“重要转载来源期刊”;2014年,“延安学研究”栏目首次被评为陕西省和全国高校特色栏目。2014、2018年,社科学报先后两次被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评价中心评选为综合性人文社科核心期刊(扩展版);2016年,被评为“陕西省高校精品期刊”;2019年,被评为“陕西省高校社科优秀期刊”。社科学报主编刘国荣多次荣获陕西省及全国高校社科期刊优秀主编称号,并获得全国文科学报研究会“玉笔奖”和中国期刊协会“从事期刊工作30年”荣誉证书。
为人作嫁、默默奉献,是几代学报人的共同情怀和真实写照,也是改革开放四十年来延大人不懈奋斗的一个缩影。创业不易,守业并发展事业更难。学报创刊人麻明正作风严谨,为社科学报做出了特殊贡献。随着学报事业的发展,编辑队伍不断壮大,1985年,刘国荣参加学报编辑工作;1987年,高杰、霍丽加入编辑队伍;之后,时晓丽、刘之静先后加入,学报的办刊水平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学报编辑既当杂家、又当专家,笔耕不辍、编研相长,在各自的研究领域都取得了不菲的成绩,为学报事业的发展更是做出了重要贡献。2000年后,加东、陈福荣、高锐、王俊虎先后加入编辑队伍;2015年后,齐文娟、茹梦丹、冯志宏先后加入编辑队伍,注入新鲜血液,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既要办刊,又要育人。这是我们始终不渝的初心。创刊40年来,在每一个时期,社科学报都培育了一批又一批优秀作者和优秀科研成果,为人才成长奠定了坚实基础。在不同时期,包永新、马海平、郭必选、刘育林、任学岭、武宏志、刘凤岐、刘天喜、高九江、郭剑雄、古建军、杨亮才、胡俊生、刘国荣、寇东亮、惠宁、任晓林、梁向阳、郝琦、李宏斌、惠雁冰、徐长玉、梁严冰、王东维、王俊虎、谭虎娃、冯志宏、高布权、杜林渊、孙刚成、常改香、赵红、陈福荣等相继成为本刊的核心作者。同时先后发表了周新城、李君如、何炼成、白永秀、单大圣、李良栋、王培元等的研究成果,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反响。
一路走来,我们无怨无悔,一路走来,我们倍感欣慰。成绩只能说明过去,未来的使命更加艰巨。在这个学报成长的重要节点,回忆过去、展望未来,我们心中充满许多感慨。筚路蓝缕四十载,而今迈步从头越。“四十不惑”就要做到答疑解惑。在新的起点上,《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要实现新的更大的发展,实现追赶超越的目标,就必须上下同心、凝聚共识,开拓创新、不懈奋斗!一是要树立“高水平大学必须有高水平学报”理念,学校党政、广大教师更加重视、关心、支持学报,从政策制定、经费保障、队伍建设等方面给予切实支持。二是学报的主编和编辑要有政治家办刊的眼光和胸怀,立场坚定、旗帜鲜明,始终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始终坚持政治标准高于一切。三是坚持“内容为王”的原则,注重学术品质、注重理论创新,积极开展学术交流,约请名家稿件,策划前沿论坛,提升学报档次。四是坚持特色办刊,以延安厚重的红色文化底蕴和延安大学的学科优势作为自己的学术生长点,研究和传承好悠久的陕北历史文化。五是建设一支强有力的专杂合一、编研相长的编辑队伍,这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前提。六是主动适应网络化、数字化出版新趋势,做好数据库入编、网站建设和新媒介的推广等工作,宣传好学报的形象,宣传好延安大学的形象。
宝塔意长,延水情深。沐浴圣地和风,续写时代新篇。我们坚信,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在学校党政的正确领导下,在社会各界和广大教师、作者的共同支持下,在我们学报同仁团结拼搏、不断创新、追求卓越的奋进过程中,《延安大学学报》将会办得越来越好,办得更有特色,更有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