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变学生就业观念策略研究
——以西藏藏医药大学为例

2019-12-07 02:49田银龙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9年32期
关键词:就业观藏区观念

田银龙

(西藏藏医药大学,西藏拉萨 850000)

当前,我国各大高校在教育兴国策略的指导下,办学规模逐步扩大,每年待就业大学生数量持续增长,藏区大学生更倾向于工作稳定、 薪酬待遇相对较高的行政事业单位或国有企业等工作岗位,而西藏自治区能够提供的公职岗位数量明显不能满足大学毕业生就业所需,所以当务之急是转变大学生就业观念,提高大学生就业率,真正解决西藏就业压力过大的难题。

1 藏区大学生就业观念分析

(1)家乡情节严重。藏区大学生以少数民族学生居多,大多来自偏远牧区或少数民族集聚区,闭塞的生活环境导致其思想观念也相对落后,在就业方面更倾向于选择家乡相对稳定的岗位。根据相关调查数据,有40%左右的藏区大学生更愿意回到家乡工作,就业流动性不高,并且有近30%的受访者表示即使就业困难,也不愿意去偏远地区工作。另外,藏区大学生自主创业意识不强,创业能力有待提高,缺乏足够的创业积极性。藏区大学生就业观念的不科学严重影响了其就业成功率。

(2)片面追求稳定。根据对西藏藏医药大学学生的统计结果显示(见表1),有45%的大学生希望就业岗位收入稳定,一步到位,而选择自主创业的大学生仅占5%,藏区大学生受民族文化、社会舆论及家庭观念等因素的影响,在择业过程中更倾向于工作稳定、社会认可度高的岗位,就业观相对保守,片面追求稳定的工作,其择业首选是一劳永逸的职业。

表1 西藏藏医药大学学生的择业意愿调查结果

(3)就业期望较高。就业期望是对未来职业的心理取向,每个大学生对未来职业都怀着一种美好的期望,但是如果期望值过高就会成为前进的阻力。如果大学生对自身就业定位过高,当就业期望值与自身能力及社会需求存在偏差时,就会使其害怕失败,从而造成心理压力。根据对藏区大学生的就业期望调查,有超过一半的学生选择政府部门,另有30%以上的学生选择事业单位,而选择外企或民营企业的分别不到5%。由此可见,藏区大学生就业主要考虑工作的稳定性、薪酬待遇及社会保障等,更倾向于选择行政事业单位、国企等工作岗位。

(4)就业形式单一。在针对藏区大学生是否愿意去偏远地区工作的调查中,仅有6%的大学生表示愿意,而有超过50%的大学生表示不愿意或不太愿意,他们更愿意选择在家乡或大中城市就业。对于少数民族毕业生在藏区就业或返乡就业,西藏政府是持欢迎与鼓励态度的,但西藏地区多数自治州(县、乡)都属于经济不发达地区,能够提供的就业岗位较少,尽管政府出台了多项优惠政策用以鼓励大学生到偏远藏区就业,但由于这些区域的生活条件艰苦、工作压力较大,很难吸引大学生前来工作。而在规模较小的私营企业就业的大学生更少,至于选择自主创业的大学生更是凤毛麟角。

2 藏区大学生就业观念的影响因素

(1)社会经济转型。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我国逐步由计划经济过渡到了市场经济,社会结构、利益分配都有了较大改变,人们的思想意识、心理行为、社会观念等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而对于处在社会转型期的大学生来说,其对社会变革的反应更为敏感,由于他们是社会建设的主要力量,是民族的希望,所以,他们的社会价值观尤为重要。因受知识结构、年龄及人生阅历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大学生在三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就表现得很不稳定,同时其就业观念也随着价值观的变化而变化。

(2)社会舆论因素。随着科技的进步,信息技术的发展,大学生获取信息的途径更加广泛,而网络媒体信息鱼龙混杂,既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在复杂的舆论环境下,大学生的就业观念势必会受到消极、片面的社会舆论影响,难以分辨哪些是主流的声音,对于主流就业方向难以把握,对其顺利就业造成了一定影响。所以,构建健康乐观、积极进取的就业舆论环境,对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能够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同时对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也能够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3)家庭环境因素。大学生的择业理念是其三观在就业选择问题上的集中体现,并随着社会文化、政治、经济及个人三观的改变而变化。在大学生就业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家庭是其面临的首个社会环境,家庭教育会对孩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家长的教育引导及家庭期望值会直接影响到孩子的就业观念,这种影响有以下三种表现形式:一是说教型,家长根据自身经验对孩子的就业目标横加干涉。二是协助型,家长对孩子的就业起到了参谋作用,充分尊重孩子意愿,从而使其获取理想职业。三是安排型,家长以自己的就业观代替孩子的就业观,这种情况下,大学生就业将不是其自身行为,而是家庭的集体行为。

(4)就业政策法规。国家就业政策是影响大学生就业观的重要因素。就业政策是一定阶段的国家路线、方针在人力资源领域的综合反映,是国家为实现人才资源的合理调配而制定的准则,同时也是大学生必须遵守的就业规范。就业政策对人才市场起着宏观调控、政策引导及制度约束的作用,而我国的就业政策也经历了由计划经济时期的“统包统分” 到市场经济时期的“自主择业、双向选择”的转变。随着国家宏观政策对人才市场的调控及地方政府与高校的共同推进,逐步形成了公平竞争、双向选择、操作规范的政策格局。

3 藏区大学生就业观念教育的实施策略

(1)加强政府就业政策指导。提高大学生就业率是各国政府的首要职能之一,同时也是各国政府在制定就业政策时的首要考虑因素。对我国来说,确保大学生就业是提高国家实力、增强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前提。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首先要加强政府就业政策指导,政府要在就业政策制定、就业保障及就业舆论指导等方面转变观念,根据时代需求,合理制定大学生就业政策,把提高大学生就业率当作社会与经济发展的重要目标,并调整经济模式,制定相应的人才发展战略,把落实大学生就业与经济发展目标结合起来。

(2)多元化大学生就业观念。首先,避免官本位思想。藏区大学生就业更倾向于行政事业单位,高校要加强大学生思想教育,引导其树立正确的就业价值观。同时,还要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在就业选择上要结合其专业,选择与之相适应的岗位。对于大学生来说,不应将就业局限于考公务员或事业编制,除此之外,先就业再择业、考研深造、自主创业等都是不错的选择,高校应加强这方面的引导和教育,使大学生在就业选择上做到更加灵活和理性。其次,引导大学生树立合理的就业观念,实施大学生创业援助工程,设立大学生创业基金,通过无息贷款、贴息贷款等方式为自主创业的大学生提供资金方面的支持。另外,对于家庭贫困的大学生,通过扶持创业、就业见习、向用人单位推荐等方式为其就业创造条件,确保其充分就业。

(3)健全高校就业指导体系。在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就业观念的过程中,首先要加强思政教育,结合现行课程体系,更新就业指导培养方案,使大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主动到国家最需要的地方去工作,树立正确的就业价值取向。其次,高校要构建完善的教学实践体系,增加用于实践基础设施的教育经费投入,确保实践教学的创新性与综合性,同时加大实践教学环节的管理力度,积极组织专业培训与实践实习,使大学生提前适应工作岗位。再次,要不断丰富引导方法,引起大学生的兴趣,例如可以通过角色扮演游戏来让大学生体验不同的岗位工作内容,纠正大学生对不同工作岗位的认识,使其思考这些岗位是否适合自己,也可以鼓励在校大学生参与职业技术比赛等活动,为其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提高大学生在就业市场的竞争力。

(4)加强就业社会舆论引导。高校要加强社会人才需求分析,根据大学生就业心理及就业需求,采取讲道理、 摆事实的方式,使其走出天之骄子的自我定位误区,转变就业观念,避免就业期望值过高,树立“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的理念,不过分迷恋工作稳定、薪酬待遇好的工作岗位,使大学生树立自强、自立的思想,从而自觉克服就业过程中的困难,提高就业竞争力。

(5)加强大学生职业素养教育。高校要加强对大学生的职业素养教育,增强大学生的心理调节能力。针对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遭遇挫折而产生的不良心理,高校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理念,勇于面对挫折,学会积极的心理暗示,避免不良心理情绪,以更加积极的心态去迎接挑战。此外,高校要教育大学生做好在工作中吃苦的准备,克服畏难怕苦心理,训练其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之变得自立自强,目标明确,不惧怕困难与失败。

4 结语

转变大学生就业观念,高校要引导学生树立多元化就业观念,健全高校就业指导体系,从而为大学生顺利就业夯实基础。相信经过政府部门及高校的共同努力,大学生就业理念会逐步由盲目转向理性,职业规划也会更加合理,从而以积极的心态去应对挑战,大学生就业前景也会变得更加光明。

猜你喜欢
就业观藏区观念
维生素的新观念
坚持系统观念
别让老观念害你中暑
疫情后,青年农民工就业观变了
多康藏区藏族源流考释
五彩巴塘 扮靓藏区人民新生活
打造人民调解升级版 维护藏区和谐稳定
中医药院校学生就业观对就业质量的影响分析
高校辅导员的自我定位及学生管理工作的探讨
新闻观念与实践需反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