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教育学校素质教育存在问题及解决途径

2019-12-06 17:25韩立萍
神州·上旬刊 2019年11期
关键词:解决途径特殊教育存在问题

摘要:我国教育部门颁发并实施《特殊教育学校暂行规程》,这就说明我国教育事业中相对滞后的领域也不能处于落后状态,在特殊教育学校进行素质教育改革会面临许多的问题。本文分析了特殊教育学校素质教育的内涵,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的办法。

关键词:特殊教育;存在问题;解决途径

引言

我国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的《关于深化改革,全面推進素质教育的决定》这一文件标志着素质教育改革在我国拉开了帷幕。特殊教育是我国基础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素质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必然也要实行素质教育。众所周知,特殊教育学校的学生在身体、心理等方面与健康的学生有所不同,因此特殊教育学校的素质教育在实施时也会与普通的学校存在差别,如何在特殊教育学校有效的实行素质教育值得引起我们的深思。

一、特殊学校素质教育的内涵

素质涵义既有狭义又有广义。狭义的素质指的是人或者事物在某一或者某些方面的本来属性和原有的基础条件。而广义上的素质则指的是教育学意义上的定义,指的是一个人在思想、政治、做事风格、道德品质以及知识和技能等方面,经过长时间的学习和时间以后所达到的一定水平,主要指的是人的文化知识水平、道德品质、学习能力以及身心素质等等。

素质教育中的素质则指的是广义的概念。素质教育指根据受教育者以及社会发展的长远考虑,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升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宗旨,培养受教育者形成正确的学习态度和学习能力,促进受教育者在德智体美劳各方面全面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特殊教育学校的学生具有特殊性,因此在素质教育方面,特殊教育学校的素质教育不但要和普通学校的素质教育一样,全面培养学生的素质,还要强调补偿缺陷教育以及优势发展教育。

二、特殊教育学校在素质教育方面的存在的主要问题

特殊教育学校的学生都是身有残疾的学生,这部分学生因为自身的残疾和缺陷导致对世界的感知范围缩小,受教育影响的途径也大大减少,因此对外界事物和整个世界的感知不完整,理解也不深刻,因此残疾的学生很容易形成不良的个性以及错误的行为习惯,在特殊教育学校推行素质教育就显得格外重要和紧迫。但是现阶段特殊教育学校的素质教育在具体实施时还是存在许多问题,导致素质教育的效果不佳。

1.大都实行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不到体现;

2.过于强调学生在身体方面的特殊性,不利于学生的心理健康;

3.无法有效培养学生额生活能力以及生存能力;

4.素质教育评价体系不科学不健全;

现用的教材以及实施的课程无法满足素质教育的需求。

三、特殊教育学校实行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

(一)进一步完善素质教育的目标以及评估体系,转变教育理念

在教育理念落后这一方面,学校需要加强相关管理,充分发挥目标导向的积极作用,引导教师转变传统的教育理念。转变教育理念最为首要的就是制定明确的素质教育目标,并依据目标构建科学合理的素质教育评价体系。只有目标体系和评价体系相融合,才能够有效的调节和控制特殊教育学校的素质教育活动。通过建立素质教育评价体系和机制,充分发挥其调控作用,促进科学素质教育系统机制的实现,并逐渐在实践中进行完善,在特殊教育学校全面推行素质教育。

(二)提高特殊教育学校的教师素质

要想实施素质教育,关键在于建设一支高素质、高质量的教师队伍。对于特殊教育学校的教师,教师应当构建教师进修和培训机制,定期或者不定期举办教师培训和讲座活动,增加教师进修学习的渠道,提升教师的教育理论修养。除夕之外,我国的师范教育在培养未来特殊教育教师时,应当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技巧以及实践活动方面实施与素质教育培养目标相适应的教育改革,例如构建以能力和情感为主要导向的师范教育新模式等等。通过这样的途径就可以提升特殊教育学校教师的整体素质和能力,满足学生的需求。

(三)对现有的课程教材进行改革

教材是教育改革的根本,是教学的主要根据。在特殊教育学校实行素质教育就必须要尽快进行教材改革,编写一系列适合特殊学校、特殊学生的教材,在课程中注入新的活力,保证教材在思想认知、科学探索、知识能力、实际应用等方面都适应学生的实际需求,让学生爱上教材,让教师可以放心的教,从而更好的推进特殊教育学校的素质教育改革之路。

1.强化德育学科课程建设,增开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定期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咨询和辅导,帮助特殊学生能够具备积极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具备较强的心理承受能力和抗压能力,还要具有良好的适应能力、创造能力以及竞争能力,能够跟随时代发展不断增强自身的发展能力,提升学生非智力因素的进一步发展。

2.帮助学生打好语文和数学这两门基础学科的基础,在这两门学科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创新能力以及逻辑能力。

3.增加体育课程和美术课程的开课比例,充分发掘学生在视觉活动以及运动能力等方面的天赋,对学生进行因材施教,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

4.优化课程结构,强化实践活动课程建设,教师要精心准备和组织实践活动课程,例如开设一些科学文化性、班级团队性、实践操作性的活动课程等等,不仅发展学生的智力因素,还可以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个性。

5.加强校园的文化建设,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校园环境,积极创设和谐、平等的人际关系。在班级内、师生之间以及学生之间营造团结合作、温馨宽松的人际关系,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

结束语

总而言之,特殊教育学校的领导和教师在推进素质教育时,要创新教育理念,关注学生的实际需求,提升自身的教育能力和素质,为学生营造一个健康、和谐的校园环境和人际氛围,积极推行素质教育改革,促进特殊教育学生综合能力的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1]余雪莲,汤耀新.试论素质教育与教师素质.嘉应大学学报,1995(2).

[2]教育部师范教育司.聋童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06.

[3]程从国.特教学校应突出素质教育.现代特殊教育,1999(9).

[4]张茂聪,王培峰,韩志玲.现代特殊教育之素质教育观.21世纪特教改革论坛,2002(11).

作者简介:韩立萍(1976.04.10)女,民族:汉,籍贯:吉林省,学历:本科,职称:一级教师,工作单位:吉林省德惠市特殊教育学校,研究方向:特殊教育。

猜你喜欢
解决途径特殊教育存在问题
特殊儿童早期教育中的立法制度建设初探
新时期我国特殊教育职业学院档案管理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新常态下高校会计监督与会计服务关系探究
电网规划设计与改造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及解决途径探讨
网络环境下的大学生道德与法治教育浅析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浅谈高校生物学专业遗传学课程的教学现状与改进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