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亚凡 蔡丽娟
摘要:人与人之间的感情本身就存在很多复杂而难以控制的因素,我们即使清晰的意识到我们自身的问题,也难以摆脱出来。本文将通过分析对比《万箭穿心》中的李宝莉和《将来的事》中的娜塔莉在面对婚姻中遇到的困境时的状态,以及女性自身的纠结与挣扎,来展现面对困境时不同阶层女性对于命运的选择与处理态度。
关键词:《万箭穿心》;《将来的事》;婚姻困境
人生来而孤独,而我们多数人总是想通过爱情或者婚姻来获得自我救赎,从而来摆脱孤独感。但实际上,孤独是不可避免的,婚姻所带来的不过是让人短暂的相互依偎,它让人哭让人笑也让人痛不欲生。重要的是,我们要学会如何能时刻保持精神独立。所谓时势造英雄,英雄造时势,一件事的发生,发展,都跟一个人所处的社会环境和所拥有的成长经历有关,我们不能单纯的去批判一个人的所作所为,就像我们不能去简单的以性格不合来看待《万箭穿心》中李宝莉与马学武的婚姻问题,哪怕是作为《将来的事》中作为伊莎贝尔·于佩尔饰演的哲学老师,都无法从解决婚姻所出现的问题。我们应设身处地的站在该角色的角度看待问题,或许我们会对发生的这些事情会有一个更好地理解。
一、人物角色形象的设定
影片《万箭穿心》将背景设置在工业化急剧发展的武汉,画面影像真实而逼真的描绘了普通人的生活,街头拥堵,人们忙碌而无趣。作为妻子的李宝莉是一个性格泼辣且对生活充满激情与热情,她务实而精明,也在为一家人能够过上更好的生活而努力打拼。她在生活中强势,倔强,刀子嘴豆腐心总是想让她有口难辩,不被丈夫和儿子理解。她文化不高,却对知识有特别的崇拜,在爱情中她选择了知识的原因也是认为有文化的人智商高,基因好,下一代好好学习,可以当大官,赚更多的钱,却没有真正去尊重知识。她对马学武常用“狗日的马学武”和“王八蛋”相称,又时常对马学武连吼带掐,使得马学武经常带着伤去上班。又因李宝莉是武汉本地人,哪怕只是这个城市里的“下层人”,但身上依旧有着无名的优越感,马学武再三的忍让也没使得局面得到好转。而李宝莉粗浅的认为对马学武的伤害可以用性来安抚,她以粗暴的方式夺去了马学武思想的自由和作为男人的尊严。另一方面,马学武是上世纪末知识分子形象的代表,他依靠知识和自己的努力从农村进入城市。他有着受人尊敬的工作,在工廠里,因为有知识,眼界开阔,总是被人以“马主任”相称,也使得他在工作时能够侃侃而谈,在家却沉默不语。他有主见,却在面对李宝莉的蛮横显得无能为力。影片开场,李宝莉对搬家工人破口对骂,略显粗鲁,为了缓解尴尬的马学武赶忙给搬家工人递烟,却被刁蛮工人一句“比条狗都可怜”打破了他对婚姻的最后一丝容忍。城乡差别给李宝莉带来的心理上的优越感,成为了她骄横的资本,身份差异与文化差异使得李宝莉与丈夫有着无法跨越文化的鸿沟,加之性别差异造就了李宝莉婚姻的失败。
而影片《将来的事》中,由伊莎贝尔·于佩饰演妻子的娜塔莉与安德烈·马尔孔饰演的丈夫汉斯,他们都是哲学教师,都属于知识份子阶层。文化层次相同,但却拥有着不同的价值观,作为妻子的娜塔莉是柏拉图,笛卡尔,苏格拉底等哲学学派的拥护者,而汉斯的哲学思想为康德哲学学派,这一点从工作延续到了生活中,也涵盖了他们不同的价值观,以至于在对学生游行示威这件事情上,娜塔莉是持有支持态度,而汉斯却态度截然相反。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即使都具有知识,面对感情问题时也难以得到有效的解决。
二、细节刻画人物性格
《万箭穿心》中李宝莉当听到丈夫提出离婚时,她感到惊讶与不安,找到闺蜜便放声痛哭,肝肠寸断。之后她重新振作起来,为了查明丈夫离婚的原因,一路尾随,当她发现丈夫与人偷情时,面临婚姻危机她选择了报警以此来惩戒丈夫。报警后她泪流满面的坐车回家的途中内心痛苦万分。报警的结果使丈夫丢了工作,也失去了名声,身心倍受打击的同时,面对李宝莉高高在上式的讽刺与挖苦,以及后来得知原来举报他的原来是李宝莉,使得他对婚姻已经绝望到无法面对,最终选择结束了自己的生命。面对马学武的自杀,儿子对她的仇恨在奶奶的教唆下也越来越深,已经到了无解的地步。李宝莉无法理解丈夫自杀的原因,她爱丈夫,但却不了解丈夫,她的爱粗暴而简单;爱孩子,却无法与孩子正确沟通,对生活积极而莽撞。
在精神上,李宝莉面临丈夫一个字也没有给她留的遗书中,她心如刀绞。肉体上的辛苦没有压倒她,公婆的冷言冷语她也理解。可面对儿子对她说“你知道为什么我爸要把情书夹到书里吗?因为他知道你不会看书”以及儿子有经济能力后把他扫地出门,她依旧为儿子着想“别人的孩子都在笑,我的孩子好像从来没有像别的孩子那样疯啊笑啊”,她为儿子付出了一切,也从未想过要一丝回报。影片末,她意识到自己曾经的选择给儿子带来的无法祢补的伤害,面对孩子的职责,她也选择了释怀。面对与建建的关系,在那一句“你还倒给我钱”后,也将她对感情的幻想再一次击破。但最终即使看透了人情冷暖,她也别无去处,选择了跟建建离开。
而《将来的事》中面对母亲去世,丈夫又带新女友生活,自己的事业又遭受挫折的娜塔莉仔这一系列的打击下,她也并没有歇斯底里,但并非她真的能够无动于衷。当她回到家,看到丈夫由于歉意而买的花时,她先是把花取出来,正反往垃圾桶里塞了两次后,表示不接受丈夫的道歉,又把花取出来,用垃圾袋装着扔到外面的垃圾箱,表示她认为丈夫应该像花一样不配存在于她家中,扔进去以后,又把垃圾袋取回来,只把花扔到了垃圾箱里,这是她在用理智告诉自己,丈夫的这种行为,不配白白浪费一个垃圾袋,她对丈夫背叛婚姻这一行为的蔑视与憎恶通过这些细节表现的淋漓尽致。公交车上,伴随着葬礼旁白,我们发现当她看到丈夫与新女友在街头一晃而过,她不禁又哭又笑,哲学专业背景使她战胜了失态,内心的苦楚却无处躲藏。
三、不同女性的生存能力
经济上,看似强势的李宝莉,实则是依靠马学武的,因为马学武工作的收入,家庭也算得上小康,此时的她出门工作,也不过是打发时间。而当马学武提出离婚后,她这种不安之感更从外表上(披散头发,面色铁青)呈现的淋漓尽致。马学武的自杀也使得她面临更艰难的生存挑战,为了一家生计,她辞去了悠闲舒适的工作,在汉正街给人挑扁担。李宝莉的母亲工作时雷厉风行,下岗后也没觉得失了面子,在菜市场买鱼为生,想必李宝莉也是遗传了母亲这一特点。出身卑微的她早已习惯了扯着嗓门跟人讲话,又通过一次卖两次血给儿子筹集学费,腿伤也因为照顾婆婆而更严重。出院后的她再次扛起扁担挑起生活的重担,日复一日的早出晚归,生活的压力使得她不仅失去了美貌,身材也在长期劳作中风韵不在,也错失了儿子的成长。在感情上,也遵从了婆婆的要求,为了儿子,放弃了自己的感情生活。她本以为自己的辛苦能得到儿子的理解,却不知她早已与这个家渐行渐远。而与李宝莉完全不同的是万小景,她经济上高度依赖丈夫。丈夫出轨,她捉奸在床,与丈夫大闹一场后,被打的满脸是伤,却选择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以“不要搞到家里来”为底线,选择了妥协。
而娜塔莉她不同于李宝莉的是,娜塔莉仔经济上似乎要比李宝莉好得多,她有自己的工作。在但面对母亲的时候她显得有点力不从心,她的母亲年轻的时候是个模特,有点神经质和幻想症,母亲经常凌晨给他打电话,过的消极而颓废,她三点一线的日子过的也有点无趣。当与她共同生活了二十五年的丈夫对她说自己要与新女友一起生活时,她也只是简单的回复了一句“我以为你会永远爱我,我真是太傻”,没有我们以为的歇斯底里,坦然的接受一切。并向学生坦言,虽然离婚了,但她的生活并没有离婚而变化更多,她为自己拥有充实的精神世界而感到快乐。影片最后,她做了外祖母,在圣诞节一片祥和的气氛中抱着婴儿,经历过“自由”之后的她,又再次安定下来。
四、结语
现实主义题材的《万箭穿心》通过对普通市民生活困境的描写,试图激起人们对自我人生价值的追求,实现道德上人性的救赎。而《将来的事》告诉我们面对困境时,清醒的人亦有清醒人的处理方式。小人物身上总能折射出城市底层的痛,人生中总是快乐与苦难并存,我们学会沟通的同时,更要保持自我精神的独立。
参考文献:
[1]方方.万箭穿心[J].小说月报,2017(7).
[2]崔道怡.孤独的扁担[J].北京文学,2017(5).
[3]冯欣.真实下的非真实表现[J].当代电影,2013(04).
[4]姜永刚.必然性之煞—论万箭穿心的悲剧根源[J].当代电影,201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