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鲜锋
摘要:随着教育改革的变化,传统教育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当代大学生对于学习的要求。所以,高校教学应该以素质教育为核心对学生开展全新的教学改革活动。现阶段各大高校,逐渐以学生的综合发展为教学目标。所以,舞蹈音乐等艺术类专业也越来越受到高校的重视。舞蹈类专业的大规模扩招,同时也使学生的就业面临巨大的挑战。高校舞蹈专业的教学现状,虽然在招生规模方面不断扩大,但是,舞蹈专业的教学内容以及教学形式并未随之发生改变。所以,高校舞蹈专业教学改革工作所面临的问题亟待解决。本文将以高校舞蹈教学现状为切入点,对新形势下高校舞蹈教学改革活动进行深入探索分析。
关键词:新形势;高校舞蹈教学;改革对策;探究
高校舞蹈专业的发展,也正契合了当代素质教育的发展要求。但是结合当前高校舞蹈教育现状来看,普通高校所开展的舞蹈教育专业,实际上是对舞蹈知识的一种普及性教育。高校舞蹈专业教师应该积极寻找符合舞蹈教学发展要求的教学方式。使用舞蹈教学新理念、新方法开展舞蹈教学活动。使高校舞蹈教学,无论从教学内容还是教学形式上发生有质的飞跃,从而使学生适应新形势下社会对人才的需求[1]。
一、舞蹈教学的内涵
舞蹈来自于人类的劳动过程,经过不断的发展,逐渐成为人们表达生活状态以及美好愿望的一种艺术活动。它在艺术活动中的地位不容小觑,有“艺术之母”的美誉。与其它艺术教学相同,舞蹈教学的本质也是一种审美教育。高校舞蹈专业的教学内容,包括基础舞蹈知识的讲解、舞蹈技巧的展示与练习、舞蹈能力的提升这三个阶段。舞蹈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以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为主要培养目标,因为舞蹈教学其目的不仅在于教会学生跟随韵律进行舞蹈动作的展示,更加是引导学生利用身体动作来表达心灵感受与艺术创造力的过程。舞蹈本身包含着多方面的和谐统一,比如形体、音乐、服化道具等诸多方面。一个完美的舞蹈作品,既是美的表达过程,又是创造美的过程。舞蹈与音乐的结合,使得二者产生1+1>2的效果,全面提升作品的艺术感染力[2]。
二、高校舞蹈教学的现状及问题分析
现阶段,我国大部分高等院校开设舞蹈专业的时间,相较于其它艺术专业的开设时间是明显落后的。由于舞蹈专业开设的时间比较短,其教学体系与教学设施均不能达到教学大纲的要求。这种教学资源方面的不足,将直接影响学生舞蹈学习的热情。随着近年以来,课程教育改革活动的大力开展,以及国家对教学资源的不断投入,各个高校的舞蹈专业教学改革工作正在积极的进行当中,舞蹈专业的教学内容以及教学设施,相较于舞蹈专业发展初期已经取得了明显的进步。但是,结合目前各高校的舞蹈专业教学现状来看,舞蹈教学还存在着较明显的问题[3]。
(一)高校舞蹈教学的基础性和主体性仍有欠缺
传统观念中,舞蹈专业对学生的身体素质有着极高的要求,舞蹈专业的学生,一定要具备出色的外貌以及优雅的身姿,同时其舞蹈功底也要特别深厚,最好是自小就开始积累自己的舞蹈经验。源于以上的这种认知,学生在进入大学后,即便自身有学习舞蹈的愿望,也会对舞蹈学习产生种种顾虑。然而普通高校大力促进舞蹈专业的开展,其目的并不在于培养专业的舞蹈人才,而是为了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为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增添新鲜的活力,这种培养目标对于舞蹈知识的广泛普及有很大的推进作用。学生们可以不受舞蹈功底的限制而自由的参与舞蹈活动,在实际舞蹈教学课程中,教师依然是课堂的主体。因为,教师承担着舞蹈基础知识以及基本动作的教学,而很大一部分的学生,只是从观赏者的角度来进行学习,他们很少或者几乎没有进入到参与者的角色中。受以上情况的限制,高校舞蹈教学的工作难以取得明显进展。甚至,在大部分的高校内舞蹈教学的主体参与者仅仅是舞蹈专业特长生或是舞蹈比赛参与者,这种教学受众上的限制,使得舞蹈教学的基础性和主体性存在巨大的不足[4]。
(二)高校舞蹈教学的规范性和标准性有待提升
目前阶段,普通高校的舞蹈教学缺乏完整的教学体系。教师在进行舞蹈教学时,没有可供参考的教学大纲。由此,直接影响到舞蹈考核形式的不规范,舞蹈专业的考核方式多以教师的主观意识为唯一的判定标准。很明显,这种舞蹈专业教学考核模式是极其不规范的,没有完善的教学体系以及明确教学目标的教学活动,使其舞蹈教学的质量和教学效率得不到充分的保障。这些原因的存在,也使得舞蹈专业课程的开设没有达到预期效果。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更加无法体会舞蹈的乐趣,并且由于舞蹈教学内容的随意性,使教师以及学生和舞蹈受众者,对舞蹈本身产生轻视甚至是厌倦舞蹈学习。根据最新的高校舞蹈教学情况显示,大部分高校舞蹈课程多是以通识课为主,舞蹈课程不是学生的必修内容。他们可以对舞蹈课程进行选择,也可以不选择舞蹈课程。这种课程设置,使得舞蹈课的受众生只是学生群体中的一小部分,进而导致舞蹈教学开展的目标,即:普及舞蹈知识,成为空谈。面对这种教学现状,高校舞蹈教学应该降低门槛,扩大舞蹈教学的受众面,规范舞蹈教学考核模式,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舞蹈能力的提升[5]。
三、高校舞蹈教改革的思路
随着现代化教育理念的发展,以及高校育人实力的提升,高校教育更加侧重于对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一个具备扎实舞蹈基础的综合性人才,符合社会发展基本需求,可以及时应对社会发展的变革。结合当前舞蹈教学现状可以发现,高校舞蹈课程虽然如火如荼的开展,但是学生以及教师对其重视程度却不高,并且高校对舞蹈教学的资源投入,也存在供给严重不足的情况。受制于以上因素,高校舞蹈课程工作的开展长期得不到有效的保障,进而制约了舞蹈教学的发展,结合新时代对人才的培养要求,下文将提出几点高校舞蹈教学改革的建议。
(一)高校舞教学改革要拓宽“受众面”
我国教育,在各个教育阶段中一直强调以精英教育为主,精英教育主要体现在,对学生进行等级的划分。学校通过各种各样的考试,对学生的学习成绩进行数字化评分。结合分数将学生分成优秀、良好、中等、后进等一系列层级,甚至很多学校在入学考试时以成绩未达到分数要求来拒绝学生的入学请求。受制于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学生在学习成绩上会存在一定的差异,但是成绩的高低不应该成为学生学习某项艺术才艺的唯一判断标准,优胜劣汰的考察制度无疑对学生的积极性产生了巨大的打击。所以高校舞蹈教学,应该积极改变教学观念,广泛地接受舞蹈爱好者的教学情求。现今时代国家提倡的是素质教育,而素质教育的教学目标正是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這里“学生”二字并不只代表优等生,而是指面向全体学生。教学受众面的提高,将有效的践行教育公平性的理念,所以,高校舞蹈教学应该放宽舞蹈学习资格,鼓励每个学生参加舞蹈活动,针对不同接受能力的学生进行差异化教学,全面提升学生的舞蹈素养[6]。
(二)高校舞蹈教学改革提倡标准化
为使高校舞蹈教学标准化,各高校舞蹈专业管理者应该及时完善舞蹈专业教学体系以及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大纲。结合目前,高校舞蹈教学现状,一部分高校的舞蹈教学模式是完全仿照于专业舞蹈学院的教学方式,这种教育的不合理使得普通学校的舞蹈教学无法发挥出真正的作用。所以,普通高校应该结合自身学生的特点和能力,建立起符合学生学习的舞蹈教学体系,针对普通高等学校舞蹈专业,教师应该积极寻找适合学生的学习方式,以新理念新形式吸引学生的课堂注意力,促进学生舞蹈能力的全面提升[7]。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普通高校的舞蹈教学应该结合学校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进行舞蹈基础以及舞蹈技巧的教学,舞蹈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不能只关注学生的舞蹈动作,更应该注重学生对舞蹈内在的理解和认识。普通高校舞蹈教学工作的改革应该从大纲设置、课程安排、作品排练等方面下手,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徐雯.新形势下高校舞蹈形体训练课教学新方法分析[J].北方音乐,2017(37):206.
[2]林芷伊.新形势下高校舞蹈教学改革探索[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7(10).
[3]汤燕.新形势下高校舞蹈教学的改革和发展研究[J].现代职业教育,2017(28).
[4]刘慧.浅析新形势下高校舞蹈教学的改革和发展[J].明日风尚,2018(4).
[5]何欣.新形势下高校舞蹈教学的改革和发展[J].艺术品鉴,2017(2).
[6]康莉.高校舞蹈公选课教学改革之我见[J].北方音乐,2017(23).
[7]穆迪.普通高校舞蹈专业教学模式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