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亦亮
[摘要]“两能型”人才是指既具有较高的就业能力,也具有较高的创业能力的人才。高校培养“两能型”人才不仅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人才自身发展的客观需要。高校培养“两能型”人才,需要转变既有人才培养理念,做好人才培养规划,创造人才培养条件和创建人才培养文化。
[关键词]高校;“两能型”人才培养;创业;就业
[DOI]1013939/jcnkizgsc201928175
高校是为经济社会发展培養高级人才的主战场。高校培养的高级人才是否符合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需要,不仅是衡量办学是否成功的重要标志,也是衡量经济社会发展是否有潜力的重要标志。长期以来,我国高校秉承的是就业导向的人才培养指导思想,把培养的毕业生是否能就业、是否具有良好的就业质量作为人才培养的第一抓手。高校这种人才培养指导思想和我国社会生产落后时代是相适应的,对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如何全面提高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质量已经成为解决社会主要矛盾的关键。高校人才培养要响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响应社会主要矛盾的变迁,要把创业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放到人才培养的指导思想中,要将传统单纯就业导向的人才培养指导思想转变为就业、创业并重的人才培养指导思想,要大力培养“两能型”人才。
1“两能型”人才的内涵与特征
“两能型”人才,是指既具有较高的就业能力,又具有较高的创业能力的人才。高校培养“两能型”人才,也就是使自己培养的毕业生不仅具有较高的就业能力,能很好地胜任市场中就业单位的具体岗位工作安排,而且具有较高的创业能力,能主动到市场中去创办属于自己的企业,或者能作为一个游刃有余的自由职业者,或者能在所在就业的岗位开拓性工作(亦即进行“内创业”活动)。
与“两能型”人才相对应的一个概念是就业型人才,另一个概念就是创业型人才。所谓就业型人才,也称为“可雇用性”人才,[1]就是能适合就业岗位工作需要的人才,能够被市场主体所雇用的人才。这类人才共同特点就是有较强的操作技能性、工作服从性和收益确定性。一个会计学专业的毕业生,到一个企业从事财会工作,如果能很好地适应这一工作,能独当一面的把工作做好,那么他就是一个合格的就业型人才。如果高校培养的人才,毕业后与就业岗位能实现技能平滑衔接,一般认为高校人才的培养是成功的。就业型人才培养具有很强的对标性,也就是以就业的专业岗位要求对标人才培养。高校培养就业型人才,就是根据市场中专业岗位的知识、技能需要,对标人才培养方案,以市场中专业岗位工作的当前知识和能力需要作为人才培养的基本出发点。
所谓创业型人才,就是能够进行创新、创业的人才。创业型人才共同特点,是具有较强的知识能力复合性、工作自我主导性和工作收益的不确定性。这类人才总体上分为三类:一类是能够在市场中独立创业的人才,也就是能创办作为市场主体的企业的人才。这一类是狭义的创业型人才;第二类就是在一个企业内部不断进行创新性工作的人才。西方国家把这类人才叫“内创业者”;第三类就是自由职业者(Self-employed)。根据《韦氏大词典》的解释,他们是不隶属于任何组织、不向任何雇主作长期承诺而从事某种职业的人,他们在自己的指导下自己找工作做。高校在培养就业型人才过程中自然希望培养的人才具有创新能力,是“内创业者”,能够开展创新活动,但总体上来看,培养就业型人才关注的更多的是专业知识和技能,创新能力培养并没有得到足够重视。自由职业者,是当前社会新的就业人口,他们是在市场中寻求生存和发展,随着社会发展,这种就业人口越来越多,他们更多具有狭义创业人才特点,只不过他们是以专业性技能去动态地寻找发挥这种专业技能的地方。基于内创业者和自由职业者的这些特征,他们与狭义的创业型人才可以共同称为创业型人才,或广义的创业型人才。
作为“两能型”人才,既有较强就业能力,又有较强创业能力,既能很好地就业,又能顺利地创业,那么这些人才不仅要具有就业型人才某些核心特征,同时也需要具有创业型人才某些核心特征,是一种新型复合型人才。表1是对就业型人才、创业型人才和“两能型”人才特征的一个粗略比较,这种比较主要是突出不同类型人才的一些核心特征。
2培养“两能型”人才的客观依据
就业型人才有就业型人才特征,创业型人才有创业型人才特征,同一个人的身上能否同时具有就业型人才特征和创业型人才特征,或者说,同时具有就业型人才素质和创业型人才素质,这对“两能型”人才能否规模化培养无疑有决定性作用。如果同一个人身上很难同时具有就业型人才特征和创业型人才特征,或者说很难成规模地培养同时是具有两种不同特征、不同素质要求的人才,那么高校培养“两能型”人才只是一种不切实际的幻想。理论和实践都证明,高校是能够培养“两能型”人才的,高校培养“两能型”人才是有客观依据的。
其一,两种人才的素质要求本身不是对立关系,是一种可以并存的关系。就业型人才要能很好地适应就业岗位的需要,有自己的素质和能力要求;创业型人才要能很好地进行创新创业,也有自己独特的素质和能力要求。这两种人才对素质和能力要求有交叉部分,也就是说一些素质和能力是两种人才共同具有的,但毕竟两种人才是性质不同的人才,素质和能力自然还有差异化要求。但这种差异化的素质和能力不是非此即彼的关系,也就是说有了这种素质和能力,就不能有另外一种素质和能力。人的能力通常不是单一的,能力存在体系结构,在同一个人身上不仅可以具有就业和创业的共性能力,也可以同时具有就业和创业的特殊性能力。例如,一个人在工作实践中能很好地贯彻上级工作意图,同时又能大胆地开展创新性工作,那这个人身上就有很强的工作执行力又有很强的工作创新力,同时具有就业型人才和创业性人才能力要求。
其二,“两能型”人才本质上也是一种复合型人才、两栖型人才,复合型人才、两栖型人才已经是一种现实存在。复合型人才是一种具有多种能力的人才,其特点就是多才多艺,能在多个领域发挥作用,施展抱负。例如,既懂经济又懂法律的人才,这种人才适应能力强,能很好地适应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和技术环境[2]。自然界中有一种两栖动物,在水里、在陆地都能生存,尽管水里、陆地生活环境完全不同,但它们却能完全适应这两种截然不同的环境。现实当中也有两栖型人才,这种人才可以很流畅地进行角色转换,在性质完全不同的领域转换工作。例如,在一些单位的“双肩挑人员”,能同时在管理岗位和专业技术岗位两类性质完全不同的岗位上担当职责。无论是复合型人才还是两栖型人才,本质上都是一种比单一专业性人才更有适应能力的人才,能更好地满足现实中工作需要,是一种在市场经济中更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人才。
其三,高校在培养“两能型”人才方面已经取得一些积极进展,也取得了一些良好效果。恢复高考后,我国高校培养人才注重的是就业型人才,大学生毕业后国家包分配工作,高校的人才培养首要关注点就是就业能力,就是学生的实际岗位工作能力。20世纪90年代,国家逐渐改变大学生毕业包分配政策,大学生找工作开始走向市场,由于我国经济发展速度快,对人才需求量大,大学生在人才市场相当长时间内也是“皇帝女儿不愁嫁”,供求矛盾显著,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在高校因而并未引起应有重视。近十年来特别是近几年来,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不断推进和经济发展原有动能需要转换,国家鼓励大学生创新创业,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从2015年起,教育部将举办的一年一度的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会议更名为就业创业工作会议,把创业作为大学生毕业后工作的一个重要选项道路。目前,创新创业教育已经引起越来越多高校的重视。中国人民大学牵头推出的《2017年中国大学生创业报告》表明,26%的在校大学生有较强的创业意愿,与2016年相比,上升了8个百分点,其中有38%的学生表示一定要创业。
3培养 “两能型”人才的现实意义
高校培养“两能型”人才既有高校面向社会需要培养人才的意义,同时对于人才自身的发展也是一件富有价值的事情。
其一,培养“两能型”人才为经济发展动能转换提供了坚实保障。中国经济发展已经进入新常态,要实现经济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必须加快经济发展新旧动能转换,推动供给侧结构性变革,促进经济结构转型升级。2014年11月3日,李克强总理在经济形势专家企业负责人座谈会上指出,实现经济发展动能转换,既要加大力度支持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新产业发展,为它们“培土施肥”,打造中国经济新的“发动机”;又要致力于传统产业“挖潜开荒”,推动高端化、低碳化、智能化改造,促进“老树发新芽”。这种动能转换的实质无疑是创新驱动,这需要大力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要形成蓬勃发展的“双创”局面,必须在人才培养上做文章,在高等教育普及化的今天,尤其必须在高校人才培养上做文章。高校人才培养指导思想中,如果把“双创”的精神内核放入其中,并且把“双创”教育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高校培养的人才就可以担当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生力军和主力军,为经济发展动能转换提供坚实保障。
其二,培养“两能型”人才有利于人才资源的优化配置和高效使用。有就业必须要有创业,有创业必须要有就业,社会既需要就业型人才,也需要创业型人才,这就需要高校既要培养就业型人才,也要培养创业型人才。如果按照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将人才分类,理论上讲有三类:第一类是具有很强的创业潜能的人才;第二类是具有很强就业潜能的人才;第三类是两种潜能都一定程度具备的人才。从社会人才资源优化配置和高效使用方面來说,具有不同潜能的人才如果能够通过培养把潜能充分挖掘出来,然后这些人才能够在社会中把自己最有优势的能力充分发挥出来,这就既实现了人才配置的优化,也实现了使用的高效。培养“两能型”人才,就是要打破传统人才培养中仅仅注重就业能力培养的局面,把创业创新能力培养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抓手,让人才个性化潜能得到充分培养、充分涌流,可以为人才在社会职场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潜能奠定基础。如果每个大学生优势潜能在大学期间得到充分培养,在工作实践中得到充分发挥,那么高校培养的人才这一社会重要人力资源才会达到优化配置和高效使用。
其三,培养“两能型”人才有利于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也是我国教育方针的基石。人的全面发展最根本是指人的劳动能力的全面发展,即人的智力和体力的充分、统一的发展。高校单纯培养就业型人才,对人的能力和素质培养应该说是局部的、片面的、缺失的,人才个人成长的主观能动性和发展自由性没有得到应有重视;而培养“两能型”人才,对人才素质和能力的培养相对来说更加全面、更加系统、更加充分,人才个人成长的主观能动性和发展自由性得到了充分尊重。《2017年中国大学生创业报告》显示,“赚钱”并非大学生创业的首要驱动力,而是“自由的工作生活方式”,这个比例占到了31%。这说明大学生开始把创业作为他们工作和生活方式的一种重要选择,一个物质追求降到次要地位的精神选择。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埃德蒙德·菲尔普斯认为大众的创新除了会带来巨大的物质性好处外,还将带来巨大的非物质性好处,他指出:“如果大多数中国人,因为从事挑战性工作和创新事业获得成就感,而不是通过消费得到满足的话,结果一定会非常美好。”[3]2015年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既可以扩大就业、增加居民收入,又有利于促进社会纵向流动和公平正义”。在论及创业创新文化时,强调“让人们在创造财富的过程中,更好地实现精神追求和自身价值”。因此,培养“两能型”人才更有利于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
4培养“两能型”人才的内在逻辑
首先,要建立“两能型”人才培养理念。人才培养理念是人才培养的指针和方向。理念上不正确、出偏差,人才培养就会出问题。培养“两能型”人才,需要转变既有人才培养理念,建立与“两能型”人才培养相适应的人才培养理念。从人才培养方向上看,要做到“两条腿”走路。不仅要培养就业型人才,而且要培养创业型人才,同时要把培养创业型人才的基因融进就业型人才培养全过程中,培养就业型人才的大国工匠精神。从人才培养能力上看,要做到“两种能力”齐抓。不仅要传授专业知识、岗位知识,培养人才胜任特定岗位工作的能力,而且要传授经营知识、创业知识,培养人才整合社会资源抓住市场机遇能力和开拓创新能力。从人才培养目的上看,要做到“两种需要”兼顾。培养的人才不仅要满足社会需要、市场经济发展需要,而且要满足人才个人对美好生活向往的需要、个人价值实现的需要、个人全面自由发展的需要。
其次,要做好“两能型”人才培养规划。人才培养规划就是如何把人才培养的理念变成具体的、可操作的人才培养整体性方案,从而保证让人才培养理念从理想变成现实。结合“两能型”人才内在特征,做“两能型”人才培养规划时,要把“两能型”人才的素质要求、知识要求、能力要求放进人才培养方案中,要把“两能型”人才未来工作的定位要求放进人才培养方案中,要对支撑培养“两能型”人才的课程体系有一个系统安排,要对第一课堂、第二课堂建设有一个统筹思考,要对知识学习、能力培养、道德养成、精神塑造有一个全面兼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