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服务对象为人的职业领域中,个体由于长期处于超负荷的工作压力下,导致情绪紧张,使得工作压力不能得到有效的释放并且对工作中产生的挫折也不能妥善应对,所产生的一种情感衰竭、个性化及人成就感丧失的状态统称为职业倦怠。假设这种工作中的状态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缓解,将给工作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文章以政府部门为研究内容,主要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描述基层公务员的相关背景,主要以理论概述为主。第二部分主要说明了政府部门基层公务员职业倦怠的主要表现,第三部分是对目前政府部门基层公务员职业倦怠所产生的原因为主要分析目标,第四部分对政府部门基层公务员职业倦怠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希望能起到一定的作用。
关键词:基层公务员;职业倦怠;心理机制
中图分类号:D630.3
文章编号:2095-624X(2019)24-0010-03
一、引言
1.研究背景
随着经济的发展与改革步伐的加快,社会中的众多职业群体都产生不同程度的职业倦怠。在社会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职业群体的工作压力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职业倦怠日益成为现代社会中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随着政府工作透明度的增加,公众参与度的提高以及政府职能的转变,公务员群体特别是基层公务员的工作越来越成为社会热议的焦点话题[1]。基层公务员是各项公共事务的基础管理者,是政府职能得以实现的直接力量,他们当中的相当一部分人处于高压力的工作环境中,身心处于疲惫状态,这种状态不仅危害个人健康,还影响着组织效率。这在一定程度上对基层公务员工作的部署与开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压力与挑战。因此,加强这一群体职业倦怠问题的研究已经成为有效保障基层公务员身心健康,推动基层公共管理工作科学发展的当务之急。
2.职业倦怠概念界定
职业倦怠是指个体在工作重压下产生的身心疲劳与耗竭的状态,最早由Freudenherger于1974年首次提出。他用这一词汇描述了服务于助人行业的人们因工作时间过长、工作量过大、工作强度过高所经历的一种疲惫不堪的状态。随后Maslach等人把对工作上长期的情绪及人际应激源做出反应而产生的心理综合征称为职业倦怠。Malachi等学者将研究重点转移到产生职业倦怠的成因分析之上。他们认为,“职业倦怠”的影响因素与工作环境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并且提出了职业倦怠的三维度理论。总结国外各学者对职业倦怠概念的定义,不难发现它们之间有着一定的相同之处:第一,职业倦怠是作用在生理和心理两方面的。生理的疲惫与心理情绪的耗竭,都对工作者的工作积极性造成一定影响,最终导致工作效率和工作满意度的降低。第二,职业倦怠的各项病症表现不是短暂形成的,是工作所带来的压力经过长期的积压所产生的反应。由此可以得出,职业倦怠是工作者长期工作压力造成的,因为个人的需求与工作所得之间存在一定的差距,最终导致生理与心理的疲惫、烦躁,最终形成职业倦怠(见下表)。
二、政府部门基层公务员职业倦怠的表现
1.情绪较为低落
基层公务员在工作中面对的压力时常较大,他们不单单要承担部门大量的工作,还要面对上级领导施加的压力,肩负责任相当大。因为基层政府部门的公务员肩负着来自国家、人民两方面的期望,因此对他们的工作能力要求较高,这样就容易造成基层公务员在日常工作中产生无形的压力。这种压力会让他们长期处于一种紧张的情绪状态下,一旦不能及时调整好情绪来面对工作中的变动,就容易产生烦躁、易怒的情绪。刚进入职业倦怠的公务员个体,在他们身上就会呈现情绪低落,疲惫不堪的亚健康状态,这种状态会影响到身体健康,出现失眠、多梦、头痛、抑郁等不良状况。
2.人际关系淡漠
基层公务员体系中沟通机制不完善,正式的沟通机会基本是开会、下达命令和汇报工作,非正式的沟通基本上没有。这就导致在工作中,基层公务员之间沟通交流的机会比较少。同时,在官场上生存的很多基层公务员害怕在工作中因为说错某句话得罪领导,从而丧失晋升机会。这些都让大家在工作中变得谨小慎微,和同事的沟通也仅限于工作,或者只是简单的“客套话”。整个组织的氛围比较压抑,大家在这种环境下待久了,对待周边人的态度就会变得冷漠,没有热情,不愿意与人沟通。
3.工作成就感降低
基层工作中更多的是和基层群众打交道,基层公务员缺乏足够的工作自主权和决策权,更多的是做一些执行性工作。这让一开始充满雄心壮志和长期得不到晋升的基层公务员逐渐变得麻木,他们认为自己的价值无法得以实现。长此以往,工作积极性逐渐下降,工作中得过且过,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对工作应付了事,工作成就感会大大降低。
三、政府部门基层公务员职业倦怠的成因
1.个人认识偏差,自我价值感降低
办公室是综合协调与服务机构,其职能几乎涵盖了现代管理系统的决策、执行、督办、反馈等各个方面。传统上,办公室的基本职能主要包括参与政务、处理事务、协调关系和提供服务四项,可以精炼地概括为办文、办事、办公。事情虽琐碎,但事务性强,不可忽视[2]。由于工作人员对自身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只看到工作的琐碎和繁杂。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外界也存在一种错误认识,认为只有不能胜任教学、科研工作的人才去做办公室工作,办公室工作就是上传下达,照章办事,人人会做,人人都能做。这种不正确的自我认知也导致了公务员职业倦怠的产生。
2.工作压力大,心理负担重
改革与发展对公务员提出许多新的更高要求,这势必会带来对行政管理人员要求的提高。相反,管理工作者更多的是在实际工作中学习,按经验办事这对于他们知识的更新、能力的培养以及素质的提高都不利。公务员服务对象的层次虽然提升了,但工作人员本身还处在原来的状态没有变化。而工作人员由于对其知识和能力方面的担心也加大了其心理负担。办公室往往要面对所有行政管理部门的工作布置、检查、监督和反馈,同時还要做好内部的工作,由于工作人员时间有限、精力有限,难免有所不周。但是,办公室工作的特点又决定了办公室工作人员需要有很强的政治意识、责任意识、保密意识和服务意识。工作人员心理冲突增多,但不能得到很好的解决,使得工作人员的心理负担随着其责任心的增强而加重,甚至产生了只许成功、不许失败的观念,使其身心都处在超负荷的状态下,从而加速了倦怠的产生。
3.考核机制不健全,不利于调动工作积极性
教学科研人员和行政管理人员是人员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国已经有具体针对教学科研人员的考核、晋升、激励等机制,并已初步实现定性与定量相结合,业绩与回报相匹配,对调动教学科研人员的积极性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对比来说,对行政管理人员的考核机制就显得像小孩过家家了。行政管理岗位层级繁复,对不同部门、不同层次、从事不同特点的工作人员一视同仁,受制于政治素质、思想品德、组织纪律等方面,而忽视对业务技能、工作业绩、科研能力等方面的考核。缺乏完善的考核机制严重压制了行政人员的创造性,使行政人员的积极性大大降低。
四、我国基层公务员职业倦怠的干预方法
职业倦怠与工作效率的低下有着密切的关系。一方面职业倦怠导致了工作效率的低下,而另一方面,工作效率的低下又会加速职业倦怠的产生,从而陷入逻辑怪圈,走入无限死循环[3]。因此,办公室行政管理部门如何有效地帮助工作人员克服职业倦怠、保持工作热情,以提高工作效能,达到自我与职业的和谐统一,具有重大的研究意义。
1.强化基层公务员思想认识
个人认识上的偏差也会造成工作人员职业倦怠的产生。克服职业倦怠、保持工作热情,首先要从端正思想入手,明确责任方。在个人方面,我们要打破对办公室工作“人人都会做,人人都能做”“只有不能胜任教学科研工作的人才做行政工作”的偏见。树立起办公室是管理与服务部门,管理也是一门科学,做好管理工作需要高素质人员的正确观念,不断提升自我认同感,无论何时何地,面对工作都保持百分百的激情。从组织方面讲,要应用先进的管理办法,进一步加强对内部管理机制的调整,科学合理地定编定岗,做到出了事责任到岗、责任到人,根据实际工作的需要,因时制宜,因地制宜,进一步简化办文、办事、办会等流程,精简管理制度,提高工作效率。
公务员在工作中要做到全面分析,速下决断,为领导充当好的“助手”和“管家”的角色,谋其事,方能保其位。工作人员坚定正确的政治立场和坚实的政治理论素养主要由其工作性质所决定,这就要求工作人员不仅要有相关学科的理论知识,还要有一定的组织、管理和协调的能力[4]。这些能力的获得需要经过一段努力的实践和提升过程。顺应学习型社会的时代要求,工作人员要以终身学习为目标,认真学习新知识,努力提升政策理论水平,培养分析解决问题、调查研究问题、组织管理和综合协调的能力,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同时,增强自我适应力,学会如何准确地看待自己,正确认识自己所处的环境,主动迎接工作的挑战。
2.坚持以人为本,促进群体和谐
首先,营造一个舒适的工作氛围对职业倦怠的预防来说,必不可少。因为,公务员处在一个无压力且和谐的环境中时,其工作效率往往呈上升趋势。而要想使群体的关系变得更加和谐,消除职业倦怠的应激源,就需要做到以人为本。根据南北人才网关于首份管理者痛苦指数的调查结果显示,最痛苦的两项应激源为“上级总是不信任我、授权不充分”和“预定的工作目标过高”。这就要求办公室领导应从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爱护人的角度出发,彰显情感化的管理模式,突出人性化,对其手下工作人员的积极性采取保护态度,发挥他们的创造性,及时疏通消解他们的郁闷和疑惑,缓解工作人员的工作压力。其次,要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办公室的人际关系主要包括与领导之间、与院系之间以及服务对象之间的交往关系。办公室要密切与领导、各院系之间的联系,深入调查研究,加强沟通理解,改进工作作风,努力创设团结友爱、规范有序、充满活力、高效运转的和谐办公室,也可有效减少职业倦怠的发生。最后,采取多种激励措施并举,如目标激励、示范激励、参与激励、尊重激励、荣誉激励、关心激励、信息激励等,全面调动公务员的积极性,发挥其创造性,使工作效率大幅度提高,从而更好地为人民群众办好事、办实事。
3.明确岗位职责,推动科学管理
实行科学的管理机制,不仅能够带来公务员工作积极性的提升,也能对职业倦怠起到一定的预防、消解作用。办公室需要通过建立完善的内部管理机制,结合现代的管理方法,达到减轻公务员的职业倦怠的目的。一是科学设定办公室岗位。办公室的职能已经随着事业的迅速发展产生了不小的变化,但办公室的管理体制却没有跟上发展的步伐,一直处于计划经济时代的管理模式,问题比较大的主要集中在岗位不明、职责错位、忙闲不均等方面[5]。这就要求我们因时制宜,通过调整相应的公务员岗位设置及其职责范围,建立起一套职责明晰、层次合理、结构优化的岗位管理模式。二是通过对办公、办文、办事的程序简化,缩短流转程序,精简当前冗杂的管理制度,使公务员的工作变得高效、简洁。针对文秘、事务、信息、督察、档案等工作建立清晰明确的规程,丢弃多余的环节,使其工作效率得到大幅度的提升,也可达到有效防止职业倦怠的目的。三是使用现代化的管理手段。积极创造良好的办公室条件,建立以电子化设备为主体的自动化系统,逐步实现办公室办公的自动化、无纸化。这样一方面使得工作效率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保证了工作的质量,另一方面也使公务员脱身于冗杂的事务,减少了引发职业倦怠的诱因[6]。
4.创新基层公务员激励方式
工作人员的高投入、低回报也会造成其职业倦怠的产生。这就要求我们建立完善公平公正适宜的考核评价体系,充分调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使他们的工作热情得到合理有效的发挥,从而达到有效预防职业倦怠产生的目的[7]。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越来越要求我们在尊重人、关心人、爱护人的基础上,建立一套以人为本的考核评价体系,来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对于办公室来说,我们要做的就是提高行政管理人员的地位和待遇,建立公平公正、科学严谨的分配制度,在职称评定、津贴分配、福利激励等方面应与科研人员等量齐观,满足工作人员的合理需求。对工作人员的考核采取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办法,将工作业绩与分配、晋级挂钩,避免平均的分配制度,以充分调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引入竞争机制增强工作人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使工作人员自觉形成自我激励、自我管理和自我约束的内心体验,全面提升工作效率。
五、结语
由于职业倦怠给从业人员带来的伤害是职业性的,若不加排解放任其长期存在,一方面会给我们的身心健康帶来不容忽视的负面影响,另一方面,它也会降低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并且对提高单位工作效率带来更大的挑战。以上种种都表明,我们应该对公务员的职业倦怠状况更加重视。再加上其成因的多样性及存在状况具有持续性、动态性、多方位性等特点,都为我们解决职业倦怠提出了更高的标准、更大的挑战。我们需要公务员更加注重对自身专业化素质的培养以及思想境界的提升,使公务员能悦纳自己,建立适合自己的职业期望,然后我们需要形成对办公室工作的价值的正确认知,从而给予足够的组织支持,建立起以人为本的全面的管理体制。通过以上两方面的共同努力,相信在不久的明天,职业倦怠将不再制约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赵娜.双因素理论视角下基层公务员晋升期望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7(6):23-27.
[2]贾岳红.基层公务员职业倦怠的现状调查与分析——基于组织因素的视角[J].人力资源管理,2016(2):151-152.
[3]李静.缓解基层公务员职业倦怠路径分析[J].广东科技,2016(2):72-74.
[4]文华.乡镇基层公务员从业状态例证[J].重庆社会科学,2016(1):47-55.
[5]杜伊敏.浅析我国基层公务员职业倦怠的成因及对策[J].商,2015(46):60.
[6]郑亮.基层公务员职业倦怠成因分析及破除措施[J].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3):20-24.
[7]杨喜.浅析我国基层公务员职业倦怠原因及对策[J].安徽行政学院学报,2015(2):32-36.
作者简介:姜喆(1985—),女,广东广州人,任职于哲诚企业管理咨询公司,从事管理咨询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