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主题报道的声音表征

2019-12-06 02:33魏翥凡
中国广播 2019年10期
关键词:融合传播声音广播

魏翥凡

【摘要】在融合传播的背景下,声音符号自有其独特的魅力与价值。如何创新性地使用声音元素进行重大主题报道,是摆在广播人面前的一道现实课题。本文提出了“用声音再现重大事件的重要意义”“用声音诠释重要典型的人物价值”“用声音勾连其他媒材的精彩内容”三种可资借鉴的声音表征策略。

【关键词】声音  广播  重大主题报道  融合传播

【中图分类号】G221       【文献标识码】A

与报纸、杂志、电影、电视一样,广播被传播学者称之为大众传播媒介。同其他大众传媒不同的是,广播仅仅凭借声音单一的传播符号传递信息。电视传播是一种图像传播,其图像符号的能指不能脱离其所指。广播则不同,声音符号的能指与所指之间是通过声音内容来搭建的,人们把广播称为“想象力媒介”,广播凭借听众想象力再造,其能指边界要大得多。

当传播技术更新迭代到数字传播后,大众传播同人际传播、小团体传播、组织传播等形式融在一起,形成当下的融合传播环境。单就广播而言,它的传输介质已然脱离了收音机和汽车上的车载收音装置,在智能手机上接收音频信息已成为融合传播的一道风景线。从这个角度上看,声音符号并未因融合传播而被吞噬,声音在融合化的数字传播世界仍具有极其重要的符号意义。此外,车载的收听环境依然是广播电台需要坚守的阵地,只不过车载广播的传递装置已由传统的车载收音机朝向车联网等数字化传输平台演化。

除了车载环境需要坚守外,以智能手机为终端的接收设备也是广播电台需要主攻的传播阵地。客户端、微信小程序、微博等各类社会化媒体平台成为声音传播新的渠道或平台。新近推出的“学习强国”客户端还单独设置了“听广播”的区域,成为不少用户的声音性陪伴媒介。

作为正面宣传重要形式的重大主题报道,是“传递党的政策主张、反映社会发展变化、展现人民群众精神面貌的有效手段”①。在融合傳播的背景下,用声音符号传播重大主题报道依然不可缺位。如何用声音诠释好重大主题内容,是摆在广播电台面前亟须解决的课题。

一、用声音再现重大事件的重要意义

有学者指出,广播未来的挑战不单单在于渠道和终端,更在于“自身的表达方式和语言的质量... ...吸引听众最关键的还是电台的节目内容”②。在融合传播的背景下,广播通过声音传播重大主题报道,唯有创新出彩才能获得听众或网络用户的青睐。一般来说,重大主题报道的选题内容具有极强的政治性,题材十分重大,但若不能通俗化表达,则会被受众拒绝或摒弃。重大事件所蕴含的意义是多层次多维度的,不能仅仅使用新闻播报、新闻评论、新闻集纳等手段去传播,而需要采写者借“他人之口”来展现事件意义之所在。对广播而言,如何运用好声音及音响素材,通过细节和想象空间打动听众,需要采制团队进行精心的策划。

2019年伊始,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广中国之声推出《共和国声音日历》广播主题宣传产品。每天一期的内容,让历史声音穿越时空,直抵人心,产生共鸣与价值认同。这一重大主题宣传的亮点在于,它以“历史上的今天”和“原音重现”等形式,系统地回顾新中国成立70年来的重大历史事件、重要时间节点和人物故事。既有宏大叙事,又有微观叙事,二者交织、相得益彰。更为重要的是,这组重大主题宣传产品充分挖掘声音传播的优势,既有老一辈革命家的声音也有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既有国家重要工程的现场音响也有时代英模的珍贵声音。可以说,《共和国声音日历》留存了365期鲜活的共和国声音档案,实现了重大主题报道意义传递的媒介价值。中国之声在9月还推出了《70年赶考成绩单》的重大主题策划报道,聚焦新中国成立70周年历史图景中的重大发展成就和民生变化。采制团队充分利用声音元素展现标志性的历史音响、人民生产生活中的同期声、报道中主人公的自我讲述等鲜活的声音元素,描摹了重大主题事件的基本面貌和重要意义。不同于文字符号和图像符号,人物的声音元素夹杂着丰富的情感,其鲜活的传递充分彰显出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广播重大主题报道中的声音意象功能,是实现“象”浸入人的大脑并带入采制者主观的“意”而产生的鲜活的能动反映。也就是说,声音的选取绝非是随机的,一定是经过精挑细选的,这需要采制者在真实的采访现场或者历史音响资料中去精选优质声音内容,以实现“用声音再现重大事件的重要意义”的传播效果。

二、用声音诠释重要典型的人物价值

“新闻事中新闻人”是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广中国之声片花中的一句经典台词。虽只有简短的七个字,却生动地说明了新闻报道中人物的价值。没有人的新闻报道顶多是信息集萃的资讯,而有人的新闻报道则可以构成新闻叙事,新闻内容的鲜活性便由此而来。

《致我们正在消逝的文化印记》是央广对传统文化的一次“寻根”采制。这一系列报道的重大主题价值在于,用声音符号记录了中国文化,通过声音符号传递了中国文化。法国著名的媒介学家雷吉斯·德布雷(Régis Debray)提出的媒介理论提倡“传递”,注重“长程性”内容,而传统意义上的传播学则是关注传递过程中的某一个点,即“传播”。从媒介学出发,我们不难发现,用声音记录传统文化,不仅可以让鲜活的内容实现价值传递,还可以“唤醒耳朵、直抵心灵”,建构出一个多姿多彩的中国声音文化档案馆或博物馆。这一重大主题报道促使广播的技术与中国的社会文化发生互动,实现了媒介学意义上“媒介载体、技术与社会文化”的相互勾连,具有极强的媒介传递实践价值。

“表征意味着用语言向他人就这个世界说出某种有意义的话来,或有意义地表述这个世界。”③需要指出的是,文化的生成与传递离不开人的因素,像《致我们正在消逝的文化印记》等类型的重大主题报道都非常注重人物的音响采录。例如,其《方言季》中的第一篇是《上海的“腔调”》,这一内容用上海的童谣开篇,用音乐《婆娑起舞》实现声场的转换,将受众带到老上海的光影记忆中。而《戏曲季》则是通过搜寻珍贵历史音响,使人物访谈、唱段、剧场演出有机地实现统一。可以说,这一重大主题报道在焕发传统文化光彩的同时,十分注重人物声音的记录与诠释,一个个鲜活的人物为我们留存了宝贵的声音档案。

重要人物的声音价值除了新闻消息中彰显的即时性外,还可以在日后的重大主题报道中成为声音背景素材。例如央广近年的重大主题报道和直播中,选用习近平总书记的原声,生动解读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2019年两会期间,推出《习近平两会时刻》专栏节目,以录音特写的形式生动呈现习近平总书记在两会期间的重要活动。央广网还主打“CNR声漫”系列产品,用“真实人物图像+动态漫画背景+新闻声音”的形式,展现习近平总书记两会期间的重要讲话。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对这一重大节点的主题报道,往往需要回溯历史,通过人物串联历史,若用解说词来进行讲述,则会造成一种“时空断裂”之感,而且从听觉抵达的效果层面而言,也是一种干瘪机械的办法,而通过人物声音的讲述,可以彰显人物的个性,进而自然地诠释出人物在事件中的价值。这是一种更为巧妙的声音表征。

三、用声音勾连其他媒材的精彩内容

有研究者指出,广播电台的“传播文本越来越多元化、人际化”,新类型的传播文本“在以声音传播为核心”的内容生产模式下,通过互联互通的社会化媒体进行多种符号的立体多元传播。④在融合传播的背景下,优质的声音内容自有收听市场。

从多媒体新闻写作的角度来看,在现实的網络传播实践中,人们往往将音频内容整理成文字内容,把二者一同排发在一个页面上。很多实践者自以为这就是一种媒体融合的业务实践了,但这种做法是不恰当的。在融合传播的网络页面中,各类媒材皆可以同时存在,但务必要注意的是,唯有实现不同媒材之间的“对话”,才称得上真正的多媒体新闻写作。这种实践理论的依据来源于俄国文艺学者巴赫金的“对话理论”,不同媒材之间不能机械重复地堆砌在一起。

音频的声音文本是为听而写的,而文字文本是书面语言表达。笔者考察了大量的广播电台微信推文,不少重大主题报道都是先把音频内容放在微信推文的前面,后面再配以音频文本的文字内容和图片内容。这样一来,不同媒材呈现的是同一内容,却无法实现它们之间的“对话”。具体到重大主题报道的融合传播实践层面,重大主题报道往往由宏大叙事和微观叙事组合而成,广播微信推文完全可以创新内容的设计与编排,即宏大叙事可以交由文字和图片来实现,而微观叙事可以用声音符号来完成。这样一来,不同媒材不重复出现,却实现了具有“对话”意味的多媒体写作,用声音元素表征出重大主题的意义与价值。这样的内容不仅有利于重大主题报道直抵人心,还可以提升广播电台的业务品质,从而优化业务结构。

四、结语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广中国之声等在用声音再现重大主题报道的创新实践中得出了宝贵的经验。一方面,声音表征重大主题报道的具体内容为广播电台的创新实践(特别是新闻业务层面的创新实践)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另一方面,鲜活的实践内容传递了丰富多彩的意义价值,为广播声音表征的理论注入了多种实践认识。

总体而言,在融合传播的背景下,声音符号并未失去其魅力和价值,广播人唯有开阔视野,大胆创新,充分利用声音表征在重大主题报道中传递人物的风格和时代特征,才能彰显声音传播的独特魅力。此外,声音符号并不是孤立地存在于融合传播的界面之中,应该让声音和其他媒材实现“对话”,才能更好地提炼出声音的传递价值。

注释

①李舒、张寅:《移动互联网时代重大主题直播的传播策略——以央视大型直播节目<致敬改革开放40年>为例》,《电视研究》,2019年第1期。

②李建刚:《广播节目制作》,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年版,第18~19页。

③[英]斯图尔特·霍尔编:《表征——文化表征与意指实践》,徐亮、陆兴华译,商务印书馆2013年版,第1页。

④张寅:《融媒体传播背景下新闻广播频率的省级传播路径研究》,《中国广播》,2016年第3期。

(作者单位: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广总编室)

(本文编辑:刘浩三)

猜你喜欢
融合传播声音广播
STK及IGS广播星历在BDS仿真中的应用
广播发射设备中平衡输入与不平衡输入的转换
电视节目与微博的融合传播研究
浅析民族男高音的演唱技巧
从影片《迫在眉睫2》看影视叙事节奏的表达
从推选到竞演
声音在动态图形中的应用
网络在现代广播中的应用
最早的无线电广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