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科教学与文化教学如何相结合探讨

2019-12-05 09:28谭波尔
现代职业教育·中职中专 2019年9期
关键词:预科跨文化交际

谭波尔

[摘           要]  任何一种语言都是文化成分,同时也是创造文化的工具。语言充当和反映文化的需要。随着我国现代化步伐的加大、加深,国际化趋势日益明显,在和国际接轨的大环境下,如何搞好预科教学,适应新形势的发展需要,成为我国教育事业和高等院校教育工作者的当务之急。推进预科教学改革,探索语言与文化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对文化的全面掌握和融会贯通能力,成为新世纪预科教学的主要任务。

[关    键   词]  预科;汉语;语言文化 ;教学结合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26-0144-02

把文化因素引进语言教学,语言教学与文化因素相结合,国外已探讨和实践了近半个世纪。这几年来,在我国,特别是中国少数民族教学界,为建立语言与文化相结合的教学体系作出了很大努力。传统的预科教学,是纯语言的教学,局限于语音、词汇、语法等内容。所以,把文化因素引进语言教学,在教学中把丰富的语言材料和文化因素有机地结合起来,是改变对预科教学的传统做法,改变那种重语言轻文化、重语言本身轻语言行为的倾向,开始摆脱和突破旧教学模式。对语言与文化进行综合性研究,使一些语言现象得到更为科学的说明,使一些语言运用规律得到更为令人心服的解释,从而容易被理解和接受,达到在一定时间内最大限度、最高速度地提高教学水平。

一、语言与文化的概述

(一)语言与文化的概念

文化,每位学者所理解的概念都不一样且极其广泛,它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和精神文明的总和[1]。就预科教学而言,它涉及每位少数民族的传统历史、地理环境、风土人情、日常习俗、生活方式等,每个方面都有十分丰富的内容,而语言是一种交际工具,伴随人类社会的产生而产生。民族的历史文化就像是河床,语言就如流水,各民族特有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日常习惯、审美情趣,经过历史长河的洗涤,融入民族语言之中[2]。因此文化通过语言来实现形成、发展、吸收。文化的历史是伴随语言的历史,相辅相成,并立而行。文化语言学也随着时代的发展逐渐受各个语言学者的重视,发展成语言学的一个全新的分支学科。

二、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相结合的必要性

(一)教学中语言与文化的相辅相成

有学者曾这样比喻过:“语言反映文化,语言是文化基石,与此同时,没有语言就没有文化,语言与文化相互影响。”[3]文化是语言的底座,没有文化底蕴的语言是不存在的。学习一种未曾学过的语言,不单单是从基础语音开始,更要学习其词汇与语法知识;而且必须同时学习相关文化传统和社会风俗,语言的精髓才能得到掌握,保证能够正确理解和运用这种语言[4]。显然,文化与语言的学习过程是必要的,而与之相对应的文化教学与语言教学,其在整个语言教育过程的重要性也随之凸显出来。任何一门语言的形成和发展都与文化密不可分,离开了文化就不可能正确地掌握这门语言。

因此在教学实践中,适时适度地深入文化教学,巧妙地将民族性格、处事观念、行为习惯等教学融入语言教学中,即在语言中教文化,在文化中教语言,使二者经常相互转换、相辅相成,从而真正理解语句所要表达的含义。

(二)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相结合的作用

教学中语言与文化并重,将文化和语言在各门课程中有机地结合起来。忽视文化教学,只重视语言知识和技能的培养是行不通的,一直以来在对少数民族预科教学中,多数教师均以“语言教学”为主,而“文化教学”为次。在“语言教学”和“文化教学”的关系中“语言教学”是目的,而“文化教学”却只是手段。因为这跟语言教学完全是两码事,所以今天我们不讨论是否用预科学生的母语来进行的文化教学。美国语言学教授萨皮尔(Edward Sapir)说:语言的背后是有东西的,而且语言不能离开文化而存在。柏默(L.R.Palmer)也说:语言的历史和文化的历史是相辅而行的,他们可以互相协助和启发。大多数讨论语言和文化关系的学者都承认语言与文化不可分割,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语言的底座。语言与文化互相影响、互相作用[5]。

从另一个角度讲语言和文化是人类社会所特有的一种密不可分的社会现象,主要可以从两个方面看出来:(1)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文化存在的物质表现形式。文化的形成和表达离不开语言,在语言中存储了前人全部劳动和生活经验。由此可见,没有语言就没有文化,语言与文化水乳交融。(2)语言作为一种社会交际能力,势必需要文化为其服务,因此语言教学离不开文化教学,预科教学与文化教学相结合,对少数民族的预科学习具有非常大的現实的意义。

三、语言与文化相结合的教学模式的具体实施

(一)优化课程设置

目前,关于预科课程的研究。不注重因材施教,课程知识面狭窄,学生可发挥空间较少,不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党洁[6]指出强化人文教育的同时,应注意改变我国陈旧的少数民族预科教育课程设置,兼顾学生能力培养,科学部署课程内容,使课程内容与时俱进。作为语言与文化相结合的教学模式,课程设置方面应注重语言与文化结合,除了在预科教学中穿插少数民族族或汉族文化知识的介绍,应开设专门的文化课,系统全面地介绍两个民族的价值取向、处世哲学、行为规则、思维方式、道德标准、情感表达方式与交际习惯等。如开设专门介绍汉民族的社会与文化、民俗文化入门,介绍中国文化的文化概论,诗歌欣赏、民俗文化对比等作为专业选修课。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在掌握语言技能的同时,接受跨文化交际的理论知识,提高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塑造受教育对象对预科课程的爱好,强调使用活灵活现的授课方式,以挖掘受教育对象对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信心。

(二)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

语言与文化相结合的教学模式要求教师把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视为一个整体,在教学中灵活运用先进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跨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从而改变预科教学事倍功半的现状,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多媒体等直观教具应该得到充分利用,使课堂上教学形式能够直观化,便于学生理解。采用图片、播放原声电影或介绍文化的短片等,使学生对风土人情、文化概况有较为直观的了解;第二课堂也应得到充分利用,将第二课堂的辅助教学,营造文化教学氛围。如组织学生观看影视剧,鼓励他们多看与文化有关的报纸、杂志。教师还可根据实际情况,通过组织课堂活动等为他们提供条件,创造跨文化交际環境,即可以开展专门的讲座或利用教学语料进行探讨。为了能把这种学习和语言教学同步进行,教师首先应持之以恒地引导学生自觉进行学习,从而培养学生具备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三)加强师资力量的培养

为了优化、培养或者引进具备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高素质教师队伍,这就要求现代预科教学的教师在具有深厚的语言功底,更要有深厚的文化修养以及很强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教师,尤其作为一名预科教学中的教师,为了给学生树立榜样,要有对文化的洞察力、对语言的理解力以及能够让文化语言融会贯通的能力[7]。文化修养是教师作为语言教学的组织者和文化的传播者首先需要加强的。教师加强了文化修养,才能对教学工作中的文化因素有足够理解,才能引导学生查阅相关资料或提供必要的文化背景信息,帮助学生跨越文化障碍。鼓励教师出国考察、做访问学者,提高教师接触更多民族文化的机会,引进专业人才,注意引进高层次、高学历教师以及跨文化交际方向的专门人才,充实预科教学教师队伍。总之,在预科教学中,讲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把文化教学充分贯穿在听、说、读、写的各项技能培养中,将文化教学渗透在语言教学中,这样才能既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又培养学生进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双语教学与语言教学的交叉教学,是一种研究语言与文化相互关系、相互影响的教学方法。它可以从文化到语言,也可以从语言到文化进行研究,着眼于两者的关系,相互影响,以此弥补各自教学研究的不足。将文化因素引进语言教学,是语言教学的进步,需要提倡和鼓励。其起步后的一些不够明确、不够深入甚至自相矛盾、错误的教学观点或做法,一定会通过深入研究和积极实践得到完善和克服。

参考文献:

[1]廖利华.语言与文化相结合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的能力[J],2007(12).

[2]吴飞.无言的游魂:“理解自杀”札记之一[J].读书,2012,5 (7).

[3]谢冰心.福建湄洲湾职业技术学院[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5).

[4]王寅.语义理论与语言教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277,285.

[5]刘薇.浅谈语言与文化的关系[J].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06(4).

[6]党洁.我国少数民族预科教育的课程现状及其对策探析[J].中国教师,2009(5).

[7]申玉革.邢台学院外语系[J].邢台学院学报,2012(12).

编辑 李 静

猜你喜欢
预科跨文化交际
招生政策没吃透会有多少损失?
跨文化的儿童服饰课程初探
两块磁的交际
跟踪导练(二)(6)
The Images of Hua Mulan in Chinese and American films
少数民族预科教育综述
The Significance of Achieving Effective Cross—cultureCommunication in Foreign Trade Business
高考模拟题精选之情景交际题
Ways of Communication
情景交际题实战演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