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CA循环法在提高医务人员心肺复苏技能中的应用

2019-12-05 02:46宋志芳
现代养生·下半月 2019年10期
关键词:PDCA循环法技能培训可持续性

宋志芳

【摘 要】目的:为全面提升医疗技术和服务质量,切实提高医疗卫生行业服务能力,满足2019年世界园艺博览会园会区域医疗服务保障需求,增强卫生应急综合处理能力,使卫生应急队伍掌握卫生应急相关的基本方法和技能,制定心肺复苏培训方案,以提高全员心肺复苏急救技能。方法:采用PDCA循环法,建立一套完整的计划、实施、检查和新问题处理计划流程。建立师资队伍及院科两级培训机制。将理论和操作相结合,特别注重培养实际操作能力,使全体医务人员快速掌握心肺复苏技术。结果:培训结束后对考核成绩进行统计分析,全员心肺复苏技能从熟练程度到高质量复苏技能掌握情况都有了不同程度提高。结论:心肺复苏技术是每一位医务人员必须熟练掌握的基本急救,所以对全体医务人员定期进行心肺复苏培训,具有可行性和可持续性。利用PDCA循环管理法发现培训中的问题、进一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使心肺复苏技能不断提高,是行之有效且在基层医院可推广使用的方法。

【關键词】PDCA循环法;心肺复苏技术;技能培训;可持续性

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CPR)是指针对心脏、呼吸骤停所采取的一系列抢救措施,是临床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那一个临床医学或护理专业,可能都要涉及心肺复苏的问题。每年有几十万以上的人猝死,大多发生在院外,且因为糖尿病、冠心病等慢性病病人不断增加,猝死率也在不断提升。而且随着生活节奏快、压力大,学生、白领、一些经常熬夜加班的的职业中年轻人也容易出现猝死的情况。绝大多数的猝死都属于心源性猝死。中国现场心肺复苏的普及率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最主要的原因之一是掌握现场心肺复苏术的公众太少。很多医院、急救机构已经开始注重急救知识培训,通过培训基层医务人员,逐渐普及急救知识,不断提高全民急救意识。因此,我院在加强对基层医护人员培训的同时,尝试使用PDCA的管理方法,建立CPR技能评价与长期培训效果评价机制,规范CPR培训与复训,使基层医护人员心肺复苏培训质量有了很大提高。

PDCA循环又叫戴明环,是美国质量管理专家戴明博士提出的,它是全面质量管理所应遵循的科学程序。全面质量管理活动的全部过程,就是质量计划的制订和组织实现的过程,这个过程就是按照PDCA循环,不停顿地周而复始地运转的。从问题的定义到行动计划、实施、评估结果、处理以及标准化和进一步推广。将这种管理方法运用到全院心肺复苏技术培训中,按照循环步骤逐步推进培训工作,从中发现不足,制定改进计划并加以实施,有利于推动此类大规模的全院培训工作[1]。

1 发现问题

1.1 调查接受心肺复苏培训的情况

在开展全员培训之前,我院科教科于2018年3月向全院发放急救知识问卷800份,收回问卷760份。并对所收回的问卷采取抽样分析,结果如下:100%的临床医护人员、医技人员接受过心肺复苏培训,68%的行政和后勤科室人员接受过心肺复苏技术培训,32%未曾接受过任何心肺复苏技术培训。

1.2 抽查对心肺复苏技能掌握情况

在全院抽查100人了解心肺复苏操作掌握情况,临床医护人员中有60%的人可以熟练掌握,40%的人基本掌握;医技人员这两项的比例为40%和50%,10%的人员不能完成;行政和后勤科室接受过心肺复苏培训的人员当中能够熟练掌握操作技术只有10%,基本掌握的人员占40%,尚未掌握相关操作流程和基本知识的占50%。

1.3 心肺复苏现状分析

首先医院未确定相应的管理机构,缺乏管理与督导制度,未设专门负责定期检查与考核的部门。每年组织有心肺复苏、电除颤培训考核,成绩参差不齐;每年考核流于形式、过程不严谨;考核标准不统一、存在技术问题,受培训群体比较固定,没有做到全员、分层、细化培训,没有做到全员一对一考核,导师监管不到位。没有按照等级医院评审要求,分层培训、阶段性培训和考核,同时各科室领导对心肺复苏技术培训的重视程度不够。针对这些问题分析了原因(图1)。

2 制定全员培训计划

(1)培训计划、实施方案及考核标准,要求世园保障人员、各科室选派教学干事参加院内培训。教学干事考核合格后,负责对科内其他人员进行二次培训并定期考核,加强督导力度。

(2)成立固定导师团6人,锻炼师资,提升培训水平,导师团定期参加院外急救技能培训,及时更新知识。导师团到每科监督培训及考核,做到严格把关,全员规范考核。作为培训团队,不断总结经验,可以承担社会培训。

(3)心肺复苏、电除颤作为“三基三严”考核一项重要内容,导师团每月到科室抽查考核,考核结果和科室月质控、绩效挂钩,在质控中反馈效果。

3 实施培训

3.1 心肺复苏技术师资培训

选派急诊、ICU、心内科、麻醉科、儿科等重点科室骨干,到上级培训机构参加心肺复苏培训。取得心肺复苏合格证书的医护人员作为导师团,承担院级师资的培训任务。每个临床科室的教学干事作为科室导师,参加院内针对师资人员的心肺复苏技术理论和技能的培训与考核,考核合格后负责科内二次培训、考核。

3.2 提供培训场地及教具

医院科教科设有专门的技能中心,购置了12个心肺复苏模型和一个高端模拟人心肺复苏模型。全天向医务人员练习者开放。

3.3 两级师资培训方式

院科两级师资,首先由科教科组织导师团对全员进行理论培训,并由科室选派教学干事参加小班操作培训,考核合格后作为科内导师,进行对科内其他人员二次培训与考核。导师团遵循统一理论、统一课件、统一操作流程,并按照统一评分标准进行打分。

4 培训成果

4.1 心肺复苏技术培训率达到100%

全院68个科室,900人参加了心肺复苏技术培训,并且考核合格率达到100%,达到了全员培训的目的和预期效果,使全员心肺复苏技能普遍提高,抽查考核合格率85%。

猜你喜欢
PDCA循环法技能培训可持续性
北京冬奥会的“六有”可持续性管理经验
企业可持续性的表征
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可持续性咨询和建议委员会成立
应用PDCA循环法提高传染病学临床见习教学质量
浅谈美军士官技能培训特点及启示
关于钻井一线技能人才培养的思考
保护与发展:民族村寨活化的空间途径
PDCA循环法在全麻围手术期
探讨PDCA循环法在麻精药品处方中的应用和效果
浅谈飞机维修技能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