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晓星
图1 鸿运
人类在劳动中不仅创造了财富,供养了自己,也在这一过程中培养了审美意识,学会了如何满足自己的精神需求。各国传统手工艺品是人类智慧的证明,也象征着人类历史前进的轨迹。中国作为一个具有悠久文明的古老国家,在手工艺品制作上可谓颇有心得,各种艺术品相互借鉴,共同发展,绘制了灿烂的中华传统工艺品画卷。
紫砂壶是人们较为熟悉的一种陶器艺术品,人们惊叹于它造型的精美,也听闻紫砂壶在长期的茶水浸润之中会变得更加美丽,而高昂的价格则使人们更多了一份对紫砂壶的好奇。已经诞生百余年之久的紫砂壶为何有这样大的魅力?为何能在时代浪潮之中从那个温润的江南小镇走遍祖国的大江南北乃至全世界?这些问题以图1“鸿运”壶为例来探讨。
泥料是欣赏一件紫砂壶的重点,好的紫砂泥在烧制后色彩均匀,细腻且有质感,不同的泥料也可以传达出相应的艺术主题。此件紫砂壶的文化支撑是中国的吉祥文化,因此手工艺人选择了红色调的紫砂泥,并且在质感方面力图光鲜亮丽,强调光泽度,以此来彰显文化色彩。壶的表面并无多余装饰,稍有瑕疵都会影响美感,泥料虽然细腻但是有砂感,将紫砂泥的原料特性表现了出来。
壶身以传统圆器为基础,参考了筋纹器的设计。筋纹器主要是参考植物花卉、瓜果蔬菜表面的纹理,将其提炼加工制作而成。这类紫砂壶通常有规整的线纹,分布均衡,整齐美观,线条流畅,自然清新,有着鲜明的节奏感和韵律美,是紫砂壶造型艺术中比较有代表性,影响也较大的一类。
壶身、壶嘴与壶把手为一体设计,壶身呈椭圆形,略扁,壶腹突出且饱满,壶嘴线条恰到好处,与壶身线条承接完美,壶把手造型精致,打磨光滑,如同玉环一般光洁透亮。壶盖平整,上有一圆形壶钮,表面同样布满筋纹。
壶身表面有分布均匀的筋纹,筋纹并不由上至下完全分布,而是由底部起,经过壶腹,到肩部即消失。这样的设计将壶腹衬托的更加饱满。筋纹线条流畅,清晰干净,力道十足。而壶钮上的筋纹较为细密,看起来就像琉璃珠子一样,在这样小的壶钮上刻如此细密的筋纹,可见手工艺人的技艺高超。
此件紫砂壶的外形有点像我们常见的桔子或橙子的造型,结合此件紫砂壶的主题“鸿运”,或许手工艺人就是参考了这两种水果的造型,因为“桔”与“吉”在字形、读音上都较为相似,因此“大桔”也就象征着“大吉”。而橙子则象征着心想事成、家庭团圆的美好含义。因此此件“鸿运”紫砂壶所要表达的是人们对于生活的美好期待,希望日子如火红的桔、橙一般,团团圆圆,蒸蒸日上。中国的植物文化就这样“移植”到紫砂壶艺术中,而且是那么自然,那么充满魅力。这种文化色彩的加入无疑使此件紫砂壶变得更加亮丽,也变得更加深厚。
人们常说“鸿运当头”,表达的是希望对方或自己能够事事顺利,常有好运。因此此件紫砂壶是极为符合中国人审美心理的。但并不代表此件紫砂壶的受众是狭窄的,正因为它有着鲜明的中国传统文化气息,才更能彰显出紫砂壶艺术的特点。通过这一把小巧的紫砂壶,人们不仅能泡制出色美味甘的香茶,更能在其中感受到植物文化、传统文化与紫砂壶文化三者的魅力。
此件“鸿运“紫砂壶艺术品造型简约精致,工艺细致程度高,展现了手工艺人高超的制壶手艺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一件紫砂壶要想出众和流传,必然少不了内涵文化的支撑。通过对此件紫砂壶造型及文化的分析,我们由外及内,由表层至深层对其进行了全面的赏析,充分感受到紫砂壶艺术的那种古朴自然与精致高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