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下初中科学小组合作模式的探索

2019-12-04 07:39白剑芳
读天下 2019年36期
关键词:科学探究小组合作

摘 要:为提高初中科学核心素养,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各种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率。笔者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和内容创建多种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发挥小组内每个学生的优势,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无论是在新课中科学核心知识的学习,复习课中重难点的提升还是课后练习的巩固,都可以利用小组合作学习解决疑难问题,使学生亲身经历和体验获得科学核心知识的成就感,增强学生对科学核心知识的深度理解。

关键词:科学核心素养;科学探究;小组合作;合作探讨

一、 新课的实验活动合作

(一) 创设生动情景,激发合作积极性——案例《压强》

探究一

比较物体运动快慢比较压力在作用效果(凹陷程度)

方法一相同時间比         ?

方法二相同路程比         ?

方法三不同路程不同时间比         ?

此探究要求组内成员独立完成,完后进行讨论核对和分析。待全体小组完成后由个别小组进行汇报。出现不同写法主要集中在方法三处:大部分学生写“速度”,此时需要教师适当引导,“速度的概念是什么?”“方法三其本质与方法几是相同的原理?”由此来对压强的引入做好铺垫。

探究二 比较大象和小象对地面的凹陷程度

实验中的自变量:   ,因变量:   ,其余变量(无关变量)控制相同:

大象的压力    大象四肢接触面积    单位面积受到压力?

小象的压力    小象四肢接触面积    单位面积受到压力?

此探究进行组内合作讨论完成,给出大象和小象在质量及它们在脚掌面积进行组内计算,在进行单位面积所受压力计算时,事先并未强调面积单位,从后期的结果比较中发现使用不同面积单位造成计算结果的差异,对定量比较压力作用效果带来的困扰,从而对使用统一单位的必要性提出要求。实际操作中当然会存在多个问题,教师本人需要适当加以监控和介入。然而学生不断“犯错”的过程其实也是不断改正错误、完善方法、发展自我和共同进步的过程,力求让每个人都能享受探索的乐趣及从失败到成功的成就感。

(二) 提供有限器材,充分调动小组合作讨论——案例《浮力》

给每个小组配备了水,石块,细线,弹簧测力计,泡沫块,空塑料瓶,水槽等器材,要求每个小组成员充分利用手中器材,进行合作探究浮力存在的证据,并将实验过程记录在小组任务单上。

此探究在分工明确基础上进行,每位组员充分展开思考和互助,笔者在小组合作探究过程中逐一巡视,指导实验过程的记录,同时利用同屏技术将有效实验拍下照片进行展示。待基本完成后,要求每组汇报展示自己的探究方法,若有雷同,则不重复。任务要求虽然设置的是探究浮力存在的证据,但在学生探究的过程中发现了利用弹簧秤测量浮力的方法以及浮力大小与物体排开水量的简单关系,在小组成员汇报展示的同时,适时进行板书记录和归纳,浮力第一课时的核心知识,全部通过学生小组合作学习完成。

二、 复习课的组内合作讨论

(一) 习题作业、练习的合作探讨——案例“典型错题的小组讨论纠正”

在学习《能量转化的量度》第一课时遇到一个错误率达80%的计算型填空题:错误集中在该题的第二小题,错答为“0.675”“0”“67.5”,如图所示:

选项0.67500.45(正确答案)67.5

人数1510人8人6人

百分比38.4%25.6%20.5%15.4%

学生的解题情况分析:错误的原因从错答结果上看不难猜出,对公式的生搬硬套,导致没有找准真正的物理量就盲目带入,图中“15cm”并不是物体实际移动的距离,而“0”的原因在与学生的访谈中得知,是认为物体没有移动,只是弹簧在伸长;“67.5”则是单位都没有使用对。

笔者分析:首先功的定义在新课时已经强调,学生对这样一个简单公式也不存在记忆力不足的问题,然而如何理解并最终运用自如仍然需要一个过程;其次,除了考查的主体知识以外,还有弹簧测力计的拉力与伸长的长度成正比和二力平衡等旧知的应用,正因为没有很好地理解以上两个力学知识,导致了无法得出物体移动的实际距离是“10cm”。

基于20.5%的正确率,由这部分学生作为组内的引导力量带领组内成员进行难点剖析和讨论;加上38.4%的学生由于没有理解物体实际移动距离而并非对功的公式的误用,与其他成员合作探讨本题的解题过程。笔者逐一巡视进行适当提示。

(二) 复习课中思维导图的探讨与建立

思维导图的建立既能帮助学生梳理知识,又可发现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从而增强对知识综合应用的能力。笔者要求每个合作小组先进行5—10分钟的探讨几个问题:

1. 整理本章知识点,你认为本章节内容可分成几个小块;

2. 每块内容的重点是什么,请罗列出来,再讲相关“杂项内容”补充左右;

3. 初步框架如何建立,主次知识内容是什么。

基于以上几个问题的合作讨论后,再进行思维导图的自主创作,建立过程中仍然可以相互讨论,但要求具有自己的特色。完成后由小组组内互评推选出最佳,组后最佳者来解释自己的思维导图,笔者也进行了适当点评,其他则发现自身不足之处,并对其进行改正。

参考文献:

[1]佚名.科学培养初中生数学核心素养模式探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8,594(7):125.

[2]佚名.核心素养在初中科学教学中的融入思考[J].课程教育研究,2019(8):179.

作者简介:

白剑芳,浙江省杭州市,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黄湖镇中学。

猜你喜欢
科学探究小组合作
化学教学中科学探究存在的几个偏差
突围与重构——小学科学课堂中师生交往的真效性实践探究
如何培养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
小议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
作文评改“五步曲”
论构建英语高效互动课堂的策略
新课标下物理小组合作学习策略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