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沟理论下山东高校影视类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性研究

2019-12-04 09:22宋清晓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19年13期
关键词:影视理论人才

宋清晓

自2016年中国电影大年始,中国电影迎来井喷式发展,但在中国电影井喷式发展的同时,中国电影各类各环节专业人才短缺却成为常态,且有大量行当人才存在民工化倾向,且在总电影票房中,中国本土民族性电影占比过少。同时,根据知沟理论,行业发展与专业人才培养之间有着极大的不平衡和差异。在创新方面,大部分高新技术后期采用外国团队,电影缺乏民族主体性,高端创意人才急剧短缺都是现在中国电影行业面临的问题。

“知沟”一词源于美国传播学家蒂奇诺的研究,它指的是社会个体或群体之间拥有信息资源的差距,以及由此导致的知识差距。根据教育部提供的2008年普通本科院校的1070所招生院校的数据显示,涉及影视教育专业的普通本科学院的数量达到351所, 若包括新闻学、广播电视新闻、广告学、艺术涉及这4个专业的,学校总数达810所。但在这些数字的背后,却并没有为中国影视行业带来更加的蓬勃发展,中国本土化电影整体依然呈现低迷性发展,整体质量不高,原创力水平持续低下,一直是中国电影行业发展的几大问题。

以《流浪地球》为例,以将近50亿人民币的票房稳坐中国电影总票房收入前三的位置。其堪比好莱坞的顶级特效制作,较为先进和吸引人的科幻题材以及“流浪地球”小说原著在中国科幻文学史上不可撼动的地位,都为《流浪地球》电影票房贡献了不可小视的力量。但在这庞大票房的背后,其中不乏一些营销手段和情怀口碑所带来的“附加”票房收入。如果我们单从故事性来剖析整部电影,似乎又难以真正意义上称得上中国影史排名前三的电影。我们从特效方面来看,流浪地球的特效制作团队确实称得上是世界顶尖,各种CG技术和场景设立都最大程度上还原了小说中极为其妙的构想。但是,这种出色的特效及后期制作,似乎并不能完全脱离好莱坞的影子,更多的是学习和模仿。同时,这种技术上的迅速成熟和高速发展,并不能带动整个电影产业的发展,因为除了技术上取得了进步之外,整个技术源头上以及技术所塑造出来的原型并没有展示和凸显出中国电影的名族性。除此之外,《流浪地球》的故事性也并没有多么的出色,相较于原著小说中庞大的世界观以及扣人心弦的剧情,电影的改编似乎只是冰山一角,整个故事的架构并没有很完整,整个剧情的连续性也没有特别出色。另外,《流浪地球》也仅仅是基于小说进行的改编剧本,而不是更具含金量的原创剧本。

从上述例子不难看出,“知沟”理论所提及的信息资源的差距和知识差距可以一定程度上从“流浪地球”的特效制作和故事改编中体现出来。高校影视类教育人才作为电影行业人才输出的第一阵地,在目前来看,存在以下问题。

1. 教学设备及器材相对落后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与进步,影视行业的进步与发展也与整个社会的科學技术水平密切相关。类似于“流浪地球”这种科幻类型的影片更加需要极其强大的硬件支持,但是在高等教育影视类专业却存在着软硬件配备严重不足的情况,一台电视机,一台摄像机往往成为了一所学校影视类专业的全部“家当”。硬件设施的落后,再先进的理论知识也无法完成实践,影视类人才的培养就成了“纸上谈兵”,久而久之,影视类人才的输出,永远落后与整个影视行业的发展,两者不能达成完美的接轨,恶性循环之下,拖累的是整个影视行业的发展。

2. 影视理论及思维观念滞后

随着社会文化的更新和进步,影视理论及思维也不断地在更新。但当今的影视教育似乎存在着一定程度上的误区,即将影视与文学划等号。两者互相有联系,但绝对不是简单地等于。文学更多的是文字上的延伸与拓展,但是影视更多的是影像与画面,这是两者在本质上的区别。现在的高等学校影视教育将文学创作的研究方法简单粗暴地移植到影视创作上,这无疑会误导影视创作的发展。同时,以山东省为例,山东省受儒家思想影响颇深,官本位思想根深蒂固,文化思想更迭本身就迟缓,如果继续将影视理论和思维在高等教育中粗暴地移植,那无疑是对整个高等教育影视类专业,甚至是对整个影视行业的发展充满着阻碍。

3. 高等教育影视类专业化程度低下

在中国电影行业面临全球化冲击如此剧烈的今天,我国高等教育影视类专业的培养也采用了多种多样不同的模式,但现阶段下高等教育影视类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都有着共同的局限性,人才培养规模有限,与飞速发展的电影行业极不对等,造成了高等教育影视类专业人才的中国特色的“人才过剩”和“人才短缺”。

究其原因,更多的是影视类专业的专业化程度不够,很多学校将广播电视新闻学,广播电视编导等专业纳入影视专业,这种专业上的划分不合理以及专业课程上的设置不对等,使影视类的专业程度被大大弱化,人才输出水平自然而然得不到提升。另外,影视类专业人才的缺乏,使其形成恶性循环,不能有更多的影视类专业人才深入高校进行教学,使本身专业程度就缺乏的高校影视类专业更加的捉襟见肘,久而久之,造成的是整个行业的人才匮乏和专业水平程度降低。

面对电影全球化的冲击,高等学校影视类教育教学特别是在创新驱动下的山东应该如何面对冲击,并合理的采用教育教学方法保持中国电影的民族主体性。同时,在创新型社会下,根据知沟理论,面对人才教育和行业发展的不平衡,高等教育影视类专业特别是山东省的高等教育教学应该如何更快速地适应创新型社会的要求,改变电影行业发展与人才培养不平衡的现状。电影全球化,对中国电影带来的不仅是快速发展,更多的是冲击。最主要的问题就是电影行业的发展速度与影视类人才培养的不平衡,同时,知沟理论下,中国电影的民族主体性该如何保持并发展,如何改变人才培养与影视行业发展之间的不平衡,以及在创新型社会的要求下特别是创新驱动下的山东如何对中国电影的民族主体性进行文化输出,是高等教育影视类专业教育教学所要面临的问题。通过对此类问题的研究,以达到对高等教育影视类专业如何进行教育教学,才能在创新型社会的大前提下更好发展,更好面对冲击,保持并发展中国电影民族性目的,另外,高等教育影视类专业教育教学应该积极探索创新一种与中国电影行业发展相匹配的崭新的人才培养模式。

因此,针对高等教育影视类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运用知沟理论,提出以下创新性的人才培养模式。

3.1 增加专业器材的投入和使用率

这种专业器材的投入和更新,不是单纯的堆积资本,更多的需要深入产业研究,了解行业最新的发展动态和未来发展趋势,器材的购入应该与当前行业发展和未来行业前景相吻合。同时,提高设备利用率,广泛推广高校影视联盟,形成设备共享机制,避免享有优势教育资源的高校形成一家独大的局面,使教育资源相对薄弱的高校能同时享有先进的设备和技术,既能减少设备的浪费程度,也形成联动机制,共同掌握最先进的设备和技术。使整个高校影视类专业能够共同进步,同步发展。

3.2 形成“工作室模式”,积极接触前沿思维和理论

工作室模式是指以专业老师为首,组建由学生构成的学习团队,由项目或想法入手,积极地和产业前沿或者国外优秀学校及团队对接,从理论开始,逐步融入实践,将初步形成的想法逐步落地实践。同时,工作室模式以点带动面,不同的点带动更多的面,理论和实践双重进步,使整个影视教育能更直接的输出对整个影视行业有益处的产品和人才,让影视教育不再是空中楼阁,学生和作品能更直接的落地和上手,长此以往,将带动整个行业的良性发展。

3.2 通过文化产出提高高校影视类行业的专业程度

针对山东高校影视类人才培养专业化程度地的情况,从文化入手,辅助以专业人才以及理念的引进,提高山东影视类人才的专业程度提高。山东省历史文化悠久,但长期缺乏对外文化交流和文化产出,是影视类行业发展的一大弊端。为此,应该以本省文化为基,通过与国外文化的融合和改进,同时加大行业人才引入力度,增加高校对于影视类人才选拔的话语权,用作品和文化背景说话,取消文字性考试和分数选拨。同时,在此基础上,提高专业化团队的引入,专业人才不再是孤军奋战,而是团队性质的加入,能最大限度的提高专业化程度的提高。

中国电影井喷式发展相对于高等学校影视类专业的教育教学形成了不平衡。根据知沟理论,现阶段的高等教育影视类专业的教育教学应该在速度质量以及后续发展上符合国际化标准。同时,高等教育影视类专业作为中国电影发展的后备力量,应该更加有效地拓宽专业人才的视野,并建立一个多元文化发展的格局和独特的培养模式并且体现出自己作为高等教育的独特性。

在创新型社会下,中国高等教育影视类专业想要应对全球化并保持中国电影民族性,本身就需要打破常规,探索并开创一套全新的教育教学方式方法和人才培养模式。不仅需要创新的教育教学方式方法,更需要创新的思维模式和培养方法。在通过对本项目的分析和研究上,尽力探索一种适合于当下创新型社会要求的应对影视行业高速发展与人才培养不平衡的新的高等教育影视类专业的教育教学方式方法和人才培养模式。为高等教育影视类专业的教育教学发展和人才培养开拓一條新的道路。

参考文献:

[1]黄吉庆,周琦.“知沟”理论视域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高教论坛,2019(01):5-7+17.

[2]王志敏, 陆嘉宁.中国影视专业教育现状[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9.

[3]聂海斌,胡泊.我国高校影视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理论观察,2005(06):131-132.

[4]陈霞.重视影视教育  培养电影思维——高校要建立正确的影视教育观[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6(03):29-33.

猜你喜欢
影视理论人才
南岸:聚人才之智 建创新之城
文学转化影视,你需要了解这几件事
基于多元外在表征理论的高一氧化还原反应教学
多元需求 多元教育 多元人才
“理论”与“实践”
多项式理论在矩阵求逆中的应用
四大网大影视公司核心业务
盛满理论
影视
毛遂自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