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鹏 王刚
城中村是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产物。城中村学生的教育问题是学校教育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也是学校落实国家提倡“公平教育理念”的重要内容。南宁市第十四中学(以下简称南宁十四中)属于城中村地段生招收单位之一,为破解城中村地段生的教育问题,2004年成立了项目研究小组,通过问卷调查、访谈、案例分析、行动研究等研究方法,对本校城中村地段初中生的教育情况进行调研、分析,针对存在的问题,采取“交互式”教育模式,改善和提升城中村初中生的思想品质和学习质量,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效。
一、解决城中村学生教育问题的必要性
(一)城中村学生的教育是学校面临的共性问题
进入21世纪,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在城市扩张发展过程中,伴随而生的是城中村。学界认为,狭义的城中村是指村庄已经转为城市建制,居民己经非农化,没有了农用地,习惯上称为村的社区聚落;广义的城中村是指农业用地已经很少或没有,且被纳入城市总体规划发展区内,村落的居民也基本上非农化。2001年以来,南宁市新建义务教育学校服务地段几乎都有城中村,到2018年,南宁市有70多个城中村。随着城中村的出现,对城中村的关注和研究也越来越多,但这些研究大多集中在社會学、经济学领域,如城中村改造、土地利用、产业规划、村民自治、村民职业教育等,而对城中村学生的教育问题研究不多。分析城中村学生教育面临的问题及问题产生的原因,探索适合城中村学生发展的教育模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重视城中村学生教育是国家“公平教育理念”的要求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要不断促进教育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以教育公平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城中村学生受社区环境和家庭教育影响,其成长过程会碰到诸多问题,相较于城市孩子,他们是学校的弱势群体,极易受到忽略甚至歧视。因此,要贯彻落实国家公平教育理念,学校对这些学生必须一视同仁,想方设法让他们尽快地融入学校和班集体,帮助他们在各方面取得进步和成长,获得自信与自尊,赢得尊重与成功。
(三)解决城中村学生教育问题是学校优质发展的现实需要
南宁十四中秉承“唤醒生命,守望成长”的办学理念,倡导“把每一个班级都建设成优秀班级,让每一个孩子都享受优质教育”。近年来,学校规模不断扩大,先后成立了3个初中部,但每一个初中部都面临着城中村学生教育难题。城中村学生多为村民子弟,也有一部分是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为践行办学理念,学校必须解决城中村学生教育难题。
二、“交互式”教育模式的内涵
学生的成长是各种环境因素综合作用的过程,任何阶段学生的教育都应该努力谋求多种环境因素的协调配合。城中村初中生成长的主要环境包括初中学校、家庭、村庄、地段小学。因此,只有使这几大环境要素目标一致、作用互补,才能全面优化城中村学生的成长环境,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发展。
南宁十四中探索采用的“交互式”教育模式,是以城中村学生的成长为核心,以初中学校为引擎,建立各种运转机制和平台,协同家长、村委、小学等,互相配合,交互作用,形成教育合力,实现教育好城中村学生的目标。“交互式”教育模式既强调发挥各教育主体对教育对象的独特作用,又强调各教育主体之间作用的协调性、延续性,并在这种延续与协调中全面优化其教育作用,实现教育效果最大化。
三、“交互式”教育模式的实践与探索
(一)建立城中村学生成长环境评估体系
原生家庭是学生成长最初的学校,家庭教育和社区环境对学生的成长至关重要。为全面真实地了解城中村学生的家庭教育和社区环境状况,项目研究小组制作了《城中村学生综合素质评估调查问卷》《城中村学生成长环境评估调查问卷》和访谈提纲,定期对新入学的城中村学生开展问卷调查,与家长进行访谈,问卷涉及家庭背景、亲子关系、家长教育观念与教育方式、社区教育氛围、社区文化环境、社区激励机制等,以便准确把握城中村学生的现状和成长环境。学校依托此评估体系将村委和家长带动起来,共同关注学生的成长,并在此基础上制定和调整教育策略和交互机制。
通过调查与访谈,项目研究小组分析得出城中村学生家庭教育存在以下问题:(1)学生多为母亲管教,父亲教育缺位,且50%以上的家长认为,教育孩子是学校的责任,对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2)家庭教育方式简单粗暴,60%的家庭存在“棍棒教育”,亲子关系紧张;很多家长极少表扬孩子,学生成就感低。(3)家长文化程度普遍不高,囿于视野的局限,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值不高,认为城中村的孩子成绩不如城市孩子很正常,导致学生自信心不足,学习动机不强。(4)家庭生活单调,缺乏学习氛围,父母喜欢打麻将、打牌、玩游戏等,有此类情况的家庭占比近60%。
在调查和访谈中,项目研究小组也发现了社区存在不利于城中村学生成长的诸多问题,比如:(1)社区文体设施少,村民文体活动有限,村民不良生活习气影响学生的成长。(2)教育氛围不浓厚,村民之间对孩子的教育问题交流少,村委对城中村村民子女的教育关注少,缺乏表彰奖励机制。(3)“享乐主义”盛行,认为不读书也可以衣食无忧,缺乏人生追求,影响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4)城中村学生之间不良习惯互相影响,容易抵消学校教育的效果。
(二)建立基于公平教育的校内教育策略体系,促进城中村学生融合发展
根据在校学生数据统计和问卷调查结果,城中村学生在学习方面大多存在以下问题:自信心不足,学习动机不强;纪律观念淡漠,缺乏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学习基础薄弱,厌学、怕学。针对这些问题,学校要积极探索各种教育策略,引导城中村学生积极融入学校和班级,在良好班风、校风的浸润下改进不足,获得发展。
1.建立均衡分班机制。所谓均衡分班,就是在七年级新生分班过程中力求做到两个均衡:教师配备均衡和学生分配均衡。各班班主任和科任教师之间均衡搭配,做到每个班教师群体在经验、年龄、性别等方面搭配合理;力求做到各班学生总人数、性别比例、入学素质测试水平等分配均匀合理,各班总均分差值控制在0.1分以内,分数段相对均衡。在均衡分班过程中,学校要把城中村学生均匀地分配到各个班级,弱化这一群体在学校的特殊性,为城中村学生融合发展奠定基础。均衡分班使得城中村学生的概念只存在于学校管理者的意识中,而在其他学生和家长的观念中不复存在,真正体现了尊重学生人格,公平对待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享受优质教育的理念。均衡分班是对每一个学生和老师最大的尊重,也是学校教育公平的具体体现。
2.建立班级学习小组互助机制。除了教师对学生成长的个别关注与耐心教导外,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助是其成长的重要推动因素。学校要求各个班级组建班级学习小组(每个小组4至6人),制定学习小组运转与考评机制,加强小组成员之间的合作互助。班主任将班里的城中村学生分散安排到各个学习小组,通过小组集体的力量带动和帮助城中村学生成长,让其充分感受到集体的温暖、进步的快乐和榜样的力量,并积极为小组贡献自己的力量,树立信心。这样的机制在提升城中村学生集体荣誉感、优化其学习动机、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等方面成效明显。
3.建立心理发展干预体系,开展学法指导。针对城中村学生缺乏自信,学习低效等问题,学校积极建立心理发展干预机制。一方面,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对每一届新生进行心理评估,建立心理档案,并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团辅和个别辅导,为城中村学生的成长提供心理支持和帮助。另一方面,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与教务处合作,为城中村学生开展小范围的学习方法讲座,比如:如何规划时间、如何记笔记、如何复习、如何建立错题本等,通过这些简单易操作的学法指导为其学业发展指明方向。
(三)建立家长成长与社区协作机制,优化城中村学生成长环境
1.依托家长学校,建立家庭教育指导及家长成长课程体系。学校要树立家长成长先于学生成长的理念,明确“家长成长了才能成为学生的榜样”,充分发挥家长学校在指导家长、家校互动方面的重要作用。学校在前期调查访谈的基础上,针对家长在家庭教育中面临的困难和困惑,建立家长成长课程体系,拟定家庭教育阅读清单,定期举办家庭教育报告会,组织家长交流分享等,内容涉及家长的情绪管理、如何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亲子沟通技巧、正面管教、手机的管理与引导、正确对待学习成绩、理性处理敏感问题等。家长通过听、读、说、写等方式了解孩子的特点,掌握正确的家庭教育方法。同时,学校通过学校、年级、班级三级家长委员会和家长座谈会,邀请家长参与学校教育整体规划,形成家校合力。
2.建立学校与社区协作机制,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学校在开展城中村学生教育工作时,应创新活动形式,经常走进城中村,让城中村村民和村委领导了解学校的办学理念,争取得到他们的支持与配合。为此,学校主动加强与城中村村委的联系,每学年召开座谈会,围绕城中村学生的成长情况、如何激励表彰学生和家长、如何营造尊师重教的良好村风、如何提供平台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和责任意识等问题展开交流与讨论,共同帮助学生健康成长。
在实践中,南宁十四中首创集体家访活动,每学期走进社区单位进行家访,其中到城中村进行家访的次数最多。集体家访邀请村委领导、在校城中村全体学生和家长以及学校全体教职工汇聚一堂,共同探讨教育中遇到的问题,积极思考解决方案,具体做法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学校汇报学生在校表现情况,尤其是学生取得的进步;设计感恩环节,学生通过给爸爸妈妈的信、诗朗诵、小合唱等形式表达对父母的感恩之情;设计“爱的抱抱”环节,让父母与孩子深情拥抱,互表爱意。第二阶段,班主任和科任教师分组到学生家里开展小范围家访,就学生的成长问题与父母、孩子进行交流,赢得彼此间的信任与互助。集体家访是一种德育创新,充分体现了学校对城中村学生的关怀与重视,增强了学校、村委、家长、学生之间的信任,扩大了教育影响力,营造了良好的教育氛围,成为学校与社区交流互动的重要方式。
南宁十四中还给村委送“光荣榜”,表彰城中村优秀学生(“三好”学生、学习优秀奖、学习进步奖、优秀志愿者、卫生标兵、纪律标兵、读书之星等),以及城中村的书香家庭、孝老爱亲模范家庭等,增强学生和家长的荣誉感,树立村民榜样,传递正能量。同时,学校与村委联合举办各种形式的文化体育和志愿者服务活动,比如:社区举办文艺表演,学校派教师组队参加;社区开展气排球比赛,学校提供場地并组队参与;学校举办艺术节和运动会,邀请村民代表观摩;学校举办校庆活动,邀请家长和村委代表到校参观;学校组织学生到城中村开展义务劳动,到敬老院慰问孤寡老人;等等。这些活动使学校与城中村之间的关系变得更加融洽、默契、密切,在相互合作中使学校教育的影响力不断地向城中村渗透。
(四)建立校际交流协作机制,促进城中村学生持续发展
1.开展“模拟家庭”和感恩回访活动,激发学习动力。城中村学生学习动力不足,缺乏责任担当,要促进其成长,必须帮助他们解决“为什么而学”的问题,树立目标理想。南宁十四中与扶贫结对学校合作,策划开展“集体家访”——城乡结对活动,每学期组织本校学生到扶贫结对学校进行住家体验活动,其中就包括让城中村学生走进贫困学生家庭与他们同吃同住同上学,让城中村学生体验贫困学生的家庭生活,学习他人刻苦求学的精神,然后对照自己的生活条件和学习条件,思考学习目标和人生规划。学校还与地段小学合作,开展“感恩回访”活动,每年组织学生回访小学母校,面对面感谢恩师,向小学老师汇报自己的初中生活与学习情况。小学老师则向学生表达深切的期待,鼓励学生认真学习,为学生提供情感动力。
2.开展初小衔接交流研讨活动,为学生持续发展奠基。小学教育是学生成长的重要阶段,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学业基础的形成至关重要。在城中村学生教育中,初中学校要主动加强与地段小学的交流,通过德育研讨会、学科教学研讨会、学法指导与交流等活动,加强对培养目标、学习习惯、素养标准等问题的研讨,力求小学教育与初中教育的目标保持一致,为初中输送优秀的小学毕业生。
2004年以来,南宁十四中针对城中村学生教育问题,始终秉持公平教育理念,探索创新教育策略,逐步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交互式”教育模式,使初中学校、家庭、城中村、地段小学四大环境要素之间形成交流合作机制,优化了城中村学生的成长环境,为他们搭建了内容丰富的成长平台。其中,集体家访、感恩回访、初小衔接等创新举措在南宁市诸多学校得以推广,为解决城中村学生和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教育问题提供了借鉴,也为贯彻落实国家提倡的“公平教育理念”作出了积极的探索。
【参考文献】
[1]黄妙贤.城中村学校留守儿童的社会融合教育探索[J].新课程研究,2019(05).
[2]廖志坚.指导“城中村”家长有效开展家庭教育的四点策略[J].考试周刊,2018(04).
[3]杨金纳.城中村流动儿童社区教育的社会学研究——以南宁市万秀村为例[J].广西师范学院硕士论文,2015(06).
[4]王秀月.城中村改造过程中村民子女教育问题研究——以广西南宁为例[J].广西大学硕士论文,2013(05).
[5]师竹英,齐鸿飞.对“城中村”学校教育现实的思考和建议[J].陕西教育,2011(1-2).
[6]朱冬亮.教育城市化中的城中村家庭教育行为分析[J].厦门大学学报,2008(5).
[7]文兴友.如何提高家长学校的实效[J].文教资料,2005(4).
(责编 欧孔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