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加强农村留守小学生的德育教育

2019-12-04 04:06王兴成
考试周刊 2019年78期
关键词:研究分析德育教育农村

摘 要:近年来社会处在高速的发展进步中,社会经济化、全球化发展趋势越发明显,因此导致农村外出打工现象时常发生,农民工的数量与日俱增,同时,农村就会出現大量的留守儿童,这些留守儿童从小缺失父母的关心和管教,长年与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不仅生活上有困难,心理也不能得到健全的发展,种种因素导致农村留守小学生德育教育的缺失。加强农村留守小学生的德育教育已经是教育事业面临的重大问题。本文针对农村留守小学生进行多方面分析,并提出几点加强其德育教育的策略。

关键词:农村;留守小学生;德育教育;研究分析

伴随着社会不断地发展,新课改下的教育要求也做出了创新和改革。在社会经济形势的促进下,已经逐渐形成了“农村包围城市”的社会发展趋势,越来越多的农村青壮年奔赴城里打工,农村留下的多半是老幼妇孺,这就是一个显著的体现,由于种种因素他们的孩子只能在农村老家和年迈的父母一起生活,父母既要照顾自己,又要照顾小孩,总是心有余而力不足,由此对学生的心理状态、思想观念等都会产生一定的不良影响。留守儿童在生活中容易产生性格缺陷,在学校学习的过程中,由于大多数农村教学质量落后、教学观念陈旧,教学设备缺失等因素,教师对于留守小学生的德育教育也并不是很重视,即使重视也很少能寻求到行之有效的德育教育方法。在家庭和学校的双重影响下,农村留守小学生德育教育确实严重,不利于留守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一、 农村留守小学生的心理特征

第一,农村留守小学生容易出现认知偏差。主要体现在面对生活多保持消极的心态,在生活中更容易产生消极的情绪,遇到问题时喜欢选择逃避和自责,总是把事情的不利结果归咎成自己的原因。部分留守小学生对学生产生了厌学的情绪,认为学习是一件无意义的实际情况,把自己的人生向辍学打工的方向规划,想要像父母一样飞向“外面的世界”。

第二,农村留守小学生容易出现行为障碍。调查数据显示,农村留守小学生的行为问题出现率高达42%,由于留守小学生内心极度缺乏安全感,对身边的人会产生极强的戒备心理,甚至是敌对心理,容易把他人当作是敌人,容易出现校园霸凌、拉帮结伙等逆反行为,严重一些的甚至会危害到小学生的人身安全。同时,留守小学生很难对自己有一个客观的评价。

第三,农村留守小学生容易出现人际关系障碍。农村留守小学生的人际交往和交流沟通的能力往往不是很良好,具体表现在大多数留守小学生对人冷漠,不知道怎么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法,对别人缺少信任,要么自卑抑郁,要么自负骄傲,往往在团体活动中“独树一帜”。

二、 农村留守小学生的德育教育现状

第一,农村小学对于学生的德育教育重视程度不够。受应试教育的深度影响,大多数农村小学很少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虽然在新课改的要求下,更加强调素质教育的重要性,然而大多数农村小学更加看重的依然只有分数和成绩。很多本该是德育教育的课程被主科占用,或者直接改为自习课。教师过于注重自己教学任务的完成情况,因为只有成绩才是教师评级的标准,大多数教师根本不重视小学生的德育教育,由此导致德育教育只是一个空口号。

第二,农村小学的德育教育模式陈旧。很多农村小学对于德育课程的开展,只是局限于每周一节思想品德课、一节班会等固定的模式,在他们看来,德育教育只是必须完成的一项任务,只是单独的一门课程。实际上,农村小学生的德育教育应该渗透在学生生活的各个方面,要与其他学科相融入。另一方面,农村小学在德育教育的方式上单一化严重,只是向学生讲道理,学生自然会产生烦躁的情绪,无法在教师的教学过程中感受心灵的共鸣。由于种种因素,农村小学很少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德育教育与生活严重脱节。

第三,德育教育师资团队水平低。农村小学教师力量不足,几大主科的教师都勉强配备,更别提德育教育的教师了。在很多农村小学,并没有专业的德育教师,对德育教育并没有透彻的了解和研究,德育教育因此失去了教学的目的。农村小学教师大多都是民办教师转行,因此年纪通常偏大,这些教师很少有机会接受专业的培训或者是学习,整体水平和综合素质并不高,对于学生的教育自然无法让人完全满意。

第四,教师与家长之间缺乏沟通。要知道,一个学生的良好教育并不是单纯依靠教师就可以的,家长的家庭教育也一样重要。教师和家长需要时常沟通,发现学生的近期状态,从而进行正确的引导和帮助。然而,在农村小学,由于家长普遍外出打工,回来的机会少之又少,教师和家长很少有机会面对面沟通学生的学习成长问题。即使学校组织家长会,家长也很少会参加,就算参加了,由于文化程度、思想观念等因素影响,家长对于学生的在校状况也并不是很重视。

三、 加强农村留守小学生德育教育的重大意义

首先,德育品质是中华民族的灵魂,必须得到广大教育工作者的深度重视。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五千年历史文明发展的国家,在这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德育的力量在人们心中埋下了种子。“德育”两个字体现着无穷的智慧和不朽的精神。因此,将“德育”这一优良传统、让优秀的文化一直发扬和传承下去,是农村小学教育体系中的一项重要任务。农村小学加强留守小学生的德育教育,有利于培养出素质优秀的未来人才,为传承传统文化做出一份贡献。

其次,小学阶段是一个学生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可以说是每一个学生重要的萌芽阶段,对学生今后的成长、与他人沟通甚至是情商的培养都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所以说在这个阶段加强小学生的德育教育对于小学生的性格塑造、习惯养成有着至关重要的价值。这就要求农村小学在这一重要阶段必须要肩负起责任和义务。如果农村小学对学生的德育教育很重视,并且一直为之努力,那么可想而知,这个学校学生的整体素质、班级荣誉感、团结度、每个学生的综合素质都会是相当优秀的。这样,学生可以在这样一个积极正能量的环境下共同成长,互相监督鼓励,共同进步。

再次,小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是中华民族的希望,不能因为是在农村读书的留守小学生就不被重视,相反,正是因为农村留守小学生的父母不在身边,教师才应该赋予他们更多的爱心和耐心,在德育教育上更多地花费心思,引导农村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要知道,小学生是一支推进社会发展的潜在力量。因此,加强农村留守小学生的德育教育是当前教育事业的重要任务。这有利于有效提高祖国下一代力量的综合道德素养。

最后,正确的价值观念是小学生将来立足于社会生存的根本保障。当今社会是经济政治飞速发展的21世纪,社会各界對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只有高学历,没有高情商的“书呆子”已经不是社会需要的主流群体,现在社会各行各业更需要综合素质较高的全方面人才。一个人想要在社会上立足,就必须要具备正确的价值观念和思想道德观念,要具有积极的正能量,最重要的是在工作和生活中如何与人相处、如何解决事情。因此,农村小学教师只有加强对留守小学生的德育教育,才能够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和道德品质。

四、 加强农村留守小学生德育教育的具体策略

(一) 加强教师的道德素质培训,发扬“榜样”的力量

所谓“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农村小学教师想要加强对留守小学生的德育教育,必须要以身作则,用自己的一言一行来感染学生,发扬榜样的力量。教师在平时的工作和教学中,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要用严格的道德规范来约束自己的行为,做事要保持认真的态度,严谨的精神,教师要将自己融入到学生的生活中,深入了解学生的生活,感受他们的心理状态和真实想法,与学生成为朋友,增进师生之间的情感,多用真心与他们交流,获得小学生的信任和尊重,从而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教育。

(二) 加强学生对班级的归属感,增强班级荣誉感

农村留守小学生在学校里,不仅仅要学习书本上的文化知识,教师更要努力了解学生的内心情感需求,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而班集体是每一位小学生第一次参加的团体,每一位学生都是组成这个集体的一份子,他们有着很重要的作用,同时,班集体可以给学生更加全面、更加深层的满足感。让每一位学生充分感受到自己在班集体中不可代替的地位,这会让学生在生理和心理上都感到安全和满足,能够促使他们更加热爱这个集体,更加热爱学习。教师在此基础上,要注意观察每位学生的改变,推敲他们的心理状态,在他们思想歪曲的时候及时做好引导工作,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在这个班集体中感受到温暖,感受到存在感,这也能促使学生以正确的眼光、积极的态度去看待事情、处理事情。要让每一位学生在这个班集体中都是真心地感到快乐,感到满足,从内心深处认同班集体的文化内涵,处理好人际关系,增加班级荣誉感和归属感,从而推动德育教育的开展。

(三) 加强小学生的课外实践能力,多组织课外德育教学活动

良好的课外实践活动是加强农村小学生德育教育的又一重要途径,让学生在课外活动中热情参与,从亲身参与的过程中感悟生活的美好,有利于学生养成正确的道德观念。教师可以多组织课外德育教学活动,比如“今天我是小小清洁员”,组织学生进行一天的捡垃圾并将垃圾分类的活动,树立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也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清明扫墓活动,“走进革命、听英雄事迹”的活动,让学生在合适的氛围内了解美好生活来之不易的道理,培养学生的社会道德意识。

(四) 加强与家长之间的沟通,与家长共同培养学生的德育意识

其实,家长才是学生的第一任老师,农村小学生的家长虽然很多都在外地打工,但是教师也要坚持与学生的家长联系,让他们时刻了解孩子在学校的状态和表现,同时也要让学生知道,父母虽然不在身边,但是却依旧关心他们,减少学生内心的不安和自卑。教师要多与家长沟通,给家长灌输正确的教育观念,引导家长重视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心理状态,并告诉家长要成为孩子的榜样,从生活中的点滴小事来教育孩子,要配合教师一起加强学生的德育教育。

五、 结束语

综上所述,想要加强农村留守小学生的德育教育,教师必须要了解留守小学生的心理特征对症下药,针对性教学。要反思当代农村小学德育教育的现状,从中找出问题,加以改正。要改变教学观念、创新德育教育的教学模式,将小学生的德育教育渗透在生活中的各个方面,同时教师也要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培养小学生正确的道德观念,促进农村留守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王露璐,李明建.农村留守儿童道德教育的现状与思考[J].教育研究与实验,2014(6):41-44.

[2]赖相燕.农村留守儿童的道德教育研究[D].长沙:中南大学,2007.

[3]邱杰.农村留守儿童道德教育研究[D].成都:成都理工大学,2012.

[4]杨晓璐.加强农村留守儿童思想道德教育的思考[J].前沿,2014(z8):161-162.

作者简介:

王兴成,甘肃省白银市,靖远县大芦镇大芦中心小学。

猜你喜欢
研究分析德育教育农村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校园网络安全的体系研究
初中科学课程中利用情境教学法渗透德育的探讨
浅析小学校园文化的德育教育
初中政治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分析
浅谈广电光纤通信接入技术
关于变压器高压试验技术的研究分析
德育在新传媒时代播音主持专业教学中的重要性
在农村采访中的那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