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中国梦”的概念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其文化功能体现在价值激励、文化传承和人文审美等各方面。高中时期是一个人在审美定向、形成人文情怀以及发展独立人格的重要时期,同时也是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引入“中国梦”文化属性的语文课堂通过文化认同引导学生成为积极的“追梦者”,进而从“文化认同”“文化价值”“文化理性”“文化激励”四个层面形成高于文本内容的理解。本文以现有的教材为出发点,以日常的教学内容为主线,以课堂教学实践为手段探讨了“中国梦”的文化属性在语文课堂中的目标定位与实现过程。其目的主要是通过解析“中国梦”的文化属性实现高效率课堂的同时,对学生进行积极引导,实现学习的主动性,并在潜移默化中形成语文素养和人文关怀。
关键词:“中国梦”;文化属性;育人功能;语文课堂
语文教学从来不是孤立的,在语文教学的整个过程中,知识传递是基础,人文关怀是目的,而文化感染是教学的升华。“中国梦”作为目前中国人民最伟大的梦想,每个人都有责任与义务为之做出一份努力,在实现我国伟大的梦想之路上,我们最要关注的就是教育梦,它是我们民族复兴的基奠,它的实现是中国梦实现的重中之重。应试教育淡化了语文教学中的人文情怀与文化传承,形成了以知识获取为目的的语文教育。当“中国梦”的概念提出之后,育人属性在语文教材中的作用得到重新审视。本文通过解读高中教材中的课文来探析中国梦中的育人功能在语文课堂中在文化认同、文化价值、文化理性、文化激励四个方面的实现过程,进而回归语文教学在文化领域中传播华夏文明,形成“文化自信”的初心。
一、 “中国梦”的文化属性
“中国梦”的文化属性包括政治性、历史性、人民性、实践性和包容性。其文化属性非常浓郁,承载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百年梦想,凝聚着人民对美好未来的向往。众所周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国家硬实力在不断地加强。而文化属于软实力的范畴,要想加强文化实力在国际竞争中的作用,就要加强文化的认可、引领和传承作用。对于参与文化软实力建设的个体而言,其具备的文化属性就要靠教育来实现。在学生接受教育的整个过程中,语文所发挥的文化育人属性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做好文化的认可、引领和传承也同时于语文教学的目的是结合在一起的,比如思想、道德、吸引力等都是语文教学中的育人功能,它看不见、摸不着、无法丈量,但却是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也是形成“文化自信”中的必要一环。而高中时期是学生树立正确文化思想的重要时期,高中语文教育关注学生生存的每一个层面,语文课本中选择的内容本身就是人类共同的智慧结晶,闪烁着人文智慧的光辉。所以在实现“中国梦”的过程中,语文教学中的育人功能就显得极为重要。
二、 高中语文教学与“中国梦”文化属性之间的关系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和义务教育阶段的“识文断字”不同,引领对于中国文化的理解以及语文的育人功能更多体现在潜移默化的语文教学活动中。提升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是让学生感悟到这种潜移默化效果的基础,其次就是增强学生的人文素养,最后即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和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整个过程与“中国梦”中的育人功能建立深刻的联系。
(一) “中国梦”文化属性在育人中增强“文化自信”
“文化自信”是“四个自信”中重要的内容,其在教育中实施的落脚点就是通过文化育人推动的。其中,学习传统文化中的精华是形成“文化自信”的一个重要突破口也是探讨语文教育中“中国梦”文化最为直接的出发点。“中国梦”在教学中的育人功能的体现就是通过语文教学来实现的,学生们会在不自觉中传承发扬中华传统美德,也就是在某种程度上理解并践行“中国梦”的过程。
(二) 深刻挖掘“中國梦”的文化属性的现实意义
引导学生深刻挖掘“中国梦”文化属性中的要素对于建立高效课堂、深刻理解文章要义、提高学习效率同样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在语文课堂中任何一篇课文,如果能够按照正确引导学生从“政治性、历史性、人民性、实践性和包容性”的属性中理解,那么思维的发散作用将会非常明显。因为从文化属性中做出自己的理解后,课文中所涉及的政治、文学、历史等方面的知识将会形成一个很大的网络,学生能够跳出原本的思维惯性去从多个角度进行自发解读。对于语文课堂的建设中,从文化属性中进行多方位解读同样增强了课堂的趣味性以及自我学习的效率,但同时对于授课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 “中国梦”在高中语文课堂的实现过程
“中国梦”的实现与我们每一个中国人都息息相关,其目的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在这个过程中教育将发挥不可或缺的作用。高中教学里最重要的目的就是给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感受文化传承与人文关怀,继而将民族文化发扬光大。“中国梦”文化属性中的“政治性、历史性、人民性、实践性和包容性”首先转化成语文的语言,那就是将语文语言的“忠”代入到“政治性”中,将“知”代入到“历史性”中,将“智、勇”代入“人民性”中,将“行”代入到“实践性”中,将“德、仁”代入到“包容性”中。引导学生在语文课堂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到“知行合一”。
课堂授课不仅是一个学生与老师面对面传输知识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引导认知文化、感悟人文关怀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传道、授业、解惑和文化是融为一体的,具体的案例如下。
“忠”,是中华传统美德之一,也是实现“中国梦”的一个因素。例如,《屈原列传》是一部悲剧史书,屈原的报国无门,屈原的空有才华,正如那句“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表达出了其高尚的爱国情怀,同时让学生们学习屈原在忠于祖国、人民的基础上寻求对文学自由追求的人文情怀。在李白的《蜀道难》中,一句“蜀道难,难于上青天”,是在说登山之难?还是仕途之难呢?但是无论是哪一个,在历代登“蜀”之人中都不乏那些迎难而上、牺牲自我的开拓者,所以,要引导学生为了祖国、人民的需要也要有这种登“蜀”之韧。《滕王阁序》是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五中的一篇文言文,作者王勃是少年才子,“初唐四杰”之一,这是一篇饯别诗,却由美景生出“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这样的悲情,同时也表达出其报国无门的情怀。但是在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中与之前的悲秋之诗却是全然不同,在这首诗中其意气风发、豪言壮志,与李白、屈原、王勃等人的报国无门的悲情有很大的不同。
“智”,是中华传统美德之一,具有广泛的人民性。如屈原之《离骚》,以理想和现实的冲突为主线主张“举贤而授能”。优雅而智慧批判天命,对后世影响很大。《林黛玉进贾府》选自曹雪芹的《红楼梦》,借黛玉之眼来描写贾家人际关系,用“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的方式来提升阅读者的情商。“勇”,是中华传统美德,贯穿于整个中华文明不屈不挠的奋斗史。语文课本中很多的很好的文本素材都可以进行深度挖掘,如鲁迅的《纪念刘和珍君》其实就是勇于战胜逆境,勇于为民族独立和最广大人民的福祉而奋斗的行为进行赞歌。而我们在学习《套中人》的时候,从问中我们可以感知当时社会的性质,理解主人公的所作所为,同时也是想让同学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联想到自身,当遇到困难时要勇于克服,用积极健康的心态去处理自身所遇到问题。英国作家培根写过一句名言“一帆风顺固然令人羡慕,但逆水行舟则更令人钦佩”与中国的一句“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有着很强的相似性,因为“勇”的文化属性不仅仅是激励学生在治学上勇于战胜困难,同时也是让学生理解我们的祖先们前仆后继地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幸福所进行勇敢卓绝的斗争。
“中国梦”的文化育人属性在语文教学中还体现“行”的引导,也就是强调实践的作用。例如恩格斯的《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中提及到马克思在“其中任何一个领域他都不是浅尝辄止”,以及马克思如何在实践现代社会主义事业的过程无不展示了伟大无产阶级革命家在革命实践之路上的努力。而荀子的《劝学》中,从“学不可以已”这句话中可以看出知识的重要性,谈到了学无止境,“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更是将知识的重要性提升了一个境界,通过不断地学习来突破自己现有的局限,从更深层的意义上可以看出用实践的方式(“驽马十驾,功在不舍”)实现获取知识。
“德、仁”,是中华传统美德之一。在教学活动中“传道以德,道德相长;授业以学,学业共生”,教师自身通过“中国梦”中的文化传播过程也形成了一种人格魅力,同时也可以说明,教师在育人环节中引导学生实现“中国梦”的关键的作用和重要的地位。在儒家思想中,孔子主张仁爱天下,在历史的长河中,“剛毅木讷近仁”“克己复礼为仁”“天下归仁”,这样的“仁”,不仅是一种人格理想,还是一种社会理想,我们今天所讲的和谐社会就是对“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例如《陈情表》中,通过委婉的语句我们处处能感受到“孝”之所在,是学生在学习的时候能够感同身受,其可以作为孝文化的范文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同时来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四、 结语
“中国梦”中文化属性的育人功能在教育实践中是一个需要长期一以贯之的过程。通过老师在讲解的过程,将情感教学、文化教学注入其中,引导学生从课内到课外来体验文化、认可文化,实现文化价值形成文化激励,从而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素养。“中国梦”的文化属性中的育人功能在语文课堂中实现的过程同时也是培养人才软实力的一个过程,对最终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胡雪莹.中国梦四重属性解读[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下旬),2017(7):1.
[2]刘林涛.文化自信的概念、本质特征及其当代价值[J].思想教育研究,2016(4):21-24.
[3]储昌楼,钱凤珍.高中语文教育的人文关怀[J].教育教学研究,2011(9).
[4]况伟.浅谈《滕王阁序》教学内容的确定[J].语文教学通讯,2013(1).
作者简介:
徐婷,中学二级教师,山东省青岛市,山东胶州十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