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总复习的三重境界

2019-12-04 04:06方耀龙
考试周刊 2019年81期
关键词:励志境界中考

摘 要:中考语文总复习是整个初中语文教学的“最后一公里”,其作用就四个字:查漏补缺。在时间紧又任务重的冲刺阶段,到底怎样来进行复习才更高效,是每个毕业班老师都会去重视并认真对待的问题。众所周知,我国近代著名的国学大师、《人间词话》作者王国维先生曾提出“三境界说”的论断,我想中考语文总复习亦然。

关键词:语文;中考;境界

现笔者结合多年来的教学实践(尤其是自2017届首届省考中考以来连续三年就教毕业班),来谈谈中考语文总复习的三重境界:

境界一:“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境界,即目标阶段——励志中考。

由于急功近利的浮躁时代洪流的冲击、“读书无用论”错误观念的流毒、智能手机或网络游戏的诱惑,再加上家庭教育的严重缺失(据统计,我校约98%的学生是留守儿童),种种因素致使这些孩子成为典型的“迷惘的一代”,不知读书有啥用,对中考更是无所谓。这就急需学校、老师孜孜不倦地对其进行“洗脑”——励志教育,让励志为中考保驾护航。如果没跨过这道坎,我们老师花再过多的时间和精力,运用再好的复习策略都只是一厢情愿。

正因如此,在九年级下学期结束新课教学之后,我并不急着立刻就进入总复习,通常都会安排几节课专门进行人生教育、励志教育,并让励志成为整个总复习的忠诚伴侣,竭尽所能地让每个学生都能全力以赴地来应对中考。

一、 开展励志中考的主题教育

记得有位教育家说过,教育教学的真正本领并不在于传授知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励。通过有目标的人和没有目标的人的不同命运不同结局对比(今天的努力决定了你明天所处何处),激励学生从现在开始就得树立明确的人生目标:没有目标的人永远只能为有目标的人打工;通过人才市场人山人海竞争激烈的图片(为了自己的将来,一贯娇生惯养的你也不得不冒雨来为自己的人生打拼),明白勤奋的意义:人生没有等出来的辉煌,只有拼出来的美丽。

这节课还会布置一道特别的作业:发挥你的想象,描绘一下自己未来人生的样子,下节课把作品带来在小组内与同学交流,然后各组选派一个代表在全班交流。既是一次想象作文的写作训练,也是一次有关理想的励志教育——你如何对待今天,也就意味着你将会有怎样的明天。

二、 分享励志的故事、美文歌词和语录

“给点阳光就灿烂”,可是由于本来基础就较薄弱以及七八年级时的虚度,大多会开始“怀疑人生”啦——“像我这样,还有机会吗,还来得及吗?”我认为此时给信心比什么都重要。通常会给学生介绍一两个励志的故事,如703分中考黑马马泓旭,从曾经的“学渣”到后来的“学霸”,含泪亲述逆袭之路《拒踩这些坑,现在努力肯定行》,给其榜样、给其信心:其实每届都有“黑马”,人人都有可能是“黑马”。

我还会时不时地给学生推荐一些励志的美文歌词(有时印发给他们),不仅是一种激励,也是一种放松,同时还可以作为专题的写作素材积累。美文如《致即将中考的孩子》《让我们创造奇迹》《初三学生写给自己的一封信:请你加油》《熬得住,柳暗花明;熬不住,回家种田》等;励志歌曲如《相信梦想》《我相信》《阳光总在风雨后》《真心英雄》《壮志在我胸》等等。

但愿在老师的“狂轰滥炸”中,这些励志的故事、美文歌词和语录能产生一种神奇的力量,激发出其潜能,砥砺前行,奋斗不息,无怨无悔地交上一份漂亮的中考答卷!

三、 撩开中考的神秘面纱

让学生心中有“中考”。学生对中考是陌生的,中考是什么,中考要考什么都是未知的,老师就责无旁贷地要充分发挥答疑解惑的作用:中考即是选拔考试,也是水平考试;是一次人生的挑战,投入的是努力、汗水,收获的将是接受更高层次教育的机会、将得到丰富的知识及一段难忘的人生经历;也是一次激烈的角逐,失败者被淘汰出局,胜利者将开启新的学习征程;还是人生的一个转折点,无论成败,你都将踏进一个全新的人生旅程。

让学生心中有“考点”。中考考什么呢?学生也是茫然无知,老师也得不可推卸地予以解答:中考,考学习素质(主要包括基础知识、基本能力、基本方法,这些占80%以上);考身体素质(好身体是本钱,有了它才有好的精力、坚强的意志、良好的心态);考心理素质(就是考察心理承受能力、抗压能力、抗挫折能力);还考策略技巧(复习备考和应试两方面的策略技巧)。

让学生心中有“卷”。那中考语文到底会怎么考呢?学生依然会很迷惑。我会利用往届的中考语文试卷(提前印发给他们或通过考试的方式),目的在于帮助学生分析考点(结合考纲)、题型设置、试卷结构、赋分情况、难易度等。通过与中考语文试卷的亲密接触,接下来的总复习就有了更明确的指向,知道该复习什么,要怎么复习。

境界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境界,即奋斗阶段——冲刺中考。

有了前阶段的动员、感召和激励,接下来比拼的是全身心的努力、是做题的热情、是永不言弃的毅力。当然也不能蛮干,否则,事倍功半。在短短的几个月内,要最大限度地补缺补漏,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水平,就必须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总复习。

(一) 制定行之有效的復习计划

计划是行动的指南,复习计划越明确越具体,效率就越高。这里包括老师整体的计划和学生自己的计划(具体到每天要腾出多少时间读语文,每天要读什么等)。我通常是以市质检为节点分为两轮复习:

第一轮我称之为“系统复习”(从结束新课教学到市质检,大概有6周时间),按照省考中考语文三大板块,即“积累与运用”“阅读”“写作”,针对必考的各种题型进行系统、全面地复习,狠抓61篇古诗文背诵默写、病句修改专题、现代文阅读训练专题、作文训练专题等,确保到市质检能复习一遍。

第二轮我称之为“重点复习”(从市质检直到中考,大概也有6周时间),通过对市质检比较全面深透的质量分析,梳理学生存在的问题,以及参照各地市质检卷(一般挑选福州卷、厦门卷、泉州卷等进行考试,其余几份则整理归纳较有代表性的题型进行精讲训练),做有针对性地重点复习;考前一周重点是考试心理辅导(如《中考必备的10种健康心态》、《中考注意事项:超常发挥小技巧》等),且系统梳理各种题型的应对策略答题技巧以及中考备用的作文素材的整理。

同时,我会把一个普通生在最后2个月才奋起直追到738分中考状元《满分就写在这张学习计划表上》推荐给学生,是一种激励、一种希望、一种借鉴,不仅懂得“学霸”是如何练就的,更重要的是每人要制定一份适合自己的学习计划。

(二) 学会合理使用复习资料

各学科的复习资料犹如汹涌的波涛短时间内集中向学生袭来,如果老师不能及时科学地取舍与指导,那么学生就会有泰山压顶的窒息感,而且茫然不知所措,甚至会产生干脆放弃的念头,因此,学会合理使用手中的资料至关重要。我校语文科的复习资料一般有两份,即《中学生周报》和统一订购的一份(如17届《世纪金榜》、18届《试题研究》、19届《新起航》),该如何使用呢?我把它概括为三个字——背、看和做:

背:背中考61篇古诗文,按计划一周就得背10篇,要求在背40篇古诗的同时要注意理解诗句的含义,而且养成边背边写的好习惯,力求中考背默12分和诗歌鉴赏5分都能得满分;在背21篇文言文时,要求译文也要一起背,特别是重点字词的解释;另外还要背中考备考的写作素材,包括范文(中考作文的主题无外乎:高尚美德、成长感悟、哲理思辨和初中生活)和佳句好段(作文开头和结尾可用)。

看:看中考7部文学名著;看各个板块的例题解析、考点解析和语文知识点;看积累运用部分的基础知识(如易读错的音、易写错的字、近义词辨析、成语的积累、病句修改等);还要多看美文尤其是中考满分作文等。

做:即做题或叫强化训练,是总复习的重中之重,也是复习效率高低的关键,最考验老师的教学智慧,最容易犯的错误便是大搞题海战术,不知不觉中陷入了“高耗低效”的复习怪圈。因此,做题训练必须讲究少而精,重点并非做题本身,而是分析题型特点、解题思路,总结归纳解题技巧,揣摩命题规律(其实做题也有三重境界:一是做一题会一题;二是做一题会一类题;三是做一题会命一道题);还有就是要注意把握难易度,毕竟中考有百分之八十是基础题,据调查研究发现,中考语文能得110分以上的考生,都有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基础零失分”。我们不必好高骛远,只要扎扎实实做好基本功,注重平时积累,把百分之八十的基础分能拿下,这几个月的总复习算是没有白费了。

境界三:“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境界,即收获阶段——从容应考。

经过前两个阶段的励志和拼搏,学生或多或少地有些提升了,在月考、县质检、市质检以及模拟考中,一次比一次进步,掌握了各种题型的应对策略、答题规律和技巧,收获了学习的成就感和对中考语文的信心。到了这个阶段,临近中考,最重要的是考前心理辅导和应考策略,坦然自信迎考、从容冷静应考,确保在能够得分的地方一分也不丢,在不容易得分的地方争取尽可能多得分,笑对考场,笑对竞争,把自己的实际水平充分地发挥出来,就是胜利者。具体如下:

1. 时间安排策略

时间分配要服从考试成功的目的,语基部分(第1-22题)大概70分钟,作文(第23题)大概50分钟;按“分数时间比”的实用原则,分值大的题目多花些时间,分值小的题目则少花些时间。

2. 审题策略

审题是生命线,是正确答题的前导,甚至比做题更重要,题目审清了,解题就成功了一半。因此审题一定要倍加细心,方法是:放慢速度阅读、抓住关键字眼、一遍看完还不懂就看第二遍直到题意清晰为止,以防因审题失误而丢分,力求每分必争。

3. 解答策略

审题要慢要细,做题要快。答题时一定要把答案的关键部分、关键词写出来(那是得分点),再考虑句子的质量,如用语规范、表达流畅、条理清晰、层次分明、卷面整洁等,这样才能给阅卷老师平添一份好感,才有可能多拿分。

客观题尽量不丢分,包括选择题和名著判断题。可利用命题者的命题“套路”帮助判断,无非有:无中生有、以偏概全、张冠李戴、偷换概念、错误归类、太绝对、逻辑错误或扩大缩小范围等。

关于写作。鼓励学生要以一类文为目标,尽可能写记叙文,书写生活,表达人生感悟,立意构思时要發散思考、学会转化,即把平时写过的或看过的佳作转化成考场佳作;基本范式是:(开头)开篇点题、(中间)多角度选择材料叙述、(结尾)照应深化;除了要写得别出心裁、个性鲜明、出彩,还要注意外在的包装,如卷面整洁、字数750字为宜、多分段、设计好开头与结尾(包括精彩片段)、学会点题和扣题、层次分明、结构完整等。只有平时多多积累,加上考场上尽情发挥,才能写出一篇能获高分的考场佳作来。

以上便是本人套用“三境界说”来阐述中考语文总复习的拙见,是这些年来就教毕业班的一点心得体会。抛砖引玉,希望有机会与各位同仁就此话题不断地探讨交流。

愿我们的总复习“风雨之后见彩虹”!

愿中考语文“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作者简介:

方耀龙,福建省漳州市,福建省云霄县第三中学。

猜你喜欢
励志境界中考
三重“境界” 让宣讲回味无穷
因式分解中考都考啥
品“境界”
伴你走进“旋转”中考园
垂直平分线,中考怎样考?
生活励志
慎独的境界
牛人的退稿信,我们的励志课
“差钱”也演“励志”剧
“人师”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