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娟
(临泉县第二中学,安徽临泉 236400)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带动了多媒体的发展,促使了教学模式由单模态向多模态的转变。多模态教学模式是依据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提出的。多模态话语是指运用听觉、视觉、触觉等多种感觉,通过语言、图像、声音、动作等多种手段和符号资源进行交际的现象[1]。多模态教学模式强调“身体和大脑通过多模态、多感官协同参与交际,能够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兴趣,从而进行有效学习”[2]。
笔者尝试将多模态教学模式运用于阅读教学中文化意识的培养。多模态教学模式符合高中学生认知发展的特点,能充分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协同参与共同建构意义,这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中外文化的显性知识,更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理解文本传达的如价值观、风土人情、审美情趣以及道德观念等隐性的文化内涵,有利于学生形成“文化自觉”的情感态度、正确的价值观念与坚定的文化品格。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的总目标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义务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促进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培养具有中国情怀、国际视野和跨文化沟通能力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3]5。课程目标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指明了德育在学科教学中的重要地位,英语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体现学科育人价值。
“文化意识是指对中外文化的理解和对优秀文化的认同,是学生在全球化背景下表现出的跨文化知识、态度和行为取向。”[3]4厘清文化的概念是理解文化意识的关键。文化涵盖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物质文化主要包括饮食、服饰、建筑、交通工具等;精神文化主要包括哲学、科学、教育、历史、文学、艺术,也包括价值观、风俗习惯、审美情趣、社会规约等。因此,文化知识涵盖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等中外文化知识,这些文化知识又有显性和隐性之分。价值观念等这种隐性文化知识教学远远超越了传统意义上的知识教学,是外语教学中最为复杂微妙,同时也是最具挑战性和最能体现外语学科价值的部分[4]。文化意识体现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价值取向,文化意识的培育有助于学生增强国家认同和家国情怀,学会做人做事,成为有文化修养和社会责任感的人。
现行人教版高中英语教材涵盖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人与自我这三大主题语境,所有主题语境都包含了中外文化的范畴。不同的是文本涉及的文化知识量以及呈现的方式,教师要有发现和挖掘文化元素的眼光,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多种交流的渠道和媒介,建构多模态课堂,帮助学生理解和汲取文化知识,加深文化体验,形成文化意识。
文化背景知识的补充有利于学生快速进入阅读状态,理解文本内涵。对于教材中缺乏文化背景的文章或学生缺乏经历的地方如国外建筑、地理特征、风俗习惯等,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利用图片、视频或音频等补充文化背景知识,让学生享受视觉之旅,为更好地理解文章内容做铺垫。例如,NSEFC Book 7 Unit 4 Sharing 的阅读文本“A letter home”讲述了一名志愿者去新几内亚支教的事情,教材中涉及了志愿者去支教时教学条件的艰苦以及当地教育的落后,没有涉及新几内亚地理环境、经济、医疗等方面。教师可以剪辑BBC 纪录片里对新几内亚的介绍,它是南太平洋地区仅次于澳大利亚的人口、面积第二大国,经济上以农业为主,是世界上较不发达的国家之一,因其多山崎岖地形,造成陆路和海上交通都不便利。因此,仍有很多孩子没有条件上学,医疗条件落后,有些疾病居民不能得到及时救治。通过视频,学生会对当地的生活状况有更直观的理解,对学习产生心理期待,有助于在阅读过程中与志愿者的支教经历产生共鸣,唤起帮助他人、服务社会的意识。
在具体教学中,教师要根据交际目的选择模态,不仅可以同时选择几个模态,也可以在语篇发展的不同阶段选择不同的模态[5]。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根据阅读的不同阶段来选择不同的模态与手段。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语篇承载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其背后隐含并传递文化内涵、价值取向和思维方式[6]。在教学中要以语言为支撑,语篇为载体,借助思维导图、表格填空等多种手段,梳理文本主线,探究语篇的主题意义,挖掘教材的文化内涵。
1.借助思维导图,梳理文本主线
梳理文本主线要厘清what、why 和how的问题,思维导图能够使图像和文字结合,帮助学生厘清文章脉络。NSEFC Book 4 Unit 4 Body language 中的阅读文本“Communication: No Problem?”一文讲述作者在首都国际机场接待来中国游学的国际学生,各国学生在第一次见面打招呼时出现了行为举止上的差异,产生了误解,交流出现了障碍,这是文章所阐述的问题(what),是作者所看到的表象,其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呢?文中写道:“Not all cultures greet each other the same way, nor are they comfortable in the same way with touching or distance between people.”造成交流不畅的原因是各国之间问候方式的不同,也就是文化的差异,此时回答了为什么(why)的问题。如何解决(how)?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和解读这个句子:“These actions are not good or bad,but are simply ways in which cultures have developed.”文化无优劣之分,只有理解和尊重各国文化,才能架起沟通的桥梁,在交流过程中游刃有余,形成“合而不同”的局面。
通过思维导图(见图1)展示文章的主线、明线(what)与暗线(why、how),学生更容易理解交流障碍背后的原因以及解决交流问题的方法,这样不仅能够建立起学生对不同文化的理解,也能激发起学生对其他国家交流方式的兴趣,理解和尊重各国文化,形成跨文化交流意识,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
图1
2.利用表格填空,比较文化异同
表格填空具有清晰直观的特点,教师在教学中可利用反映不同文化特点的素材,如影视、歌曲、服饰等,以表格填空的方式比较各国文化异同,加深对不同文化的理解以及对优秀文化的认同。例如,在NSEFC Book 3 Unit 1 Festivals around the world 的阅读文本“Festivals and celebrations”一文中,介绍了世界各地节日的由来及存在的意义,如文中提到了亡灵节是为祭奠亡灵、纪念祖先而举行的节日,像日本的盂兰盆节、墨西哥的亡灵节以及西方的万圣节,而电影《寻梦环游记》(Coco)的灵感也源于墨西哥的亡灵节,教师在教学中可播放视频片段,展示亡灵埃克托在亡灵节当天因无人在灵坛供奉照片而不能通过花瓣桥进入活人世界与亲友相聚的恐慌与悲伤。现实世界里的人都将你忘记时,你就会真正消失,走向亡灵世界中的“终极死亡”。视频播放后,教师可引导学生把日本的盂兰盆节、墨西哥的亡灵节以及西方的万圣节与中国的清明节相比较,说出异同,完成表1,并探究文化现象的形成原因以及亡灵节存在的意义。
表1
每个节日都有其发生的背景、起源,是在长期历史发展中沿袭下来的,含有浓厚的文化底蕴。通过比较节日文化的异同,探寻其映射出的民族心理和民族精神,加深了对中外节日的理解以及对不同文化的尊重,帮助学生理解文化认同、文化传承的价值和意义,有助于将文化知识内化为具有正确价值取向的认知、行为和品格。
文化知识不会自然而然地转化为文化素养,而是在行动和实践创新活动中,被催化、被感知、被转化为一种行为准则和理念[7]。读后教师要联系实际,思考学生阅读文本的现实意义,创设有意义的语境,组织学生通过表演、演讲比赛、采访、辩论、制作反思型微课等活动让学生感受和体验有关的文化知识、文化习俗,从而内化文化知识。
例如,NSEFC Book 4 Unit 2 Working the land的阅读文本“A pioneer for all people”这篇文章讲述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科学研究价值、对社会的贡献以及无私奉献的高贵品质。学完之后,教师可引导学生融入伟大女性Jane Goodall 以及Nelson Mandela,制作成反思型微课来展现他们的事迹。视频制作的主角是学生,在制作的过程中,学生能够再次体会伟人的品质以及对社会奉献的意义。有学生结合自己目前学习上遇到的困难,表示要克服困难,坚持下去不放弃。有学生还展示了大雪之后,警察冒着严寒清扫路面积雪的画面,他们也是当代的英雄,总结出奉献没有贵贱,不分大小,自己也可以为社会做出贡献,最后还展示出“If everybody offers a little love, the world will become more beautiful”。学生的探究代替了教师的讲解,在探究的过程中汲取了文化知识的精华,有利于将文化知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多模态教学模式下的文化意识培养,其目的是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结合时代特点,利用文本知识和非文字资源,调动学生各个方面感官,帮助学生感知文化知识,认同优秀文化,加深文化理解,从而形成文明素养。但各种媒体手段都应是辅助学生对文本内容的深度理解,帮助学生对文化知识的理解、获得、汲取与内化,教师在教学中要避免喧宾夺主,把握好各种资源的利用时机和时间,使各种模态能够协同合作,互相补充,以达到最佳效果。